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优质超高产小麦新品系兰考906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考906是河南省豫东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河南省兰考农华种业有限公司)利用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然后结合生物工程技术培育成功的小麦一黑麦IBL/IRS易位系,该品系的育成填补了我国在小麦超高产育种方面无易位系的空白.现将兰考906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麦新品系兰考906的社会经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豫东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兰考农华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超高产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系兰考906,经过3年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等优良特性.2000年在遭遇严重春旱的情况下,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陕西7省的各示范点普遍获得了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20%以上的产量,出现了大量亩产超600 kg的地块.6月4日,国家科技部组织专家对兰考20亩兰考906高产示范田中的2.24亩进行了实打验收,亩产高达720.8 kg,创造了黄淮麦区小麦单产新纪录.  相似文献   

3.
对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中的播期、行比、播量等研究表明:父母本的差播期为二叶期,行比为1:3(播期1.5m);母本播量为120kg/hm^2的大田常规播种量,可以提高K型(粘果山羊草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K7664A的繁殖产量和繁殖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探讨兰考906小麦新品系高产栽培技术,弄清不同播量、不同行距下兰考906的产量结果,特进行了该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麦K型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国内指标法和国际指标法对豫麦3号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3个恢复系间的恢复主差异显著,国内法恢复度超过80%的恢复系占11.63%;K型杂种小麦小穗中部小花的结实性与恢复系的恢复能力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149A,保持系149及其3个恢复材料L783,太106和PH85-4经杂交、自交获得F1(A/R),F2,B2(A∥A/R),B2(A∥B/R)等世代材料,所有材料连同亲本于1995年秋种植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场,1996年考查其目交结实率并据此分析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F2和B2中极少出现完全不育株,F1、F2和B2平均自交结实率无显著差异,且B2的平均自交结实率显著低于B2,因此初步认为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属于配子体不育,3个恢复材料可能均含有一对主效显性恢复基因和众多微效恢复基因,L783的恢复力强于太106和PH85-4。  相似文献   

7.
1988~1991连续四年在黑龙江省对小麦K、Ven型不育系的回交转育,打破了黑龙江省春麦区只有“T”型胞质不育的局面.实现了新“三系”配套,开拓了小麦杂种优势“多胞质”利用的前景;经测恢表明:黑龙江春麦对新型不育系一般都有恢复能力,但品种间有差异,初测恢复度变化在52%~93%之间。说明K、Ven型新不育系具有恢复源广的特点。新“三系”的配套、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 (一)品种来源 由北京大北农集团兰考农华种业有限公司从兰考906中选择的早熟矮秆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兰考906已于2000年9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定名为“豫麦66”。  相似文献   

9.
F型小麦不育系育性与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8):1219-1224
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是山西省选育的新型小麦不育系。为研究F型不育系的生态适应性和选育强恢复系,采用分期播种和花粉粒染色方法研究了育性表现,同时利用380个小麦品种(系)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测定其育性恢复性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受品系、播期影响,即使是相同的品系单株之间、相同单株不同分蘖间育性也有一定差异。F型不育系恢复源广,具有易恢复性。以晋麦47、临汾615,太5293、晋太182、晋太170、太629-8、扬麦12、太113、小凡12、普冰701、轮选1697、航麦247、济南17、太712以及14F54921-38,4522,15品43和V89作亲本配制的18个组合表现育性恢复度高,具有较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0.
普通小麦K、V型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度和育性分离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小麦K、V型两种雄性不育系在恢复度及育性分离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K型不育系较V型不育系容易恢复,二者平均自交结实率相差577个百分点,达极显著水平;K、V型不育系在育性分离上差异显著。与K型不育系相比,V型不育系杂种F2代及回交一代中均出现较多的全不育、高不育株,而全育株频率较低。K型不育系与V型不育系在育性恢复上存在着不同的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11.
粘、易、偏和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籽粒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具有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易变山羊草(Ae.variabilis)、偏凸山羊草(Ae.ventricosa)和二角山羊草(Ae.bicornis)异源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以下简称粘、易、偏和二角型)组配成不同组合的杂种小麦,研究了这4种不育系细胞质源对杂种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它们所配制的杂种小麦在千粒重、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籽粒硬度等性状上均高于具有普通小麦细胞质的相同核型杂种小麦,尤其粘、易、偏型某些组合在千粒重、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等性状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利用这4种不育系很有希望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杂种小麦,其细胞质亦可作为改良常规小麦品种品质的细胞质源。  相似文献   

