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苹果品种用于加工鲜榨汁的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科学评价苹果品种的鲜榨汁加工适宜性,以122个单果质量在100 g以上的品种为对象,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概率分级、层次分析、K-均值聚类、判别分析等方法建立苹果品种鲜榨汁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结果表明:果实与鲜榨汁间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5项指标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7、0.9393、0.8413、0.9036和0.9099。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出汁率、单宁含量等4项指标被确定为苹果品种鲜榨汁加工适宜性评价指标。4项指标均划分为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5级,即极低、低、中、高和极高。根据指标权重和指标分级标准,建立了4项指标的评分标准。建立的苹果品种鲜榨汁加工适宜性判别函数有极高的判别准确性,正确判别率达到94.74%(建模样本)和96.55%(检验样本)。筛选出的58个优良品种中,红富士、乔纳金、津轻等43个品种适于加工鲜榨汁,澳洲青苹、红玉、金冠等15个品种极适于加工鲜榨汁。  相似文献   

2.
鲜切果品保鲜技术及其生物学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鲜切加工过程使果实组织严重受伤,造成生理紊乱、切面变色、组织变软和腐败微生物侵染,因此,鲜切果品的快速变质、货架寿命短是阻碍其商品化的最大障碍。本文针对鲜切果品的生理和生化变化特点,总结出果品鲜切加工的关键生物技术,目的是为鲜切果品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在鲜切生姜涂膜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壳聚糖涂膜对鲜切生姜的保鲜效果,以壳聚糖为主剂配制成涂膜液,在4℃下对鲜切生姜进行涂膜保鲜试验,研究了壳聚糖质量分数对鲜切生姜品质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镜对鲜切生姜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可以减轻鲜切生姜贮藏过程中的褐变、质量损失,抑制可溶性总糖及Vc的减少,抑制粗纤维的增加。从贮藏效果看,以质量分数1.5%的壳聚糖涂膜处理为最好。质量分数1.5%壳聚糖涂膜可以延缓鲜切生姜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发生,抑制细胞壁的降解以及细胞核、质体、线粒体的破坏和解体,保护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从而达到延长鲜切生姜货架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红富士和冰糖心2种苹果为试材,研究0、200、300、400和500MPa超高压处理对鲜切苹果片的色变动态特性。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能显著抑制鲜切苹果片在空气中的色变速率。采用4种三色值组合(ΔL*a*/b* 、ΔL*a*b*、Δ(ΔE)和ΔW.I.)作为色变指标研究鲜切苹果片的色变动态特性,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和未处理的鲜切苹果片的各色变指标均随时间呈线性变化,鲜切苹果片的色变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通过对三色值组合的优选,色变指标ΔL*a*/b*被选作反应压力对色变影响的最佳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色变指标(ΔL*a*/b*)与压力(P)的关系模型。模型表明,400MPa为超高压加工鲜切水果片的较优压力。  相似文献   

5.
鲜切果蔬因方便新鲜、营养丰富而受到消费者推崇,但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品质极易劣变,同时受到微生物侵染,降低其食用品质并缩短了货架期。脉冲强光是一种冷杀菌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环保节能和无残留等特点。本文简述了脉冲强光技术的杀菌机制和特点,并介绍国内外将其应用于鲜切果蔬杀菌和保持贮藏品质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重庆辣椒品种市场需求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火锅四海飘香,涪陵榨菜天下闻名,均少不了辣椒的增色添香。重庆人喜吃辣椒,爱种辣椒,重庆是辣椒的主产区和集中消费区之一,是辣椒制品加工的重要原料生产基地。辣椒已成为重庆特色农产品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重庆辣椒常年种植面积约占重庆蔬菜种植面积近10%,约3.4万余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障鲜切蔬菜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提高鲜切蔬菜生产加工效率,减少加工过程中因原料批次而导致的召回正本增加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鲜切蔬菜加工过程追溯的批次混合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该研究通过分析鲜切蔬菜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根据中小规模鲜切蔬菜加工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研究适用于单原料仓库、单成品仓库的生产加工过程,构建基于企业生产订单和多原料批次的生产加工模型。在模型构建上,综合考虑了加工过程中单个订单不可拆分,以及原料批次选取时应优先选取最近未用完批次原则等企业生产加工管理的实际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遗传算法对订单的加工次序和原料批次的选取次序进行优化。采用北京某鲜切蔬菜加工企业的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采用平均召回规模及平均出成率作为鲜切蔬菜加工的目标函数。结果表明,通过算法优化后的目标函数值与初始值相比提高了10.5%,能够有效减少平均召回规模并提高产品加工的综合出成率,该模型为中小规模鲜切蔬菜加工企业的原料批次分配及生产流程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优化支持向量机在鲜切生菜加工HACCP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解决鲜切生菜加工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关键控制点智能发现的方法。