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组织和普及细蚕共育。根据省地蚕桑会议精神,龙川县的蚕桑生产从头批蚕开始抓紧科学养蚕普及工作,克服各种困难,积极组织细蚕共育,集中技术力量到蚕茧产区的丁云公社,因陋就简,利用老仓库作共育房,选用蚕桑辅导员和高产户养蚕员当共育员,共育户分担工具和供给优质桑叶,并从茧款收入中留用10%作共育室的消毒、加温等费用,县社派专职干部加强技术辅导工作,养蚕至四龄分蚕给各  相似文献   

2.
云浮县友谊大队坚持四年稚蚕共育专业化的实践证明:是保护稚蚕发育健康,提高防治蚕病效果,实现养蚕稳产高产带有方向性的措施。友谊大队共有十七个生产队,过去有种桑养蚕习惯。一九七六年前,以生产队为单  相似文献   

3.
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养蚕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蚕室、蚕具和养蚕技术跟不上蚕桑生产发展的需要,这个矛盾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今后蚕桑生产的发展。针对养蚕生产所需蚕室蚕具不足和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今年,我县八景公社庄头大队在党的三中全会光辉路线指引下,积极发展养蚕事业,今年试行了小蚕共育、大蚕分户或联户饲养,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全大队养蚕107张,总产蚕茧5751.9斤,春、夏、秋平均单张产茧53.7斤,总收入10353.42元,在生产过程中,他们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4.
谈小蚕共育的形式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松  薛新民 《中国蚕业》2004,25(1):68-69
1 小蚕共育的历史与现状 富东镇栽桑养蚕始于60年代中期,当时以集体经营的形式实行记工分配的办法组织共育.初期养蚕数量少,全公社集中共育,由技术干部具体负责指导.随着生产的发展,相继建立了公社蚕桑场、大队蚕桑场,蚕种数量逐年增多,以场队组织共育,在技术上以场带队,并建立专用共育室.  相似文献   

5.
我市的蚕茧商品生产,过去多是生产队蚕桑专业组承包经营,现在已承包到户,千家万户种桑养蚕.这样一来,出现了养蚕分散,蚕户设备条件差,消毒不彻底,蚕病难防治,尤其新养蚕户,普遍存在不重视消毒防病,产量不稳定,甚至造成减产,挫伤群众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为了蚕作稳产高产,推广小蚕共育已势在必行.我市推广小蚕共育,曾经试行了几种组织形式:1981年在蚕桑生产新区西牛脚公社的红湾、联民、红路三个大队推广小蚕共育试点,效果不错,平均单张产茧19.7公斤.这种共育室是国家出钱办.小蚕集中管理,大蚕分到各专业组饲养,共育室的人员由各  相似文献   

6.
细蚕共育已成为我区蚕区普遍应用的一项饲育制度。十年的实践证明,细蚕共育是稳定蚕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集约经营,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是促进蚕桑巩固地发展,实现养蚕技术改革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步骤。在有关措施的配合下,随着细蚕共育的推广与普及,我区蚕桑生产获得了巩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使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一步,我们于九月上、中旬走访了江都县的小纪、丁沟公社,泰县的大埨、运粮公社和泰兴县的张桥公社等五个公社的七个小蚕共育室,结合三县情况,对现阶段小蚕共育的一些做法进行了调查。江都、泰县、泰兴三个县都是我省年产茧量万担以上的重点县,现有桑园面积84790亩,最大一期蚕的饲养量为38430张。目前,三县共有小蚕共育室1115个,其中401个是1979年以后发展起来的小蚕专用共育室,其余的大部分是在养蚕设备条件较好的生产队、大队集体蚕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小蚕兼用普通共育室。每个共育室的共育能量,小的一、二十张,多的一百多张,平均34.5张。  相似文献   

8.
苍溪县从80年代以来实现了小蚕共育专业化,对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根据苍溪10多年来的共育实践,谈谈小蚕共育技术及经营管理.1 小蚕共育点的设置1.1小蚕专业共育的经营形式及规模苍溪县的小蚕共育形式经历了公社、大队、生产队的集体共育、联户共育,发展到目前的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九年八月,在县及供销社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蚕桑老农的具体指导下,我们高塘大队在全县办起了第一个以大队为单位的稚蚕共育室。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体会到稚蚕共育的确是养蚕制度和技术管理的改革,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对推动蚕桑的大力发展,夺取蚕造稳产高产,增加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省蚕桑生产的特点和科学技术发展基础条件,参照先进地区技术改造的经验,实现养蚕现代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先搞小蚕饲育专业化、大蚕饲育简易化和实现桑园(树)剪伐机械化;第二步,逐步分阶段实现栽桑养蚕全过程的机械化。因此,提出以下八个方面的设想。 一、小蚕共育标准化。小蚕共育系一个多、快、好、省的组织形式。近年来大力推广小蚕地坑共育和炕房共育,一般提高单产10%以上。但是,发展还不平衡,饲育量也小,跟不上蚕桑发展需要,我们还应进一步向高级方向发展,作到小蚕共育室标准化、电气化、温湿度自控化,每日给桑间隔时间尽量延长,给桑次数减少到二至三次,逐步由目前以队为共育单位转向以大队和公社为单位发展,规模适当扩大,一个共育室应能  相似文献   

