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了安达地区养牛户中发生的乳牛血红蛋白尿病例的病史:测定了饲草、饲料及土壤磷,病牛和假定健康牛的表无机磷、血清钙和红细胞压积。结构表明土壤-饲草低磷生物链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病牛的临床病理学变化主要是伴有低磷血症的溶血性贫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的部分乡、苏木、镇的耕牛在枯草期,以异食癖、跛行、生长发育不良、易骨折等主要症状为特征的牛的疾病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土壤和饲草中的磷含量、血清钙和无机磷、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同时在枯草期对病牛进行了补饲麸皮和骨粉的试验。认为耕牛所患的“瘸腿病”是由于日粮磷缺乏引起的原发性缺磷症。  相似文献   

3.
奶牛血红蛋白尿病发生于高产乳牛,通常在产后2-4周内发病,以第3-6胎的乳牛多发。特征是奶牛尿液呈淡红色至紫红色,故又称红尿。由于红细胞在血液中大量溶解,释放出的血红蛋白经肾脏排出所致。 1 病因: 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饲料中磷不足有关,病牛血清中无机磷含量降低为正常的50%。许多十字花科植物如油菜等,含磷较少,在天气长期干旱和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后半叶,报导了苏格兰牛生犊后的血红蛋白尿症,接着在非洲、亚洲、澳大利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相继以种种病名做了类似的描述,曾用过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红尿和营养性血红蛋白尿等症。这些病名在许多书刊中又称之为产后血红蛋白尿症。根据最近一些报导,此后的发生不是或不单纯是缺磷还有缺硒、缺铜的可能。按照这一理论,采取综合措施,治疗两头病牛,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研究观察了土壤、牧草低磷条件下,诱发奶牛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发现血清磷、红细胞膜总脂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下降:血清磷由(43.10±8.103)mg/g下降至(21.33±2.231)mg/g;膜总脂由(0.00267±0.000129)g/mL下降至(0.00224±0.000129)g/mL;SOD由(217.65±3.041)U/mL下降至(40.62±5.44)U/mL,差异显著(P<0.01)。但微粘度(η)和红细胞丙二醛(MDA)上升:η值由0.8433±0.0215上升至1.7285±0.1451,表明膜流动性下降;MDA由(0.536±0.078)nmol/mL上升至(1.093±0.180)nmol/mL,差异显著(P<0.01)。结果显示,低磷不仅引起奶牛血红蛋白尿症而且诱导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低磷血红蛋白尿症奶牛红细胞膜溶破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然病例 ,采取分组 (血尿组、低磷组、对照组 )对比的方法 ,从分子水平上检测了红细胞膜的磷脂组分、膜骨架蛋白组分及红细胞形态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血尿组奶牛红细胞膜的磷脂组分和膜骨架蛋白及红细胞形态均发生明显地改变 :血尿组奶牛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丝氨酸 (PC PS)及神经鞘磷脂 (SM)显著高于低磷组和对照组 ,而磷脂酰乙醇胺 (PE)含量显著低于低磷组和对照组 ,血清磷与红细胞膜 P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与 SM呈显著负相关 ;血尿组奶牛红细胞膜膜收缩蛋白 、 及区带 - 2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低磷组和对照组 (P<0 .0 1)而区带 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低磷组和对照组(P<0 .0 1) ;从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 ,由低磷发展至溶血 ,红细胞形态从正常的圆盘状→棘形→球形→溶破的演变过程 ,发生血管内溶血时 ,其红细胞膜磷脂组分、骨架蛋白及红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 ,是导致溶血的最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1病因本病以水牛小便呈棕红色至紫红色为主要特征,因在循环血液中有大量红血球被溶解,释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此病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和长期干旱的区域。与地区土壤、饮水和植物中磷含量不足有关。或将长期干旱年生长的植物作饲料,引起食物性磷缺乏以及天气骤然转寒冷促使血管内红血球大量被破坏。主要见于泌乳期带犊的或妊娠期带胎的母牛。2临床症状病牛排出红尿,食欲异常、精神萎顿,体温趋于正常值;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逐渐减少;尿色较深,呈暗红色;红尿期间贫血现象严重,黏膜及皮肤呈淡红或苍白色。有条…  相似文献   

8.
王桂香 《北方牧业》2006,(10):22-22
<正> 春夏季节,有的饲养者常给怀孕奶牛饲喂大量的油菜、萝卜、甜菜等多汁饲料。奶牛吃后会出现产后排出大量血红蛋白尿的情况。据测定分析,这主要是由油菜、萝卜等饲料含磷量过低引起的。此病多发生在奶牛产后3周左右。其主要症状为病牛排尿次数增多,尿液呈酱油色、葡萄酒色、暗红色乃至黑色,均匀透明,镜检见不到红细胞。防治:一、时奶牛要进行科学喂养,最好喂给全价的配合饲料。二、发现病牛,应立即停喂那些含磷低的饲  相似文献   

9.
作者于1996年5月收治1例以排红尿为主症的病牛,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牛产后血红蛋白尿病,应用磷制剂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病历概要 病牛为自繁荷兰种牛杂交后裔,4岁,黑白花,营养良好,乳用。5月23日发病,5月25日初诊治疗,6月3日痊愈出院。病牛终日于狭窄、缺乏阳光的牛棚内舍饲,很少进行活动。病前日粮  相似文献   

