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正>犊牛的顺利降生是养牛业繁殖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相关资料显示,犊牛的损失有2/3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过程中,而只有1/3的损失发生在出生后,并且在出生后损失的犊牛中有80%左右是在出生后1周内。因此,要想减少犊牛损失,就应该在其出生前、出生过程中和出生后1周内做好犊牛接产和护理工作。本文就犊牛的接产及护理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几点办法。1犊牛的接生首先,要提前准备好接产及助产所必需的碘酒、高锰酸钾、  相似文献   

2.
初生犊牛的阴囊肿瘤多与阴囊疝、腹股沟疝有关,在出生后2~3月龄出现明显的阴囊肿大症状,初生犊牛出现阴囊肿大的尚不多见.2020年8月10日,在人工助产过程中出生的犊牛发现有阴囊肿大的现象,随即对该犊牛阴囊肿大的发生原因和逾期饲养管理过程进行关注,并讨论研究,从根本上理清初生犊牛阴囊肿大的发生原因,有效防范此种病例的出生...  相似文献   

3.
1犊牛的护理1.1正常出生犊牛的接生犊牛出生后,首先迅速用干毛巾擦净口腔和鼻孔的黏液,并同时用稻草或干毛巾擦净体表的黏液;然后立即用5%的碘酊消毒脐带,以防感染;最后,将新生犊牛置于事先经过消毒处理、铺有垫草并无穿堂风的单个犊牛栏内。1.2对窒息和假死犊牛的急救在发生难  相似文献   

4.
年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对犊牛上呼吸道细菌群的影响,在三组犊牛中用连续取样进行了调查。每组8头黑白花公牛犊,分别置于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各组均在出生后12周接种活的弱毒疫苗,以预防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每隔14天用拭子收集鼻腔和气管中菌群做细菌学检查。犊牛出生后头一天,上呼吸道就进入了各种各样的细菌。尽管他们在一年的不同时期,但三组犊牛出生后1天,其鼻和气管内都有相似的细菌量(P>0.05)。对不同犊牛和不同时间的采  相似文献   

5.
1犊牛 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牛的生长发育迅速,也是最易发病的时期,这阶段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重点做到“三避免”,“五不要”。“三避免”即出生时避免母牛难产导致犊牛窒息;避免犊牛出生后24小时内拱背、翘尾作排粪状而不能排粪;避免犊牛出生后脐带断端感染细菌而发生炎症。“五不要”即犊牛的抵抗力较弱,不要忽视消毒,给病菌创造入侵之机;  相似文献   

6.
犊牛在生长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出生和哺乳阶段的饲养,犊牛的死亡高峰时期就是出生后的7天,这就需要加强新生犊牛饲养管理,使犊牛成活率不断提高,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犊牛下痢是犊牛胃肠粘膜表层乃至深层发生炎症,引起拉稀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与产后7~45d的犊牛,也有在出生后没有吃初乳就开始拉稀的。  相似文献   

8.
<正>1发病原因犊牛腹泻是造成犊牛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多发,以出生1月龄内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犊牛腹泻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犊牛自身免疫力低下。新生犊牛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犊牛出生后没有及时吃到足够的初乳,或及时吃到初乳,但由于妊娠母牛营养不良,造成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不足,致使犊牛免疫力低下,对疾病抵抗力降低而发生腹泻。②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9.
<正>1护理应去除口腔、鼻孔内的粘液,擦干体表的粘液。对脐带进行消毒,犊牛出生后立即用5%~7%的碘酊来消毒,然后每次喂初乳时消毒一次,第二天、第三天各消毒一次。产牛和犊牛要在半小时后分开。对健康母犊牛打耳标,犊牛出生后立即打耳标并记录产犊信息。另外,还需对新生犊牛进行称重并记录。2饲喂初乳的饲喂,犊牛出生后13小时以内必须最少喂完6升初乳,温度38~39℃。饲喂初乳步骤为犊牛  相似文献   

10.
正犊牛是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一般6~8个月断奶)的小牛。这个阶段生长发育是牛整个生命过程中最为迅速的时期,饲养管理的正确与否,对奶牛成年体型、采食粗饲料的能力以及到成年期后的产乳和繁殖性能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犊牛饲养管理十分重要。犊牛出生后,首先要用干净的布擦去全身各个部位的粘液。另外,犊牛出生后脐带未断,应协助扯断脐带。方法是:在距离犊牛肚脐10cm左右处,用5%的碘酒消毒,并用手把脐带中的血液向下滑挤出来后,在该处  相似文献   

