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几种除草剂靶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用靶标对除草剂进行分类,对于新型除草剂的设计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迄今为止,人们已发现除草剂的不同作用位点近30种,涉及到50余种不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文中介绍了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咪唑甘油磷酯脱水酶(IGPD)、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ce)、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及其各自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分别从酶的生理功能、酶学特征、抑制剂作用机理、抑制剂的研究、抗性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除草剂都是通过特殊酶的抑制而产生杀草作用的。根据作用靶标对除草剂进行分类,了解靶标酶的作用机理及特性,对于新型除草剂的设计和杂草抗性的防治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本文介绍了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细胞色素P450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乙酞辅酶A羧化酶(ACCace)的研究进展。并分别从酶的生理功能、酶学特征、抑制剂作用机理、抑制剂的研究、抗性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防除农田杂草的除草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除草剂选择性差或使用不当等,均会给作物带来不同程度的药害。为了降低除草剂对作物的伤害作用,国内外学者作了许多有关降低药害的研究工作,如根据不同的作物选用不同的除草剂,改进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培育抗药力强的作物品种和研究使用化学物质来降低除草剂的损害等。目前已  相似文献   

4.
天然产物除草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天然产物除草剂即生物源除草剂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和研究进展,概括了天然产物除草剂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主要介绍了植物源除草剂和微生物源除草剂的研究概况,为应用天然产物进行杂草防除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天然产物除草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除草剂中的安全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除草剂中安全剂的应用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分类、目前商业化种类及应用情况,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其作用机制,并展望了安全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根据扎兰屯市农业生产中除草剂药害的发生情况,系统分析了引起药害的原因,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识别,提出了药害后的补救措施,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商品化应用及环境生物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末发明除草剂以来,除草剂一直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农药之一。随着除草剂工业、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在经济植物和粮食作物的品种改良中迅速得到应用,推动了抗除草剂植物的大规模种植。很多学者开始关注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和管理给当地带来潜在的生态风险,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除草剂的发现开始,详细地阐述了除草剂的分类以及抗除草剂基因的研究和发展,分析了抗除草剂基因植物大规模种植之后可能导致的直接或者间接的生态影响及潜在风险,并对这些潜在风险的评价和管理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武菊英 《植物保护》2002,28(6):48-49
介绍一种除草剂生物测定的分析方法平行剂量反应法。该方法基于Logistic参数方程的原理 ,结合除草剂与植物间的作用特性 ,得出了描述测试植物与除草剂相互关系的参数 ,通过总结参数 ,来评价所测试的因素对药效的影响程度。如果所测定的因素单独应用不对测试植物产生明显影响时 ,可用此方法  相似文献   

9.
磺酰脲类除草剂开发的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本文对近期开发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按用途分类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文中涉及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等。  相似文献   

10.
夏玉米田杂草种类多,危害重。本文试图通过对杂草种类的调查和发草规律的研究,为开展化学防除提供依据。一、材料和方法夏玉米田主要杂草种类、危害及种群调查,采用目测法和计数法结合进行。主要杂草发草规律选不同类型田定点观察记载,分析杂草发生规律和出草高峰。除草剂的选用及配方筛选试验,采用当前应用的国产除草剂品种。根据杂草发生为害规律及除草剂的作用特性和经济效益进行技术配套。  相似文献   

11.
Chlomethoxyfen [5-(2, 4-dichlorophenoxy)-2-nitroanisole]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pre-emergence herbicide in rice in Japan, where it is known as chlomethoxynil. It is effective against many annual weeds and some perennials, including Eleocharis acicularis and Sagittaria pygmaea. The activity of chlomethoxyfen is only slightly affected by water movement because of its low water-solubility. It is more toxic to shoots than roots and is rapidly absorbed by roots, with limited translocation to upper parts of the plants. The demethylated derivative, which was presumed to be conjugated with plant materials, was identified as the major metabolite in plants. Several other metabolites were also detected in soils and animals. Chlomethoxyfen increases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activity in plants under light conditions, resulting in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biphenyl-2-ol content. The biochemical basis of the light requirement of diphenyl ether herbicides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水资源的利用问题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有关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水资源的利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转变观念,按照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和治水思路,以全面的水资源价值观和科学的评价规则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和节水规划,提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水资源利用及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3.
和田河中下游生态环境特征及公路工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田河中下游具典型的人陆沙漠性气候特征。近40a来.该地区年降水量虽略有增长.年均沙尘暴和浮尘天数微弱下降,但河水年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和田河携带的人量泥沙成为绿色走廊的沙源。该区十壤质地粗、肥力低、盐碱化强;植被组成简单、结构单一,从河床向两侧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在风蚀、水蚀及流沙人侵较强烈的地段,植被多出现败相。所以,和田河中下游生态环境脆弱.公路建设是一种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为减少其对和田河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一些针对性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河北坝上风蚀对农田土壤肥力水平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坝上地区风多风大,冬春季节降水少,使得大片农田长期处于强烈的风蚀之中.由于地表土壤养分的大量流失,农田土壤生产能力下降,导致荒漠化进程加剧.针对传统和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及风蚀物养分的变化,研究分析了土壤的风蚀和有机物及养分衰减的定量关系及其衰减的机理.结果表明:风蚀过程是农田土壤退化的重要路径,可以通过风蚀物中有机质和养分的含量估算农田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的损失量.土壤风蚀过程中,保护性耕作比传统耕作可以减少风蚀量62.56%.有机质损失减少31.05%,全氮损失减少29.15%,全磷损失减少32.25%,全钾损失减少66.11%;有机质及养分主要集中在细微的土壤颗粒之中.风蚀对土壤营养物质及有机质的流失高于土壤的流失,风蚀是土壤退化的重要原因,恶化环境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可以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防止农田沙漠化和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5.
葡萄贮藏中有机酸代谢与果实褐变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葡萄的褐变与其有机酸的代谢密切相关,褐变的程度与有机酸含量下降的梯度成正比。有机酸含量的降低使pH向碱性方向移动,从而诱发多酸氧化酶的活性,引起褐变。所以一定含量的有机酸是保持果实品质、防止酶促褐变的重要因素。贮藏期间,无核白葡萄有机酸含量急剧减少,pH环境变化剧烈,果实褐变程度最重;喀什哈尔葡萄有机酸贮备的绝对值虽然小于无核白,但下降平缓,变化幅度小,所以褐变程度小于无核白;木纳格葡萄有机酸的损失最少,pH环境变化细微,无褐变发生。所以多酚氧化酶引起果实褐变与有机酸损失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不同形态磷肥对棉花生长和AM真菌接种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两室根箱栽培棉花新陆早13号实验,研究了磷酸二氢钾、植酸钠(Na-phytate)2种磷源形态对AM真菌Glomus mosseae接种效应的影响及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磷肥的条件下,接种Glomus mosseae真菌时,棉花的生长势没有显著差异,棉株地上部磷含量显著高于没有接种Glomus mosseae真菌的处理。施磷酸二氢钾时,接种Glomus mosseae真菌对棉花生长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棉株地上部磷含量也显著提高;施用植酸钠时,接种Glomus mosseae真菌对棉花生长势与棉珠地上部磷含量都没有显著影响。对Glomus mosseae真菌接种处理而言,不同形态磷素处理,植物室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大小顺序为磷酸二氢钾>植酸钠>对照。磷素形态对Glomusmosseae真菌的侵染率没有显著影响。不施磷肥Glomus mosseae真菌的侵染率要显著高于施用磷酸二氢钾、植酸钠磷肥的处理,这说明,Glomus mosseae真菌在土壤磷较低时有利于侵染棉花根系。  相似文献   