10.
乳牛缺磷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北京东郊奶牛二分场发生的以异食、跛行等为特征的乳牛疾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研究了其日粮成分、临床表现、血清钙和无机磷含量及尾椎X线变化,并应用含氮磷添加剂进行治疗试验,就其病因、诊断和防治方面做了初步探讨。本病主要是由于日粮磷缺乏引起的原发性乳牛缺磷症,主要临床表现和尸体剖检所见骨关节解剖学变化与国外报道的放牧乳牛原发性缺磷症相似。日粮磷供给不足,钙过高,钙磷比例太宽是其主要病因,铁过高可促使本病的发生。病牛血清无机磷含量显著降低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可作为一个诊断指标。治疗组血清无机磷极显著升高,恢复正常水平。尾椎X线肉眼观片法和尾椎吸收法诊断本病,前法与临床符合率较高,可作为诊断依据之一,后法可作为诊断参考依据。三次尾椎x线检查未见尾椎吸收或矿化的动态变化。应用含氮磷添加剂配合骨粉治疗乳牛缺磷症疗效显著,但重症病牛骨关节解剖学变化不能恢复。建议有关部门重视并组织生产含氮磷添加剂。  相似文献   

11.
1990年以来,安达及周围地区十几个市县的奶牛常不同程度的发生低磷酸盐血症。为查找病因、探讨发生机理、确定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我们从1994年开始,连续三年对安达地区养牛户奶牛的低磷酸盐血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并测定了病牛和假定健康牛的血清无机磷、钙、镁、碱性磷酸酶、羟膊氨酸及饲料和土壤磷含量。结果表明安达地区土壤含磷量低,导致植物性饲料的磷含量不足,是奶牛发生低磷酸盐血症的主要原因。流行情况和降雨量有关。临床多数表现为骨软症型,少数表现为血红蛋白尿型和混合型。饲料补磷和土壤增施磷肥为主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血红蛋白尿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发病情况及症状奶牛产后血红蛋白尿是长期饲喂缺磷饲料造成畜体低磷酸盐血症,以及大量饲喂十字花科植物饲料导致血液中红细胞被溶解,释放出血红蛋白经肾脏排出而形成棕红色尿液症。并伴有贫血,衰弱,吃食减少,产奶量下降的一种高产奶牛产后代谢性疾病,本病在临床上较少见,笔者从事兽医临床工作多年,仅见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水牛血红蛋白尿是一种伴有低磷酸盐血症的代谢病。主要表现为尿液逐渐由淡红变为红、暗红,直至紫红色和棕褐色,潜血阳性,尿沉渣中无红细胞,血红蛋白降至20—40%,红细胞降至100—200万,血清胆红素呈间接阳性反应,白细胞总数增加,血液凝固性降低,血磷和硷储下降等。目前本病的发病原因及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瘫痪症一般分产前瘫痪、产后瘫痪、牛犊断奶前瘫痪、骨关节变形性瘫痪等,其多为钙磷吸收障碍或钙磷不平衡所致。奶牛瘫痪症高发于哺乳母牛。入冬前饲草准备不足,饲料营养单一,磷、钙比例不当,草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足;营养不良,代谢紊乱,消化吸收机能减退;圈舍潮湿、寒冷,采光差;怀孕牛多胎等原因均可引发奶牛瘫痪症。1症状病牛初期消瘦,精神沉郁,喜卧,站立困难,  相似文献   

15.
水牛血红蛋白尿是一种伴有低磷酸盐血症和血管内溶血的代谢病。临床上以血红蛋白尿和贫血为特征。本病的发生具有季节性、地方性。其原因与饲草含磷量过低有  相似文献   

16.
<正>牛产后血红蛋白尿病是生产牛因缺乏微量元素磷而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临诊上以低磷酸盐血症、急性溶血性贫血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常发生于产后4天至4周的3-6胎高产乳牛,病死率高达50%。通过十几年的基层兽医门诊工作经验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对牛产后血红蛋白尿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及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总结分析,现阐述如下:1病因主要是由于饲料中微量元素磷的缺乏,加上  相似文献   

17.
春夏季节,有的饲养者常给怀孕奶牛饲喂大量的油菜、萝卜、甜菜等多汁饲料。奶牛吃后会出现产后排出大量血红蛋白尿的情况。据测定分析,这主要是由油菜、萝卜等饲料含磷量过低引起的。此病多发生在奶牛产后3周左右。其主要症状为病牛排尿次数增多,尿液呈酱油笛、葡萄酒色、暗红色乃至黑色,均匀透明,镜检见不到红细胞。  相似文献   

18.
梁庆钦 《畜牧与兽医》1998,30(4):174-174
水牛缺磷性血红蛋白尿自1987年以来在本地大范围内流行。现将1987~1996年间在我院诊治的240例总结报告如下。1流行特点1.1病畜分布前来就诊的病牛多为凤阳县各乡镇及邻县的明光、定远、五河、固镇、蚌埠等地养殖户的役用水牛,而这些地方多为山区、丘...  相似文献   

19.
对安达地区以异嗜、破行、骨骼变形、尾椎吸收等为特征的乳牛疾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土壤磷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血清钙、无机磷、镁的含量。结果表明,地区性土壤缺磷、导致草料缺磷,日粮供磷不足是致病的主要原因,由此,建议采取以补磷为主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奶牛低磷性血红蛋白尿是奶牛妊娠后期及产后所发生的一种因缺磷而导致的以急性溶血性贫血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病,每年3~7月间高产奶牛多发,病程3~5d,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