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芦荟的繁殖     
芦荟由于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因而用种子繁殖很困难。现代栽培中,常用组织培养和分株、分蘖、分芽繁殖。现将分株、分蘖、分芽繁殖技术介绍如下。1.分株繁殖有两种方法。其一,在分株繁殖前大多需将母株丛从地里挖掘出来,并多带根系,然后将整个株丛用利刀分劈成单株;其二,...  相似文献   

2.
芦荟喜温、喜光、耐旱,连根挖出在阳光下晒1~2个月,仍不干枯,在旱地生长叶瘦色苦,在潮湿土壤中生长则叶肥厚浓绿,土壤过湿或积水会造成根叶腐烂,可选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一、分株繁殖:芦荟的地下茎长出幼芽后形成许多新株,分株时,先切断与母株连接的地下茎,用铲连根挖取栽植,除低温季节外都可栽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空气凤梨在分蘖芽发育过程中体内激素的动态变化,以Tillandsia velutina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不同生长阶段母株及分蘖芽体内ZRs、GAs、IAA及ABA等含量,并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分蘖芽的生长,芽体内IAA和GAs含量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母株体内IAA和GAs含量表现出降低趋势;芽和母株体内ZRs含量逐渐降低,ABA含量逐渐升高;分蘖芽为2 cm时母株体内GAs、ZRs和IAA含量最高,芽为4 cm时母株体内的IAA和ZRs含量最低,分蘖芽高于4 cm,芽体内IAA和ZRs含量均显著降低;说明分蘖芽在2~4 cm时处于旺盛生长期,其生长趋于稳定,宜进行分株繁殖;另外,高水平的IAA和ZRs对维路缇纳空气凤梨的开花可能起正向调控的作用。Tillandsia velutina分蘖芽发育过程中体内激素含量与分蘖芽的生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 鹤望兰(Strelitzia reginac Banks)又名天堂鸟,是原产南非的旅人蕉科鹤望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市场紧俏名贵切花。鹤望兰可用播种、分株、组织培养繁殖,但播种、组织培养繁殖法现尚难在生产应用。现将分株繁殖法介绍如下: (一)母株的选择 母株应选分蘖多、叶片整齐、无病虫害的健壮成年植株。用于整株挖起分株的母株一般选择生长3年以  相似文献   

5.
分株是将带有根系的幼苗进行移栽繁育的过程;扦插是利用枝条或无根分蘖、腋芽通过扦插培育种苗的技术;组织培养是利用培养基大量繁殖种苗。特介绍利用分株、扦插和组织培养等繁育方法进行芦荟种苗繁育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6.
1 分株繁殖法 选择生长健壮的多年老黄花,从母株丛挖出一部分或全部根茎,抖去泥土,剪去根茎下部的老根、病根,并一株一株地分开,把根状茎的四周黄褐色衣毛扒去,露出主侧芽.每个根状茎保留2~3层新根栽植于大田。特点是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但以春秋两季为好,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无性繁殖方法。2 分芽繁殖法 黄花的根是肉状茎,每个肉状茎上着生许多小突起叫隐芽簇.每  相似文献   

7.
芦荟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近年来,由于芦荟化学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已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芦荟保健热.芦荟的栽培产业也已开始在我国兴起,但由于芦荟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因此,用种子繁殖非常困难.目前的繁殖方法主要是分株和分蘖,但难以快速、大量地繁殖种苗,这也是当前芦荟种苗昂贵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介绍一种对芦荟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试管苗的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可在短期内繁殖上百万株的种苗,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田洪刚 《农技服务》2010,27(8):1037-1037
为了研究不同根茎粗的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母株对分蘖繁殖出苗数的影响,分别采用根茎粗<25 mm、25~30mm、30~35 mm、35~40 mm、>40 mm的母株进行根蘖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在伤根后300 d,母株根茎粗与出苗数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随着吴茱萸母株根茎粗的增加,出苗数相应增加,以根茎粗35~40 mm母株的出苗数最高,平均出苗数为33.2株。但当根茎粗在40mm以上时,由于根系老化,出苗数开始降低。因此,在吴茱萸分蘖繁殖时,以选择根茎粗35~40 mm的母株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不同分株期对观赏凤梨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株繁殖是凤梨科花卉的重要繁殖手段。通过不同分株时期对观赏凤梨金宝剑繁殖效率的影响试验,明确了3月下旬以前母株基本不生长,因此在此前分株对母株无甚影响,而4月底分株对母株略有影响,如考虑到繁殖系数和子株的生长,则应在4月底分株为好,此时子株生长量大,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0.
一、繁殖1.分株繁殖。铁树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将老株基部长有2~3年生、有2轮叶的蘖芽于春季切离母体,栽于盆内,盆土用素沙土。2.扦插繁殖。在健壮苏铁母株上选取蘖芽生长3年以上,直径达3厘米左右的球形个体,在荫凉处放置一二天。用大花盆替代扦床,一个花盆扦插3~5个子球。先在花盆底用瓦块铺数层,装入厚约4  相似文献   

