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6优8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利用自育粳型不育系“863A”与自育恢复系“宁中灰8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我市2003年引入作单季晚粳种植,试种结果为:省肥好种,产量与本地常规稻持平或略高,较抗条纹叶枯病,是一个熟期适中,适宜本地种植的水稻新品系。  相似文献   

2.
泸糯3号是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于1998年用自育红粒糯性不育系"45A"与自育恢复系"恢1"配组育成.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由浙江省诸暨市农科所和璜山镇农技站联合引进试种.经二年种植,表现为高产、优质、再生能力好、抗逆性强等特点.该品种综合性状好,适合诸暨市种植.  相似文献   

3.
中浙优8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中浙A与恢T-8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临安市于2003年引进试种,经过3年试种、示范,表现出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等特点,是目前我市继中浙优1号大面积推广后的又一个优质超级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两优多系1号”和“隆两优6号”高产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山县2010年通过对杂交水稻"两优多系1号"和"隆两优6号"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两优多系1号"高产稳产,是一个有推广价值的品种;"隆两优6号"增产潜力大,推广前景好。  相似文献   

5.
中浙优8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优质不育系中浙A与恢T-8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2012年引进在德化县大铭乡试种,2013年扩大示范,均表现高产优质,201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3002)。现将中浙优8号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产量表现 2012年德化县大铭乡引进中浙优8号在大铭村和琼英村作中稻试种,面积均为15亩,经实地测产,每亩产量分别为653.4kg和675.5kg,平均亩产664.5kg,比对照福优964增产18.3%。2013年在大铭村和琼英村扩大示范,种植面积各75亩,经实地测产,每亩产量分别为667.5kg和676.9kg,平均亩产672.2kg,比对照福优964增产18.6%。经过2年试种、示范,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常优一号"是由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1年12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联合产业化开发,表现为优质、高产、抗性强、熟相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但在"常优一号"历年示范试种过程中,每年均有一定比例的杂株发生,3年平均发生率为3.154%.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常优一号"制繁种的纯度,现对杂株发生原因、危害及防杂保纯途径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春江糯2号"系中国水稻所育成,来源是"丙92-124/春江糯",1995年定型,1998年在金华市区试,我县试点亩产达453.4kg,比对照"祥湖84"增产23.64%,达极显著水平.1999年续试亩产407.5kg,比"样湖84"增产3.56%.2000年我县承担市生产试验亩产444.63kg,比"祥湖84"增产9.97%.面积逐步扩大,其中1999年桃溪镇东垄村试种1.34亩,亩产达547.39kg,2000年武阳镇6户调查59.1亩,亩产达439.6kg,2001年南丰村试种1.48亩,亩产472.9kg.通过试验、示范,该品种丰产性好、米质优,有推广价值(见表1、2).  相似文献   

8.
D优 6 8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高异交率优良不育系D 6 2A作母本 ,用内江市农科所培育的多恢1号作恢复系组配而成。 1997年 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于 1996年引进信阳市 ,2 0 0 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在 1996~ 1999年的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 ,D优 6 8以高产、优质、抗性好而深受豫南稻区广大群众的欢迎。1 产量高1996年固始县品种比较试验 ,亩产稻谷 5 85 .0kg ,比对照 1汕优 6 3增产 10 .5 8% ,比对照 2D优 10号增产8.33 % ;1997年扩大示范 16 .7万亩 ,平均亩产稻…  相似文献   

9.
“86优8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用自选不育系“863A与宁恢8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早熟晚粳稻组合,全生育期155d左右。2000年4月通过本省审定。我市2002年引进,2003年又在农试站与东兴、红光、八圩等镇进一步试验试种。种植表现为比本地常规稻增产,且省肥省种,特别是在2003年条纹叶枯病大发生的年份,显露出一定的抗性。是一个熟期适中,有较好前景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2001年春季开始在省、宁波市农技推广基金会资助下,与浙江大学生物研究所合作,引进繁殖、试种示范、开发利用"津引8号"脱毒马铃薯,经两年三季试种示范,它具有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深受种植农户和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宜香673系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宜香A与自育强恢复系福恢673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参加福建省晚稻新品种筛选试验.因该组合2004年区试增产显著,2005年破格进入福建省生产试验,顺昌县于2004年引进试种,经两年的多点试验、示范、该组合表现产量高、米质优,  相似文献   

12.
Ⅱ优航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Ⅱ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用自育光补型两系不育系SE21S与自育恢复系航2号配组育成的丰产优质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蕉城区引进作晚稻、中稻试种,  相似文献   

13.
"常优99-1"是常熟市农科所培育的杂交粳稻新品系,在我镇已示范试种三年.通过示范试种,我们对"常优99-1"的特点和高产栽培技术有了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4.
皖杂优2号(原代号5C21)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在安徽省2年的杂交油菜区域试验及1年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产量较对照秦油2号分别增产4.3%和10.5%,分别比中油821增产19.5%和18.2%.在大面积试种示范中,一般亩产可达175千克以上,高产田块可超过250千克.该品种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种植,特别适于油菜菌核病重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泸优125系南平市农科所用泸香90A与自育恢复系南恢125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中稻新组合。2002年由南平市种子管理站引进试验,2003~2005年在闽北各县(市)试种示范,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米质较优等特点。2006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为配合该组合在南平市扩大推广种植,现将试种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86优8”系优质杂交粳稻,米质达国标优质二级标准,为江苏省农林厅推荐的优良品种。我区2002年开始试种。2003年扩大示范,累计推广3500多亩。通过两年种植,我们基本摸清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初步确定其稳产高产的栽培途径及技术。  相似文献   

17.
宜香9号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自育的优质强优恢复系宜恢9号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香型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200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单产8.779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2.19%。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175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3.09%。宜香9号有高产、优质、香型、适应性好等特点,适应于中国南方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晚季引进7个杂交稻新组合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Ⅱ优907、深优9775、元丰86综合表现好,比D297优明86 (CK)增产8.4% ~ 26.4%,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可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9.
T优8086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用自育不育系T80A与明恢86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3年开始在福建及广东、安徽、河南等地大田试种和高产栽培示范,表现出产量高、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T优8086的高产潜力,本文总结3年来各地试验示范和高产栽培的产量结果,针对该组合主要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高产(≥10t/hm^2)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我县1997年引进试种籼型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经示范种植,表现综合性状好,优势强,产量高,品质优,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