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为了探讨油菜施用包膜复混肥的增产机理。采用多地区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包膜肥料对油菜产量、生物量、根茎比、秸秆产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混肥相比,全量包膜复混肥油菜平均产量为每公顷2501千克,比全量普通复混肥平均增产13.72%,半量包膜复混肥平均产量为每公顷1690千克,比半量普通复混肥平均增产6.34%;包膜复混肥的突出作用主要体现在油菜生长后期,能够更好地为油菜生长提供养分。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油菜施用包膜复混肥的增产机理。采用多地区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包膜肥料对油菜产量、生物量、根茎比、秸秆产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混肥相比,全量包膜复混肥油菜产量平均达到2 501.00 kg/hm2,比全量普通复混肥平均增产13.72%,半量包膜复混肥产量平均达到1 690.27 kg/hm2,比半量普通复混肥平均增产6.34%;包膜复混肥的突出作用主要体现在油菜生长后期,能够更好地为油菜生长提供养分。  相似文献   

3.
包膜复混肥对油菜产量和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包膜复混肥在油菜方面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包膜复混肥料对‘湘杂油1613’油菜产量、生物量和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复混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结实率,产量可达到2 342.49 kg/hm2,比对照增产114.79%,比全量普通复混肥处理增产10%;千粒重达到4.9 g,比对照提高9.9%;每角果粒数平均16.94个,比对照提高28.9%;包膜复混肥对肥力调节具有显著作用,能够一定程度上调节光合物质的转移方向,有效促进前期根的生长;施用包膜复混肥的氮、磷、钾利用率分别达45.04%、17.38%、72.20%,比普通复混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1.98%,26.02%,25.52%。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属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幼苗半直立。苗期生长较快,生长势强。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195.10千克,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53%。含油量40.86%,芥酸含量  相似文献   

5.
2006年,75团种植8.6公顷305春油菜,667米^2量达到247.5千克,比主栽品种303增产10%-20%。且含油率高。  相似文献   

6.
刘晓峰 《农家科技》1999,(8):15-15,14
<正> 实践证明,切实抓好油菜“三早五防”秋发冬壮栽培,是夺取油菜高产的有效措施。1998年,开江县永兴镇塘房坝村1、2、8三个社13.33公顷油菜田实施该项技术,平均每667米~2产215.8千克,比片内油菜每667米~2 158.3千克增加菜籽57.5千克,增产36.3%,创造了开江县油菜单产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7.
湘杂油6号是湖南农业大学油料所利用化学杂交育成的双低高产抗病中熟杂交油菜新品种。我县于2002年引进试种,表现良好,2003年在全县推广种植1500多公顷,在大面积生产中表现优质、高产、抗病、耐寒等特点,经两年试验示范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单产,下同)为154.82千克,部分高产田块单产超过200千克,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1.53%,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8.
付玲 《农家顾问》2009,(1):29-29
常规油菜新品种希望106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参加湖北省2005年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与对照中油杂2号相比减产3.5%(平均每公顷产量4280.55千克),但品质优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玉米在双垄全膜、平覆全膜、小垄沟半膜、露地起垄种植几个处理下其集雨节水与保墒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玉米双垄全膜覆盖侧播栽培模式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11705.55千克/公顷,比小垄沟半膜种植增产2912.55千克/公顷,增幅33.12%;比露地起垄种植增产4956千克/公顷,增幅68.46%。生育期比不覆膜起垄种植提早5天~9天,是适合秦州区玉米种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0.
管耀祖 《新农村》2003,(10):13-13
浙双758系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双低、高产、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系,已通过了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组的考察。2000—2001年度省油菜区试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135.7千克,比九二一58系增产17.9%,达极显著水准,比浙油758增产2.5%。杭州市区试平均亩产137.5千克,比浙油758增产2.04%。该品系适宜在浙江省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1.
石国基 《农家顾问》2004,(10):35-35
油菜大田地膜覆盖移栽技术是近年来继棉花、玉米、瓜菜后的壮苗移栽与地膜覆盖相结合的一项新的增产技术。经大田对比试验证明,平均每667平方米可增产30—50千克,增幅达18.9%~32.0%,为丘陵、山区和新油菜田生产找到了一条稳产高  相似文献   