11.
<正>虽然一些地方的蕉农已采用脱毒种苗栽培香蕉,但香蕉吸芽分株法仍是广东、广西、福建不少蕉农的种苗繁育方法,且多从生产性蕉园中选取种苗。1.吸芽分株。在进行吸芽分株时,除大叶芽外,红笋和褛衣芽均可作为吸芽分株的材料。吸芽和母株是一个共同的活体,它们之间存  相似文献   

12.
树莓分蘖力强,栽植第2年后,每株每年可分蘖新苗10余株,可快速治理荒山,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极高的小灌木果树品种。其繁殖与栽植管理技术如下:一、栽植树莓春栽秋栽均可,秋栽在11~12月土壤结冻前,春栽在3~4月土壤解冻后。将母株每年分蘖的新苗挖出,带状法栽植到大田里,行距为2.5米,株距为0.3米,每亩800株左右。树莓要深栽浅埋,苗木根系要距地面10~15厘米,苗木周围30厘米以内覆土时不要超过枝条上原有的土印。踩实覆土,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栽后浇1次透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二甲戊灵乳油对香蕉吸芽的除芽效果及对母株生长的影响,为香蕉高效、安全除芽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当年种植5个月香蕉所抽生的吸芽为试材,分别将0.5%、1.0%、1.5%和2.0%的二甲戊灵乳油注射至香蕉吸芽内,以注射清水和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吸芽为对照,处理15d后观测吸芽及母株生长状况指标.在吸芽地上部分干枯死亡后取地下部分观察其生长点破坏程度及对母株球茎的影响程度.[结果]在二甲戊灵乳油处理浓度范围内,香蕉吸芽的死亡率随着药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处理浓度≥1.5%,吸芽的死亡率高达98%,当处理浓度达2.0%时效果最佳,吸芽死亡率达100%.香蕉吸芽注射二甲戊灵乳油15d后,各处理均促进香蕉母株株高和茎粗的生长,其中促进效果最佳的母株株高增高率和茎粗增粗率分别达3.12%和3.22%.对吸芽的外部形态及纵切面观察结果表明,二甲戊灵乳油对香蕉母株球茎及根系生长无不良影响.[结论]适宜浓度的二甲戊灵乳油可解决香蕉生产中除芽不尽、反复滋生、除芽成本高、易污染环境等问题,生产上推荐使用1.5%二甲戊灵乳油作为香蕉除芽促长药剂.  相似文献   

14.
黄花菜属百合科,萱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传统的黄花菜繁殖方法有播种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以分株繁殖最为常见.近年来,一种新的繁殖技术--切根分芽繁殖法获得成功.试验表明,切根分芽繁殖法具有提高繁殖倍数、降低生产成本、成活率高、花期早、花蕾多的特点,值得推广.现将切根分芽繁殖新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以空气凤梨斯垂科特(Tillandsia stricta)为对象,研究其不同生长阶段母株及分蘖芽体内玉米素核苷(ZRs)、赤霉素(GAs)、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等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斯垂科特分蘖芽发育过程中,植株体内激素含量与分蘖芽的生长密切相关;分蘖芽高度为2 cm时,斯垂科特分蘖芽处于旺盛生长期,芽体内的IAA、ZRs含量相对其他处理较高;之后随分蘖芽的生长,分蘖芽高度为3 cm时植株体内IAA、ZRs含量呈明显下降,母株体内ABA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6.
(一)芦荟的繁殖 芦荟是原产非洲的植物,在我国,以扦插、分株繁殖为主.  相似文献   

17.
组织培养法速繁Aloe Variegata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loe Variegata(花叶芦荟),别名燕尾,是一种美观、高雅以观叶为主的名贵花卉之一。叶呈三角形,肉质,挺拨,并且有燕尾似的花纹,轮生呈螺旋型向上生长,美观壮观。“花叶芦荟”通常靠分株方法繁殖,成株一年只能繁殖几株,最多不过几十株。而用组织培养法繁殖,其繁殖系数是常规方法的500~1000倍之多,达到了快速育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给药用芍药生产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引种于山东菏泽的3年生株龄的药用芍药为试验材料,采用正常分株、仅保留芽头和保留1/2根的芽头共3种处理,进行了无性扩繁方式对次年芍药生长发育和根系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无性扩繁方式的种苗栽种一年后,其新生一级根数量最多,其次为二级根和主根;正常分株和保留1/2根的芽头的花芽数量较多,根系生长形态指标较好;仅保留芽头和正常分株繁殖的根中化学成分含量高。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和产量,药用芍药种植可采用仅保留芽头和保留1/2根的芽头进行繁殖。本研究可为后续药用芍药生产栽培和种苗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草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好母株,留养壮苗 利用匍匐茎分株繁殖草莓,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保持母株的遗传性状,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慧 《新农村》2009,(6):16-16
1.分蘖法 用苏铁的分蘖芽进行培育,从春季至秋季均可进行,以春季为好。当苏铁老株基部蘖芽长到两年以上、有鸭蛋大小时,便可将其切离母株,剪去叶片,置于阴凉处5~7天,待伤口处粘液干后,移栽人掺沙的培养土中,浇透水,以后控制浇水。栽好的蘖芽置于半阴处40—50天即可生根,同时长出叶子,再过些日子即可移栽上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