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母馬的排卵究竟在一天里发生在什么时刻,对确定母馬适时输精,提高母馬受胎率具有重要意义。1963年我們结合馬匹配种工作对这一問题作了初步观察。 1.观察方法:母馬排卵后,根据滤泡液流失情况和黄体形成状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滤泡液刚开始流失,用手触摸时感到有液体外流或滤泡液半充满状态,确定为排卵后1—4小时;第二阶段——滤泡液全部流失,用手触摸时,只感觉到两  相似文献   

2.
选好台馬,是搞好馬匹人工授精不可忽視的一环。实践証明,台馬的好坏对能否順利地采得合格的精液和保証人畜安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我們在工作中,有时因为来站配种母馬少,甚至有时只有母驴而无母馬,加上大部分畜主不願用自己的母馬做台馬,所以,选台馬就往往成为工作中的很大困难,甚至有时不能进行采精工作。尤其我們的种公馬为重輓型,与本地母馬体型大小相差悬殊,有时会压倒母馬或造成碰伤人畜等事故,从而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安地区母馬性周期的規律以及影响周期变化的外界条件,对万順、城关、樺家等五个公社部分母馬进行了统計分析,整理如下: 一、年龄与周期关系母馬不同年龄与性周期长短和受胎率的关系,以1963年万順等公社1,329匹不同年龄的母馬发情周期和配种受胎情况来說明(如表1)。  相似文献   

4.
于1963年4月—1964年7月共观察了以下三种不同处理对母兎誘发排卵的效果:1.强迫配种,2.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国产),3.注射孕馬血清(自制)。于繁殖旺季(4—6月)进行强迫配种試驗,共用73只母兎,首先剖腹观察了8只发情母兎和11只休情母兎卵巢上卵泡存在的情况,其大卵泡平均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发情兎的小卵泡平均数多于休情兎者,差异显著(P<0.05)。8只經强迫配种的休情兎 中,有5只排卵占62.5%),平均排卵数为6.4土1.9;8只发情母兎經配种后全部排卵,平均排卵数为7.4土2.3,两者排卵数差异为不显著(P>0.05)。另20只强迫配种母兎有12只产仔(占60%),平均产仔5.5个。18只发情配种的母兎,有17只妊娠(94.4%)平均产仔数为6.7个,据解剖观察,卵巢中有黄体存在的休情母兎,經强迫配种后未曾引起排卵,这样就降低了强迫配种休情母兎的排卵率。于繁殖淡季(1963.10—1964.1)用国产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簡称HCG)30,60,100或150单位处理了19只休情母兎,6只发情前期及8只发情期母兎,在19只休情母兎中,除用150单位HCG处理的5只外,其他(包括5只有黄体存在的母兎)全部排卵,在冲出的36个卵子中无受精者。其他14只发情前期和发情期母兎經处理后全部排卵,在冲得的56个卵子中,除三个卵子因母兎子宫角有肉瘤堵塞而未能受精外,其他卵子全部为受精卵。于繁殖旺季(1964.5)用HCG处理的10只休情母兎,除卵巢上有黄体存在的两只母兎的卵子未受精外,其他母兎所排的卵子全部受精,初步說明用HCG誘发母兎排卵的受精效果和季节及母兎的生理状态有关,所用HCG的剂量以每只30—100单位效果較好,而150单位效果不佳。 1964年6—7月对25只休情母兎用孕馬血清(簡称PMS)进行誘发排卵試驗,以120—140小白鼠单位PMS先行激发注射(皮下),再用60单位PMS加100单位HCG做排卵注射(靜脉)者效果較好,中型兎平均排卵数为14—16.7(个別达22个);大型兎平均排卵数为27.8个(个別可达34—39个),說明适量的PMS可以引起母觅超数排卵,比一般正常排卵数提高一倍以上。过大剂量的PMS(如用360小白鼠单位以上做激发注射)則降低排卵数和影响受精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場自1958年开始有計划的实行馬匹繁殖改良工作,几年来平均受胎率为78.9%,各年受胎率为:1958年是87.1%,1959年是85.7%,1960年是83%,1961年是79.5%,1962年是76.5%,1963年是75%,1964年是65.4%,逐年有所下降。特別是产后母馬的配种受胎率較低,据1963和1964年两年配种情况的統計,共交配产后母馬74匹,受胎53匹,受胎率仅71.6%。每年配种母馬,除少数新轉群及少数空怀母馬(上年配种未妊  相似文献   

