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物元模型的森林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物元模型对森林资源质量进行评价,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评价目标和森林资源质量的定义建立森林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1999年湖北省通山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例,建立森林资源质量评价物元模型。【结果】1999年湖北省通山县森林资源质量等级为Ⅲ级,即良。用模糊综合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森林资源质量等级也是Ⅲ级,证明物元分析法可用于森林资源质量评价的研究。【结论】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物元分析法无需人为给定指标权重,减少了评价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基于改进模糊物元的水安全评价模型,为有效评价区域水安全状况提供支持。【方法】建立基于熵权的改进模糊物元模型,选取人均水资源量、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地表水利用程度、地下水利用程度、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用水综合定额、人均用水量、工业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率、Ⅳ级以上水质级别占总河长比例、洪水受灾面积率、干旱受灾面积率、单位面积蓄水工程总库容、堤防保护耕地面积率、灌溉面积率等14项评价指标,对山西省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等11个地区的水安全进行评价。【结果】采用基于熵权的改进模糊物元模型对山西省水安全状况的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属于水不安全地区,综合评价等级值为1.950 3;晋中市、阳泉市、长治市、忻州市和晋城市属临界安全地区,综合评价等级值分别为2.178 9,2.138 1,2.121 1,2.102 4和2.088 2;太原市、运城市、吕梁市、临汾市、朔州市和大同市属于不安全地区,综合评价等级值分别为1.869 1,1.825 9,1.816 9,1.796 2,1.769 7和1.746 3。【结论】建立的基于熵权的改进模糊物元模型的水安全评价结果与当地水资源实际状况基本相符,可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模糊物元模型对再生水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价,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建立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再生水资源价值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调查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模糊物元法计算西安、咸阳、宝鸡和渭南4个城市的再生水资源价值评价结果,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层次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校验。【结果】利用建立的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再生水资源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安、咸阳、宝鸡和渭南4个城市再生水资源价值进行评价,得到上述4个城市的欧式贴近度分别为0.696 8,0.619 6,0.513 9,0.427 6,Ⅰ~Ⅳ等级的欧式贴近度分别为0.864 9,0.707 4,0.489 7,0.380 6,通过计算西安、咸阳、宝鸡和渭南的贴近度与4个等级贴近度的欧式距离,确定4个城市的再生水资源价值等级分别为较高、较高、较低、低。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对4个城市再生水资源价值评价等级进行校验,表明评价结果合理可信。【结论】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再生水资源的再生水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客观合理、可信,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评价模型对森林质量进行评价,主要方法是解决各个指标权重的问题。以红花尔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4种赋权方法对其评价结果的影响,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专家直接打分法确定其权重,并比较分析不同赋权方法得出的权重值与评价结果。结果表明,主成分与专家直接打分法得出各指标权重结果大致相同,得出的森林质量等级均为Ⅱ级;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指标权重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得出的森林质量等级为Ⅲ级。分析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和专家直接打分法在确定权重方面较其他2种赋权方法更为准确,获得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数据挖掘算法实现多因子共同影响下的林地质量综合评价,探索林地质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提高森林经营信息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使用辽宁省抚顺市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森林资源小班数据,采用粗糙集算法筛选出与林地质量相关的重要因子,然后建立C5.0决策树,得出环境因子与林地质量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影响胡桃楸林地质量的主要因子有坡度、坡向、坡位、海拔、下木种类、下木盖度、地被物种类、地被物盖度和土壤质地;以粗糙集方法选取的因子为输入变量的决策树模型规模小、复杂度低、决策规则简单,预测准确率达91.20%。【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林地质量等级预测和评价方法,能在保证模型准确率的同时降低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性,提高数据挖掘效率,并能克服一般林地质量评价中靠专家打分的局限性与主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合理的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为准确地评价特定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制定和实施该地区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方法】将集对分析理论引入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领域,利用四元联系数分析各评价指标之间的优劣关系,并通过各指标权重关系确定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所属等级,建立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模糊四元联系数模型。【结果】应用所建立的基于模糊四元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对安徽省淮北市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淮北市当前水资源承载能力发展形势严峻,已趋近饱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总体状况会有所好转;所建立的评价方法计算过程合理可靠、简便快捷,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结论】基于模糊四元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能较好地描述复杂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优劣差异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基于物元分析模型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土地整理项目整理前、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旨在为今后土地整理工作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供经验。【方法】参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指标体系,根据土地整理项目相关标准,从水、土壤、生物和社会环境4个生态要素中,选取了11个指标构成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在物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物元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开原市庆云堡镇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评价。【结果】利用构建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物元模型,对开原市庆云堡镇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显示,土地整理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等级为“较好”,较土地整理前的“一般”等级有很大提升;土地整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水量供需能力和灌溉保证率得到提升,水土流失得以控制,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中低产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改善,系统抗灾能力增强。【结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物元分析模型在用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土壤空间数据库支持的陕西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改进传统的土壤肥力评价方法。【方法】在陕西土壤空间数据库的支持下,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GIS环境对全省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编制了土壤肥力评价等级图。