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5-脱氧-5-甲氨基阿维菌素B1的合成及杀虫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阿维菌素 B1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 5 -脱氧 - 5 -甲氨基阿维菌素 B1,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 MS确证。初步生测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 ,但与母体阿维菌素 B1相比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阿维菌素B2的实际应用价值,将阿维菌素B2a的23-OH氧化成羰基后分别与吡啶甲酰肼、苯磺酰肼、溴代苯甲酰肼以及肼基甲酸甲酯等反应,设计合成了6个新的酰肼类阿维菌素B2a衍生物,采用高分辨质谱(HR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对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初步测试了其对小菜蛾、蚜虫...  相似文献   

3.
以3-氨基-2-氯吡啶(1)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叠氮化、环合和酰氯化反应,生成1-(2-氯吡啶-3-基)-5-甲基-1H-1,2,3-三唑-4-甲酰氯(5),(5)与取代苯胺反应,制得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吡啶联三唑类化合物,其结构通过 1H NMR和LC-MS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0 mg/L质量浓度下,所有目标化合物对粘虫 Mythimna separate 均有一定的杀虫活性,部分化合物致死率达100%;但在100 mg/L下,除化合物ZJ-7的致死率仍达100%外,其余化合物的活性明显降低,甚至无活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 α- 氨基膦酸酯与取代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了10个新的含磷苯甲酰基硫脲化合物 5a~5h, 其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 5j 在500 mg/L质量浓度下对蚜虫的致死率为88%。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新的环境友好型杀虫剂,用溴代呋喃甲醛和溴代噻吩甲醛分别与2-取代1,3-丙二硫醇缩合,合成了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溴代呋喃基或噻吩基-1,3-二噻烷衍生物。其化学结构均通过1H NMR和元素分析或质谱的确认。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桃蚜Myzus persicae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 M11 在600 μg/mL下对桃蚜的校正死亡率为90%。  相似文献   

6.
松油烯-4-醇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松油烯-4-醇为原料,对其羟基进行改造,合成了12个松油烯-4-醇酯类衍生物 Z1~Z12,其中Z3、Z4、Z8、Z9、Z10、Z11、Z12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质谱确证。初步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各化合物对粘虫均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其中Z5 活性最高,其LD50值为0.072 8 mg/头,为松油烯-4-醇的1.32倍;除 Z9 外,其余11个化合物对家蝇均具有一定的熏蒸作用,但其毒力均低于松油烯-4-醇。  相似文献   

7.
以丙二酸二乙酯、间苯二酚和1,1,3-三氯丙烯等为原料,经取代、环合、缩合等反应合成了9个含有香豆素基团的二氯丙烯类衍生物,化合物结构经IR、 1H NMR、 MS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在400 mg/L质量浓度下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 5e 对小菜蛾的致死率达到93%。  相似文献   

8.
以天维菌素B、天维菌素B单糖苷和天维菌素B苷元为原料,经选择性C-5羟基保护,在C-13、C-4′和C-4″位引入不同酰基基团,合成了3个系列共23个天维菌素B酰化衍生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对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衍生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以及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杀活性,其中天维菌素B C-4″位衍生物的活性优于C-4′位衍生物及13位衍生物。化合物8e对小菜蛾和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最优,LC50值分别为9.2 mg/L和0.42 mg/L,化合物8b对朱砂叶螨的毒性最高,LC50值为0.0019 mg/L,均优于对照药天维菌素B。  相似文献   

9.
为了创制高效广谱的绿色杀虫剂,以(E)-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三嗪-3(2H)-酮(吡蚜酮)为先导,用带有不同电荷密度的五元、六元取代苯环或杂环取代其结构中的吡啶环部分,合成了10个全新的嘧啶酮类衍生物,特别对其中所包含的三嗪环和二氢喹唑啉酮合成部分进行了重点研究。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核磁共振氢谱、高分辨质谱及红外光谱的确认。初步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蚜虫Aphis craccivora未表现出明显的杀虫活性,初步暗示了先导化合物吡蚜酮结构中所含的吡啶环部分可能对其杀虫活性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3,4-亚甲二氧基苯酚(芝麻酚)为原料,经醚化、Vilsmeier反应、Horner反应、酰胺化等步骤制备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3-(3,4-亚甲二氧基-6-烷氧基)丙烯酰胺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红外光谱、质谱、1H NMR确证。初步的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 5a~5l 对粘虫3龄幼虫均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 5h和5j 在150 mg/L质量浓度下对粘虫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0.0%和66.7%。  相似文献   

