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1982-1983
[目的]研究微型草坪对室内微环境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微型草坪对模拟空间的湿度、甲醛和细菌含量等方面的调节。[结果]结果表明,微型草坪可以有效地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杀灭细菌和提高空气湿度。24h后甲醛浓度由初始的0.75mg/m^3下降到0.17mg/m^3,空气中的细菌降幅达90%以上,室内空气湿度提高约45%。[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和推广室内微型草坪,进一步改善居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喷施稀土LaCl_3对绿萝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质膜透性的影响,进而确定绿萝喷施LaCl_3的适宜剂量。[方法]以室内观赏植物绿萝作为受试对象,对南通市新城区20个居民小区共110家住户,进行入户调查与检测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采用熏蒸法考察LaCl_3对甲醛胁迫下室内观赏植物绿萝降醛能力的影响,并研究其甲醛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南通市新城区居室空气甲醛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程度与装修后时间长短有关;绿萝喷施LaCl_3的适宜浓度为20mg/L;在喷施适宜浓度LaCl_3之后,室内观赏植物绿萝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能力有所增强,提升幅度为19.75%;甲醛胁迫下,绿萝叶绿素含量降低了39.87%,质膜透性和MDA累积量分别增加了8.17%、56.92%,POD活性升高了11.32%;经LaCl_3预处理后,较甲醛胁迫组,绿萝叶绿素含量降幅与质膜透性、MDA浓度增幅均变小,而POD活性增幅变大。[结论]该研究为稀土应用拓展及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对策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3.
肖萍  郭勇全  赵蔡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525-8526,8529
[目的]探寻吊兰吸收甲醛的最佳条件。[方法]单因素试验中设定不同的赤霉素浓度、pH值、处理时间和吸收温度,研究4种因素对吊兰吸收甲醛物的影响,并以此结果与正交试验相结合采用乙酰丙酮荧光光度法研究吊兰吸收甲醛的最佳工艺。[结果]因素试验表明,当赤霉素浓度为13.0μg/ml、pH值为6.5、温度为20℃时,吊兰吸收甲醛的效果最好,处理时间越长吊兰吸收甲醛越多。4种因素对吊兰吸收甲醛的影响大小次序为:处理时间〉pH值〉温度〉赤霉素浓度。根据正交试验的结果,吊兰吸收甲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赤霉素浓度13.0μg/ml、pH值6.5、处理时间240 min、温度20℃。在此条件下,吊兰吸收甲醛的能力可提高约12%。[结论]该研究可为快捷治理室内甲醛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应用B-Z振荡反应分析检测大白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360-3360
[目的]建立利用B—Z振荡反应分析检测大白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处理后,在最佳浓度及温度条件下测定Vc含量。[结果]通过线性回归,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88,测得样品平均含量为50.98%,RSD为1.03%。[结论]该方法干扰少,准确度高,灵敏、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磷钨酸/TiO2去除剂对甲醛的去除效果。[方法]通过制备纳米TiO2负载磷钨酸甲醛去除剂,研究其最佳负载比,并研究其甲醛去除效率、并与纳米银去除剂、甲醛吸收液进行比较。[结果]可见光照射下,磷钨彬TiO2去除剂对甲醛的去除率高达69.00%,而且与纳米银催化剂相比,成本较低,更具市场可行性。[结论]该研究为室内空气污染的去除提供了更为环保和节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敌百虫和甲醛对淇河鲫仔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药物对淇河鲫仔鱼的急性毒性。[方法]在室内常温、静水条件下,以淇河鲫仔鱼为受试生物,以致死率为指标,研究了甲醛和敌百虫对淇河鲫仔鱼的急性毒性。[结果]在同一暴露时间,随着甲醛和敌百虫溶液浓度增大,淇河鲫仔鱼的死亡率逐渐上升。敌百虫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08.63、89.20、75.30m#L,安全浓度(SC)为7.53mg/L;甲醛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65.33、134.04、119.42mg/L,安全浓度(SC)为11.94mg/L。[结论]在淇河鲫仔鱼疾病防治中,使用敌百虫较安全,而甲醛要慎用。  相似文献   

7.
盛森 《农家致富》2010,(13):60-60
无论是装修材料还是家具甚至包括人体本身都会释放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污染室内的环境。而夏季受热度和湿度的影响。室内有毒有害气体释放量增高。专家研究证明,室内温度在30℃时.室内有毒有害气体释放量最高.夏季室内空气污染指标会比其他季节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8.
盛森 《当代农业》2010,(13):60-60
无论是装修材料还是家具甚至包括人体本身都会释放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污染室内的环境。而夏季受热度和湿度的影响。室内有毒有害气体释放量增高。专家研究证明,室内温度在30℃时.室内有毒有害气体释放量最高.夏季室内空气污染指标会比其他季节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9.
