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根农杆菌诱导栝楼毛状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栝楼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提取物具有多种活性。以栝楼的无菌苗为材料,用A4、15834和LBA9402等3种发根农杆菌浸染茎段,诱导毛状根生成,并研究毛状根分化不定芽的条件。结果显示,3种农杆菌都能诱导栝楼毛状根产生,其中LBA9402诱导率最高,达到52%,且毛状根在6-BA 2.0 mg.L-1 KT 2.0 mg.L-1 NAA 0.5 mg.L-1的培养基上,不定芽分化率达到了24%。对毛状根进行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检测出rolB基因的存在,初步证明R i质粒T-DNA已经整合到栝楼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的发根农杆菌诱导草莓生根再生体系。[方法]以适合安徽省栽培的草莓优良品种丰香为试材,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侵染植物细胞,观察发根农杆菌诱导草莓离体叶片产生毛状根的效果。[结果]发根农杆菌R1601培养成功;Carb有效除菌浓度为500 mg/L;当发根农杆菌R1601的菌液OD600=0.6时,草莓叶片毛状根的诱导率最高,而高于或低于该密度,诱导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建立了发根农杆菌诱导草莓毛状根再生体系,为草莓利用发根农杆菌进行抗除草剂bar基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发根农杆菌诱导黄芩毛状根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发根农杆菌A4,A4 9615,1.2556诱导中药黄芩外植体,得到黄芩不定根,根据形态和在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证实得到黄芩毛状根,经抗菌素氨苄西林钠500 mg/L除菌后,毛状根表现出分枝多,生长快,且能在MS中生长繁殖的特性,为采用生物技术生产黄芩活性成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发根农杆菌诱导毛状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秀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12-9514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发根农杆菌的性质、其中含有的Ri质粒、发根农杆菌诱导植物形成毛状根的机制、诱导植物产生毛状根的特点、毛状根的转化方法及鉴定和毛状根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其广泛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2×3×3三因子设计,研究番茄种子萌发时间、发根农杆菌菌株和侵染菌液浓度对番茄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各种因子的组合均能诱导出毛状根,用PCR技术检测诱导出的毛状根,证实了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olB基因已经整合到番茄细胞基因组中。结果表明,番茄种子萌发时间、发根农杆菌菌株和侵染菌液浓度对毛状根诱导率有显著影响,且各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其中番茄子叶萌发8~12 d、侵染菌液浓度为OD6000.4~0.6的发根农杆菌ATCC15834,诱导毛状根发生率最高,可达58.8%,是获得番茄毛状根的适宜组合。  相似文献   

6.
齐香君  刘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23-8824,8842
[目的]为药用成分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来源提供新途径。[方法]考察了R1601菌株对苦参不同外植体在不同浓度乙酰丁香酮和侵染时间影响下苦参毛状根的诱导率;研究了培养基中的组分和浓度对苦参毛状根继代生长的影响。[结果]以苦参幼芽为外植体,在R1601菌液中添加100μmol/L乙酰丁香酮,侵染20 min,(25±1)℃,MS共培养基上暗培养2 d,苦参毛状根的诱导效果较好,诱导率28.6%,存活率46.7%;苦参毛状根在改良的继代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结论]苦参毛状根的最佳诱导条件:以生长1周的苦参幼芽为外植体,R1601为菌株,添加1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侵染20 min,(25±1)℃暗处诱导。  相似文献   

7.
选取中国大豆品种中黄13、黑豆44和黑豆51的子叶为外植体材料,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K599菌株诱导3个大豆品种产生毛状根,通过β-葡聚糖苷酶(GUS)染色进行转化效率检测。结果表明:在25℃、12h/d黑暗培养条件下,黑豆44上诱导的毛状根数量最多,显著多于中黄13和黑豆51;黑豆44诱导的毛状根转化率最高,显著高于中黄13,但与黑豆51没有显著差异;光照或黑暗培养对中黄13产生毛状根的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黑豆44和黑豆51在黑暗培养条件下子叶产生的毛状根数明显高于光照培养条件下产生的毛状根数;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能侵染3个大豆品种的毛状根,其中对黑豆51的侵染效率显著高于黑豆44和中黄13,侵染位点主要位于根系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探究不同OD值、侵染时间及外植体类型对诱导纹党产生毛状根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采用OD值0.8A、侵染时间10min与纹党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的试验组处理效果最好,毛状根诱导率可达55.6%。纹党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诱导毛状根处理效果最好,纹党根、纹党茎段及无菌苗皆不适宜作为诱导材料。经形态学观察,诱导出的根基本符合毛状根的特征,PCR扩增得到865bp的DNA目的条带,证明试验得到的根为发根农杆菌R1601侵染诱导得到的毛状根。  相似文献   

