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豆籽粒高无机磷突变体的选育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豆种子中的磷(P)60%~80%以植酸的形式存在,而植酸对于人和单胃动物是一种抗营养因子。本研究采用60Co 射线辐射诱变,首次在中国大豆资源中创造出籽粒高无机P含量的突变材料LPA-4297和LPA-1216,并对其重要农艺性状作了初步的观察。根据突变体和亲本种子中不同P组分的变化,以及与前人在大豆和其它作物中有关低植酸突变研究所得结果的比较,初步确定LPA-4297为低植酸Ⅰ型(lpa1)、LPA-1216为Ⅱ型(lpa2)突变体。  相似文献   

2.
磷高效野生大麦拔节期对植酸态有机磷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磷高效野生大麦对植酸态磷的吸收利用能力,分析植酸态磷处理对不同磷效率野生大麦生长、磷素吸收及根际土壤特征的影响,为阐明低磷胁迫下磷高效野生大麦对有机磷的利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低磷土壤盆栽条件下,以前期筛选得到的野生大麦磷高效基因型IS-22-30、IS-22-25和磷低效基因型IS-07-07为供试材料,有机磷源为植酸钠,设3个施磷水平,即不施磷(CK)、施磷(P)15 mg·kg-1土(Po15)、30 mg·kg-1土(Po30),研究拔节期有机磷处理对不同磷效率野生大麦生物量、磷素积累量、根系酸性磷酸酶和植酸酶活性、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和植酸酶活性及有机磷各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1)随有机磷水平提高,野生大麦生物量和磷素积累量均显著增加,而根冠比呈减小趋势。各处理下,磷高效基因型生物量、磷素积累量和根冠比均大于低效基因型。且随着有机磷水平的提高,磷高效基因型生物量和磷素积累量增幅较大。(2)随有机磷水平降低,野生大麦根系酸性磷酸酶和植酸酶活性均显著增加。各处理下,磷高效基因型根系酸性磷酸酶和植酸酶活性显著高于低效基因型,分别是低效基因型的1.15-1.24倍和1.18-1.34倍。(3)野生大麦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与植酸酶的活性明显高于非根际,且随有机磷水平提高,土壤酶活性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各处理下,磷高效基因型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和植酸酶活性显著高于低效基因型,是低效基因型的1.23-1.33倍和1.15-1.30倍。(4)随有机磷水平提高,野生大麦根际、非根际土壤各有机磷组分含量显著增加。磷高效基因型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磷和中活性有机磷含量显著低于磷低效基因型,而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含量无基因型差异。由于对有机磷的耗竭,根际土壤有机磷各组分含量低于非根际。磷高效基因型根际土壤活性较强的活性有机磷和中活性有机磷出现明显亏缺,其亏缺范围为0.64-1.12 mg·kg-1和13.8-33.9 mg·kg-1。【结论】磷高效野生大麦基因型通过根系或根际微域微生物分泌更多的酸性磷酸酶和植酸酶,提高根际土壤中活性有机磷和中活性有机磷生物有效性,从而具有较强的有机磷吸收利用能力,更能适应有效态磷缺乏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省油菜单产低的状况,在我省二种主要稻田土壤上进行了氮、磷、钾、硫、硼肥配施对油菜增产效应及植株内养分分布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1)稻田种植油菜,由于水改旱的变化,使土壤有效态磷、硼含量降低,导致土壤严重缺磷、硼,这是致使稻田种油菜低产的主要原因。(2)油菜吸氮、磷、钾养分主要在盛花期以前,分别占总吸收量的92%、79%、89%左右;而硼、硫在盛花期后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50%、36%左右。说明氮、磷、钾肥应早施,着重为基肥和越冬肥.而硼肥应以基施为主,部分追喷施为好。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取初始日龄为31日龄,平均体重为9.94kg的杂交猪50头,试验期为28d。旨在探讨饲粮中低植酸大麦突变体/(M)M955对增进铁、锌、铜利用的影响,这种低植酸大麦突变体M955与哈林顿大麦有相近的同源基因后代,其植酸含量不足为常规大麦含量的90%。以生产性能、血细胞比容、掌骨特性、表观吸收率、体内滞留及锌和铜的排汇为检测指标,在两个大麦品种(NB和M955)中分别加入铁、锌、铜3种微量矿物元素的5个不同处理浓度,Fe和Zn(0、25、50、75、100%的硫酸亚铁和硫酸锌)、Cu(0、40%、80%、120%和160%的硫酸酮)组成10个处理组,通过向含有常规大麦的基础饲粮中添加磷酸二氢钠使有效磷含量均为0.33%,且所有饲粮中含钙0.65%,饲粮中其他营养素均足够,大麦和大豆是含有喷雾干燥乳清的实验饲粮中植酸的唯一来源,每天2次收集饲喂此日粮的杂交猪的代谢产物,大麦与微量矿物元素之间没有互作效应,且对于任何一个测量指标常规大麦与突变体M955大麦间无明显差异,然而,对于微量矿物元素处理组,在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血细胞比容、掌骨损坏度及胫骨灰重、表观吸收、体内滞留、锌和铜的排泄量都呈现线性增加趋势。总之,在此次试验中,明显是由于M955突变体饲粮中内源微量矿物元素可利用率的增加,检测指标发生变化,而低植酸大麦对检测指标无影响,而铁和锌的含量从0增加到100%(Cu为160%)导致生产性能、血细胞比容、掌骨重、骨灰重、表观吸收率、体内滞留、锌和铜的排泄呈线性增加。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仔猪饲粮中添加无机微量元素的量不应少于NRC标准规定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5.
