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沙棘与俄罗斯沙棘杂交子代优良单株的早期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坝口子水土保持植物开发中心的俄罗斯沙棘品种与中国沙棘优良类型互为父母本的杂交子代为研究对象,在目测选优的基础上对10个组合24个杂交子代,通过百果重、棘剌密度、果柄长度3个主要经济性状的综合评价,从中选育出13个优良杂交子代,包括两个优良类型.大果类型:百果重在30g以上,少刺类型:棘刺密度在1.5个/10cm以下.同时就适应性指标--保存率等性状也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为果用型沙棘优良品种的进一步选育提供材料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方法对7个沙棘品种的种子形态及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沙棘品种间的千粒质量、种子形态、生活力、发芽速率、发芽指数、发芽率都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千粒质量最大的品种是契切克,最小的是中国沙棘;中国沙棘的种子形态指标显著小于引进的大果沙棘品种;7个沙棘品种中,中国沙棘能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高的发芽率,萌发特点属于爆发型;依尼亚,契切克、阿尔泰、丘伊斯克、壮圆黄属于过渡型;深秋红则属于缓萌型;相关分析表明,种子大小对萌发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亚种间杂交稻物质积累与运转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种间杂交稻干物质积累较高,且主要表现在结实期。但亚种间杂交稻的物质运转率,茎鞘物质的输出率与转换率低,成熟期茎鞘中可用性醣的残留率高。与籼型三系杂交稻汕优63相比,亚种间杂交稻剑叶的光合产物分配到穗部的较少,滞留的茎鞘中的较多。  相似文献   

4.
沙棘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还原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羟自由基、清除DPPH自由基4个方面研究了沙棘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同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沙棘多糖对O2-·清除能力明显强于Vc,EC50为0.2mg·mL-1;还原力较低;抑制羟自由基产生能力略低Vc,EC50为0.597 mg·mL-1;清除DPPH·的能力略低于Vc,清除...  相似文献   

5.
对同一生境下的中国沙棘、蒙古沙棘、俄罗斯沙棘茎的木材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发现3种沙棘茎的木材均为环孔材,管孔密度蒙古沙棘最大,管孔直径俄罗斯沙棘最大,导管、管胞、木纤维的长度均为蒙古沙棘最长,俄罗斯沙棘导管及木纤维的长度均小于中国沙棘,但中国沙棘的管胞最短。中国沙棘多为多列射线,蒙古沙棘单列射线居多,俄罗斯沙棘无多列射线,这表明3种沙棘不同组织的进化不同步。3种沙棘木纤维长度均大于500μm,符合纤维板的生产要求。薄壁组织的存在可为形成层的活动及不定根、不定芽的产生提供养分。  相似文献   

6.
通过PEG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中国沙棘、西藏沙棘和棱果沙棘进行了萌芽期抗旱性研究.通过各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发芽势、发芽率、种子萌发指数、种子活力指数的分析表明,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抗旱性明显高于棱果沙棘,其中中国沙棘的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7.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100-105
为筛选适合食药用杂交桑品种,测定了5个杂交桑品种的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 DNJ)、总黄酮、多糖、总多酚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含量,并用隶属函数法对桑叶的药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杂交桑桑叶DNJ、总黄酮、多糖、总多酚和GABA含量存在较大差异,5个杂交桑品种药用品质从高到低依次为丰驰、秦桑、浙桑3号、浙桑1号、鲁桑1号。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处理对沙棘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胚根生长量的比较分析,研究了水、气、基质等适宜的8h光照环境中,不同温度处理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种子的发芽率和胚根生长量在不同温度下变化明显,在20~30℃的变温或30℃恒温下发芽率高、发芽整齐;从胚根生长量来看,20~30℃的变温效果最好,在这一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胚根生长量增大.  相似文献   