在通用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鲜切生菜加工关键控制点的发现试验中,依靠人工经验选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核函数参数,识别关键控制点准确率波动较大。该文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核函数参数的选取,构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GA-SVM)模型,应用该模型在鲜切生菜生产关键控制点的发现试验中获得了87.5%的识别率,比传统方法稳定性更高。该方法对其他HACCP关键控制点的智能发现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不同几何形态与物理特性的农产品切制加工工艺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分析了农产品的几何形态和物理特性,研究了相应的切加工工艺特性和切加工工艺适用性。结合农产品消费习惯和变化趋势、农产品消费规模及其变化趋势等因素,提出各种切加工工艺方法,为农产品深加工切制工艺装备的开发提供技术依据;分析相应的切制工艺特点,给出不同物理性状农产品进行切制加工时最合适的工艺方法,为农产品深加工选择切制工艺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不同马铃薯品种用于加工油炸薯片的适宜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中国马铃薯品种数量繁多,品质指标差异性大,这些指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炸薯片制品的品质,为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加工油炸薯片的适宜性,试验以国内外广泛种植的74个品种的马铃薯为原材料,分别测定原料的8个加工指标(水分、淀粉、还原糖、总糖、灰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蛋白质)及油炸薯片的4个品质指标(蛋白质、感官得分、脆性、白度),随机选取56个样品为校正集,其余18个样品为验证集,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薯片综合评价指标与马铃薯原料加工指标X1~X8之间的回归模型,模型决定系数R2=0.607,调整后R2=0.585,F=26.815,sig.=0.000,拟合度较高,回归模型显著。同时利用验证集样品对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结论表明薯片综合评价指标预测值与真值相关系数为0.502,显著性为0.034,相关关系显著,该模型可用于实际油炸薯片综合品质评价。通过K-means聚类法对74个马铃薯品种加工适宜性进行初步划分,筛选出适宜加工薯片的品种15个,评价结果与实际应用现状相符。所建模型可应用于实际马铃薯油炸薯片加工适宜性评价,为中国马铃薯产业选择特定薯片加工品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该文在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现状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表明,“十五”期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整体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与发展,但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与整个工业行业相比,创新能力在提升中进一步扩大了差距。据此,提出了加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该文依据对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调研资料,通过对十三个农产品加工行业进行聚类分析,确立纺织业作为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优先发展领域,运用层次分析方法找到了制约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和资金两大瓶颈。藉此分析了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现存的四个基本问题,提出了发展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必须创造投资环境、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选择规模大、创汇多、效益好的优势行业重点扶持;发展信息网络,开拓国际市场;加强政策导向,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群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臭氧处理对切分青椒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探讨臭氧气体对切分蔬菜贮藏品质的影响,该文以青椒为材料,分别研究了2.14、4.28、6.42和8.56mg/cm3质量浓度臭氧气体处理下切分青椒在5~8℃贮藏条件下的硬度、叶绿素含量、Vc的含量、菌落总数和感官品质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臭氧处理可显著抑制切分青椒叶绿素含量、Vc含量、感官品质和硬度的下降,并对微生物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以6.42mg/cm3臭氧质量浓度下处理15min,切分青椒5~8℃下贮藏6d感观评价得分为32分,基本保持了新鲜青椒色、味、香品质;2.14mg/cm3的处理组臭氧浓度过低保鲜效果不明显,8.56mg/cm3的处理组因臭氧浓度过高,贮藏效果低于未处理组。研究结果可为切分蔬菜的保鲜贮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区域性果蔬产地批发市场工程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产地批发市场工程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和条件约束下,为了满足工程投资、运营和政策需求,市场主体组织、流体工艺、技术装备之间交互作用,逐步形成的有序而稳定的内在关系结构及其外在表现形式。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工程模式综合评价是现代农产品市场工程模式优化的重要内容,果蔬产地批发市场在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是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典型代表。现代化批发市场工程模式有助于降低市场运营成本、减少农产品损失、提高农产品品质。