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城市公园绿地对于城市空气、气候、污染、秩序和空间格局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山东省青岛市的城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年份、不同区县、不同街道的城市公园绿地-鉴于公园绿地对城市空气、气候、烟尘、噪音和城市景观格局的重要作用,借助于Arcgis平台提取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位置、面积大小和形状等各类基础信息,运用等效替代法、碳税法等多种方法对城市公园绿地固碳服务价值等11个城市生态功能系统服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年份、不同区县和不同街道等多方面对于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比较,从而综合评价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2.
丁健  蔡青  胡念念  张洁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107-110,142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化的骨架,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以武汉市建设大道绿地及其分支街道为研究对象,对其绿地率、绿地类型、绿地植物种类、数量、种植形式等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归纳了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武汉市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热区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原则,即要依据城市的功能特点、气候特点、地貌特点和植被特点。注重道路绿地的美观性和功能性相统一,突出道路绿地和城市街道景观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4.
石玲 《农村科技》2010,(6):94-94
<正>一、城市街道绿地建设1.适地适树一般街道绿地面积小,种植株数不多,若树种选择不当,会造成树木生长不良或死亡,影响绿地整体效果。选择树种前,需了解当地气温、风向、无霜期、降水量等自然条件,根据树木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街道绿地和综合治理两个概念,结合城镇街道绿地特有的环境条件及其目前病虫害防治现状,提出对街道绿地病虫害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理防治策略,才能充分发挥街道绿地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针对具有特定气候条件和城市形态的石河子市,以绿荫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小气候因子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实地监测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植物对小气候的影响,探索石河子市街道绿地空间组成与城市街道小气候间的影响与作用,揭示内在的调节效果与调节机制,研究成果可为科学定量评估石河子市街道绿地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北京夏季绿地小气候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地是指有许多树木和草地的下垫面。城市绿地就是林荫街道,公园和林带有绿色植物的地方,1979—1981年每年夏季,我们在北京地区进行了绿地小气候观测。事实证明绿地能改善城市小气候。在北京,绿地小气候最好的地方是林荫街道,其次是公园。小气候最坏的地方是天安门广场及其附近少树的长安街。  相似文献   

8.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街道绿地和附属绿地4种绿地类型进行调查,发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共有植物151种,分属47科90属.按生活型划分有87种乔木,46种灌木,13种草本,5种木质藤本,主要集中在蔷薇科、豆科、木犀科等几个科中.在所调查的各类型绿地中,公园绿地的植物物种数量最多,居住区绿地较高,而附属绿地和街道绿地较少.从生活型类型看,乔木在各类型绿地中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植物多样性指数很高,在各类型绿地中,公园绿地的丰富度指数最高,街道绿地的均匀度指数最高,居住区绿地与公园绿地综合表现出来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且基本相当.研究结果表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居住区绿地多样性高于其他绿地,居住环境较为优良.  相似文献   