选用6头体重(12.5±0.60)kg的健康阉公猪,在回肠末端安装“T”型瘘管后,按6×6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当年糙米和陈化糙米,并在其基础上添加外源酶组合1,组合2和不添加外源酶共计6种试验日粮,研究不同来源糙米添加外源酶对断奶仔猪磷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糙米来源及其添加外源酶和酶组合对断奶仔猪回肠末端和粪的磷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及植酸磷的降解率均无显著影响.回肠末端和粪的磷真消化率比表观消化率分别高13.90%和12.41%.回肠末端和粪的磷真消化率没有差异.粪的植酸磷降解率极显著低于回肠末端植酸磷的降解率.大肠对外源磷的吸收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60头约2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Duroc×Landrace×Yorkshire)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即对 照组和试验组,每个处理有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10头(阉公猪、母猪各半),对照组饲喂不含甜菜碱的 饲粮,试验组饲喂含1500 mg/g甜菜碱的饲粮,试验猪结束体重约为65kg。从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各挑 选体重相近的阉公猪、母猪各6头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甜菜碱使阉公猪、母猪的日增重分别达 10.30%和15.63%、提高瘦肉率3.01%和8.20%,提高母猪的眼肌面积39.21%;而阉公猪、母猪的背 膘厚分别降低18.12%和10.83%。血清中激素水平测定结果还显示,甜菜碱可提高阉公猪、母猪的GH 含量62.50%和70. 97%、IGF-I含量74.33%和44. 98%,且未见性别差异。肌肉样品测定结果表明,甜 菜碱明显提高了阉公猪背最长肌酸不溶肉碱的含量(41.26%),但对母猪背最长肌酸不溶肉碱的含量 未产生显著影响。结果显示:甜菜碱对20~65 kg生长猪的增重和胴体组成的影响上存在着性别差异, 在降低背膘厚的效果上,阉公猪优于母猪。这说明甜菜碱作为甲基供体,能更有效地促进阉公猪体内肉 碱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大豆耐低磷指标筛选与耐低磷品种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对大豆耐低磷指标的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筛选与大豆磷效率耐低磷性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选取了41个大豆品种进行了耐低磷系数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相应的株高、干物质量和磷利用效率的耐低磷系数利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2 μmol/L(LP)和1 000 μmol/L(NP)处理下22个品种根尖酸性磷酸酶(RAPA)的耐低磷系数(1.922 9~35.201 1),32个品种LAPA的耐低磷系数(1.048 2~4.465 5),9个品种株高的耐低磷系数(0.923 1~1.000 0),17个品种干物质量的耐低磷系数(1.000 0~2.125 0),28个品种全磷含量(P%)的耐低磷系数(1.083 2~6.757 3),18个品种磷利用效率的耐低磷系数(1.005 4~3.308 6),不同基因型品种中耐低磷系数差异大;②RAPA活性与相应品种的株高、干物质量和磷利用率之间耐低磷系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55、0.72、0.43);③RAPA活性和株高、干物质量、磷利用效率等磷效率相关因素的耐低磷系数进行聚类分析,鉴定出高度、中度和非耐低磷型品种。上述结果说明RAPA活性耐低磷系数可作为影响磷效率耐低磷性的重要因素,可用于大豆耐低磷品种的筛选及分子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线性回归法(Linear Regression Analvsis Technique,REG)测定生长公猪内源钙、磷排泄量和豆粕钙、磷的真消化率。选用6头生长期阁公猪(大白×长白)为试验动物,平均初始体重为28.6±1.76kg。采用6×6拉丁方设计,以豆粕-玉米淀粉为基础,配制6个不同钙(0.04%、0.09%、0.13%、0.17%、0.22%、0.26%)、磷(0.09%、0.18%、0.27%、0.35%、0.44%、0.53%)水平的饲粮。试验共6期,每期8d,预饲期6d,采样期2d。结果显示,以饲粮干物质采食量(DMI)为基础,粪钙的排泄量随饲粮钙的摄入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P=0.002),  相似文献   

9.
