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麦具有早熟、丰产、适应性强的特点,是世界广泛栽培的作物。我国大麦栽培历史悠久,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大麦的营养成分高于水稻、小麦、玉米等,是食用、饲用、工业原料兼用作物。在大麦干物质中,淀粉含量达到45%~70%:蛋白质含量8%~22%,有清蛋白、谷蛋白、球蛋白和胶蛋白等4类;脂肪含量较低,约2%~3%;氨基酸、维生素、钙、镁、磷等含量较丰富。大麦的综合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1kg大麦可酿造啤酒5kg,酿造后的啤酒渣营养价值也高,是极好的饲料。发展瘦肉型猪和肉牛,大麦是重要的饲料。因此,要生产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就要生产符合要求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干燥对玉米饲用和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仅是推动畜牧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能量饲料,而且是生产淀粉和酒精的重要原料.干燥是玉米安全贮藏的保证,但是不当的干燥却会对玉米的饲用品质和加工品质造成影响.该文报道了干燥对玉米中氨基酸的消化及玉米加工中淀粉得率、淀粉纯度、淀粉性能、胚芽油得率等评价玉米饲用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关键指标所造成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现有的研究方法和检测仪器;结合玉米的种植及深加工发展趋势,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方式及肥密因素下饲用甜高粱的产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肥密因素下分期青刈、麦茬复种与常规种植饲用杂交甜高梁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常规种植饲用杂交甜高粱,在25种肥密组合中4个组合效果较好者,产量可达59.6 t/hm2以上;相同肥密条件下分期青刈效果优于常规一次性收获,表现产量高,植株鲜嫩.麦茬复种饲用杂交甜高粱在地处寒地的黑龙江是可行的,其最佳肥密组合产量可以达到31.3样t/hm2,日产鲜草量高于常规种植及分期青刈的最高产量组合,达9.3%和8.3%.黑龙江省小麦种植面积近2.00×105hm2,若进行麦茬复种每年可生产优质鲜饲料达6.00×105t,这即能充分利用寒地有限的光温资源,又可减少水土流失,更利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土地种与养矛盾突出,粮、经、饲种植结构比例不当等问题,以提高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为目标,选择农田种植紫花芷蓿以养为主及粮-豆种养结合种植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紫花芷蓿综合效益最高,豌豆-水稻、蚕豆-玉米分列第2、3位,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为改良土壤提高效益的措施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辽单青贮178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02年以辽2379(引自美国玉米杂交种E02、E03混种系)为母本,用辽4285(取自辽5114×P138玉米杂交种二环选系)做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广适型饲用玉米新品种,成为食草动物和畜禽的优质饲料,对广大农区发展畜牧业生产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已在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0)。  相似文献   

6.
几种禾本科作物对铝的敏感性或耐性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通过调查几种禾本科作物根的伸长,根尖的铝含量、铝诱导其根系有机酸的分泌,探讨作物耐铝(铝敏感)性及作物对铝毒害的抵御机理。结果表明,水稻、黑麦是耐铝的作物,而大麦、小麦(Scout 66)是对铝敏感的作物,玉米和高梁对铝敏感性较小麦弱。小麦和玉米品种间对铝的敏感性差异显著,而高梁对铝的敏感性品种间差异性较小。铝能够诱导水稻、黑麦和耐铝的玉米及小麦品种的根系分泌柠檬酸和/或苹果酸。这表明铝诱导有机酸的分泌是它们抵御铝毒害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水土流失与农业面源污染是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采用生物治理的方法具有投资少、操作容易和见效快等特点。