11.
<正>牛是反刍动物,犊牛出生后随着月龄的增长,四个胃的容量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在犊牛20日龄瘤胃中就有纤毛虫出现,但此时反刍这一生理活动是微弱的。1幼犊适时断奶的现实意义从我们地区养牛实际来看,绝大多数是终年放  相似文献   

12.
犊牛是指出生至6个月龄的牛.犊牛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牛工作的成败。犊牛抵抗力比较弱、易得病.难以管理,尤其是夏季发病较多,死亡率较高,主要以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腹泻等较常见。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先天因素.如母体缺乏维生素:二是后天因素,如犊牛出生后2h内吃不上初乳;三是犊牛出生后由于饲养管理不良,感染病原体...  相似文献   

13.
<正>脐带炎,是出生奶犊牛最易发生的一种脐带感染疾病。在我市的奶牛和肉牛繁殖场都有发生,发病率在5%左右,随天气逐渐转暖,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病因奶犊牛脐带炎,多为断脐时消毒不严,断脐后护理不当或奶犊牛出生后脐带自行踩断,趴卧潮湿粪污处感染,或蚊蝇在脐带断头处叮咬后产卵而直接感染所致。由于蝇蛆的寄生,更加重了病情。奶犊牛在牛舍或放牧时,脐带划伤后感染,奶犊牛集中管理时,相互舔食、吸吮脐带更会造成感染发炎。  相似文献   

14.
<正> 犊牛出生后的早期存活常取决于其对疾病的免疫力,而对疾病的免疫力又取决于血液中的抗体水平。大多数犊牛出生后不久即可从母体获得优质初乳,从而得到抗体。但据观察和统计,有20%的犊牛不会吮乳,因而出生后头2个月犊牛死亡率可高达30%。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探索在犊牛日粮中添加V_C对降低犊牛死亡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1出生后一小时的护理1.1清除黏液确保犊牛呼吸顺畅,处理好脐带并消毒犊牛出生后往往自然扯断脐带,最好是人工断脐,在距腹部6~8厘米处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然后在断端灌注5%碘酊充分消毒,以免发生脐带炎。脐带有时会出血,通常  相似文献   

16.
犊牛腹泻是在饲养过程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程度不一,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犊牛的死亡,如果防治不当则会给养牛场带来很大损失。犊牛腹泻是一种临床综合症状,其发病原因有很多,大致分为微生物感染、犊牛自身身体条件、饲养环境这三方面。为降低犊牛的发病率,减少损失,我们需要采取一定防治措施,做到病前预防,病后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接第19期)5犊牛腹泻犊牛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初春及夏末秋初多发,于出生后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多发生,特征是拉稀便,软便或水样便,呕吐,脱水和体重减轻。它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以出生一个月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被称为新生犊牛的杀手。致命的腹泻多侵害生后2周内的犊牛,约占犊牛发病率的80%。给养牛业造成较大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农村养牛户在犊牛培育过程中因管理粗放、不科学,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断奶体重也偏低,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在饲养肉用繁殖牛过程中,能不能培育出健康的犊牛是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关键。1犊牛出生后,应尽早让其吃到足够初乳刚出生的犊牛没有免疫力,只有犊牛吃到初乳后,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透过肠壁以未消化的完整状态被吸收,才发挥免疫作用,但是犊牛出  相似文献   

19.
犊牛出生后由母体内部转入外界环境.生活条件骤然发生改变.由通过母体胎盘进行气体交换转变为自行呼吸。由通过胎盘获得营养排泄废物变为自行采食、消化和排泄。子宫内环境较稳定。胎儿受不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旦出生后就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犊牛出生后要迅速适应生理和环境上的巨大变化。此时犊牛比较娇嫩.抗病力差。因此良好的护理对新生犊牛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犊牛易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大肠杆菌引起,犊牛出生后的前2周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为腹泻和败血症,该病多并发病毒性腹泻。据报道,犊牛腹泻的发病率高达60%,患病个体中死亡率高达30%,这给牛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5年5月份某奶牛场,10日龄内的犊牛发生了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临床表现为犊牛食欲废绝、精神不振、鼻镜干燥、回头顾腹,肌肉松驰,心跳快而且弱,呼吸浅表不规则,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末稍发凉。有的不见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有的出现发热后的1~2天内死亡,死前多有腹泻症状,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