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农业部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省黄牛品种改良工作得到迅速发展,至2003年底全省已有85个县市开展黄牛改良工作。建牛改冷配站1645个,完成输配母牛25万头,受胎率有很大提高,实现改良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但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农户居住分散,黄牛  相似文献   

2.
湘南黄牛是湖南省丘陵山区的一种小型役用牛,主要产于郴州、永州两地区。因个体特性和所处环境等原因,影响其冷配受胎率的因素较多。笔者通过长时间观察、记录和了解其品种特点、繁育特点,结合冷配工作性质,总结出湘南黄牛母牛的发情、适配特点,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提高其冷配受胎率和繁殖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受胎率是衡量奶牛繁殖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繁殖力的高低对奶牛场的效益有很大的影响。提高奶牛的受胎率,是提高奶牛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对提高奶牛繁殖效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提高奶牛受胎率的10项措施,供同仁参考:1做好发情奶牛鉴定,适时输精准确的发情鉴定是奶牛适时输精的前提,选择母牛适宜的输精时间是提高受胎率的关键,为此我们要重视发情鉴定工作,尽量在最适宜的时间给母牛输精。在生产中,主要采用外部观察、试情、阴道检查和直肠检查等方法鉴定发情。为提高发情母牛的检出率,至少每天早、中、晚应分别仔…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5,(10)
母牛的受胎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影响受胎率的因素及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应遵循的原则和需掌握的技术要求及技术要领,以帮助养殖户提高母牛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5.
高庆 《畜禽业》1999,(11):50
本文联系生产实际,针对影响黄牛杂交改良中母牛受胎率的主要因素,探讨从加强母牛繁殖力检查.准确鉴定发情适时配种,严格人工授精操作规程,开展早期妊娠诊断及时复配,采用发情控制技术,加强母牛饲养管理六个方面的技术措施来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6.
赵春风 《畜禽业》2012,(6):66-67
母牛的受胎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受胎率的因素及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在实际生产中主要应注意的问题、遵循的原则和需掌握的技术要求及要领,从而提高母牛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7.
<正>黄牛冷精配种技术的操作,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如有差错,将事倍功半,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本人通过多年实践,只要做好如下几大措施,必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8.
屈中泽 《畜禽业》2002,(11):13-14
牛的冷配改良早已成为提高牛良种化程度的主要技术手段,在我国已相当普及.各地区的母牛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加之改良程度的不同,发情、排卵规律也就有了很大差别,发情时的表现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何研究掌握待配母牛的发情排卵规律,是每一位生产实践者都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所述的"关键技术环节"主要是针对寒冷地区的母牛,牛群主要由良种牛与本地牛的杂交后代组成,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为隔年一个犊的繁殖特点,也就是产犊后长期处于休情状态.母牛发情时的外部表现、卵泡的发育规律、阴道、粘液的变化与荷斯坦、西门塔尔等优良品种有很大差别.我们在生产实践中重点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来提高杂交母牛的冷配受胎率.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7,(8)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崛起,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黄牛改良工作的迅速展开,牛人工授精技术应用得到广泛普及,而受胎率的高低既是检验输精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牛人工授精技术深入开展的关键环节。因此提高受胎率,对加速黄牛的改良和促进养牛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5,(9)
目前我国二元能繁母猪的受胎率和年产仔数为70%~90%、18~24头,在受胎率和产仔数量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文章从人工授精的多个环节进行阐述,为本地养殖户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建军  王海宏 《畜禽业》2001,(11):41-41
在几年的黄牛改良实践中,笔者积累了一些黄牛冻配提高受胎率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就操作规程,适时输精和子宫疾病快速治疗三个方面作一介绍. 1.操作规程 在牛的人工授精中,除按常规操作以外,主要应掌握冻精的解冻温度和输精的几个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提高后备母猪发情率和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仕成 《畜禽业》2012,(12):42-43
后备母猪情期受胎率的高低和头窝产仔数的多少,既影响到养猪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又关系到母猪是否被淘汰。当前养猪生产中,很多小型猪场的杂交后备母猪到配种年龄时,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发情配种后不孕的情况时常发生,致使后备母猪的淘汰率增加,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在此探讨提高后备母猪发情率和受胎率的技术措施,给养猪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殷学堂 《畜禽业》2003,(7):44-44
羊的人工授精工作已开展多年,并且技术不断进步。但近几年来却常常有群众反映受胎率偏低,特别是应用冷冻精液后,更因某些技术环节的掌握不当,使部分群众失去了对这项先进技术的信赖,为此,笔者根据几十年的实践经验,针对易被忽视的几个关键环节提出如下建议,以期纠正母羊人工授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受胎率。1根据母羊生殖器官的构造特点,输入适量精液与精子母羊生殖器官构造的最大特点是其子宫颈阴道部构造简单,仅为2~3片皱褶构成,并且整个子宫颈闭合比较严密,发情时亦只稍有开张,所以外口极浅。同时,输精方法多采用开膣器法,不同于牛可用直…  相似文献   

