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库尔勒市自1987年发现棉花枯黄萎病,发病面积有所增加,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损失。1发生发展自1987年在库尔勒市英下乡首次发现棉花枯萎病,1999年发展到2.5万/667m2,发病株率也由0.02%增加到1.2%。发病类型以黄萎病居多,也有棉花枯黄萎病混发。主要植棉区普惠地区尤其严重,部分重  相似文献   

2.
乌苏市是国家和自治区优质棉基地县(市)之一。近年来,乌苏棉区枯黄萎病普遍发生,尤其是2013年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造成棉花产量减少、品质下降。本文结合棉花枯黄萎病在乌苏市的发病实况、发病原因,阐述了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从而实现保证棉花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万荣县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4万亩,60%为河滩植棉。棉花上枯黄萎病发生蔓延呈逐年加重扩展趋势。据调查,2002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面积为0.3万亩,占总面积的10%,为中等偏轻发生;2003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病面积为0.5万亩,占总面积的16%,为中等发生;2004年全县发病面积达0.68万亩,占到总面积的22%,为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逐年增长,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愈来愈重,已经成为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障碍因素。通过多年棉花枯、黄萎病防治的实践,清楚地认识到:只有选对农药,适时预防,才能有效控制棉花枯黄萎病,真正夺取棉花丰产。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抗虫棉品种的推广,棉花连作种植面积加大,导致棉花枯、黄萎病发生日趋严重,成为影响衡水市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棉花枯、黄萎病作为棉花的一种恶性病害,素有棉花"癌症"之称,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般减产20%~60%,严重的可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6.
棉花是敦煌市的主要经济作物 ,也是敦煌市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由于种植效益的提高 ,种植面积日益扩大 ,但棉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引起了枯、黄萎病和蚜虫等危害加重。因此 ,了解枯、黄萎病发病原因及症状 ,蚜虫生活习性 ,加强田间管理 ,采用适宜的防治措施 ,有利于棉花产量及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刘忠强 《油气储运》2011,(10):39-40
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的两大主要病害,发病后引起叶片和蕾铃的大量脱落直至枯死,轻则减产10%,重则减产30%~50%,且棉花的品质明显下降。对于棉花枯黄萎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抑制病害的发生。1.症状表现。棉花枯、黄萎病属于维管束病害。病菌危害棉株输导组织,造成全株发病,病株由于水分的输送受阻表现出萎蔫症状,同时叶片、株形  相似文献   

8.
根据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特点、发病条件,从棉田耕作、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简要分析了诱发棉花枯、黄萎病的不当管理措施,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或减轻棉花枯、黄萎病的适宜管理技术,以期为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马元 《农村科技》2014,(7):42-43
<正>2013年,13团16连棉花枯、黄萎病发病严重,个别条田有病情扩大趋势。由于陆地棉缺乏抗枯、黄萎病的种质资源,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一方面通过轮作倒茬等农业栽培措施防治,另一方面通过喷施化学药剂防治。为比较2种药剂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效果,特设置此试验。  相似文献   

10.
吉同銮  孔兵  董金荣  王玉楼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137-137,164
棉花枯黄萎病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一旦发病,防治难度较大,被称为棉花"癌症"。介绍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南繁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规律,提出了南繁棉花产地检疫应注意的关键技术,旨在为棉花南繁事业健康发展、有效控制棉花枯黄萎病危害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世界性的两大病害。美国、苏联、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等32个产棉国家均有发生,美国因枯萎病每年损失皮棉210万担,苏联因黄萎病损失皮棉320万担。我国枯、黄萎病早在30年代就有发生,50年代全国发病面积已达120万亩,1981年初统计12个主要产棉省的发病面积高达1,152.3万亩,占总面积的19.4%,严重  相似文献   

13.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为害越来越重,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轻的造成减产,发病重的导致绝收,且防治艰难,严重阻碍了棉花生产的发展。为此,近几年,我们对棉花枯、黄萎病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上蔡县朱里镇棉区进行了防治试验,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冀南地区气候特点和耕作栽培制度,为预防和减轻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总结了冀南地区棉花枯黄萎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棉花枯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生产的重要植物病害.据1991年-1998年新疆棉花枯黄萎病普查情况来看,阿克苏市棉花枯黄萎病平均发病率为7.7%.当时棉花主栽品种为军棉一号、中16、中12和中35.  相似文献   

16.
棉花黄萎病频繁重发原因分析及可持续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苏大丰地区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现状分析,指出近10 a来棉花黄萎病发病范围和面积呈不断扩大上升趋势,发病程度和急性暴发频率加大;对棉花黄萎病的发病原因从植棉老区、气候条件、感病品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若干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杨晔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63-1064
针对 2 0 0 3年河南省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爆发的情况 ,介绍了棉花枯黄萎病发病症状 ,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枯、黄萎病是棉花的“头号敌人”,人们称之为“棉花癌症”。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混合发生,造成棉田大面积发生严重的枯、黄萎病,发病棉株矮小,叶片变黄干枯,蕾铃脱落,单株结铃数减少,严重时叶片、蕾铃脱落,可使植株成为光杆,造成30%以上减产甚至绝产绝收,且棉花的品质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该文阐述了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以及布点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枯、黄萎病生态防治技术明显降低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率,降低幅度为37.1%~49.41%;籽棉产量明显增加,增产幅度为27.2%~34.38%.  相似文献   

20.
王静  李敬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141-142
根据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病与防治特点,总结了近年来广泛应用的防治措施以及新方法,以供广大种植者防治棉花枯黄萎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