采用连续定位监测的方法,以常规旱作花生-小麦和黑麦草-大豆(紫粒苋)为对照,分别设置紫花苜蓿多年生牧草、花生-小麦附设香椿生物篱、花生-小麦附设紫花苜蓿生物篱3个处理,连续3年监测各雨次径流、泥沙和泥沙氮磷养分流失量。结果表明,4~9月份是库首地区早坡地土壤侵蚀和泥沙氮磷养分流失的高峰期,不同利用管理方式下,由于植被覆盖和耕作、施肥措施的不同,造成的土壤侵蚀和氮磷养分流失量有明显的差异。与种植季节性牧草和旱坡地常规小麦-花生模式相比,种植多年生牧草和常规小麦-玉米模式附设香椿植物篱.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和泥沙态氮、磷流失。发展饲草-养殖模式的早坡地,选种多年生饲草,既能实现物质、能量多级利用,又能保持水土;常规旱坡地等高设置经济植物篱笆.同样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中国加入WTO以来 ,中国的农业也在进行着大的改革 ,正在由传统的耕作方式向着农业的高精准深发展 ,农业正向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尤其几种传统作物的栽培 ,如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正以其高产、优质高效进入新的生产阶段 ,现在许多玉米新品种也不断涌现 ,许多高油玉米、高糖玉米、鲜食玉米、饲用玉米、普通玉米均为生产中常用类型 ,尤其鲜食玉米 ,以其味甘鲜嫩越来越成为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而普通玉米做为重要的工业原料需要量也很大。因此怎样种好玉米 ,保证玉米既高产又优质 ,是目前应解决的…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两粮一肥种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玉米间作套种绿肥两粮一肥种植模式的研究表明,以小麦/玉米150 cm带幅、玉米1行麦带套种绿肥饲草的种植模式较优,平均粮食产量可达13377.0~14731.5 kg/hm2;收获绿肥鲜草13668.0~16668.0 kg/hm2,增加产值2996.0元/hm2,增加效益21.10%;且培肥地力效果明显,是河西走廊"吨粮田"培肥土壤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籽粒苋生长迅速,极耐高温,适宜在南雄市紫色砂页岩水土流失区种植栽培。它不争耕地,既能起到水土保持作用,又能作饲料利用,且饲用价值高,是玉米的1.9~2.8倍,是一个不错的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1.
陇东山旱地区为陇东肉羊肉牛产业的重要生产区,其长期饲草供应不足,困扰产业发展。为探明山旱地夏播复种饲用甜高粱的干草生产力状况,增加饲草生产能力,引进了4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陇东山旱地开展试验。结果表明,甜高粱2180收割高度最高,为169.53 cm;其次是陇甜粱1号,为160.87 cm。茎粗以海牛最高,为11.20 mm;陇甜粱1号、甜高粱2180较高,分别为10.20、10.00 mm。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均以甜高粱2180最高,分别为35 073.68、14 985.53 kg/hm2;其次是陇甜粱1号,分别为30 797.60、12 385.86 kg/hm2。陇甜粱1号的可溶性糖含量(268.3 g/kg)、干物质采食量(2.24%)、相对饲用价值(110.20)和可消化营养物(57.84)均为最高,其次是甜高粱2180。综合分析,陇甜粱1号和甜高粱2180产草量高,营养价值较高,可在陇东地区山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随着青贮玉米生产增加,牛粪发酵后用作肥料的数量也在增多,其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2007—200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中心西部农场面积约65 hm2的2块地上种植青贮玉米,2007年在其中一块青贮玉米收割地上种植黑麦。秋施液态粪肥全N、全P含量每年分别为410 kg/hm2和98 kg/hm2。土壤中的NO3-N和速效磷累积未在研究作物中出现,但是地下排水中NO3-N和可溶性磷(DRP)含量年平均分别为52kg/(hm2·a)和0.8 kg/(hm2·a)。在地下土层15 cm处,未种黑麦的土壤有机C含量不变,种植黑麦的土壤有机C含量增加15%,其增加的15%中包含肥料中的C物质。与冬季休闲地相比较,黑麦地春季土壤NO3-N下降46%,地上覆盖度平均增加4倍。未种黑麦土壤NO3-N地下流失53 mg/L,种植黑麦地土壤NO3-N地下流失39mg/L,而DRP未受影响。黑麦地上干物质量是2 t/hm2,玉米干物质量是2.7 t/hm2,种过黑麦比冬季休闲地的玉米干物质量低16%,其降低原因是由于地下NO3-N和DRP浓度高引起的,可以通过选择水土保持技术来加以补偿。一般来说,冬季黑麦作为覆盖作物的环境效益超过单一种植青贮玉米,但同时也增加了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3.