14.
刘刚 《畜禽业》2006,(8):28-32
因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可节省5~10倍以上的公猪的饲养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栏舍的利用率;可以扩大的优良公猪的利用率,有利于优良基因迅速扩展到种群,加速猪群的改良,同时可以将优良公猪应用到商品群,防止本交的局限性;可以减少因本交而导致的生殖疾病的传播;保证了每头母猪配种所用精液的合格,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成绩;可解决育种需要,不必引入公猪所带来的成本及防疫风险,实现了异地交配;可避免公母猪体格差别太大而难以完成的配种任务;有利于大量母猪同期发情配种,适合于工厂化管理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大中型养殖场及个体养殖户的欢迎和采用,但同时人工授精技术也有相对不足的一面,如公猪患有不良的隐性基因就会在种群迅速扩散;公猪如患有可能经精液传播的疾病如伪狂犬,猪瘟,非洲猪瘟,布氏杆菌等就会经精液迅速传播,人工授精技术人员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各个环节应严格的卫生操作等。生产中常因对精液的质量把关不严,不正确的输精操作过程使得各养猪场对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效果普遍不理想,有的甚至对实施人工授精技术以后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反而低于采用本交,使得部分养猪企业和个人最终又选择了采用本交。综其原因:对人工授精技术不足的一面应用的不够好,其主要表现在后备公猪的选留、公猪站的管理、精液生产的质量检控、人工授精设备及用品的管理与应用、输精技术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针对上述原因探讨如何加强人工授精站的管理及母猪输精管理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15.
尤胜飞 《畜禽业》2010,(6):31-33
<正>提高奶牛的情期受胎率,关键在于如何正确掌握奶牛情期最佳输精时间,为此笔者在20多年牛的人工受精工作中,根据牛的情期行为表现,生殖道的变化,直肠检查触摸卵泡的发育状况及检查子宫颈分泌物变化情况,及时掌握它在发情期的生理变化和卵  相似文献   

16.
傅春泉  周永华 《畜禽业》2001,(10):66-67
金华是闻名全国的南方奶牛之乡.随着我国“学生饮用奶计划”的逐步实施,人们营养观念的改变,牛奶的营养价值正被人们认同.金华奶牛业也迎来了第二个高峰,奶牛存栏已达二万多头,农民养牛规模也从几头发展到十几头、几十头甚至上百头.但相应的饲养技术与繁殖技术没跟上,使奶牛受胎率不理想,养奶牛的经济效益没能充分发挥.下面结合金华奶牛业的实际,谈谈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母猪通过人工授精可有效的促进养猪业饲养模式的改变减少疾病传播和提高优良种猪的利用率,避免因个体差异耽误母猪配种及及早淘汰公猪。通过母猪人工授精对繁殖性能的研究,找到最佳输精时间,提高受胎率和产子数以及健子数。  相似文献   

18.
母猪情期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猪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母猪的情期受胎率一直是养猪科研和养猪生产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而母猪的情期受胎率受到公猪精液品质、母猪适宜配种时间、公母猪的饲养管理状况、配种技术和方法、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波尔山羊冻精冷配当地母山羊普遍存在受胎率低的问题,多数资料报道在50%左右。我县家畜改良站经过两年多的摸索,采用综合性冷配措施,使波尔山羊冻精细管冷配鲁北白山羊的受胎率达到66.30%,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山羊改良工作的开展,现将其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1 正确鉴定发情母羊,掌握输精时机 正确的发情鉴定,是适时输精和冷配成功的关键,输精过早过迟都会影响母山羊受胎。鉴定发情主要采用以下2种方法。 1.1 外部观察法发情母羊主要表现兴奋不安,不断鸣叫,强烈摇尾,反刍停止,食欲减退,并出现爬跨行为;其外阴部及阴道充血、肿胀、松驰,并有粘液排出,当这些发情症状快消失时,母羊变得安静,此时输精受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输精部位对肉牛情期受胎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启和 《畜禽业》2000,(4):52-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