11.
以邻氨基苯甲酸和4,5-二氢吡唑-5-甲酸为原料,制备得到苯并噁嗪酮,所得产物与取代胺作用制得8个结构新颖的二氢吡唑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用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500 mg/L质量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苜蓿蚜Aphis medicaginis和稻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致死率达100%。  相似文献   

12.
为寻找新的杀虫先导化合物,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法,将新烟碱类和缩氨脲类杀虫剂的活性结构单元组建到同一分子中,设计合成了25个N'-硝基缩氨基胍类目标化合物,其中22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0 μg/mL剂量下,所有目标化合物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均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 3e和3i 的致死率达80%以上,但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则基本无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取代α-三氟甲基苯乙烯和取代的肉桂醛肟为原料,经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三氟甲基异噁唑啉结构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LC-MS确认。初步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0 mg/L下,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和粘虫Mythimna sepatara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ZJ11对粘虫的致死率达100%,即使在100 mg/L下,其致死率仍达80%。  相似文献   

14.
Starting from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botanical aphicides 1,5-diphenyl-1-pentanone and 1,5-diphenyl-2-penten-1-one, extracted from Stellera chamaejasme L., the author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 series of novel compounds following the concept of bioisosterism. Their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1)H NMR and GC-MS spectra, and the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of the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against Aphis gossypii Glover.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ubstitution of a heterocycle for the phenyl ring was favourable. Thus, further modification of compound 2n, containing a furan ring, which showed excellent activity (LC(50) = 0.85 g L(-1)), is of some promise.  相似文献   

15.
以取代邻氨基苯甲酸和取代吡啶基吡唑羧酸为原料,合成了10个结构新颖的含嘧啶基和一氟甲氧基的吡唑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H NMR和MS表征。盆栽法试验表明,在500 mg/L 质量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和苜蓿蚜 Aphis medicaginis的相对防效达100%。  相似文献   

16.
为寻找高活性的米尔贝霉素衍生物,以伊维菌素为原料,经脱糖、羟基保护、氧化、还原胺化、脱保护等将其转变为13-氨基米尔贝霉素类似物,通过三组分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米尔贝霉素磺酰脒类化合物(7a~7i),并初步测定了其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豆蚜Aphis craccivora的室内活性。结果表明:各衍生物对朱砂叶螨和豆蚜均有较好的触杀活性,其中7f、7h和7i对朱砂叶螨24 h的LC50值分别为1.04×10–2、9.60×10–4和1.44×10–2 mg/L;7i对豆蚜24 h的LC50值为7.81 mg/L。米尔贝霉素13位氨基上磺酰化的结构修饰有助于提高米尔贝霉素类化合物的杀螨、杀蚜活性。  相似文献   

17.
18.
新型氯虫苯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虫苯甲酰胺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邻氨基苯甲酰胺类衍生物,其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初步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μg/mL时,部分化合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致死率均超过90%,高于先导化合物氯虫苯甲酰胺。  相似文献   

19.
Nitroguanidine derivatives with thiazol-5-ylmethyl moieties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against homopterous pests were tested. New synthetic routes for 2-chloro-5-chloromethylthiazole from 2,3-dichloro-1-propene and for substituted nitroguanidines from S-methyl-N-nitroisothiourea were established. Biological evaluation led to a novel insecticide (E)-1-(2-chlorothiazol-5-ylmethyl)-3-methyl-2-nitroguani dine (TI-435) which has a broad activity spectrum and is under development. ©1999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