通过 2年的技术示范和推广 ,河北省石家庄市 1 998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86.4% ,1 999年增加到 96.4% ,2年累计利用秸秆 1 60 5万 t,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新增产值 1 2 .56亿元 ,新增纯收入 1 2 .1 8亿元。其综合利用技术总结为五大类 :1秸秆机械直接还田、秸秆培肥果及秸秆生物菌沤制。2秸秆饲料技术 :包括秸秆青贮、氨化、微贮 ,及秸秆生物饲料、秸秆配合颗粒饲料、秸秆块状饲料、饲用玉米及饲草种植。 3秸秆燃料技术 :主要有沼气技术和秸秆气化技术。4秸秆基料生产食用菌技术。5秸秆原料技术 :有秸秆生产生物制剂“CHA”、五防…  相似文献   

14.
武定县发窝乡地处高寒冷凉山区,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杂豆为主,经济发展十分缓慢。近年来,发窝乡面向市场,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引进大白芸豆、豌豆等优质良种试验、示范、推广,豆类产业不断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逐渐形成以橘子、花椒、青豌豆三大种植业和肉牛、黑山羊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特色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太行山前平原区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行山前平原区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是解决当地水资源危机和地下水严重超采的重要途径。在前期以华北山前平原高产区作为重点研究区形成的种植节水品种、秸秆覆盖、调亏灌溉、生育期优化及株行距优化等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技术的基础上, 集成了常规模式(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综合节水模式(拔节水+开花水)、模式A(拔节水)和模式B(底墒水)等4 种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模式。本研究利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4 种节水模式从生产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 小麦玉米4 种节水模式的得分排序为综合节水模式>模式A>模式B>对照(常规模式), 因此小麦玉米综合节水模式综合效益最优。从4种节水模式的投入产出看, 综合节水模式肥料投入最低, 投入产出比、纯收益、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经济利用效率最高。小麦玉米节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应该进一步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意识, 利用多种手段, 促进农户采用小麦玉米节水技术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黑麦(Secale cereale)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重要三级基因源,具有小麦改良所需要的多种优良性状。为丰富小麦杂交育种新的种质资源,利用墨西哥黑麦(2n=2x=14,RR)与普通优质小麦W770B(2n=6x=42,AABBDD)杂交,经过多年筛选,选出若干优良性状的衍生系,在小麦五叶期时用PDA培养基培养的带纹枯病菌的牙签,接菌到小麦芽鞘内,温室内培养,5周后鉴定纹枯病发病等级,计算病情指数,为了结果的准确性,经过多次牙签法鉴定,筛选出病情指数为PI=32.8%的抗病衍生系7-1。为明确衍生系7-1的遗传成分,本研究综合采用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特异序列扩增(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CAR)分子标记、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和醇溶蛋白分析。对7-1的根尖细胞和花粉母细胞的细胞遗传学观察表明7-1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稳定2n=42=21Ⅸ;以黑麦DNA为探针的GISH分析观察表明7-1含有两个黑麦染色体臂;黑麦基因组SCAR标记分析表明,D15和P13LF/R能够在黑麦和7-1中扩增出黑麦特异条带,黑麦1RS SCAR标记分析表明,ω-sec-p1/ω-sec-p2、ω-sec-p3/ω-sec-p4和IB-267能够在黑麦和7-1中扩增出黑麦目的条带,说明7-1具有黑麦1RS染色体;筛选小麦每条染色体长短臂上的多对引物,在7-1中只有1BS上的引物Xgwm264和Xgwm11未能扩增出相应条带,其余染色体上的引物均扩增出了条带,说明7-1中缺失了小麦1BS染色体;醇溶蛋白分析表明7-1中扩增出了1RS黑麦碱条带,由此证实了小麦染色体1BS被黑麦染色体1RS所替换,该材料为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本研究中7-1为抗纹枯病的1BL/1RS易位系,为小麦纹枯病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拓宽了小麦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7.