以大约克猪为试验对象,研究Ractopamine对不同性别肥育猪生产性能、胴体组成以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Ractopamine20mg/kg,阉公猪日增重提高11.5%(P<0.01),但对其它性别的肥育猪则无明显的影响;Ractopamine明显改善了阉公猪、阉母猪和小母猪的胴体组成.其中以对小母猪的效果最佳,可提高胴体瘦肉率9.6%(P<0.01),降低脂肪率16.26%(P<0.01).此外,血清性激素测定表明,Ractopamine使公猪睾酮浓度升高30%(P<0.05),母猪孕酮浓度升高78%(P<0.01),雌二醇升高14%(P<0.05);统计分析显示,性激素和Ractopamine均能影响大约克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但二者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产阴离子树脂法测定大豆粉中植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国产季铵型聚苯乙烯阴离子树脂法分离大豆及发酵大豆粉中植酸,用钼酸铵法测定植酸中磷含量,测得两种样品植酸含量分别为1.545%和1.092%(n=7)。标准植酸、标准植酸加入大豆植酸提取液,大豆植酸提取液加入标准植酸中时,植酸或植酸提取液回收率分别为85.39%±2.06%(n=7),82.84%±3.49%(n=7),87.31%±6.12%(n=3)。树脂磨细和梯度洗脱可综合提高分离效果25%~30%。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取60头生长猪(12.5kg),随机分成3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对照组日粮中添加0.8%磷酸氢钙(总磷0.56%、植酸磷0.26%),试验组分别以200g/t的植酸酶取代2/3和全部的磷酸氢钙(总磷分别为0.48%和0.42%,植酸磷均为0.26%),56d试验结果表明,用植酸酶(200g/r)取代2/3的磷酸氢钙、生长猪的日增重、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但用200g/t植酸酶取代全部的磷酸氢钙,上述指标则明显下降。添加植酸酶后,粪中磷含量分别下降40.0%和51.2%。  相似文献   

12.
低植酸作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酸广泛存在于作物种子中,由于植酸中的磷不能被非反刍动物有效吸收利用,而从粪便排出造成了磷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近年来,利用理化诱变与转基因技术已成功地获得了玉米、大麦、水稻和大豆等作物的低植酸突变体。为进一步研究低植酸作物育种的现状,对植酸的简史、生物合成过程、低植酸突变体的培育及遗传特征、低植酸突变体农艺性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低植酸作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低磷胁迫对大麦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液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磷胁迫对大麦根系生长及植株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介质磷水平的降低。大麦根长,根/冠比及极和叶中生长素(IAA)含量均增加,细胞分裂素(iPA)含量则随之减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植株根和叶中IAA含量增大而iPA含量则减小,在胁迫初期赤霉素(GA3)含量提高比较大,脱落酸(ABA)变化不明显,在低磷环境中大麦IAA,GA3浓度提高,iPA浓度降低后,根长,根/冠比明显增加,表明大麦根系变化与体内IAA,iPA,GA3含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福建等沿海地区规模化猪场猪只不同生长阶段日粮氨基酸、磷的需要大多是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以总氨基酸和总磷为参数进行配制,猪无法充分利用日粮中的氮和植酸磷.其中约有60~70%的氮和60—80%的磷(植酸磷)嘲以粪尿的形式排出体外,对养殖场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有研究报道,采用合成氨基酸,饲粮粗蛋白每下降1%,氮的排放减少8%.饲粮磷水平降低0.1%,磷排放量相应减少8.3%。  相似文献   

15.
