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水解(酸化)工艺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解(酸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由于不用曝气,从而可以大大节省废水处理厂(站)的一次性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并且采用该工艺结合不同的后续处理,可满足不同的出水水质要求。介绍了水解(酸化)工艺原理、特点及其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以天津港保税区雨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建立工程为例,在分析工程概况及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进行工程设计.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的标准.该设计对类似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CAST一体化设备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工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取CAST(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一体化设备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适宜运行参数,分别在5种工况下研究CAST一体化设备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色度、浊度、COD、TN、氨氮、TP和磷酸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CAST一体化设备在以下运行工况参数:(1)温度25℃、容积负荷0.20 kg·m-3·d-1、溶解氧2.00 mg·L-1、曝气2 h;(2)温度25℃、容积负荷0.40 kg·m-3·d-1、溶解氧4.00 mg·L-1、曝气2 h,出水COD、TN和TP能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在温度25℃、容积负荷0.60 kg·m-3·d-1、溶解氧4.00 mg·L-1时,延长曝气时间至2.5 h,出水COD和TN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同时出水TP也可得到极大改善。5种工况下,浊度和色度均能被很好去除,但氨氮均不能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根据农村污水处理对COD、TN和TP的排放要求,通过试验取得的运行参数能对小型CAST一体化设备在农村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高常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70-8672
人工强化生态滤床是根据接触氧化滤池及人工湿地净化机理耦合建立的一种创新型污水处理技术。通过试验室装置小试,考察了跌水曝气复氧、滤料种类、滤料堵塞等因素对人工生态滤床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跌水曝气复氧预处理效果明显,能够满足人工强化生态滤床复氧量要求;通过对火山滤料和砾石滤料净化效果分析可知,火山滤料出水水质明显优于砾石滤料出水水质。人工强化生态滤床技术在北方污水处理方面具有运行费用低,出水水质好等优点,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脱氮除磷中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文献调研,系统总结了我国不同区域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的水质特征,重点讨论和分析了人工湿地类型及其运行操作对二级出水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作为一种深度处理二级出水的有效手段,人工湿地可大幅削减进入受纳水体的氮磷污染负荷,改善受纳水体的水质。强调根据二级出水特征与受纳水体的需求,因地制宜开展人工湿地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阜阳市颍南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实例,设计供水规模5万m~3/d,以颍南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水源,采用"曝气生物滤池+混凝反应+沉淀池+滤布滤池+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满足阜阳华润电厂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回用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针对锡林浩特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确立了锡林浩特市城市污水回用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8.
冬季水温降低,污水处理设备和活性污泥微生物自身的活性逐渐下降、污泥的沉淀性变差,有机物去除率降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不完全,导致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效果不理想,出水水质指标异常。采用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城镇污水处理厂在低温条件下能正常运转,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能源紧缺这一问题日益凸显,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主要趋势。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能源消耗比重较大,因此各行各业都非常重视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笔者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曝气节能方法与技术做介绍,以供参考。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重要性及耗能情况虽然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拥有的水资源总量也较多,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量为2350立方米,仅仅只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垂直流人工湿地内部曝气对出水水质的影响。[方法]以迎龙污水处理厂中第二级湿地为试验场地,研究了垂直流人工湿地在不同曝气压力、曝气深度下对生活污水CODCr、氨氮、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湿地内部曝气可以提高CODCr的去除率;在深层(50 cm)曝气能够提高氨氮去除率,在浅层(25 cm)曝气不利于氨氮的去除;总磷的去除受溶解氧的影响较小。[结论]该研究为垂直流人工湿地内部曝气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污水处理厂臭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晓清  张钊彬  邵培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388-4390,4393
简要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的产生,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目前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除臭的应用和特点,并分析了污水厂臭气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该研究对于我国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麻娟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1):1461-1465
以ABR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回流+CASS反应器组成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处理生活污水,探讨其脱氮除磷的最佳运行参数,为提高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效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常温22~25℃,ABR反应器HRT为4h;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溶解氧浓度为0.2~0.5mg/L,HRT为3h,污水回流比为2∶1;CASS池的溶解氧浓度为1.5~2.0mg/L,运行周期为4h的条件下,该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为:COD去除率达90%以上,氨氮去除率达90%以上,总磷去除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不同植物组合人工湿地中磷去向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技术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技术措施,而磷的去除是污水治理的主要难点。以亚热带丘陵区为研究区域,以农村养殖废水、生活污水及农田排水混合形成复合污水为治理对象,通过野外小区试验,研究了浮水植物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elatinoides)与挺水植物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水生美人蕉(Canna glauca)、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所构建的浮水植物+不同挺水植物种植模式人工湿地,以探讨不同植物组合模式对人工湿地磷的处理效果与去除途径的影响特征。3—9月结果表明:植物组合湿地对于农村污水中磷素具有显著的处理效果,以无机磷的去除为主。湿地进水总磷(TP)浓度为2.16~5.93 mg·L-1,各植物组合出水TP浓度为0.34~0.48 mg·L-1,低于城镇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0.5 mg·L-1),以绿狐尾藻+梭鱼草湿地的除磷效果最好;不同组合模式人工湿地总磷负荷变化范围为45.50~47.13 g·m-2·a-1,绿狐尾藻+梭鱼草组合湿地达47.13 g·m-2·a-1,显著高于对照湿地中的39.62 g·m-2·a-1;底泥吸附与沉淀是植物组合湿地磷素去除的主要途径,其占湿地除磷总量的72.44%~75.62%。水生植物TP积累量9.65~12.51 g·m-2·a-1,占湿地除磷总量的21.00%~26.54%;试验中,植物组合人工湿地比绿狐尾藻湿地底泥吸附占除磷总负荷的比例减少1.71%~4.89%,增加植物吸收比例0.97%~6.28%。较对照湿地底泥吸附占除磷总负荷的比例减少18.11%~21.29%。植物组合有利于延缓底泥吸附饱和时间和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   

14.
