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杉木幼林施用时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林单施钙镁磷肥,尿素,氯化钾对生长促进作用与施肥有关,氮肥或钾肥被分次追入的生长效应高于一次性追肥,磷肥作基肥当年造林时的一次性施入效果优于1年以后1次性追肥或分次追肥效果,到第4年底时,造林时施100kgP2O5/hm^2,其蓄积量显著大于钾肥与氮肥处理,所有处理中,钙镁磷肥一次性施入100kgP2O5/hm^2的处理生长量最大,其胸径和蓄积与无肥对照  相似文献   

2.
对7年生鲁山杨中成林进行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1年后,施有机肥1 kg/株的处理胸径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和蓄积生长量均为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43%、31%和31%;施肥2年后,施有机肥2kg/株的处理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31%和44%,施1 kg/株的处理单株材积生长量、蓄积生长量最大,均比对照提高42%,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从成本效益方面看,施有机肥1 kg/株的处理投入最低,利润最高,投入-产出比最高。因此,从追肥后杨树生长量和成本效益综合考虑,杨树中成林施有机肥1 kg/株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杉木幼林施肥时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林单施钙镁磷肥、尿素、氯化钾对生长促进作用与施肥时间有关,氮肥或钾肥被分次追入的生长效应高于一次性追肥;磷肥作基肥当年造林时一次性施入效果优于1年以后1次性追肥或分次追肥效果,到第4年底时,造林时施100kgP2O5/hm2,其蓄积量显著大于钾肥与氮肥处理,所有处理中,钙镁磷肥一次性施入100kgP2O5/hm2的处理生长量最大,其胸径和蓄积与无肥对照相比第3年分别提高20.0%和64.4%,第4年分别提高16.2%和42.1%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择信阳市城区10种灌木,采取1~3年施肥1次和每年施2~4次肥等频次,观察施肥效果.结果表明:施肥对灌木枝叶生长量、枯死枝叶量和景观效果的影响显著.每年施肥3次,灌木枝叶生长量可以达到最大值,每年施肥2次,灌木可以达到最佳景观效果.对于观花灌木,在花后增施1次肥,能够保证第2年大量开花.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施肥效果更佳的复混肥,开展6种配方复混肥在广林巨尾桉5号(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无性系丰产林培育中的对比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采用施用相同有效养分量的方法对6种复混肥进行广林巨尾桉5号无性系造林试验,每种肥料均分1次基肥和3次追肥施放,造林后定期测量各试验处理林分胸径、树高生长量,并对各处理进行生长量、经济效益分析,比较各施肥处理的造林效果。林龄3.5年时,F3处理(基肥的氮含量4%、磷10%、钾6%,追肥的氮含量15%、磷8%、钾7%)的胸径为12.66 cm,树高达19.36 m,单株材积0.118 1 m3,是6个处理中生长量最高的处理,同时其经济效益也最高。因此,配制复混肥时要重视氮、磷、钾在肥料中的含量,只有各种养分元素含量合适才能发挥肥料的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NL-80106杨树早期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NL-80106杨树林中进行早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6种同价值不同种类的肥料和对照(不施肥)共7个处理,施肥2年后其胸径、树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施肥增产效果依次是:复合肥>尿素>磷酸二铵>大豆饼>过磷酸钙>硫酸钾。尤其是增施复合肥、尿素、磷酸二铵、大豆饼肥料,2年后林分蓄积生长量成倍增加。单纯施硫酸钾肥料对其胸径和树高生长比对照均无显著影响;施过磷酸钙肥料对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而对其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对杉木造林前穴底、幼林及中龄林施城市固体垃圾肥,以研究该肥对杉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造林前穴底施垃圾肥肥效显著,以每穴施 37.5 kg 肥效最好,第2 年地径、树高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7.68% 和25.41% ;幼林施垃圾肥对杉木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当年肥效不明显,其中 37.5k g/株垃圾肥处理在第 3 年胸径、树高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1. 29% 和 24.14% ,不同施肥处理第 3 年对杉木生长效应排序为:垃圾肥 37.5 kg/株(记为 L37.5)> L25> L12.5> N0.25(尿素0.25 kg/株);杉木中龄林施垃圾肥具有明显增产效应,随时间推移,各施肥处理对杉木生长效应排序为:L37.5> L25> N0.25> L12.5.,且肥效渐趋明显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林系列油茶无性系分别施有机肥、复合肥、尿素,环状沟施或散施处理,观测各无性系树高、冠幅、地径、新梢长度的生长量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追肥处理对油茶幼林树高、冠幅等营养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3种肥料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有机肥>复合肥>尿素;不同施肥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冠幅>树高>新梢长>地径;沟施效果好于散施.  相似文献   