12.
小麦温敏不育系A3314温敏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建立技术简便、成本低廉的二系杂交小麦种子生产体系,选育适应范围广泛的温敏不育系,利用发明专利技术(ZL00105488.0)选育的非1B/1R类型K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与恢复系Silverstar的F2和BC1F1分离群体及可育条件下的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与非1B/1R类型K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的F2代及BC1F1代分离群体的育性反应,对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的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敏不育系A3314的雄性不育性与K3314A的雄性不育性一致,除受细胞质基因控制外,还受两对隐性核基因的控制,且呈独立遗传。其中A3314中来自斯卑尔脱(T.spelta var.duh.)小麦的K型雄性不育基因rfv1sp为其主效基因,与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的雄性不育主效基因rfv1为一对等位基因,并具有温度敏感特性。  相似文献   

13.
以欧新A为母本,贵州地方品种资源为父本,通过测交、回交及定向选择等育种方法,培育出了G098A、G043A等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这类不育系不但具备欧新A的不育性,而且其丰产性状、抗性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欧新A。此外,还选育出了恢复系G193,该恢复系的恢复育性程度较高、配合力强、经济性状和抗性较好,属于早熟类型。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发育时期花药地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功酶的电泳分析表明,K型不育系POD同功酶与保持系基本一致,EST同功酶与保持系差异显著;而T型不育系POD和EST同功酶带数和活性单核期之后少于或低于保持系同功酶。  相似文献   

15.
分别用18个普通小麦品种与 K 型不育系 K149A 和 K80(6)测交,调查杂种 F_1的育性表现和单倍体频率,结果如下:①不同的不育系产生单倍体的频率不同;②同一不育系与不同品种测交所得杂种 F_1产生单倍体频率不同;③K型不育系的恢复源较广,但恢复度高的品种不多,恢复基因除显性单基因,还有微效基因和修饰基因,育种中应当注意恢复基因的累加作用。应用扫描电镜和石腊切片显微技术,从细胞形态学角度,对 K 型、T 型保持系和不育系的花粉结构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发现:①K、T 型小麦不育系花粉败育发生于不同时期,花药壁在败育中所起作用不同,维管束与正常小麦不同。②K型花粉败育发生于双核小孢子期,主要异常有:绒毡层退化方式异常;药室合并;内缘壁周缘细胞均呈次生纤维状增生;维管束鞘细胞排列不规则;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用“T”型胞质不育系,对应保持系及恢复系为材料进行了两个问题的研究,即杂种优势的表现及杂各种优势的遗传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11个性状上,平均优势普遍存在,超亲优势也较为明显,但超标优势较低。这种“超亲容易超标准”的现象是影响杂种小麦在生产上推广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总遗传方差中,加性效应方差与非加性效应方差所占的比重因性状不同而有异,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  相似文献   

17.
对5个优质广亲和三系恢复系与8个水稻不育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测定杂种F1代农艺性状,并对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相对于特殊配合力对杂交后代起更重要的作用,一般配合力高的恢复系配组出高特殊配合力效应的组合几率更大。恢复系南恢596和南恢125在单株重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上表现突出,同时在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上表现出较强的一般配合力,它们所配F1代组合中部分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不同生态点的育性试验 ,观察光敏小麦雄性不育系A31的育性表现和育性转换特性。A31在 7个不同生态点的自交结实率结合各试验点的光温条件分析表明 ,其雄性育性随日长增加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日长是影响A31育性的主导因素 ,在日长相近条件下 ,温度对A31育性也有一定的效应 ;A31育性转换的临界日长约在 14 5h左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世代提型恢复系自身结实率的连续考察,发现经过 F_2代的严格选择后,多数 F_3恢复系的自身结实率超过了80%;但同一株系后代的不同个体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一直保持到 F_7代。F_5群体的自身结实率与其恢复度呈显著正相关,r=0.879。亲本类型只影响恢复基因在后代群体中的纯合速度,与高代恢复系(F_5代以上)的结实率和恢复度无明显相关。自身结实率高且群体中变异系数小的恢复系对所有的不育系都能高度恢复;而结实率高但变异系数大的恢复系其恢复度会因不育系的不同而变化。主效恢复基因未完全纯合可能是高代恢复系的恢复度在不同不育系上出现分离的主要原因。对根据自身结实率及其变异系数进行恢复系选育的效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