天然降水是高温伏旱区旱地农作系统的主要水资源.根据调查资料和田间实验结果,以高温伏早代表区域奉节、万州、沙坪坝为研究区,计算出重庆几种主要种植模式(小麦-玉米-甘薯、胡豆-玉米-甘薯、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甘薯、胡豆-玉米-大豆、油菜-玉米-甘薯)的需水量.系统地分析在坡度0°、5°、10°、15°、20°、25°耕地上,不同降雨年型中,主要种植模式水分供需平衡与错位特征,并利用水分生态适应性数学模型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奉节3种降雨年型主要是由各年5-9月的实际降雨量决定的,万州3种降雨年型各月降雨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7-9月,沙坪坝3种降雨年型的年降雨量差异的最明显月份为7月.3个研究区和北碚实验区的平均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大小顺序是奉节>北碚>万州>沙坪坝.就相同的复作模式而言,不同研究区作物需水量的大小顺序为:奉节>万州>沙坪坝;同一研究区不同复作模式需水量大小顺序为:油菜-玉米-甘薯>胡豆-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甘薯>小麦-玉米-大豆>胡豆-玉米-甘薯>小麦-玉米-甘薯.在平整的耕地上,奉节只有丰发水年适宜在坡度较小的耕地上种植小麦-玉米-甘薯、胡豆-玉米-甘薯和小麦-玉米-大豆.万州丰水年可以在平整的土地上种植各种复作模式,平水年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甘薯.沙坪坝平水年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甘薯、胡豆-玉米-甘薯和小麦-玉米-大豆.通过积极调整种植结构,调节播种时间,采用保护性耕作,抗旱品种培育与生物抗旱技术,大力修建蓄水工程,发展设施农业等措施改善水资源利用状况,提高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磷素营养对青饲玉米产量品质形成与肥水利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华北农牧交错区旱滩地条件下,以饲用玉米白马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磷肥不同施用量对青饲玉米产量品质形成与肥水利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使饲用玉米的生物产量增产10.5 %~25.1 %;显著促进了玉米植株氮素和磷素的吸收,使植株比不施磷分别多吸收氮素26.03~51.10 kg/hm2和磷素8.63~28.95 kg/hm2;植株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随施磷量增加而显著增加;粗蛋白和粗脂肪的产量也增加显著,增幅分别为9.26 %~37.82 %和14.95 %~33.33 %。试验结果还表明,施磷比不施磷显著提高了青饲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增幅为10.44%~16.77%, 相当于多供水27.51~47.36 mm。因此,施用磷肥是提高饲用玉米饲草产量、营养品质和肥水利用效果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用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铝胁迫下的黑麦和小麦幼苗,探讨铝胁迫和铝胁迫下外源NO对黑麦和小麦根尖细胞壁铝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铝显著抑制黑麦和小麦根的伸长生长,小麦受抑制更为严重;SNP处理可缓解铝对黑麦和小麦根伸长生长的抑制作用,1 mmol/L SNP处理最有效。小麦根尖对铝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显著高于黑麦的,1 mmol/L SNP处理显著降低小麦和黑麦细胞壁对铝的吸附量,使根尖铝含量显著下降。铝与根尖细胞壁的结合是导致植物铝毒害的重要原因,而降低根尖细胞壁对铝的吸附是外源NO缓解铝毒害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经济作物, 世界约70%~75%玉米籽粒用作饲料[1].长期以来, 我国把玉米作为粮食作物而重视其籽粒产量, 忽视数量极大的玉米秸秆的饲用品质改良与整株利用研究[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