曝气混凝土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寻求高效低成本生活污水处理新技术,研究该系统的净水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最佳运行参数。[方法]在连续进排水条件下,利用该系统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试验,试验流量为2~3 m3/d。[结果]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污染物去除率和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水力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污染基质和溶解氧同生物膜表面微生物的接触时间和方式;曝气量影响反应槽DO和生物膜的更新速率;水温可改变参与净化的微生物的种属与活性;适宜的C/N比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繁衍。[结论]影响该系统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水力停留时间、水力负荷、水温、C/N比等;该系统最佳运行工艺参数为水力表面负荷2.4 m3/(m2.h)、水力停留时间2 h、C/N比5~6、水温25~35℃、污泥回流比30%、曝气量为10 m3/(m3.h)。该系统适用于乡镇中小型污水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15.
以稻秸(壳)为原料的多孔载体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验证明,以稻秸为原料的活性炭结合稀土废渣材料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有较高的COD去除率(进水COD 200 mg.L-1去除率可达70%)和细菌杀灭率(进水大肠菌落2.5×104个.L-1去除率可达90%),对污水的初级处理及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水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对植物处理城市污水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只局限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等水生植物,虽对污水净化效率较高,但植物种类单一且观赏价值不高。针对这些不足,探讨了在植物选择上应扩展到耐湿园林植物,在注重污水净化效果的同时又体现植物的美学功能,为现代城市营造出一处生态功能景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污水处理率的提高, 城市污泥数量急剧增加, 对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是十分迫切的。城市污泥富含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对土壤有改良作用,因此,污泥的土地利用是主要的污泥处置方式,但城市污泥中含有重金属、病原物及有毒有机物等,直接土地利用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因此,探索安全合理的城市污泥土地利用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以下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的研究进展:(1)城市污泥处置方式;(2)城市污泥前处理;(3)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的环境污染;(4)植物对土壤的修复作用,并对城市污泥的合理土地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8年之后增长迅速。我国污水处理厂工艺使用最多的主要有氧化沟、A/A/O以及活性污泥工艺,市场占比分别为30.50%、16.20%和9.50%,工艺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城镇污水处理厂中,设计规模为1万~5万t/d的占50%以上,小规模化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随着污水厂数量逐渐增多并达饱和后,势必要在提高出水水质上做出努力,同时伴随而生的污泥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需结合提升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手段和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将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9.
以常用的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厌氧池+好氧生物滤池"为研究对象,通过运行参数的调控,把该工艺以除磷脱氮达到一级B排放为目的,转变为以除碳保磷保氮的资源化利用为目的,成为用于农村污水安全灌溉的新型氮磷无机化反应器。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浓度为174~384 mg·L~(-1),NH_4~+-N浓度为28.45~97.28 mg·L~(-1),TN浓度为37~141.9 mg·L~(-1),TP浓度为3.65~14.57 mg·L~(-1),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HRT=4 h,好氧生物滤池水力负荷HLR=5.4 m~3·m~(-2)·d~(-1)时,氮磷无机化反应器的出水NH_4~+-N浓度为45 mg·L~(-1)左右,PO3-4-P浓度为6.5 mg·L~(-1)左右,COD平均浓度均在60 mg·L~(-1)以下,粪大肠杆菌群10 000个·L~(-1),均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中可生食蔬菜安全灌溉的水质要求。研究表明新型氮磷无机化反应器可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安全灌溉。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the biomass of Navicula tenera, and thu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chieving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Navicula tenera. [Metho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sewage to cultivate Navicula tenera was preliminarily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 series of culture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nutrient source of nitrogen(N), phosphorus(P), iron(Fe), silicon(Si) and the salinity in medium for culturing Navicula tenera, were optimized by single factor test and orthogonal design. [Result]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for cultivating Navicula tenera using sewage are as follows: the water from Xiaoerlou Artificial Lak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basic solvent; 360 mg/L urea; 150 mg/L N2HPO4·12H2O; 50 mg/L ferric citrate; 2 000 mg/L Na2SiO3·9H2O; 2.0 mol/L salinity. Navicula tenera was strongly adaptive to sewage and could well uptake the nutrient sources in the sewage.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culture cost decreased, and meanwhile the biomass of Navicula tenera reached 4.766 g/L which is 3.57 multiples over original medium and 1.9 multiples over optimized medium No. 1. [Conclusion] This study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combination of culturing Navicula tenera in large scale and sewag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