【结果】陕西省土壤肥力质量较差,以3~6级肥力为主,占总面积的74.5%,其次为2、7级肥力土壤,1、8级肥力土壤所占比例很小,不足5%;陕西省北部土壤肥力偏低,大多在4级以下,关中地区以3、4、5级土壤居多,南部山区以2、3、4级肥力土壤为主。【结论】基于土壤空间数据库的肥力评价,实现了土壤肥力的分级评价自动化,提高了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合理的多属性水文预报组合决策方法,为提高水文预报的精度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水文预报的特点,提取了水文预报中的4个决策属性指标,利用主观权重和熵权结合的方法确定属性指标的综合权重。将模糊物元理论和信息熵引入水文预报研究领域,利用模糊物元理论处理水文预报中的模糊信息,然后结合信息熵对属性进行集结,按照集结后方案的相对贴近度进行择优排序,建立了基于模糊物元的多属性水文预报组合决策方法。【结果】应用该组合决策方法对断面各时间点的预报模型进行择优,得到了断面在某一时间段与实测值更为接近的预报值。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报方法能够择优得到各方案预报值相对误差较小的最优值,有效地提高了水文预报精度,将预报结果至少提升了1个等级。【结论】所构建的基于模糊物元的多属性水文预报组合决策方法,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及较广的适用性,为水文预报精度的提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利用物元分析法构建新疆吐鲁番市各项灌溉用水水质评价综合物元模型,对吐鲁番市各项灌溉用水(如渠水、泉水、坎儿井水、机井水)的水质进行评定。结果表明:10月份灌溉用水水质较好,为Ⅰ级或Ⅱ级;5月份部分灌溉水质为Ⅲ级,水质较差,易造成土壤盐碱化;3月份检测的煤窑沟流域水样水质均为Ⅳ级,不适宜作为农田灌溉用水。对物元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对比显示,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吻合,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吉林西部宜农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以期为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及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模糊数学方法,依据系统性、主导性、有效性、可行性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耐性定律,按照农作物生态幅要求确定合理评价标准;原始数据基于GIS技术处理,应用EXCEL中VBA程序完成评价计算。[结果]吉林西部宜农Ⅰ等地5512km2、Ⅱ等地25985km2、Ⅲ等地7907km2,不宜农地6312km2。根据评价结果,土地利用调整的重点区域是镇赉县、大安县、乾安县、通榆县、长岭县西部,改善灌排条件、治理土地盐碱化、退耕还林还草是土地利用调整方向。[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吉林西部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娜  艾南山  周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43-9645
基于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优劣的模糊性和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性,在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集理论和欧氏贴近度概念,建立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模糊物元模型,并应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避免了权重分配困难的问题和主观判断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优越标准的不确定性。实例研究表明,运用熵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状况,方法是可行的,结论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杨战社  苗倩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442-7444,7573
基于可拓理论与物元模型,建立了土地征用成功度评价的可拓物元模型。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构建土地征用成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可拓理论,建立土地征用成功度的物元模型,通过关联度和等级度计算,客观而全面地给出土地征用成功度的综合评价结果。并通过引入实例,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评价的质量和效果,具有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卢双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34-5136
[目的]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方法]利用《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的评价方法,通过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和综合资源质量等级评价对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资源、水文资源、地文资源、天象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评定研究,进而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结果]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总得分为44.42分,达到《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规定的一级标准。[结论]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云南省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方法]从自然条件、地质环境安全、资源状况、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6个方面出发,结合罗平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以各乡(镇)为评价单元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结果]罗平县各个乡(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自然条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很大的相关性;综合来看,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罗平县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又  刘凌  闫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382-384,453
[目的]采用模糊物元模型评价河流健康状况。[方法]基于模糊物元分析原理,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模型,并根据海明距离提出改进的从优隶属度计算方法;从水文特征、生态特征、环境特征和服务功能4个方面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用于秦淮河健康评价实例中。[结果]秦淮河健康水平为"中"级别;该评价结果与综合指数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多级别模糊物元分析模型的有效性。[结论]该研究为河流健康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满城县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76-8780
[目的]为用科学的可持续的方法来开发地质公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等级评价标准,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满城县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单项定量评价,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满城县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满城县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有4级生态旅游资源1处,3级生态旅游资源11处,2级生态旅游资源7处,1级和未获等级的多处;将该地质公园划分为5个旅游区域—刘家台、曹家峪、白龙、神星、满城镇。综合评价结果值为满城镇〉曹家峪〉白龙〉刘家台〉神星。[结论]根据总体评价结果,结合政府部门、旅游景区经营者和社区代表的意见认为:满城镇由于拥有抱阳山和满城汉墓景区,资源品位及组合条件好,距县城和顺平很近,交通便利,可首先开发;曹家峪以北方独特的规模比较大的温带溶洞风光见长,位居第二;白龙第三;刘家台、神星位居其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了解安吉县赋石水库流域内河流水质状况。[方法]2010年7月对该流域河流中15个点进行监测取样,采用室内测试分析和模糊数学综合分析法,分析了各测点DO、CODMn、NH4+-N、TN和TP 5项指标。[结果]构建了评价因素和评价等级的论域,计算了各监测点评价因子的关系矩阵,确定了监测因子的权重,并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各监测点的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河流水质为V类水,主要污染物为CODMn和TN。[结论]2010年7月以后该流域水质出现恶化,主要污染因子为CODMn和TN,需要加强对面源污染的管控。  相似文献   

19.
洪湖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6年6月在洪湖采集的20个水样的水质指标测定结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洪湖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评价方法可有效地进行水质分析,评价结果为该时段水质状况以Ⅲ类水为主,不能充分满足湖泊水体功能的要求.水质评价结果可以为洪湖生态恢复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