9.
杂交油菜夏繁与冬繁种子性状表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聚乙二醇预处理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2.5%的聚乙二醇-6000对沙棘(Hippophae spp)种子进行预处理。结果显示:聚乙二醇(PEG)预处理能提高沙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缩短发芽时间,并且能增加萌发种子的呼吸强度、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溶性糖的含量,促进沙棘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1.
西藏沙棘是西藏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为促进西藏沙棘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西藏林芝地区的西藏沙棘种子为对象,研究不同温度对其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藏沙棘种子在10,15,20和25℃下种子发芽率均高于90%,说明种子具有较宽的萌发温幅。同时,在4个温度处理下种子的萌发势均大于50%,种子在萌发3 d内都达到了萌发高峰期,发芽进程时间均较短,表明西藏沙棘的种子属于“速萌型”。西藏沙棘种子在20℃具有最高活力,25℃处理的种子对温度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种子活力下降更快,温度在20℃以下,种子对温度具有相对较低的敏感性,种子活力下降较慢。在10℃时种子依然具有较高的活力和发芽率,证明了西藏沙棘种子的萌发阶段对青藏高原的高寒环境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6个品种沙棘种子特性的比较,并对种子形态指标与千粒重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的6个品种中,千粒重的变化范围比较大,李沙4号最大(19.32g),明显高于其它品种。(2)6个品种种子的长度、宽度、厚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辽阜1号和李沙4号的特征值明显高出其它品种。(3)沙棘种子的比重因品种不同而异。实优2号的比重最大,为1.057 3,实优1号的比重最小,比重与发芽率的大小顺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天津农业科学》2016,(7):111-114
对新疆天然分布的两种沙棘属植物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特点进行了研究。以野生中亚沙棘、引进俄罗斯大果沙棘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其在20/30℃、15/25℃、5/25℃、10/20℃、20℃、5/15℃、2/5℃条件下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种的沙棘种子萌发情况差异均较大,2/5℃低温可以完全抑制两种沙棘种子的发芽,温度升高对沙棘种子发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野生中亚沙棘在各变温条件下萌发率均高于俄罗斯大果沙棘。两种沙棘的最适温度均为20/30℃,在此温度下野生沙棘种子萌发率为92%,大果沙棘为74%。  相似文献   

14.
几种沙棘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沙棘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研究沙棘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及温度、pH值、底物浓度对其影响。[结果]不同沙棘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不同。在3种沙棘中,阿尔泰新闻的酶活性最高,且一直上升,向阳的酶活性最低,优胜的酶活性随种子的萌发先增加后降低。淀粉酶的活性在pH值为6.8时最高。酶活性随着底物(1%淀粉)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值(6%)时,酶活性趋于平稳。沙棘种子萌发期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5℃,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且温度过高会使酶失活。[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沙棘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谢佳琦  李贺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19-3322
以3个沙棘品种(亚历山大12号、实优1号和丘伊斯克×中国无刺雄)的果实为材料,通过气-质联用法建立了沙棘种子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微量分析技术.脂肪酸用标准品结合质谱进行定性确证分析,脂肪酸组成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结果表明,沙棘种子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71.2%~76.0%),其中亚油酸(C18:2n-6)含量最高(35.6%~39.0%),α-亚麻酸(C18:3n-3)含量次之(27.8%~33.4%).  相似文献   

16.
复合钠盐胁迫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种子萌发对不同浓度(0、20、50、80、100、150、200mmol/L)复合钠盐(NaCl、Na_2CO_3,和Na_2SO_4)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沙棘种子的萌发,20、50、80、100和150mmol/L等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的萌发率分别为84.44%、55.56%、32.22%、20.00%和4.44%,均极显著低于对照(100%,P<0.01),而且萌发进程减慢,200mmol/L盐胁迫处理的种子全部不能萌发.未经盐胁迫处理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指数(11.43)和活力指数(291.32),二者均随盐胁迫浓度的提高而减小,而且不同盐浓度间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沙棘和大果沙棘种子为材料,研究温度及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萌发温度对沙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时间均有极显著影响,30℃恒温和30℃/20℃变温条件有利于种子萌发,15℃恒温条件不利于种子萌发;中国沙棘种子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比大果沙棘种子萌发能力更强;沙棘种子较容易萌发,3%~9%浓度的过氧化氢、40℃~60℃热水浸种处理对提高沙棘种子萌发能力无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杜仲人工杂交获得的种子为材料,进行了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化研究.结果表明:无茵苗培育的方法可以提高杜仲种子的发芽率;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6-BA2mg·L-1,诱导率为85;单节茎段快速增值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6-BA2mg·L-1,增值系数为3.80;而最适宜单节茎段生长的培养基为MS+6-BA1 mg·L-1+NAA0.1 mg·L-1,生长系数为3.71;无根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5 mg·L-1,生根率达90.  相似文献   

19.
为探寻宽叶羌活种子深休眠原因及打破休眠的途径,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水浸提宽叶羌活种子,测定其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宽叶羌活种子中存在较强的内源抑制物质;在种子耐受温度范围内,随着浸种温度的升高,浸提液中内源抑制物质生理活性愈强,45℃条件下的水浸提液对白菜抑制活性最强,35℃次之,25℃最弱;并且在同一温度下对白菜种子抑制活性随着浸提次数的增加而减弱.采用45℃条件下短时间浸提能有效去除大部分内源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20.
北五味子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的消长规律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在五味子种子的贮放期内,给以较低温度和湿润的条件,其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尤以8 ̄12℃湿沙层积处理最有利于抑制物质活性降低;室温干燥贮放,内源抑制物质活性降低幅值最小。在纸层析谱上五味子种子内源抑制物质主要分布在Rf值为0.6左右和1.0区段,且随着贮放时间延长,各处理、各区段抑制活性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