6.
母黄牛发情期排卵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搞好黄牛杂交改良工作 ,加速黄牛向肉、乳、役兼用方向发展 ,提高养牛综合效益 ,摸清发情母黄牛卵泡在一昼夜期间内排卵发生的时间分布 ,进而为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我们在冷冻颗粒精液配种实践中 ,对来站求配的部分青、壮年母黄牛的排卵时间进行了观察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以随机采取来站求配年龄在 3~ 9岁之内、发情正常的健康母黄牛为观察对象。通常是和畜主协商 ,经畜主同意后 ,将其留站一夜 ,进行跟踪检查。表 1 母黄牛排卵期间的主要临床特征排卵过程 已排卵时间 (小时 )主要临床特征外部发情…  相似文献   

7.
馬匹繁殖的基本环节,是如何正确地作好母馬的發情鑑定,进行适时配种。关于这一問題,过去几年来我們在实际工作中,曾取得了一些經驗与教訓。如1951年第一年开始作馬匹的配种工作,由于不会也不知道怎样掌握母马的发情,当时虽仅有140多匹母马,但每天的工作却忙乱不堪,每日要进行30—40匹的发情  相似文献   

8.
我們于张北县郝家营配种分站,試作3种公馬精液混合輸精的試驗,現将試驗观察的初步情况报告如下,供各地参考:一、基本情况:本站共有苏純血种公馬3匹,要配直径20—30华里范围內的民馬。种公馬精液貭量如表1。所配母馬的飼养管理也不算好,日常飼草是莜麦秸,只在使重役时每馬每日才貼精料2市斤,因而母馬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九台县卡伦公社幸福大队第三生产队,有一匹粟色母馬于1965年4月5日产了双駒,一为母馬駒,一为公騾駒。馬产双駒并非罕見,但馬騾共胎則十分稀少。該母馬为本地种,1963年曾配种怀了头胎,但因故流产,此为第二胎,該母馬于1964年4月17日(阴历三月初六)开始发情,于同月24日(阴历3月13日)上午用黑色白嘴白肚十五岁公驴(关中公与本地母的后代)人工輔助配种一次;次  相似文献   

10.
以生产大队为单位,生产队联合举办馬匹人工授精站,嫩江地区已經发展到全区十二个县九十处。今年共配母馬12,731匹受胎率平均达百分之76.2%。比全区国营配馬站平均受胎率(74.1%)还高。其中达到90%以上的有十个站。发現了配种幅度越来越大;配种效率越来越高;配种成本越来越低;要求建站的越来越多;人工授精影响越来越好的局面。已經被人們公认是一条多快好省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途径。生产队办馬匹人工授精站是1962年在拜泉县  相似文献   

11.
兩年來(1954—1955)我們在張北縣台路溝配种站進行了提高受胎率的調查研究工作。在过去这兩年中,我們較多地注意了当地母馬發情規律的观察,目的在於給掌握發情適时配种找出根据。现將这方面所得材料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1958—1959年,我們曾对馬、羊、猪試用苯甲酸求偶二醇催情,其目的想达到羊年产二次羔,猪年生三窝仔,縮短馬的配种时間。并通过生产实践証明这种人工合成的雌性激素对馬、羊、猪催情的效果。我們认为,它可以做为一种催情的手段,而不能达到真正发情和真实排卵的目的,因此这种催情方法的效果是不好的;也不能刺激和誘发馬、羊、猪有正常和完整的发情过程,同时也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結果。  相似文献   

13.
本报告叙述苏联純(高)血品种馬与河北省坝上地区蒙古馬杂交改良的結果。坝上地区和內蒙高原相連接,馬匹改良范围有五个县。从1951年至1957年共設人工授精站29处,种公馬86匹,配种母馬总数43,380匹,至1956年估計成活杂种駒数为7674匹(表1),現仍在該地的杂种馬有3329匹。这次調查的各年龄杂种馬925匹,占現有杂种馬总数的27.8%;特別着重調查四岁及五岁馬,其中四岁杂种馬156匹,占这一年龄总数的87.6%,五岁的82匹,占这一年龄总数的93.2%(表5)。  相似文献   

14.
1959年以来,各地已广泛試用子宫頸粘液蒸餾水煮沸法,作为母牛早期妊娠診断的技术措施。目前母馬早期妊娠診断多采用直腸触診法。該法虽然准确,但操作复杂,技术水平要求較高,一般初学者較难掌握。为了探討簡易有效的早期妊娠診断方法,我們試用子宫頸口粘液蒸餾水煮沸法,进行母馬早期妊娠診断。茲将初步結果叙述如下。 1962年6月—1963年8月共用108匹农安及长春市郊本地馬、阿尔登1—2代杂种馬及苏重輓母馬进行試驗。年龄为4—20岁,营养中等。子宫頸口粘液蒸馏水煮法(以后簡称煮沸法);  相似文献   