12.
直播油菜施肥适宜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娟 《农家顾问》2008,(9):26-26
采用田间试验探讨直播油菜氮磷钾肥(NPK)效应及肥料的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显著提高了油菜产量,三因素增产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油菜各器官养分含量和积累量随相应养分的施用明显提高;试验条件下.纯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用量每公顷分别为180千克、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在安徽省东至县新桥村,用德油9号油菜品种,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比普通复合肥极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比例7:3处理油菜产量最高,为3571.5 kg/h㎡,极显著高于普通复合肥,比其增产36.84%,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率41.60%,高于其他处理1.02%~27.55%.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7:3配施处理通过提高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中的角果数和每角粒数来提高产量.从油菜试验结果得出,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最佳配施比例为7:3.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马铃薯在覆膜与不覆膜、全膜与半膜、起垄与不起垄几个处理下其集雨节水与保墒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种植马铃薯,覆膜的增产效果大于起垄的增产效果。马铃薯双垄M型覆盖侧播栽培模式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32873.25千克/公顷,比不覆膜起垄种植增产8831.55千克/公顷,增幅36.73%。商品率73.33%,降水利用效率94.87千克/毫米·公顷,降水生产效益184.83元/毫米·公顷,生育期比不覆膜起垄种植提早16天,是适合秦州区马铃薯种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对油菜生长及油菜菌核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水溶性壳聚糖拌种对油菜种子发芽和出苗均无明显影响,但可促进油菜苗生长,提高壮苗率,增加产量,增产幅度在9.13%-13.59%。壳聚糖拌种或在油菜花期喷雾均可抑制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抑制率在34.19%-44.40%。  相似文献   

16.
TR6系江苏省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选育配组的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2003~2004年在本站谢桥基地进行稻套播高产栽培试验,套播面积为0.67公顷。成熟后经单打单收,收获总产量为1914千克,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191.4千克,比相邻种植的移栽油菜苏油1号增产11.09%,充分体现了杂交油菜的增产优势。1试验实施情况1.1栽培经过试验地点设在常熟市种子站谢桥基地,面积0.67公顷,土质乌山土,肥力中等。前茬为水稻新品种93-1,2003年10月15日(水稻收割前2天)播种,667平方米播量为0.4千克拌5千克尿素后均匀撒施,播后667平方米用高浓度复合肥25千克作随籽肥。追肥…  相似文献   

17.
1993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用广西农大研制、生产的甘蔗增糖增产剂对旱地和水田蔗的五个品种进行试验,喷药后40-90天化验13个点的甘蔗糖分,平均比对照提高1.3%(绝对值);甘蔗产量增加5850千克/公顷。八月份和九月份追施氮肥的甘蔗增糖增产较显著,甘蔗糖分提高1.69%(绝对值),增产10351.5千克/公顷,八月份和九月份不追肥的甘蔗,喷施增糖增产剂的效果相对较差。平均而言,每公顷甘蔗糖厂增利2582.25元,农民增收810元。  相似文献   

18.
红莲优6号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遗传所杂交水稻研究室近年培育出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我市于2002年引进作一季晚示范栽培.表现出生育期适中、株型好、抗病性较强、分蘖力强、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当年种植114.7公顷.平均单产(即每667平方米产量,下同)586千克:2003年扩大到种植1740公顷.平均单产546千克.比对照的一季晚稻汕优63平均增产12.6%;2004年推广7  相似文献   

19.
无机—矿质复混肥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无机-矿质复混肥进行了油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无机-矿质复混肥可以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施用无机-矿质复混肥比对照增产68.8%~79.1%,达到了极显水平,比常规肥增产14.2%~21.2%,达到了显和极显水平;施用无机-矿质复混肥可以提高油菜的Vc含量,降低油菜体内硝酸盐含量,改善油菜品质。  相似文献   

20.
应用无机-矿质复混肥进行了油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无机-矿质复混肥可以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施用无机-矿质复混肥比对照增产 68.8%~ 79.1%,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比常规肥增产 14.2%~21.2%,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施用无机-矿质复混肥可以提高油菜的Vc含量,降低油菜体内硝酸盐含量,改善油菜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