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东地区核桃楸资源丰富,低产低效是阻碍核桃楸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丹东地区低产核桃楸林改造技术问题,促进核桃楸林增质增效,总结了2013年来开展的核桃楸低产林改造技术,包括嫁接改良、整形修剪、垦复改造、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可促使林木生长环境更趋科学、合理,对地区林业产业发展实现山区致富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嫁接换冠技术是核桃低产林改造的有效技术措施。选择立地条件好、林木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低产中幼龄林进行改造,可提高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核桃低效林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技术,以期为核桃的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核桃低产林改造实用技术,包括改劣换优、改善立地条件、土肥水管理、调整树冠结构、疏雄、机械创伤促进结果等方面内容,为核桃栽培利用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帮助,对核桃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和生态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秦巴核桃产区核桃放任生长树的调查研究,针对放任生长树多种表现特点,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核桃放任生长树的整形修剪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济源市核桃低效因综合改造技术,包括实生树或劣种树高接换优、放任核桃树的改造以及加强核桃园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当地核桃园的高产高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华阴市核桃低效园综合改造技术,包括实生树或劣种树高接换优、放任核桃树的改造以及加强核桃园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当地核桃园的高产高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山地核桃低产园改造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核桃出口量增大,价格一路攀升,果农对核桃栽培管理逐渐重视。但由于对核桃栽培缺乏了解,盲目投入进行管理,果品的产量和质量没有提高。作者通过三年栽培试验,总结了山地核桃低产果园改造技术,通过合理调整树势,精细花果管理及适宜的采摘等措施,提高了核桃产量和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岐山县核桃生产产量和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包括栽植立地条件差、土壤养分不足、品种混杂、栽培管理水平低、病虫害严重等方面内容,提出了垦复改土、施肥保水、品种改良、加强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低产林改造技术,以确保核桃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10.
和田地区是我区核桃主产地,核桃栽培历史悠久,但低产核桃与品种混乱现象比较严重,品种良种化比例较低。近几年来和田地区利用高接技术对低产核桃林改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农民的增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核桃绿枝嫁接技术是目前核桃低产林改造中的重要方法。赫章县针对当地春初易发生灾害性天气的实际情况,为提高嫁接存活率,摸索出了春初枝接、5月绿枝嫁接、7月再次补结的方法,3次嫁接可使嫁接总存活率达到90%以上,对于赫章县发展核桃产业,进行集约化经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核桃是循化县的主导农业特色产业之一。生产发展前景广阔,产业开发潜力巨大。以往由于发展生产资金投入不足,良种短缺,经营管理粗放,栽培方法落后,普遍采用混杂劣质品种点播,实生繁殖定植低标准,综合抚育管理跟不上,造成生长不良,病虫害比较严重,树势弱。循化县核桃生产中形成的低产小老树有30.6万株,占现有资源总株数的20.15%。为了综合控制新发展栽培中"小老树"的产生,全面改造原有低产小老树,提高核桃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本文在总结过去低产小老树改造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6项综合管理及配套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13.
核桃是循化县的主导农业特色产业之一。生产发展前景广阔,产业开发潜力巨大。以往由于发展生产资金投入不足,良种短缺,经营管理粗放,栽培方法落后,普遍采用混杂劣质品种点播,实生繁殖定植低标准,综合抚育管理跟不上,造成生长不良,病虫害比较严重,树势弱。循化县核桃生产中形成的低产小老树有30.6万株,占现有资源总株数的20.15%。为了综合控制新发展栽培中"小老树"的产生,全面改造原有低产小老树,提高核桃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本文在总结过去低产小老树改造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6项综合管理及配套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改造模式对柏木低效林的改造效果,以德阳市旌阳区柏木( Cupressus funebris)低效林(简称纯柏)为对照,对4种改造模式(核桃+无植草、核桃+菊苣、核桃+苜蓿、核桃+鸭茅)的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纯柏相比,4种改造模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养分( P、K)含量,各个改造模式中的土壤微生物总数、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及有效磷与纯柏差异显著;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养分各指标含量间相关关系不同,其中,土壤微生物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蔗糖酶与过氧化氢酶、脲酶呈显著正相关,其余酶活性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pH之间、土壤全钾与速效钾、全磷及有效磷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肥力分析表明,3种林草复合模式均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核桃+菊苣模式改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陕西省宁陕县低产核桃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核桃林改造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建立核桃采穗圃、高接换优、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指导宁陕县的核桃林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17,(13):122-123
在对盘州市核桃产业发展和低产林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该市核桃低产林形成原因、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以提高核桃林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核桃放任树的树体表现,即大枝过多、层次不清,结果部位外移、内膛空虚,生长衰弱、坐果率低,衰老树自然更新现象严重。同时阐述了核桃放任树的改造修剪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火元  龚祥 《吉林农业》2011,(12):174-174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西南区核桃低产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核桃林改造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改良品种、加强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四川西南区低产核桃林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怒江州历史上就有核桃种植,野生核桃资源十分丰富,据2005年调查,怒江州核桃树超过了400万株,且大部分为野生铁核桃,主要分布在贡山、福贡、泸水、兰坪4县。由于铁核桃利用价值低,难以让人们接受,因此没有形成商品,其经济价值较低。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我们通过引进外地优良核桃品种接穗,将其嫁接改造成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优质泡核桃,结合后期管理,3~5年即可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幅员广阔,地形复杂,核桃种植历史悠久,是山东核桃主产区之一。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南山核桃种质资源丰富,产业优势明显,但普遍存在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实生栽培比重过大、栽植密度过大、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等。根据南山核桃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合理间伐、高接改优、加强管理等增产增效的技术措施,以期提升南山核桃产业发展潜力与空间,进一步促进南山核桃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