15.
高产奶牛发情、排卵规律及其与授精效果的关系北京市西郊农场(100094)王运亨发情、排卵是母牛繁殖活动中的主要生理现象,也是母牛能否配种、受胎的首要条件。探讨发情、排卵规律及其与授精效果的关系,对提高母牛繁殖力有重要意义。根据某奶牛场三年的配种和繁殖...  相似文献   

16.
<正> 奶山羊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涉及若干方面的因素,错综复杂,互有联系。1984年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实践探索。 一、授精季节与受胎率 1.不同季节受胎率比较:外界环境条件对奶山羊发情排卵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母羊受胎与受配季节亦彼此有关。据我县1983年9月至11月配种受胎情况统计为:9月授精母羊1027只,准胎932只,受胎率90.8%;10月授精母羊2084只,受胎1947只,受胎率93.4%;11月授精母羊1139只,受胎545只,受胎率47.8%。2.不同情期与受胎率:第1情期授精4696只,受胎2428只,情期受胎率51.7%;第2情期授精2652只,受胎1421只,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17.
母馬产后在第一个发情期配种,又称“配血駒”是提高馬匹受胎率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其好处主要是:母馬产后第一次发情一般正常,易于受胎。且翌年产駒时间可以提早,对幼驹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同时早期配种,妊娠前半期飼料条件較好对胚胎发育有利,并对防止流产有重要意义。我場于1954年开始,在“配血驹”工作中,取得了較好成绩。現将十年来苏高血母馬在张北高原地区的自然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排卵延迟奶牛发情配种后黄体的变化规律及其差异性,本研究在临床症状观察、直肠检查和B超辅助检查诊断的基础上,选取8头排卵延迟奶牛(排卵延迟组)、5头健康正常发情奶牛(对照组),应用B超对黄体的相关指标(直径、面积、周长和体积)进行了测量及分析,对获得的不同阶段典型黄体声像图进行了描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排卵延迟组与对照组奶牛黄体的直径、面积、周长和体积在发情配种后7~15 d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发情配种后第9和13天排卵延迟组奶牛黄体相关指标(直径、体积、面积和周长)大于对照组奶牛,而在第11天小于对照组奶牛。结果表明,排卵延迟奶牛发情后不同阶段B超黄体直径、面积、周长和体积与正常发情排卵后的相应指标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9.
不同授精时间对仔猪性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研究报道认为,在母牛排卵前授精易得雌性后代,在接近排卵时授精易得雄性后代,在授精当时预测的犊牛性别与实产犊牛性别的符合率达到约70%。为了检验这一现象是否也存在于猪的繁殖活动,特别安排在同一发情母猪的排卵前和后,分别用不同毛色的公猪配种,观察在不同排卵期授精是否也影响仔猪的性比。为了探讨不同排卵期授精当时的内分泌活动,在二次配种当时分别在尾动脉采血,测定血清中雌二醇和促黄体素含量。22窝母猪的试验结果表明,排卵前授精得母仔55.6%(69/124),排卵后授精得公仔57.3%(75/124),P<0.05。其中有1窝只在排卵前授精(母仔占69.2%,9/13)和5窝只在排卵后授精(公仔占67.4%,29/43),更加显著地(P<0.025)表现出对仔猪性比的影响。激素测定表明,排卵前授精时血清中雌二醇和促黄体素水平分别比排卵后授精高2.3和6.3倍,对测定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母猪在授精当时血清中雌二醇含量较高时,后代母仔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0.
1959年六、七月间,家畜配种旺季,笔者于尚义县南壕塹公社家畜繁殖站,于到站的馬、驴母畜群中发現該种疾病。該病首先是在內蒙兴和县境界轉登营村一头七岁灰色母驴身上开始的。母驴阴道前庭和外阴部发生水肿和紅色疹斑。当时施用0.1%高錳酸鉀溶液洗滌治疗B續三日后,該畜病情不但未見好轉,同时在畜群中另有三头母馬亦发生同样之症。第四日以可疑传染病停止母畜配种之事召开了全体配种員会議,布置了母畜回村隔离,并禁止本交,同时注意肉眼观查,发現阴道外阴部肿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