9.
以‘江淮1号’、‘江淮2号’杨为试验材料,‘I-69’杨为对照,研究水胁迫下3个杨树品种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3个参试品种在W3(浅度积水,土壤水分过饱和)处理下,60 d后高生长量表现为‘江淮2号’杨>‘江淮1号’杨>对照‘I-69’杨,盆栽苗木保存率分别为40%,33%和25%;W2(无积水,土壤水分完全饱和)、W3淹水处理下,‘江淮1号’杨、‘江淮2号’杨的苗生物量明显大于‘I-69’杨;W3处理下‘江淮2号’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糖量变化幅度最小,且数值均明显低于‘江淮1号’杨和‘I-69’杨,‘I-69’杨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幅较‘江淮1号’、‘江淮2号’杨大.3个杨树品种叶绿素在W3处理下60 d后的含量分别为‘江淮2号’杨(3.61 mg/g)>对照‘I-69’杨(3.36 mg/g)>‘江淮1号’杨(3.27 mg/g).采用数据处理软件及隶属函数法,对几个杨树品种的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淹水胁迫处理期间‘江淮2号’杨、‘江淮1号’杨比对照‘I-69’杨表现出较强的耐涝性,适合在安徽省江潍、沿淮、湖泊等地势低洼处造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山地造林的云南沉香幼林进行追肥试验,观测幼林木的树高、地径生长量,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在云南沉香幼林的抚育管理时,雨季初期进行追肥能显著的促进云南沉香幼林的树高、地径生长;追肥时,肥种以N肥或NPK肥为主,追肥量在100g~150g,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红叶石楠在山地上的栽植效果,2011年在建阳范桥国有林场进行红叶石楠不同坡位、不同施肥处理对比试验。对6年生的红叶石楠试验林调查结果表明:在山地上栽植,红叶石楠平均地径生长量0.9 cm·a~(-1),平均树高生长量48.8 cm·a~(-1),平均冠幅生长量28.4 cm·a~(-1)。不同坡位对红叶石楠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地径、树高、冠幅的生长量大小均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且下坡与中坡、上坡间均达到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红叶石楠的地径、树高、冠幅的生长量大小均表现为施基肥+追肥处理>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且3种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说明山地上栽植红叶石楠是可行的。选择山地的下坡位,采用施基肥+追肥的施肥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红叶石楠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采用正交、拉丁方及随机区组设计,于1983~1986年在盖县的3个乡进行了复因子灌水与追肥和单因子追肥试验,以期获得杨树丰产林的增产效益。通过方差分析,只有灌水与追肥的A_2B_2C_3处理,胸径生长量显示出差异显著,而其他各试验均证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追肥无效。A_2B_2C_3处理较对照增产7%,平均每株增加0.54元,实际经济效果不理想。试验表明,在生长季节降雨量600mm以上,土壤平均含水量16%以上,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沙至沙壤土的立地条件上,栽植杨树丰产林不必追肥与灌水。本文为生产单位提供了不可盲目追肥、灌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厚荚相思施肥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N(尿素)、P(过磷酸钙)、K(氯化钾)和有机肥(鸡粪)对厚荚相思生长及干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其中以4号处理的单株材积生长量最大,达0.0391m^3,比10号处理(对照,不施肥)增加了99.5%。从生长量及经济效益(产出投入比)分析,最佳施肥处理为9号,其次为7号。经方差分析的综合比较,选择N3水平,P1水平,K1水平,有机肥2水平,即每株分别施入200g尿素,300g过磷酸钙,50g氯化钾,2500g鸡粪效果最好,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4.
对定植2年的桃花心木山地人工幼林进行6个处理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桃花心木山地人工幼林林木的树高、胸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需N、P、K肥一起配合施。此试验最为合理的施肥配方是:G∶100g尿素+200g过磷酸钙+50g硫酸钾,能使树高生长量增加85.1%,胸径生长量增加84.91%;其次为:100g尿素+200g过磷酸钙+100g硫酸钾,能使树高生长量增加69.0%,胸径生长量增加71.07%,最差的施肥处理是:50g尿素+100g过磷酸钙,能使树高生长量增加36.3%,胸径生长量增加10.69%。  相似文献   