9.
黄劲 《吉林农业》2011,(8):206-207
居住区道路是居住区的框架,是联系城市街道及各个功能区的纽带。文章首先从居住区绿地分类、作用方面进行探讨,继而分析了居住区道路分级及各级道路绿地的设计要点,最后从树种选择、树木株行距的确定、绿化带宽度、绿化带种植形式几个方面分析了居住区道路绿地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昆明城市主要绿地中的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由城市中心区、城郊过渡带到郊区依次降低,且各区域分别以物种数为6、4、3的群落出现频率最高;物种数加权均值公园绿地最高,为11.28,街道绿地最低,仅5.52;物种丰富度在面积梯度350~400m2时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及生物多样性理论对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市城区绿地景观网络不完善,城区内外绿地景观生态格局缺乏足够的连接,城区内的绿地斑块分布不均,新、旧城绿地建设差距较大,同时城区绿地景观特色不明显,绿地景观异质性不高,绿地景观类型单调。因此在今后的城市绿地规划中应注重加强城市绿地景观的连续性,合理安排城区绿地斑块,发展不同功能的特色绿地景观,使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形成"城在林中,绿在城中"的城市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9年QuickBird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对各种绿地面积及景观特征的研究,对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绿地景观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绿地面积为10.18 km2,城市绿地率29.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很高,但整体绿化率距其规划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绿地景观类型较齐全,且分布较均匀。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分别为研究区城市绿地景观的基底和廊道。居住绿地的破碎化程度较高,防护绿地边缘割裂的程度较高。城市绿地景观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和分离度指数分别为1.73、0.75和5.43。在此基础上,对城市今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发挥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探究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质量。以安徽省宿州市建成区为例,将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与城市绿地综合效益相结合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估,估算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价值。结果显示: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的综合评价的值为0.665,说明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建设整体水平处于Ⅱ级,从综合评价值来看,规划定量>社会效益>景观格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说明建成区规划定量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成区绿化存在着很大的潜力。研究结果可补充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综合评价体系,为研究同类型城市绿地系统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恩施市绿地系统现状,运用景观生态学的部分指标(绿地率、优势度指数、景观破碎度、绿地类型分维数),对恩施市绿地系统地进行现状评析,结果表明:绿化整体水平偏低,人均绿地面积偏小;绿地的可游憩性不强;绿地斑块总体较为破碎、景观格局较复杂,此外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城市绿地系统景观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多样性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在GIS支持下对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景观斑块的等级与分布、空间结 构的度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该市的城市绿地景观按城市梯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研究结 果表明,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斑块18 470个,绿地面积11 023.29 hm2,斑块数以面积小于3 000 m2的中小型斑块为主,占总数的72%,绿地面积以面积大于3 000 m2的大 中型和大型斑块为主,占总面积的86.64%;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斑块密度为167.6个/km 2,边缘密度为2.58 m/hm2,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32,均匀度为0.82;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沿城市梯度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总体表现为人类活动干扰增强,绿地景观破碎化加剧,景观多样性降低,分布较为均匀,整体绿地景观受面积影响较大;主要景观类型之间景观特征差异明显,随着人类干扰的增强,景观类型斑块边缘密度加大,破碎化严重. 平均斑块面积公园绿地最高,斑块密度附属绿地最高,斑块形状附属绿地最为复杂,斑块的聚集程度以公园绿地最高.   相似文献   

16.
以2018年5月20日的上杭县城区航空影像图为信息源,2017版上杭县城区修测地形图为基础数据,ArcGIS10.2为平台,结合GPS定位外业调查数据,在Fragstats4.2上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对上杭县城市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归纳出上杭县城市景观格局的特点。结果表明,上杭县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是主城区阻塞了重要动物的迁徙通道;公用设施景观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周边大量农业景观未良好利用;“城中村”布局散乱。由此提出了景观格局优化对策:优化布局结构;控制人工景观面积,增加城市绿地;发展农事旅游;改造“城中村”;整合小型工业企业。该研究可为上杭县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铜仁市城市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贵州省铜仁市2004年9月4日Quick Bird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技术以及Fragstats 3.3软件,对铜仁市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结构和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铜仁市城市绿地总体上比较破碎,且存在少数绿地类型(其他绿地与农业用地)占主导地位的现象;建成区绿地类型完整,景观多样性水平高于规划...  相似文献   

18.
许昌市城市绿道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理的城市绿道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绿地系统优化。以许昌市为研究区,以景观形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了许昌市的城市绿道规划。结果表明,许昌市城市绿道由河流绿道、历史文化绿道、园林景观路绿道、防护绿道和隔离绿道等5大类型组成,各类城市绿道交织成网状,构成许昌市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通过城市绿道将许昌市中的主要公园绿地、历史文化遗迹、文化教育场所、商业步行场所、体育健身场所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城市绿道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步行空间,连接自然、历史与文化,进而增加城市的宜居性。  相似文献   

19.
从吉林市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入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吉林市的城市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吉林市城市林业生态网络体系的3个层次:城乡一体化区域绿化网络—松花湖生态保护区景观格局—城市内绿地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措施.吉林市的城市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可为改善城市环境状况,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生态支持.  相似文献   

20.
刘丹  苏金乐 《江西农业学报》2013,25(1):46-48,51
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景观设计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许昌东城区中原路绿地景观设计项目为例,介绍了中原路的绿地景观设计原则,分析了集生态、景观、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新趋向,体现人文历史景观特色、生态效益和景观设计多种元素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