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天丰优628是连山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天丰A与自选优质恢复系R628配组育成的高抗稻瘟病的感温型中熟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在2005年、2006年参加广东省区试和大面积示范种植中均比同类型对照组合培杂双七增产,且高抗稻瘟病、米质较好、适应性广,适合广东省中南、西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该组合于2006年12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杂交稻新组合天丰优628选育"获得清远市2007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天优36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优36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选不育系天丰A与自选恢复系广恢368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国标3级)、高抗稻瘟病、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华南稻区早、晚造种植及南方稻区作晚稻种植.200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8年列为广东省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3.
天优652系汕头市农科所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不育系天丰A与自育恢复系汕恢652组配育成的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经2005年早造汕头市农科所品比,2006、2007年两年晚造省区试及生产试验,表现为丰产性好、外观品质较优、后期熟色好.2008年6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天丰优3550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丰优3550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自选野败型优质籼稻不育系天丰A与自选恢复系广恢3550杂交育成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和对稻瘟病抗性强等特点,适合广东省中南部和西南部稻作区及广西、海南弱感光型稻作区晚造种植,2006年5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天优68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自选野败型优质籼稻不育系天丰A与自选恢复系广恢688杂交育成的感温型杂交稻新组合,2008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稻米品质优和稻瘟病抗性强等的特性,适宜粤北晚造或一季中籼稻以及粤北以外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6.
恒丰优387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以优质不育系恒丰A与抗病恢复系R387组配育成的高产高抗稻瘟病早晚兼用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丰产性能突出,两年区试比对照平均增产10.71%,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7.
广8优2168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增城丝苗型优质三系杂交稻组合,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在广东省东源县种植表现丰产性突出,米质达国标和省标优质3级,高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等,适宜东源县晚造种植及早造搭配使用.晚稻栽培,宜于7月10日前后播种,7月22日前后抛秧;早稻栽培,宜于3月5日前后播种,3月22日前后抛秧,最适抛秧叶龄为3.5叶.一般抛秧密度以1.8万穴/亩为宜,基本苗以达4.5万/亩为宜;施肥以中高施肥水平较为适宜;苗数达到穗数苗的90%时开始露晒田,抽穗结实期活水养稻、间歇灌溉,防早衰,增粒重,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8.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籼稻五丰优216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丰优2168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自选野败型优质籼稻不育系五丰A与自选恢复系广恢2168杂交育成的感温型杂交稻新组合,2008年6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表现具有高产稳产、稻米品质优和高抗稻瘟病等特性,适宜在广东省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早季、晚季种植,或适宜在汕优46熟期的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天优36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感温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丰顺县于2006年引进种植,该组合表现出适应性广、分蘖力强、生长壮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病性强、高产优质等优点,适宜在我县推广种植。现将其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吉优360是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恢复系广恢360与吉丰A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高抗稻瘟病,于2016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稻2016015,适宜在广东省作早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天优122 天优122(天丰A/广恢122)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感温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我省各地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丰优香占(粤丰A×R6547)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杂交三系组合,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是一个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区域作单季稻种植的优质米新组合.经2年在瓯北、上塘等乡镇多点生产示范实地考察,该组合主要表现出适应性广、长势旺、需肥水平低,抗倒性好,抗病能力较强,米质优等特点.在我县500m以下海拔可以作单、连晚种植,一般亩产500~550kg.  相似文献   

13.
天优826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配组育成的感温中迟熟型杂交稻新组合。2011年1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10020)。2010年早季引进文昌市试种1.33hm2,2011年早季示范种植10hm2,2012年早季多点示范种植33.33hm2。该组合在区试、生产试验及3年来示范种植表现为丰产性好、熟期适中、抗性强、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个适宜文昌市早造种植的强优新组合。  相似文献   

14.
天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属感温型早稻迟熟、晚造中熟组合。兴宁市自2004年早造种植以来,在宁中、宁新、福兴、刁坊等多个乡镇已累计种植20万亩以上。根据实割实测,平均亩年达589公斤,最高亩产达733.3公斤(2005年早造福兴梅子点)。生产种植表明,该组合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抗倒伏性强、高产优质、熟色好等优势,适宜在兴宁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蓝莓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由于其高营养保健价值近年来备受关注,世界各地蓝莓专家也在逐步培育蓝莓新品种,就蓝莓产业化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理论支撑和种植技术研究,并不断致力于拓宽蓝莓种植纬度.阐述了国内外蓝莓研究概况、我国及广东省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广东省种植蓝莓的优势,针对目前制约广东省蓝莓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并展望了广东省种植蓝莓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籼型三系杂交稻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广东省近年晚造种植的52份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的11项品质性状进行鉴定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广东省多数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较高,中长粒型的组合占多数,直链淀粉量中等的组合占50%,中、低糊化温度的组合占绝大部分,米饭的食味相对较好,垩白粒率偏高的组合占90%以上,多数组合胶稠度偏硬。今后应把降低垩白粒度,适当增加粒长宽比和降低直链淀粉含量作为改良籼型三系杂交稻品质性状的主攻  相似文献   

17.
湛优226是广东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用新质源三系不育系湛A为母本、以优质恢复系HR226为父本配组育成的高产抗病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2006年通过了广东省审定,该组合具有丰产性好、抗稻瘟病、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等优点,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介绍了该品种在信宜的产量表现,并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天优10号是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配组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我省作中稻种植。2010年,天优10号在建瓯市大面积推广,成为建瓯市主推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之一。该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稻瘟病强、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等特点,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现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1998~2003年组织实施优质稻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采取有效措施,推广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优质稻新品种(组合)10个,推广种植面积达197.63万hm2,增加产值40.02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粤杂122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利光温敏核不育系GD-IS与广恢122杂交测配而成的优质高产新组合.于2001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在广东海州种植,具有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米质优、高抗稻瘟病和中抗白叶枯病等特点。适宜早、晚两造种植。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