王帆  严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290-1291
[目的]为降低发酵过程中氨气释放及氮素损失,在室内条件下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好氧发酵研究。[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初始条件对发酵过程中氨气释放的影响,优化发酵过程氨气释放条件。[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初始C/N和环境温度对氨气释放影响最为显著;最佳发酵工艺参数组合为:含水率60%,C/N为40∶1,pH值7.0,温度25℃。[结论]该研究为降低发酵过程氮的损失、减少空气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丽欣  金志民  刘铸  吕延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33-17934
[目的]了解花鼠的标准代谢水平,测定了花鼠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的耗氧率。[方法]测定了15、20、25、30、35℃,5种温度下,花鼠的耗氧量。[结果]在15~20℃,花鼠的耗氧量和耗氧率总体是随温度升高而升高。20~35℃范围内,花鼠的耗氧量和耗氧率总体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少。体重与耗氧量和耗氧率关系不大,另外花鼠的耗氧量、耗氧率与温度均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并得出耗氧量X0(ml/h)与温度t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X0=244.03-2.66t,耗氧率Q0[ml/(kg.h)]与温度t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Q0=2 249.3-24.49t。[结论]为该种鼠的保护和深入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张锋  刘春芬  张旭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874-6875,6877
[目的]分析不同干燥处理方式对香菇中甲醛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模拟鲜香菇正常生产贮藏期间的条件,分析不同干燥处理方式下香菇中甲醛含量变化的趋势。同时,通过研究香菇烘干时升温的差异对香菇甲醛的影响,探索香菇干制过程中有效降低甲醛含量的方法。[结果]研究表明,干燥方式不同对香菇中的甲醛含量有明显影响,而且香菇干燥后其甲醛含量均有明显升高。为了减少干香菇中甲醛含量,在对鲜香菇进行干燥前,先进行钝化酶的热处理再进行干燥效果较好;而从干燥方式来看,真空干燥优于热风干燥。[结论]研究可为香菇的烘干、贮藏方式选择和过程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磷钨酸/TiO2去除剂对甲醛的去除效果。[方法]通过制备纳米TiO2负载磷钨酸甲醛去除剂,研究其最佳负载比,并研究其甲醛去除效率、并与纳米银去除剂、甲醛吸收液进行比较。[结果]可见光照射下,磷钨酸/TiO2去除剂对甲醛的去除率高达69.00%,而且与纳米银催化剂相比,成本较低,更具市场可行性。[结论]该研究为室内空气污染的去除提供了更为环保和节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陈复生  叶崇军  李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14+17618
[目的]探讨常温缫丝的机理.[方法]通过对常温缫丝品种蚕茧丝胶蛋白的练减率进行测定,分析其溶解性.[结果]可常温缫丝、不可常温缫丝蚕茧的丝胶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丝胶蛋白质的常温水溶解性也不会受可否常温缫丝影响,说明可否常温缫丝与丝蛋白质的溶解度关系不大.[结论]丝胶蛋白质含量与常温缫丝没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玉米交联淀粉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海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308+2426-2308,2426
[目的]探讨甲醛用量、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玉米交联淀粉交联度(即沉降积)的影响。[方法]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甲醛为交联剂,制备玉米交联淀粉。[结果]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醛与淀粉的质量比为0.020、反应时间为1 h、反应pH值为9.0、反应温度为42.5℃,所制备的交联淀粉沉降积为2.7 ml。[结论]该试验筛选出了制备玉米交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该法具有工艺简单、快速、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C型产气荚膜梭菌病二联灭活疫苗的质量及产品的安全性。[方法]对大肠埃希氏菌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浓缩菌液,用不同浓度甲醛溶液经不同灭活时间、灭活温度进行了灭活和脱毒试验。[结果]大肠埃希氏菌培养物在37~38℃条件下用0.4%的甲醛溶液灭活48h,可以使细菌全部灭活;C型产气荚膜梭菌培养物在37~38℃,采用0.5%~0.8%的甲醛溶液进行灭活和脱毒7~14d,或者采用2次灭活和脱毒方法,7d可以达到完全灭活和脱毒。[结论]在37~38℃条件下,用0.4%的甲醛溶液对大肠埃希氏菌培养物灭活和采用0.5%~0.8%的甲醛溶液对C型产气荚膜梭菌进行灭活和脱毒,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光俊  夏远芬  叶忠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551-4552,4609
[目的]探讨单宁活性炭对甲醛吸附的最佳反应条件。[方法]研究了吸附有青柿子粉的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反应特性,分析青柿子粉浓度、温度、反应时间、pH等反应条件对青柿子粉单宁吸附甲醛效果的影响。[结果]pH对活性炭吸附甲醛反应的影响最显著,温度次之,反应时间的影响最小;青柿子粉浓度越高,甲醛的减少量越大;当反应温度为30℃时,甲醛减少量最大,随着反应温度的继续升高,活性炭会发生脱附,导致甲醛去除率降低;当反应时间为4 h时,甲醛减少量最大,反应时间逐渐延长后甲醛减少量趋于平缓,吸收甲醛后并不会因为时间的积累而又解吸出来,吸收较为稳定。[结论]单宁活性炭吸附甲醛的最佳条件为:青柿子粉用量为4 ml,pH=1.0,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4 h。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新途径.[方法]在自然状态和放置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状态下,对玻璃室内的负离子、正离子和安倍指数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在自然状态下,玻璃室内负离子浓度均值较低,为1 084 ion/cm3;在放置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状态下,负离子浓度均值为684 190 ion/cm3,是自然状态下的631倍.正离子在自然状态下的浓度均值为946 ion/cm3,在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开启状态下值为976 ion/cm3,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从安倍指数看,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开启状态下值为685 457.62,是自然状态下的539 730倍.[结论]在玻璃室内放置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可显著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便携式紫外荧光仪测定环境空气中SO_2浓度。[方法]将紫外荧光法应用于室外监测,研究其性能,并与甲醛法用标准气体样品和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当环境空气SO_2浓度小于5μL/m3时,2种方法应采用绝对误差来评价;当环境空气SO_2浓度大于5μL/m3时,2种方法有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对误差小于10%。[结论]紫外荧光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实时性强、检测范围宽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测定环境空气中SO_2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