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国光树高接2001富士、新世界表现好1993年,我们引进了日本苹果新品种2001富士和新世界,于3月25-30日,采用多头高接的方法,接在30年生的小国光树上。具体嫁接方法是:粗枝劈接,细枝切腹接,每条接穗保留3-5个饱满芽,严密包扎接口,用漆严封...  相似文献   

2.
1993年我们引进日本苹果新品种“2001富士”、“新世界”高接在30年生的小国光树上,表现很好。 嫁接时间:1993年3月25日至30日。采用多头高接法,粗枝劈接,细枝切腹接,每条接穗3至5个饱满  相似文献   

3.
比“2001”更理想的“寿红富士”1990年山东省栖霞县寨里园艺场选出一棵红富士浓红色芽变新品系,1991年进行高接观察,1993年高接树结果,1994年子代树结果,1995年高接树第3年结果,子代树第2年结果,子树结的果实与母树结的果实无差异,暂定...  相似文献   

4.
1993年在文登市以2.0hm2666株27年生国光品种为砧树,以富士品种带顶芽的30—100cm冬贮长接穗进行春季高接,用劈接法每树高接65个枝轴(占砧树树冠30%枝轴),每枝轴接1条接穗,成活率达98.3%;未成活的接头和成活但距离较大的接头间留萌条于8月芽接,使成活率达100%;砧树上尽量保留较多的原枝组继续结果3年。1993—1996年对高接园和对照园分别以666.7m2和22株树的平均值比较,其4年产值,高接园共为22674.4元,年均为5668.6元,对照园共为13974.0元,年均为3493.5元;以高接园产值减对照园产值、再减高接投入,则高接园较对照园4年共增效为8274.8元,年均增效为2068.7元。1994—1995年又高接了3.3hm21099株。文内还总结了此项研究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世界苹果品种的生长结果特性新世界是日本群马县1971年用富士×赤诚杂交选育的苹果新品种。1983年入选,1988年登记。1990年12月由日本直接引入牟平县果树实验场。高接后1993年开始结果,经2年的试栽观察,表现优良。现将其生长结果特性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秋季腹接方法简便改良品种连年高产一般梨树采用常规方法高接换头、改劣换优往往需要二、三年后才能挂果。本人通过几年的反复试验,在黄梨树上秋季腹接酥梨,取得翌年结果的成功经验。1993年在“白露”至‘秋分”前,把全园22株30年生黄梨树全部腹接,每株嫁接2...  相似文献   

7.
吴大江 《西南园艺》2000,28(3):27-28
我所1993~1999年对树龄3~15年的猕猴桃结果树进行高接换优,实现了“一年改接,二年见效益”。1高接技术1.1高接换头时期以冬季(1月初至2月初)改接为主,夏季(6月中旬至7月中旬)补接为辅。冬季以劈接为主,辅以单芽切接;夏季以单芽切接为主,单芽腹接为辅。1.2高接方式 一次性多头高接对所有校组一次性落头更新优良品种。该法能迅速、彻底地更新品种,有利于接穗的成活生长和树冠恢复,主要适用于3~5年生幼龄结果树。 渐进式更新换头:分2~3年逐步完成全部校组的品种更新。先更新结果量较小,或生长势较…  相似文献   

8.
苹果优良品种“新世界”引种观察初报苹果优良品种“新世界”是日本群马县农业综合试验场北部分场以富士X赤城杂交育成。我国从1989年引入,1990年进行高接,1991年始花,1992年结果。现将该品种几年来的观察结果初报如下。该品种干性强,生长强健,比富...  相似文献   

9.
陈利慧 《浙江柑橘》2001,18(2):42-42
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柑橘的不断更新换代势在必行。今年春,我县在中、晚熟温州蜜柑上高接日本新品系“天草”。从试验初步结果分折:中、晚熟温州蜜柑高接“天草”,其亲和性很强,且长势也好。1.材料和方法 试验在本县外舍乡通天门基地进行。材料为9年生枳砧中、晚熟温州蜜柑300余株和“天草”枝条。高接采用单芽切接、双芽切接和劈接,高接时间为2000年3月7日至 12日,嫁接高度为离地面40cm~120cm范围内。管理措施略加强。2结果分析2.1嫁接亲和性随机抽查10株,“天草”高接在中晚熟温州蜜柑亲和性很…  相似文献   

10.
柑桔夏季高接不减产技术笔者1993年6月1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引回新渝3号和77号丰产优质脐橙接穗,高接在7年生华盛顿脐橙树上,每株高接10芽左右,采用单芽腹接,露芽眼。共高接7株,其中新渝3号两株,新渝77号5株。嫁接后10天检查成活率,两...  相似文献   