11.
<正> 洪庆公社西候大队是灞桥区蚕桑生产的先进单位.去冬今春共栽植桑同60亩由于精心管理,桑树长势良好,令年秋季开始养蚕.8月份集体饲养早秋蚕14张,产茧539.3斤,平均张产39.2斤.节二季蚕实行小蚕共育大蚕分户的办法,9月初将18张育的小蚕分  相似文献   

12.
小蚕共育是蚕桑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小蚕专业化共育有助于提高养蚕质量、降低养蚕成本、推进蚕桑规模化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海安县小蚕专业化共育的现状及意义,提出了小蚕专业化共育的发展前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县于1980年春开始发展蚕桑生产,为了适应当前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发展,解决好种桑养蚕面广又分散,技术力量薄弱,水平低,蚕户简陋不足,单产低且不稳定等问题,81年秋,我们在罗坝公社搞细蚕共育试点示范,共育至三龄眠起第二口桑止,即四龄蚕,当年看到细蚕共育大有前途,82年进一步试点示范,全年共育6批179张种,占全社发种量548张的33%,参加共育的农户  相似文献   

14.
省细蚕共育经验交流会于91年10月16日至18日在湛江市遂溪县召开。参加经验交流会的有各市、县丝绸公司(茧站),蚕桑办、华农大蚕桑系、省蚕研所等单位正式代表76人。其中还特邀蚕、桑、蚕病等方面的部分蚕业界老专家到会作指导。会议总结交流了我省20年来推广细蚕共育的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细蚕共育在我省遂溪廉江,海康等地取得的新发展,新经验。重新学习,再认识了细蚕共育这一科学养蚕生产形式。探讨,提出了恢复和加快推广细蚕共育的意见。会议安排了遂溪、湛江、廉江、化州等15个市县代表在大会上交流了经验,组织参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育好细蚕七成收,饲育细蚕是蚕桑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我县细蚕共育在不断巩固的基础上逐步稳定发展,生产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细蚕共育是蚕桑生产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搞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蚕桑生产。推行细蚕共育,提高了蚕桑生产水平我县是全省最早推行细蚕共育的县。1972年,我们在那务镇增村试办起了第一个细蚕共育室,以后在全县逐步推开,近二十年来,我县细蚕共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推广、改革、发展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我县从一九七三年开始,大力推广“细蚕共育”,到一九八一年全县共办起了80个共育室,使绝大部分的细蚕共育至四令饷食后分给生产队饲养。由于共育的细蚕发育较好,群众称赞“细蚕共育室”是蚕儿的“托儿所”“幼儿园”。大蚕又能稳产,增强了群众对种桑养蚕的信心和积极性,使我县蚕桑  相似文献   

17.
我县在一九七二年,组织了增村大队细蚕共育室。一九七三年开始大力推广细蚕共育。至今全县共办起了107,个细蚕共育室。细蚕共育在蚕区已普及了,使大部分的细蚕集中在共育室育至四龄饷食后分给群众饲养。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共育室育出的细蚕健壮,有利大蚕养成功和稳产高产,是促进蚕桑生产发展的一个好措施;深受群众欢迎,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十年来,我县  相似文献   

18.
西樵公社民乐大队大地望生产队有桑地面积97亩,鱼塘面积202亩,是一个以鱼塘蚕桑为主的纯经济作物地区,从一九六四年开始直至一九八一年这十八年时间里,坚持细蚕共育、实行两级分养,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在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广东蚕丝通讯》曾报道过,自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改变,蚕桑生产也从一  相似文献   

19.
我县细蚕共育多年来以办大队共育室为主,一九八一年农村生产管理体制改变后,蚕桑生产由集体经营转由户管户养,在千家万户分散经营而又缺乏技术的情况下如何养好蚕?原有的少量共育室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因而出现了私人代养细蚕的蚕户,总结了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及时在蚕区推广,具体做法是以生产队或自然村为单位,选定细  相似文献   

20.
<正> 为加速蚕桑科技知识的普及,提高养蚕水平,夺取今秋蚕茧生产丰收,渭南地区于8月12日—15日在蒲城县召开了秋蚕生产技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县主管蚕桑生产的业务干部,重点产区的蚕桑专干和专业户、重点户代表共40余人。会议传达贯彻了省蚕病防治技术座谈会议精神,选学了有关论文;组织参观了蒲城县刘家沟大队等四个蚕桑生产点的小蚕共育、消毒防病现场和桑园管理情况;汇报总结了蚕桑生产的情况和经验;座谈交流了以小蚕共育、蚕病防治为重点的秋蚕生产技术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