利用栽培稻优良品种"特青"与元江普通野生稻配制的DH群体139个家系构建连锁图谱,采用蛭石进行水稻幼苗培养,待第2片叶完全展开时进行低磷(1/5P)胁迫处理;处理15d后,以苗期株高、鲜重及干重的平均抑制率作为考察水稻苗期耐低磷胁迫指标,用于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7个与低磷胁迫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第8、第9、第11及第12染色体上,即RM339和RM210(Chr 8)、RM105和RM201(Chr 9)、RM202和RM260(Chr 11)、RM277(Chr 12)均来源于野生稻的等位基因QTL位点,表现为耐低磷胁迫,贡献率为8%~20%,加性效应为37.53%~78.23%;RM339及RM105附近的QTL,加性效应及贡献率均较大,可能是主效QTL。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48头(长白×梅山)×(汉普夏×梅山)断奶仔猪(11.0±0.24kg),研究不同来源植酸酶对植酸磷利用的影响。设4个试验处理,每试验处理设4个重复,每重复以圈为单位喂3头猪。在玉米—豆饼基础饲粮中(0.34%总磷),分别添加微生物来源的(Aspergillusniger)植酸酶1200PU/g、麦麸10%、及无机磷0.3%,组成4种不同的试验饲粮。不同试验饲粮之间,除磷和植酸酶以外,其余营养指标均相似。饲养试验期间,猪自由采食及饮水。试验在猪平均体重50kg时结束,然后进行了为期10天的磷、钙和蛋白质的平衡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微生物植酸酶(MP)或麦麸(WB)使猪的增重和采食量均达到了与添加无机磷类似的水平(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P和WB使粪中P排出量比对照组分别减少41%(P<0.05)和10%(P>0.05),比无机磷级减少55%(P<0.01)和31%(P<0.1)),它们还使饲粮中P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4(P<0.05)和7(P>0.05)个百分单位。WB还明显改善了蛋白质的表现消化率(P<0.05)。试验结果说明在生长阶段,微生物植酸酶或麦数可以代替添加的无机磷的作用。麦麸的有益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较高的植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降低玉米籽粒中植酸磷含量是减少粪磷污染的重要途径,探明施磷与植酸磷积累的关系对于降低植酸磷含量有重要意义.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供磷水平对2个玉米品种生长期间不同部位磷含量与籽粒植酸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可以提高2个玉米品种籽粒中总磷和植酸磷的含量以及积累量;金海5号的植酸磷含量与积累量均高于浚单20;植酸磷占全磷的比例在50%~62%之间,高植酸品种金海5号略高于低植酸品种浚单20;随着施磷肥水平的增加,降低了2个品种根、雄稳、穗轴等部位的磷转移率,但各部位转移到籽粒中的总磷的比例受施磷影响较小;玉米乳熟期稳住叶、苞叶、完熟期籽粒磷含量及磷积累量与植酸磷积累量成显著正相关.因此,合理施用磷肥、调控磷素在玉米体内的分配,对于调节玉米籽粒植酸磷积累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低磷胁迫对烟草糖代谢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机理。以云烟87为试材,设置正常供磷(T1,1 mmol/L Pi)和低磷(T2,0.1 mmol/L Pi)两个处理的沙培试验,检测低磷胁迫下烟株不同部位的蔗糖、淀粉、营养元素的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分析糖代谢关键基因(SUT1、INV、AGPase)及高亲和营养元素转运蛋白家族基因(PT1、PT2、HAK1、IRT1)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①低磷胁迫显著增加了烟株根部和地上部的蔗糖含量;虽然焦磷酸化酶(AGPase)基因在低磷条件下表达量下调,但是由于淀粉酶活性被强烈抑制,淀粉含量仍显著增加;②低磷胁迫增加了烟株根部和地上部K和Fe的含量,降低了Mg的含量,Ca含量差异不显著;K和Fe的积累可能是由高亲和钾转运蛋白(HAK1)及铁调控转运体基因(IRT1)的表达量提高引起的,为磷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互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植酸酶对鲤钙磷等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从营养学角度出发,初步研究了添加植酸酶的饲料经不同温度(常温、60℃,70℃、80℃、90℃;100℃)处理对鲤钙磷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通过10d的饲养,收集粪便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酸酶可以使钙的利用率提高132%以上,总磷利用率提高105-122%,74.86%-89.04%的植酸磷得以使用,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率约提高11%和12%。  相似文献   

20.
钾、磷缺乏对番茄植株中碳水化合物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钾处理25d后的番茄植株冠/根比上升;低磷处理的则下降。蔗糖、还原糖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在低钾处理的植株叶片中均上升,根中则下降。低磷处理的植株叶片中,蔗糖、还原糖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基本不变,根中则明显增加。低钾和低磷处理的植株根部可溶性糖占全株总可溶性糖的比例分别为11.3%和46.6%,钾磷供应正常植株分别为31.2%和33.4%。这表明钾和磷在光合产物碳水化合物运输中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