17.
依据实地考察实测资料,分析渭干河-库车河灌区的水量平衡、盐量平衡、引水和排水矿化度的变化特征、排盐效率及排水的主要盐分离子.结果显示: (1) 受灌区上游大型水库的调蓄作用,灌区引入地表水的年际变化不大,年内引水出现双峰,排灌比例在8.79%~18.65%,引水利用量为22.53~30.05亿m~3,主要用于农业灌溉用水,农田园林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75.26%. (2) 随着灌排系统的完善,渭干河-库车河灌区整体处于脱盐过程,年均脱盐量为86.64万t,灌区非盐化土地面积扩大,盐渍化土地面积缩小,灌区内耕地的土壤含盐量减少.(3) 由于大型水库的调蓄作用,灌区引入地表水的矿化度年变幅也较小,1993~1996年平均为0.38 g/L,1997~2001年平均为0.42 g/L,在年内洪水期水量大,矿化度相应偏小.年均排盐量为99.77~275.40万t,排水量和排盐量总体变化趋势相一致,呈略微上升趋势.排水盐分离子中,阴离子主要以Cl~-为主,其次是SO_4~(2-);阳离子主要以Na~+为主,Mg~(2+)出现的机会较小.保持灌区水盐持续均衡所需达到的水量排引比为0.09:1.  相似文献   

18.
The spread to the nervous system of topically applied neurotoxic insecticides is discussed. During spread different insecticides may distribute themselves between fluid and solid phases within the insect's tissues in greatly differing ratios. These differences are reflected in their concentrations in the haemolymph, which is probably the medium mainly responsible for distributing insecticides within the insect, and also the main source from which insecticides enter the nervous system. Evidence for spread via more restricted pathways, such as tracheae or the nerves themselves, is conflicting. The mode of action of neurotoxic insecticides is briefly reviewed, including the role of secondarily released neuroactive stress substance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resistance is expressed at the site of action is also discussed. Finally, the nervous system is examined for new sites of insecticidal action which, if attacked, could give greater specificity.  相似文献   

19.
张掖绿洲冷岛效应时空格局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表温度是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中小尺度区域的热量资源和热场分布对绿洲冷岛效应的研究以及评价绿洲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LandsatTM卫星影像,采用单窗算法,反演了张掖绿洲1999年和2007年两个时期的陆地表面温度(LST),构建了绿洲"冷岛"比例指数,定量分析了张掖地区近8年来绿洲冷岛效应的时序变化,并且通过对张掖热场的分析,揭示了冷岛效应的空间变化特点。结果表明:①张掖绿洲冷岛效应明显,但近8年来有减弱的趋势;②南北向绿洲内部和荒漠内部温度差异均在减小,城区温差在扩大;东西向绿洲内部和城区内部温度差异均在减小,荒漠温差在扩大;③水体、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和林地的平均LST有所降低,荒漠等未利用土地LST有所升高,其中建筑用地的LST减幅最大。为研究绿洲的光、热、水、土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变化,评价绿洲的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同时对绿洲与荒漠之间的大气物理模型及动力学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干旱区农田蒸散量的日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塔里木灌区位于中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 ,本区开垦前是沙漠起伏、灌木丛生的原始荒漠 ,原始胡杨林点片连绵生长于荒漠之中。 1 95 2年 3月开垦至 1 996年 ,全灌区总灌溉面积已达到 660 0 0 ha。形成了稳定的农业生态环境 ,成为塔里木盆地最大的新绿洲。绿洲内部农田蒸散的日变化规律 ,极具干旱区特点。本文通过中国科学院阿克苏水平衡试验站的观测试验和一些干旱、半干旱及湿润地区的蒸发日变化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 ,论述了干旱区蒸发日变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