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农棉51(原国棉301)系杨凌中农种业发展有限公司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2003年决选出抗棉铃虫、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早熟的“国棉301”优系。2004~2006年在陕西省参加棉花区域试验,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综合性状突出。2007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中农棉51(审定编号:陕审棉2007003),准予在陕西关中及同类适宜生态类型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鑫秋2号是由山东金秋种业有限公司用PS-2(中棉所41选系)作母本与PS-1(豫棉2067优选系)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品种。2007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08)。  相似文献   

3.
棉花新品种山农圣棉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山农圣棉1号系91—11(罗布麻DNA导入鲁棉6号选育)与ZMS221-6(中棉所45株系)杂交后选育。2008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8019号。经多位专家对山农圣棉1号的田间考察,评价该品种具有突出的抗病性,高抗棉铃虫,盲蝽蟓危害率明显低于其他品种,综合抗逆性状超过鲁棉研28,  相似文献   

4.
中棉所63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丰产优质抗病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7,适宜河南南阳,湖北全省,湖南北部,四川盆地,江苏、安徽淮河以南(盐城除外),浙江沿海长江流域棉区作春棉种植。  相似文献   

5.
赣棉杂11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将M610(赣棉47系×中间材料)×K158配育而成的非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高产、多抗,2006-2007年参加江西棉花区试.2008年3月通过江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赣审棉2008001。  相似文献   

6.
百棉1号是河南科技学院以百农8602作母本与双价抗虫棉新品系新3313作父本杂交.后代经在枯、黄萎病混生重病地系谱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2006年获得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3055E):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f国审棉20090031.同年获得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证书号:农基安证字(2008)第151号)。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等黄河流域棉区及新疆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王晓玲  吴勇 《种业导刊》2010,(10):22-22,30
新科棉1号由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于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是以新棉1038为母本,原69为父本进行杂交,经海南加代繁育通过系普法和混合法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的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编号为:农基安证字(2008)第157号,安全等级为:I。  相似文献   

8.
玉米新品种锦单20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锦单20是由锦州农业科学院于2004年以自选系Tied1为母本、30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并于2009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原试验名称为锦313,审定编号:辽审玉(2009)第424号。母本自交系是1998年以美国杂交种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选育而成,并于2003年定名为Tiedl,  相似文献   

9.
杂交棉新组合异优7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稳凯  王长安  李艳  全庆丰 《种子》2007,26(3):87-88
异优7号是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原安江农校)利用棉花雌雄异熟系异9-3为母本,优质低酚棉品系抗1作父本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棉新组合。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适应性强等特性,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命名(湘审棉2005003)。  相似文献   

10.
棉花抗黄萎病新抗源种质川737、川2802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棉黄萎病菌系及枯萎病菌系,对新种质川737、川2802进行病圃抗性鉴定及不同区域的抗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川737、川2802对我国棉黄萎病三大生理型11个不同菌系的抗性均好,又抗落叶型棉黄萎病,并高抗棉与枯萎病,是我国抗棉黄萎病多菌系,且高抗枯萎病的新抗源种质,在棉花抗病育种中,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和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紫两优301是利用具有紫色标记性状不育系紫红10S作母本与自选优质恢复系R301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属早熟感温型品种。2020 年通过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桂中北稻区早、晚稻种植,桂南稻区低水田及秧田种植。  相似文献   

12.
李明月 《种子科技》2010,28(12):36-36
<正>锦单20号于2009年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锦州农科院以自选系Tied1为母本、301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耐密型玉米单交种。其父本301来源于旅系,由于自身米质差,且雌雄极不协调,在亲本繁殖过程中结实率不好,产量低。要想提高产量,应注意以  相似文献   

13.
张胜 《种子世界》2006,(10):45-45
中棉49号(原系名中287)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利用多亲本聚合杂交及生态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成功的优质高产广适棉花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新审棉2004年008号),2004年7月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04003)。  相似文献   

14.
北种玉l号(原代号红239)是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农垦科研育种中心以外引自交系合344为母本.自育系红系30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玉米单交种.2006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  相似文献   

15.
鲁棉研27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对鲁613系×GK12初始系选系鲁55系后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品种,是转基因抗虫常规棉,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麦田套种。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常规麦套春棉品种。  相似文献   

16.
棉花新品种──辽棉12辽棉12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于1977年用抗黄萎病品系4228同兼抗品种辽棉7号姊妹系4082进行杂交,经人工混生病圃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1994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辽棉12。辽棉1...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3个棉花参试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进一步掌握各品种(系)的特征特性,以及在本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及病虫害抗性,为各棉花品种(系)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3个参试棉花品种(系)的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有较大差异。产量从高到低排名前五依次为:邯棉622、邯棉386、新棉839、邯963、源棉22号;纤维品质从优到劣排名前五依次为:新棉124、衡棉922、源棉22号、邯瑞217、中棉所49。  相似文献   

18.
新陆早43号(原代号石杂3).是新疆石河子棉花所以自育早熟棉新品系4—14为母本、外引优质中长绒材料H2为父本.利用病圃经过多年鉴定筛选而成。2007—2008年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组生产试验,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冀棉16号     
原名师棉5号,系廊坊地区师专生物系从黑山棉×邢台6871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1988年1月经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20.
6两优9368系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神州种业以6311S为母本,恢复系936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002),2011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2011008号),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引种认定(皖农种(2012)34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