该文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科学研究,为分析区域性果蔬产地批发市场工程模式现代化水平和具体市场工程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构建区域性果蔬产地批发市场工程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提升市场工程模式的现代化水平为目标,以技术、经济、社会、生态和适宜性为主导,按科学性、实用性、简明性、动态性和可比性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的比较矩阵及MATLAB7.6软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办法确定部分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标准,并以河北省乐亭县冀东果菜批发市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建立了包括3个层次、11个指标的区域性果蔬产地批发市场工程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显示河北省乐亭县冀东果菜批发市场的综合评价得分是2.721,表明该市场处于中等现代化水平,评价结果与调研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特点,可用于判断市场工程模式的现代化水平,为分析市场薄弱环节,提出市场升级改造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改进关联方法的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把握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优劣势,确定应重点扶持的主导产业,该文借鉴中国学者邓聚龙提出的灰色系统理论,对邓氏关联度模型的适用条件进行剖析,提出在研究数据顺序可以调整的行为指标序列关联度问题时,用区间值象代替初值象或均值象,用1和0代替绝对差值最大最小取值的改进思路,以解决因序列始点数据和参照序列变化带来计算结果不唯一以及无量纲化处理可能破坏数据内在关系等问题;从投入产出理论产业关联的本质内涵分析,提出在研究某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大小时,通过构建虚拟最优前向后向效应参照序列,综合分析其与所有部门的关联效应的优化思路,以更客观真实地反映该部门的拉动推动作用。以2012年河北省139部门投入产出表和2013-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来源,采用改进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7类农产品加工业部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皮毛羽丝加工、棉麻纺织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位居全省第1、第2位,加权综合优势评价分别位居全省第1、第2位,关联度综合优势评价分别位居全省第2、第1位;中药加工、乳品加工、粮食加工、植物油加工、果蔬加工业加权综合优势评价分别位居全省第4、第5、第6、第7、第8位,关联度综合优势评价分别位居全省第7、第4、第9、第8、第11位,应作为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予以重点扶持。研究结果对河北省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产地农产品初加工的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在调研中国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指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急需解决的问题:农产品作为商品,其集散、清选、干燥、保鲜、贮藏、运输和营销信息对接等。提出中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是系统工程。借鉴他国经验,给出了具体建议:中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需要政府长期稳定的资助,科研院校和企业通过政府项目支持,完成机械装备、仓储设施的技术开发。以农业经营现代化为载体,下功夫培训、培养农民经营者,组织健全农业合作组织,有条件的地方可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着眼于产地农业生产条件,产品优势等特点树立地方标准,面向消费市场需要,立足自主经营和创新、打造当地品牌。该文为中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我国农产品加工的意义、现状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指出我国当前农产品加工的重点是抓好大宗农产品的加工,并就小麦等九大作物加工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观点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现状及其推广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迅速,但还存在农产品产后损耗严重、深加工产品少、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及设备技术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是当前解决我国农产品加工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体系,是当前农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可追溯系统的追溯粒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随着追溯系统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根据供应链实际需求及主体信息化程度,构建合理粒度的追溯系统已成为扩大追溯系统在中国进一步深入应用的关键。该文在深入分析追溯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借鉴信息论中粒度的衡量方法初步提出了追溯粒度的描述性定义,以追溯精度、追溯宽度和追溯深度为核心,构建了一个2层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因子包括外部追溯单元、内部流转单元、标识单元转换、信息采集内容、信息更新频率、前向追溯距离、后向跟踪距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到所有目标的权重集,其中外部追溯单元的综合权重最高,为0.1985,标识单元转换的综合权重最低,为0.0872。该研究可为评价追溯系统的差异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