9.
采用3×3双因子设计,研究发根农杆菌菌株和烟草品种对烟草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菌株在不同烟草品种上均诱导出毛状根,经PCR技术检测,确定了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olB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不同烟草品种和发根农杆菌菌株均显著影响毛状根的诱导率;Sumxun毛状根平均诱导率最高,达到了53.4%,其适宜菌株为A4和ATCC15834;K326为34.2%,其适宜菌株为R1000;云烟85为25.6%,其适宜菌株为ATCC15834。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发根农杆菌Ri1601浸染苦荞植物预培养2d的叶片外植体,经不同时间的共培养和除菌培养后获得毛状根。经硅胶薄层色谱板检测表明,发根农杆菌Ri1601和苦荞叶片上未经转化产生的不定根都不含有冠瘿碱;而经发根农杆菌Ri1601遗传转化后所产生的毛状根有冠瘿碱的存在。因此,可确定苦荞叶片上产生的毛状根为发根农杆菌Ri1601转化所得。建立了用发根农杆菌Ri1601诱导苦荞植物叶片产生毛状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苦参总碱提取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酸水回流提取和乙醇回流提取两种方法对苦参总碱的提取效果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效果较好,其最佳提取条件为:采用筛分目数20-60目的苦参粉,以60%的乙醇溶液,液料比为12,回流提取2次,可以得到最佳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5种发根农杆菌侵染不同花生外植体,对比其发根诱导率,分析寻找利于花生转化的外植体、花生品种及发根农杆菌。结果表明,农杆菌94022诱导发根率较其它发根农杆菌高;后期继代培养中子叶诱导的发根易于培养,存活率高,生长状态好;在用培养后的子叶为外植体时,花育20较其它品种发根诱导率高。  相似文献   

13.
姚庆收  武玉永  王跃嗣  王娟  徐大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66-9567,9621
为了探索苦参愈伤组织培养的适宜条件和选择苦参总碱含量高的愈伤组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和不同的激素配比对苦参的子叶、叶片、地上茎和地下茎进行离体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并对外植体以及分别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进行苦参总碱的检测。结果表明,对苦参的外植体采用自来水冲洗30 min,75%酒精处理30 s,4%NaClO、滴加一滴tween-20,消毒5min就能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不同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加1.0 mg/L 2,4-D和1.5~2.5 mg/L NAA的条件下,均能高效率的诱导出愈伤,且生长较好;初步认为子叶和地下茎的愈伤组织中苦参总碱含量较高,适合选择子叶或地下茎的愈伤组织进一步进行筛选高产细胞系。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测定苦参不同器官氧化苦参碱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PLC法测定苦参不同器官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表明,根中氧化苦以碱含量较高;茎、叶、花中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贵州栽培苦参药材中有效成分苦参碱含星的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DiamonsiITM(钻石)C18色谱柱,以乙睛、3%磷酸(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显示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8.01%,RSD=1.15%,表明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以作为控制栽培苦参药材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楠  屈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17-118
中药苦参为豆科槐属植物,药用其根,具有清热解毒, 祛风燥湿,去虫止痒的功效.用4种提取方法提取苦参根的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物对病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离体植物患病叶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丙酮粗提物对黑星病、炭疽病病菌孢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100%;对灰霉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对黄瓜离体叶黑星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甲醇粗提物对黑星病、炭疽病孢子萌发抑制率达100% ;对灰霉菌丝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黄瓜离体叶黑星病菌抑制率达50%;对番茄离体叶灰霉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水提物对黑星病孢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灭菌水提物不仅不能抑制病菌生长,反而对病菌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药用植物毛状根诱导及其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药用植物遗传转化现已广泛应用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本文就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药用植物遗传转化的机理、现状、转化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