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黄土高原节水农业必要性的分析,并总结出调水技术的主要类型为:培肥地力以肥调水;轮作倒茬调水;间隙休闲调水;抗旱育种调水;节水灌溉调水;径流农业调水和化学技术调水。  相似文献   

2.
农业节水的重要性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农业节水的重要性,提出农业节水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转变水资源供需观念、合理规划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经济灌溉定额、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采用先进的输水节水技术及以肥调水技术、加强污染源防治力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对宁南山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间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开发中取得的11个方面的重大进展与突破进行了综合评述。这11个方面的进展与突破包括:调整旱作农业发展战略;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综合治理;开辟多种水源,扩大补充灌溉;坚持旱作基本农田建设;推行坡耕地水土保持耕作法,建立以“五墒耕作法”为内容的抗旱耕作技术体系;培肥地力,以肥调水;引进,选育与推广耐旱作物和抗旱品种;大力发展覆盖种植技术;积极推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西部地区的干旱规律,提出了该地区抗旱减灾与节水高产的主要障碍与关键技术问题,阐述了该地区作物抗旱节水技术研究现状,包括轮作平衡调水技术;肥水耦合,以肥调水技术;中耕深松,秸秆还田,蓄水保墒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化学制剂节水技术;抗旱免耕精量播种技术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更好地调控雨水资源,保障该地区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农业高效调水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 ,大部分地方的降雨量为 2 5 0~ 6 0 0mm ,地表水平均径流量为 136 91亿m3,人均 484 5 8m3,仅为全国人均的 1/3。自然降水年际变率大 ,季节分布不匀 ,干旱灾害频繁 ,水资源缺乏 ,已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限制因子。同时黄土高原地形复杂 ,沟壑纵横 ,土地贫瘠 ,风蚀、水蚀和沙化严重 ,农业生产不稳定 ,社会经济发展滞后 ,使水资源问题突出。因此 ,径流调水 ,以肥调水 ,抗旱保水 ,化学调水 ,灌溉节水等调水技术 ,是发展黄土高原高效农业的关键技术。重点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几种调水方式和增产途径 ,可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
立足抗灾发展山区农业大力推广旱作节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十堰市干旱发生的规律和变化趋势,介绍了该市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作法,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土培肥,普及农田抗旱节水技术;推广综合抗灾减灾技术;示范推广化学节水技术,等等。其发展抗旱节水农业的经验是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7.
枣强县位于河北省地下水漏斗区,属干旱中心,为了节约用水,提高水分利用率,进行了农艺节水技术应用模式探讨,通过调整作物布局、推广节水品种、推广农田覆盖技术、加强土壤深松、以肥调水、定额灌溉、浇关键水等应用模式,有效的提高了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及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以雨养和旱作农业为主,发展省域有机旱作农业是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分析梳理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省域内年降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集中降水时期与作物需水临界期重合较差、水土流失和风蚀严重等诸多制约因素,提出了适用于有机旱作模式的水肥高效利用措施:从作物生理节水、农业节水、工程节水、地膜覆盖节水等方面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加强雨水集蓄、耕作保墒、增施有机肥、调亏灌溉等措施的科学合理利用,协调农田可用水、土壤水肥保蓄和供应性能,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充分发挥水肥协同效应和激励机制,全面促进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扬黄灌区玉米节水配套技术简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扬黄灌区水、土壤和气候资源特点以及玉米需水特点,研究提出了冬灌改春灌;无机快速培肥、以肥调水;垄作沟灌;深播;中耕;有限灌溉等玉米节水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0.
我区气候干燥,农业生产非常缺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特别重要。总结了几种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技术造径:减少无效蒸发,调整种植结构,开发培育节水高产品种,节水高产施肥、培肥技术,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制度。积极发展研究农业节水的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