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嗜水气单胞菌所引起的中华鳖疾病种类、症状、致病机理及防治方法,并就免疫学防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稚鳖粘液性肠炎病的主要眼观病变是病鳖肛门排出粘液块,组织病理变化主要为肠腺分泌亢进,肠上皮细胞脱落,肠壁充血,肝脏脂肪变性,脾脏炎性细胞浸润,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水泡变性,肺也有不同程度的病变。电镜下观察,发现随着病程的延续肠道的病变相应地加重,主要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暴发性死亡症的病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5月,长岭炼油厂养殖场暴发了一种鳖流行病,从患病的濒死弊肝脏中分离到5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中3株是致病菌,其生理生化特性完全一致,鉴定为嗜消气了单胸菌,体外抑菌试验表明,病原菌对庆大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口服庆大霉素能有效地防治本病。  相似文献   

4.
5.
用低硒地区所产饲料作为基础日粮,以妊娠母猪和初生仔猪为实验猪,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学变化得知,硒缺乏病病理变化具有规律性。其中初生仔猪的骨骼肌具有全身肌肉群呈弥散性变性变化,主要特点是肌肉苍白呈鱼肉样。哺乳仔猪的骨骼肌,病变出现的肌群广泛,受害面积大,可为某一肌群的全部或某一肌群的某块肌肉出现灰白色条纹状病变。病变出现的范围不同,可能是不同月份的个体与硒的耐受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白底板病病理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剖检和组织学观察研究了中华鳖白底板病 .结果表明 ,鳖白底板病是一种出血性贫血 ,其发生发展为一慢性过程 .病鳖胃、肠道严重出血 ,肠粘膜萎缩 ;肝细胞出现弥漫性颗粒变性、水泡变性以及坏死 ;脾淤血、出血、白髓萎缩 ;脑组织呈非化脓性脑炎及脑膜炎 ;肠壁、脾脏、肺脏及肝脏内均有含铁血黄素沉着  相似文献   

7.
葛晨霞  马磊  王丹  王龙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41-14441,14448
应用常规的病理剖检技术解剖死亡肉鸽,观察其病理变化,将病料无菌接种到普通琼脂培养基和血清琼脂培养基,培养获得2株细菌;取病鸡心脏、脾脏、肠道和肾脏等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镜检见心肌纤维、肝脏、脾脏实质细胞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损伤,间质中有多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化脓灶。  相似文献   

8.
中华鳖“白点病”和“疖疮病”病原的比较王小君(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信阳464000)稚鳖“白点病”是以体表形成“粉刺样”小脓灶为典型症状的细菌性传染病,其病原为温和气单胞菌。该菌形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点与肖克宇所述鳖的“疖疮病”病原———嗜水单胞菌...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山鸡霍乱自然病例作了系统的病理形态学观察。眼观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表面布有多量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点,肺脏郁血水肿,十二指肠粘膜肿胀充血出血;镜下变化呈急性实质性肝炎、急性坏死性脾炎、出血性和卡他性十二指肠炎、肺脏郁血众肿、肾脏变性与灶性凝固性坏死以及心脏充血和心肌纤维颗粒变性,并在病变器官组织中出现大量细菌或细菌性栓子。上述病变可作为诊断山鸡霍乱的病理学依据。文中还探讨了发病机理,并与家禽霍乱的病变特点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11.
12.
鸡马立克氏病常对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结合近年来收检的鸡马立克氏病病例,通过病理形态学研究方法,对其病变特点进行了整理和描述,以供临床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南宁市郊区某饲养场内的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后第3天,该场的600只5周龄鸭也相继发病,发病率高达90%,死亡率58%,发病后用抗菌药治疗无效,剖检12例发现肌肉有出血斑、法氏囊肿大、出血或萎缩,组织学检查法氏囊、淋巴滤泡的淋巴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充血,粘膜上皮坏死脱落。用IBD-EELISA检测,8例法氏囊抗原阳性率为100%,用高免蛋白抗体治疗效果良好。证明该鸭为自然感染IBDV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在昆明地区发现的鸡组织滴虫病的情况,描述了4例病鸡盲肠和肝脏病变的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本病是由鸡组织滴虫所引起的一种原虫性传染病,此原虫在H·E染色时呈淡红色、圆形并单个存在,其大小为8~15μm,不具鞭毛。  相似文献   

15.
中华鳖穿孔病的免疫预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中华鳖毒力最强的嗜水气单胞菌C-3菌株和产碱假单胞菌C-2菌株,制成福尔马林灭活二联菌苗及Span白油佐剂菌苗,对中华鳖进行了注射免疫试验。通过检测血清中的凝集抗体产价,血液和脾脏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测定强毒攻击的免疫保护率,证实了2种免疫原对中华鳖均具有较强的的免疫原性,免疫保护率达905以上。  相似文献   

16.
鳖病的防治     
(一)红脖子病(肿颈病、大脖子病)1、症状 腹部出现赤斑,继而颈部明显肿大,口鼻出血,全身浮肿,严重时肠道内充满淤血。病鳖反应迟钝,不吃食,常爬上岸边,最后伸颈而死。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