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金萍  王士长 《饲料工业》2006,27(16):34-36
采用正交试验L1(645)筛选出植物乳杆菌N3发酵断奶仔猪料的最佳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pH值和湿度。试验结果显示,5因素对乳酸产率的影响次序依次为:接种量>温度>湿度>时间>pH值;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108CFU/ml)、温度37℃、湿度65%、时间48h、pH值6.5。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大黄发酵后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为发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制提供参考。试验对益生菌发酵大黄的盐浓度、pH值、接种量、温度和时间等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大黄的发酵条件为MgSO4添加量为6g、pH值7、接种量2%、温度37℃、时间24h,此条件下,发酵大黄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钦工肉圆乳酸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发酵条件对乳酸菌发酵肉圆的影响,以获得肉圆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选取发酵温度、接种量、食盐添加量和葡萄糖添加量4个因素,采用正交表L9(34)进行正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影响pH值的因素顺序为接种量、葡萄糖添加量、食盐添加量、发酵温度;②乳酸菌发酵肉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4℃,接种量3.0mL,食盐添加量0.6%,葡萄糖添加量1.5%。结论:采用乳酸菌发酵肉圆,可以制得口感好、更营养、保质期长的食品。  相似文献   

4.
王诚刚  郭芸  赵雯 《饲料研究》2023,(3):102-105
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发酵豆粕工艺参数优化及其对豆粕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乳酸菌粉接种量、液料比对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优化发酵工艺参数,比较最优工艺条件下发酵前后豆粕中各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显示,影响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的因素排序为发酵时间>乳酸菌粉接种量>发酵温度>液料比,最优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2℃、乳酸菌粉接种量1.5%、发酵时间72 h和液料比0.8 L/kg。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后豆粕中粗蛋白含量达49.64%。与发酵前相比,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发酵前(P<0.05),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降解率达97.32%(P<0.05)。研究表明,利用乳酸菌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可进一步有效改善豆粕营养价值,提高豆粕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黄芪,研究发酵对黄芪多糖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发酵时间(A)、菌种接种量(B)、发酵温度(C)和初始培养基pH值(D)为4个因素,每个因素设3水平,采用L9(34)正交表,以黄芪多糖含量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依据F值水平将各因子对黄芪多糖含量的影响按主次顺序排列为: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菌种接种量>初始培养基pH值;最佳发酵条件为A3B3C3D1,即在初始培养基pH为6.2,菌种接种量10%和发酵温度40℃的条件下发酵时间6d,黄芪多糖的含量可高达111.40μg/mL,与对照组相比含量提高了51.56%。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黄芪提高了黄芪多糖的含量,这为提高黄芪资源的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优化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金针菇菌糠的条件进而制备饲料微生物添加剂。试验采用L1(645)正交试验,测定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金针菇菌糠的培养温度(A)、外源氮水平(B)、初始pH值(C)、发酵时间(D)、菌液接种量(E)5个因素对芽孢数的影响,同时测定发酵产物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5℃、棉粕添加量3%、初始pH值7.5、发酵时间48 h、菌液接种量10%。对其发酵结果的影响程度依次是外源氮水平>初始pH值>发酵时间>接种量>培养温度。此添加剂中的黄曲霉毒素B1以及重金属砷、铅、汞、镉的含量均符合国家饲料添加剂卫生指标。在此条件下固态发酵菌糠,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数为8×109cfu/g(干重),对其发酵后产品烘干即得到饲料微生物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以苹果汁和牛奶为原料,以pH值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苹果汁发酵乳的最优配方及工艺参数。产品的最佳配比:牛奶添加量55%、苹果汁添加量12%、蔗糖添加量5.5%。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乳酸菌接种量3.0%、发酵时间5.0h、温度40℃。  相似文献   

