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莉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3):73-74
利用培养及微区试验研究P肥施用潮褐土后的动态转化及其影响因素表明,施肥初期土壤中除难溶性Ca10-P外,各无机P组分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随着时间的延续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呈一定规律。种植作物直接影响P肥动态转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大白菜氮磷及氮钾配合施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大白菜产量和施肥效益,进行了5年试验研究,以N、P配合施肥和N、K配合施肥相结合,探讨化肥不同配比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取得了沧州大白菜田N、P、K化肥的最佳用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潮褐土上蔬菜产量和土壤各形态磷变化对长期过量施磷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
5.
太行山前平原高产农区土壤水分特征及农田节水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连续4年对非耕地和田间土壤水分的测定,分析了太行山前平原高产农区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该区主要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的需水规律,提出了农田节水潜力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北方褐土区土壤硝态氮运移动态及合理施肥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计不同纯氮(N)施入水平(分别为0、150、300、600、900和1200 kg/hm^2共6个处理),重点研究了北方褐土区夏玉米大田土壤硝态氮(NO3^--N)运移动态,并讨论了夏玉米N肥的经济环保施用量及其相关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作物系统内土壤NO3^--N垂直方向上的运移有向上、向下两个方向。不同生育时期土壤NO3^--N运移特征不同,拔节期以前,0-40 cm土层随N肥用量的增加,土壤NO3^--N含量快速增加,40 cm以下深度土壤NO3^--N含量变化不明显,随植株的生长和根系的壮大,0-100 cm土层内的NO3^--N整体运移活跃。土壤有自动调节NO3^--N含量的功能,各土层NO3^--N含量均存在一个最低点,其中耕层为3.1 mg/kg附近;玉米旺盛生长期各土层内土壤NO3^--N饱和值在20.33 mg/kg附近,施肥量过多,NO3^--N向下运移,造成资源浪费和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威胁。北方褐土区夏玉米最高纯N施用量应控制在600 kg/hm^2以内,300 kg/hm^2(纯N)是最为环保、经济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7.
苕溪流域不同施肥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特征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设计了不同肥料和不同施肥管理方式等8种处理,以期通过研究不同减量施肥处理下稻田田面水中氮素和磷素的动态变化来了解研究区面源污染状况及风险。结果表明,各减量化处理均能有效保证水稻产量,同时不同程度降低了田面水中的氮磷浓度,降低流失潜能。总氮和铵氮分别在施肥后第1天和第3天达到峰值,一周之后降至较低水平,铵氮是田面水中氮素流失预防的主要监测对象。总磷和可溶态磷均在施肥后第1天便达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至稳定,5天后总磷浓度降至1 mg/L以下,可溶态磷/总磷基本在0.5以下,田面水中磷素的主要流失形态为悬浮颗粒态磷。此外,后期的施氮行为会引起田面水中可溶态磷/总磷的上升,使可溶态磷相对流失潜能增大。 相似文献
8.
李营养累积、分布及叶片养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保障生态和果品安全以及合理实施果园养分管理的前提,对大石早生李树体各部位营养元素积累、分布以及各营养元素的周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营养元素在各个器官的相对含量,除K、Zn在果实中含量最高外,N、P、Ca、Mg均以叶片中含量为最高,以叶片做营养诊断是适宜的.②大石早生李树体营养元素N、P、K、Ca、Mg、Fe、Zn的元素比值为10.00:1.26:6.42:12.57:2.46:1.87:0.14.⑧100 kg鲜果的养分吸收量分别为:N 772.47g,P74.25 g,K 730.33g,Ca874.16 g,Mg 169.82 g,Fe 66.05 g,Zn 7.53 g,N:P:K的比例为1.00:0.10:0.95.④N、P、K、Ca、Mg、Fe、Zn、Mn、Cu的含量随物侯期呈规律性变化.生长季初期,N、P、K、Zn、Cu的含量迅速下降,Fe、Mn、Ca、Mg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中期这9种元素总体变化幅度较小;后期Fe,Cu.N、P、K的含量呈下降趋势,Mn、Zn、Ca,Mg依然上升.本结果既丰富了国内李营养理论,同时又为制定合理的施肥措施及建立绿色优质果品科技示范基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