15.
豫南地区杨树插干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杨树植苗和插干造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共设2个区3组。结果表明;杨树插干造林第1年生长量较植苗造林生长量大;插干造林一个育苗周期比植苗造林育苗节约资金32.9%;插干造林成活率高于植苗造林;插干造林投资比植苗的节约资金44.4%。  相似文献   

16.
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为造林品系,设计了5种不同造林密度和6种不同施肥组合进行造林示范,对43个月生不同造林措施示范林生长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尾巨桉无性系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林分蓄积量则有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趋势,最高密度的林分蓄积量最大,达129.28 m3/hm2;造林后追肥可明显促进林木生长,追肥的林分蓄积生长量是不追肥的166.7%,并且以追肥用量大的林木生长效果更好;在造林后1个月及时追肥情况下,可选用磷肥或复合肥作基肥。  相似文献   

17.
以杂交马褂木幼林为供试对象,进行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追肥1a后,各施肥处理间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差异,以施洞氮复合肥0.25kg/株和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25k∥株的树高生长量最大;追肥3a后,各施肥处理间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没有显著差异,以施尿素0.25kg/株的树高生长量最大,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分别为3.09em和1.85m,比对照分别提高72%和111%。综合成本效益考虑,适合推广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依次为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1ks/株、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25k∥株和尿素0.25kg/株。  相似文献   

18.
结合贵州第一期世行贷款造林,在黎平县中潮长岭营建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杉木试验示范林88hm^2,推广面积8000hm^2,试验内容包括:杉木幼林施肥效果,杉木林地土壤肥力监测:杉木不同施肥时间效果,示范内容包括:杉木优良家系,杉木优良种源和杉木优良无性系示范林,试验示范结果表明,I.施肥效果以NPO2K1处理的生长量最大,施肥后4年,树高生长量比无肥对照大42.4%,胸径大34.2%,NP1和P2  相似文献   

19.
配方施肥对印楝人工林产量和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元谋干热河谷印楝人工林经3 a施肥试验表明,配方施肥对印楝林分的生长和结实产量均产生显著影响:(1)施肥当年对林分生长未显明显肥效,施肥效应主要表现在施肥后第1年,到施肥后第2年肥效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生长性状对施肥配方反应的敏感性排序为:冠幅>株高>地径>胸径;以株高和冠幅生长为评价依据,第14处理(300 g氨肥+300 g磷肥+200 g钾肥)为最优施肥组合方案.(2)不同施肥配方处理间以及不同年份之间,印楝的结实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有机肥与P、K肥的组合配方对印楝结实量产生明显增益,其中第1处理(8 kg有机肥+200 g磷肥+200 g钾肥)为增加印楝结实产量的最佳施肥方案;各年份施肥处理间结实产量的排序为:施肥后第1年>施肥后第2年>施肥当年.此外,施肥前的林分本底值对林木生长产生极显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施肥效应.  相似文献   

20.
在福建安溪虎邱官埔林场对4a生光皮桦林分进行施肥试验。1a后,调查光皮桦的胸径和树高,计算不同施肥试验对光皮桦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4a生光皮桦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施肥处理对光皮桦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与对照(未施肥)相比,胸径增幅为21.07%~32.23%,树高增幅为19.78%~32.23%,单株材积增幅达86.58%~115.72%,本试验以尿素(N含量46%)和洋丰复合肥(N:P:K=15:15:15)各75g混合施肥方式效果最好,单株材积平均增幅达115.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