11.
1991—1994年,在济宁市对国光、金冠、红玉等低产值苹果品种树高接改造为短枝红富士、新红星等高产值苹果品种树共87万余株。在良好的综合管理条件下,高接后第3年产值与第2—4年的累计产值均高于其对照品种树。以砧树各接头径粗为3—4cm、春季舌接与劈接1条接穗,或以砧树新消基部与1年生枝段光滑处、秋季芽接1个接芽进行比较,以舌接和芽接的成活率稍高,分别为95%和99%。4—5年生砧树以高接25—30个接头、1次完成为宜;15年生砧树以高接250—300个接头、分两期完成为妥。春季采用20—25cm长接穗比10—15cm短接穗高接的,其当年抽生的枝梢数与果枝数均多,增产、增值潜力也大。  相似文献   

12.
苹果新品种夏季高接换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新品种夏季高接换种技术牛自勉,李全,贺尔华,王贤萍(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太谷·030800)2001富士、新世界、北海道9号等中晚熟苹果是近年引入我国的优良新品种,其果个硕大、果形端正、果实全面着色、风味品质优良,具有明显的商业竞争力,在我国...  相似文献   

13.
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公社一九七四年从省果树所引入富士苹果接穗,当年七月下旬分别采取单芽高接在国光、大国光、祝等三个品种树上,(三年生的幼树,每株高接3~6个芽)以定植的富士苗木为对照。结果看出以富士高接在国光树上表现最好。富士高接后三年见果(一般富士苗是六年见果)。一九七四年高接在国光上的七十三株富士树,七六年开花结果,八○年产富士果三千八百斤,八一年产三  相似文献   

14.
为加速苹果品种改良,近年来广泛采取高接换头的方式,将一些苹果品种换成富士。通过对我县沙河、李家和前所等地果园进行多点观察,看出不同品种作砧树高接富士,表现不同。1990年秋,调查国光、祝光、红星树上高接换头(硬校接)已8—10年的富士树,在砧树和接枝上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干腐病或轮纹病:富士/红星树96株,发生干腐病88株,病株率  相似文献   

15.
1980年春由省果树所引进日本“长富2号”苹果新品种接穗300条,采用劈接、皮下接方法。以五年生国光作砧木,高接15株,建立3.3亩试验园。翌年见花,三年结果,四至五年丰产。11年平均亩产1033.8公斤,1990年达2609.9公斤。株产57.9公斤。连山区属富士苹果栽培北部边缘,一月份平均气温在-10℃线以内,经1985年至1986周期性冻害的考验(一月份最低温在-26.7℃)红富士苹果高接树安然无恙,而1984至1987年全区栽植富士苗40万株,冻害及其他管理不当等原因保存不到8万株。实践证明,高接换头是目前发展红富士苹果的重要途径。全区自1986至1990年高接红富士苹果树20多万株,面积达万亩。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高接技术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6.
苹果新品种在苏北地区的表现北斗品种子1992年用单芽切腹接全封闭包扎法,高接在17年生国光大树上和3年生金帅树上,当年枝条生长旺盛,平均长120cm,最长达250cm。1993年经缓放,部分枝条形成花芽,1994年大量形成花芽。花朵特大,人工授粉后坐...  相似文献   

17.
我县于1996年从烟台果树所引进藤牧一号、新世界、乐乐富士新优苹果品种,高接在12 年生国光树上,现已相继结果,表现丰产、优质,基本能适应陵川干、寒的自然环境,是有前途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介绍几个日本苹果新品种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引进几个日本最新品种,进行了高接观察、繁穗育苗。现根据有关资料分别介绍一下,仅供引种者参考。一、新世界新世界由日本群马县农业综合试验场北分场1971年用富士和赤城杂交育成,1988年进行品种登记。该品种果个大,...  相似文献   

19.
在1970年代,全市种植的1400hm2温州蜜柑,树龄已达30年,为改良柑橘品种,1997年以来,引进脐橙品种,在不同柑橘品种上进行高接试验,取得初步的效果。1试验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设在我市淤头镇溪滩村,从13年生椪柑、13年生早熟蜜柑、13年生油树和30年生中熟蜜柑树中,分别选4株高接。接穗品种是1994年高接在早熟温州蜜柑上的清家和大三岛。每个中间砧上接2个品种,接上10个接芽。平常管理条件一致。 1997年 3月 25日、 26日进行单芽切接。嫁接的部位,一般回缩到4~5年生枝干处,短截到离基…  相似文献   

20.
1996—1999年在湖南省平江县大洲乡安全村进行板栗高接试验,供试砧树为2年生实生板栗,接穗品种为九家种和铁粒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适宜嫁接方法试验嫁接方法试验共 4个处理,1996年9月15日和10月15日用腹接法嫁接;1997年2月22日和3月5日用切接法嫁接,每处理30株树,每株树选3个方位适宜的枝条。接后树形为3主枝自然开心形,1997年8月20日调查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板栗高接以春季切接效果较好,1997年2月22日和3月5日切接枝成活率分别为85.3%和90.8%,而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