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发展论丛》2000,(9):18-18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0]7号)精神,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果,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做好早籼稻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说,为了有利于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要求,合理安排粮食生产,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黑龙江、吉林、辽宁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的春小麦和南方早籼稻、江南小麦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玉米也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 通知说,去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通知》已明确规定:“黑龙江、吉林、辽宁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的春小麦和南方早籼稻、江南小麦,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这是国务院针对粮食生产和流通中出现的新情况作出的重要决策,对于调整优化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保护农民的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说 ,为了有利于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 ,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要求 ,合理安排粮食生产 ,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 ,黑龙江、吉林、辽宁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的春小麦和南方早籼稻、江南小麦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玉米也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通知明确了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粮食品种的收购政策 :———对国务院规定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的部分粮食品种 ,拓宽粮食收购渠道 ,要允许和积极鼓励经省级或地(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粮食加工、饲料…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最后一个5月14日,打开了中国最大计划农产品的市场大门。这天在北京结束的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会议宣布:从2000年开始,东北春小麦、南方早籼稻、长江以南小麦等,退出国家保护价收购范围。同时拉开粮食质量和品种差价,允许季节和地区差价……这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5.
信息荟萃     
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关于2003年粮食收购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联合下发《关于2003年粮食收购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的主要内容有:1.主产区要继续坚持保护价收购制度。2.收购保护价总体保持在上年水平。3.适当调整保护价收购范围,进一步落实优质优价政策,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和品质优化。4.适当拉开地区差价。5.积极做好粮食收购价格地区衔接工作。6.积极探索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的保护性补贴机制。7.认真做好粮食供求和价格信息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6.
新春伊始 ,国家作出决定 ,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 ,部分品质比较差、不受市场欢迎的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 ,这对于正在进行春耕备耕的广大农民是个重要信号 :今年粮食种植结构必须作新的调整 ,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在我国粮食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新形势下 ,将一些品质差 ,销售不畅 ,库存大量积压的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 ,有利于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 ,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粮食生产 ,做好粮食供求平衡工作 ,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从而保护农民的长远利益。相反 ,如果继续按保护价…  相似文献   

7.
记者:蒋副省长,首先请您谈谈,今年中央决定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有哪些重要意义 ?  蒋副省长:部分粮食品种包括南方早籼稻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这是中央针对当前粮食生产和流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农民长远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政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引导农民面对市场,调整农业和粮食结构,多种植优质和适销对路品种,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近几年来,我国粮食总量出现结构性、阶段性的供大于求,致使粮价下跌,库存…  相似文献   

8.
我省早稻面积近53.3万hm2,年产早稻谷270万t以上.我省虽然是缺粮省,但早籼谷品质偏差造成闽西北产区早籼谷滞销而大量压库,造成产区政府财政不堪重负.5月份,朱总理在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适当缩小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的范围,对东北春小麦、南方早籼稻、长江以南的小麦等一些品质差、不适合市场需求的粮食,要逐步退出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巨津 《甘肃农业》2001,(7):47-48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 2000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年12号文件),据此,国家将加大粮食的市场化改革步伐,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放宽粮食购销政策,扩大部分粮食品种退出国家保护价收购范围,由市场供求关系自由调节购销价格.  相似文献   

10.
最近,国务院发出 "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通知",做出"适当调整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的决定,决定要求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北方春小麦、南方籼稻和江南小麦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棉花在实施1998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减少棉花种植面积,提高棉花质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增强我国棉花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 2000年5月,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会议出台新政策:“对东北春小麦、南方早籼稻、长江以南的小麦等一些品质差、不适合市场需求的粮食品种,要逐步退出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范围。”于是,一些人便认为,黑龙江垦区原有的春小麦品种已没有市场前途,这种推断或认识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记者:请您谈谈今年粮食收购中出现了哪些新情况 ?政府和粮食收购部门出台了哪些对应的政策和措施 ?   戴处长:第一,今年国家对粮食收购政策进行了较大调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 2000〕 7号文件南方早籼稻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我省取消了早籼稻的定购任务。对退出保护价的粮食实行随行就市、多渠道收购。第二,对中、晚稻仍然实行保护价和国家定购任务制度。价格由省政府制定,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拉开品种差、等级差、地区差及时间差,以促进农民面对市场,调整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多种优质和适销对路品种,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发展优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落实粮改政策,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务院日前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补充通知》。《通知》指出,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重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基本得到落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顺价销售力度加大,经营状况好转,亏损减少;粮食收购资金基本实现封闭运行;粮食收购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粮食购销企业自身改革取得一定进展。同时,也必须看到改革进展还不平衡,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我国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低水平种植过剩和部分粮食品种囤积压库的情况,国家决定对东北春小麦、南方早籼稻、长江以南的小麦等一些品质差、不适合市场需求的粮食品种,不再敞开收购,井逐步退出保护价范围.  相似文献   

15.
2003年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已正式出台,粮食主产区继续坚持粮食收购保护价制度,收购保护价总体保持在上年水平。 经报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前不久下发了《关于2003年粮食收购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今年粮食主产区要继续坚持粮  相似文献   

16.
最近河北省出台了1999年粮食收购价格政策,具体是:一是调整保护价收购范围.张家口、承德的春小麦、莜麦等粮食品种,1999年大幅度地调低收购价格,2000年退出定购和保护价收购范围,实行市场调节.  相似文献   

17.
早籼稻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粮食卖难问题日渐突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针对农民群众种什么、怎么种的困惑和怕担风险的忧虑,该文介绍了樟树市永泰镇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时刻将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率先垂范,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使之逐步成为当地强镇富民的重要支柱产业的做法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早籼稻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粮食卖难问题日渐突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针对农民群众种什么、怎么种的困惑和怕担风险的忧虑,该文介绍了樟树市永泰镇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时刻将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率先垂范,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使之逐步成为当地强镇富民的重要支柱产业的做法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农民增收事关农村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大局,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今年江西早籼稻退出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后,发展畜牧水产业无疑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必须着力抓好养殖业结构调整和畜禽业生产,促进农民在养殖中多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20.
农民增收事关农村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大局,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今年江西早籼稻退出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后,发展畜牧水产业无疑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必须着力抓好养殖业结构调整和畜禽业生产,促进农民在养殖中多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