8.
一株发酵乳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研究对分离自中国青贮窖中的一株乳酸菌BLF01进行了分子学鉴定,结果显示为发酵乳杆菌。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培养基组成(碳源、氮源)和培养条件(温度、接种量、起始pH值)对BLF01乳酸菌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适碳源是乳糖,最佳氮源是酵母粉;最佳培养条件是起始pH值6.5、培养温度35℃、接种量1%,可以考虑将BLF01作为青贮接种剂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选出最佳单一菌株且确定其混合菌比例和发酵路线,再运用正交试验对混合菌固态发酵红薯渣工艺进行条件优化,以达到提高产物粗蛋白质含量的目的。首先采用4株酵母菌,4株黑曲霉菌,5株枯草芽孢杆菌,1株乳酸菌,在相同发酵条件下固态发酵红薯渣,以产物粗蛋白质含量为主要衡量目标,进行单一菌株的筛选;再利用筛选出的4株最佳单菌进行发酵路线选择;最后对选出的发酵工艺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氮源添加量和菌液接种量4个因素为变量进行L16(44)正交试验,通过测定产物粗蛋白质含量,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41126、枯草芽孢杆菌Y111、乳酸菌为最佳单一菌株;混合菌比例为(黑曲霉41126∶产朊假丝酵母=2∶1)+(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1∶1∶1)的二次发酵路线产物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5.11%;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3 d,发酵温度28℃,氮源添加量1%,菌液接种量3%。此发酵条件下,产物粗蛋白质含量达12.35%,较同等氮源添加量原料发酵前提升了85.99%,且产物能量值和氨基酸含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发酵时间对益生菌发酵饲料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及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按照27.5%豆粕、50%酒糟粉、15%菜籽粕和7.5%血粉将饲料原料混合均匀,接种5%益生菌发酵液和35%水分,30℃密封发酵,测定在不同发酵时间时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干物质回收率、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和pH值。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饲料中粗蛋白(CP)含量持续显著升高(P0.05),发酵第10天与发酵第15天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第15天真蛋白率显著低于发酵第30分钟(P0.05);铵态氮(NH_3-N)含量和CP体外消化率均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极显著增加(P0.01);与发酵第30分钟相比,各时间点干物质回收率均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乳酸菌数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发酵第10天乳酸菌数量最高;乳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持续极显著升高(P0.01);pH值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持续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在此次发酵条件下,最佳发酵时间为6 d,饲料营养成分含量、体外消化率、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均处于较好水平,干物质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饲料用药、饲料添加剂与饲料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饲料安全问题引发动物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时有发生,且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1999年,比利时发生的“二恶英”饲料污染事件,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欧元,并导致比利时政府集体辞职。2000年英国的“疯牛病”再次爆发,席卷欧洲。据报道,在韩国一位30岁男子被怀疑染上“疯牛病”,如果属实,这是迄今为止在欧洲以外的国家首次发现人的“疯牛病”病例。“二恶英”与“疯牛病”均与饲用油脂和动物肉骨粉被污染有关。我国至今虽未发现有“二恶英”、“疯牛病”的污染,但违禁药品的“暗地”使用已致多起使人中毒事件。1998年5月,香港居民因食用内地供港猪内脏(含盐酸克伦特罗),造  相似文献   

12.
海藻饲料在产蛋鸡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联合  王涛  高红日 《饲料工业》2005,26(14):37-38
海藻是海洋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植物.是海洋水产动物的天然食物。海藻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研究分析,其蛋白质含量为8%~12%.高的可达17%,所含海藻胶、淀粉、甘露醇和纤维素等无氮有机物占30%以上.海藻中碘含量约占0.4%~0.7%.是天然优质的补碘原料。此外.海藻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以及多种促进动物生长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3.
饲料加工技术对饲料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饲料是指饲喂食用动物的饲料中 ,各种成分在动物体中不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刘钧贻等 ,2 0 0 0 )。生产安全饲料是关系到饲料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影响饲料安全的主要因素有饲料原料品质、饲料原料的安全贮存、配方中对各种添加物数量的控制、加工中人工添加的控制、饲料加工工艺的合理设计和参数的恰当选择、操作过程的管理、加工后饲料贮存管理等。只有严格控制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 ,才能生产出安全饲料。1 原料的控制和安全贮存饲料原料是安全饲料生产的第一个控制点 ,有些植物性饲料原料在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4.
饲料工艺与饲料安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饲料安全,通常是指饲料产品(包括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不含有对饲养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而且不会在畜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饲料产品以及利用饲料产品生产的畜产品,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标准化工作是一项涉及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工作对规范市场更具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农产品质量体系。温家宝总理也多次提出要建立我国农产品质量体系。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十分关心农业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6.
17.
18.
我国饲料行业 ,现在发展到一个关键时期。前些年的高速度、高增长的阶段已经结束 ,转入一个稳定增长、正常发展的新时期。这个新时期 ,面临着国际、国内的良好机遇 ,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可以说 ,我国饲料行业 ,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如果我们搞得好 ,善于抓住和利用当前的机遇 ,就可以使我国的饲料工业跻身于世界饲料强国之列。如果搞得不好 ,我国饲料工业就可能掉队 ,其地位甚至可能被其他国家取代。所以 ,当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时刻 ,我们加大力度研究饲料添加剂开发研制问题十分重要。因为 ,饲料添加…  相似文献   

19.
诱食剂是一种在饲料工业中广泛应用,以解决饲料适口性和提高动物食欲为目的的一种添加剂.本文就诱食剂的定义、作用机制以及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饲养试验是动物营养和饲料研究中应用最广泛、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试验方法,它通常将动物进行分组或分期饲喂,每组或每期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如喂以不同质量的饲料,在其他条件一致时,饲喂一定时期后,比较各组动物或者各期动物的生产性能的高低,以评价不同质量饲料营养价值的高低或确定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