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四讲 高产栽培模式一、地膜覆盖栽培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虽很早就开始运用,但至今有很大一部分人不了解,有人认为是弓棚式,也有人认为是像育苗那样,待花生苗出来就把地膜揭掉,这完全是误解。花生地膜覆盖就是采用超微地膜覆盖花生垄畦,直到收获,植株在膜上长。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花生栽培模式,制约了花生的高产。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增产的原因主要有: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保持耕作层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微生物活动有利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光合效率。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技术是:注意选地、精细整地、精确施肥;认真选种、选膜和选除草剂;适时播种、覆膜和破膜;搞好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和及时采收。  相似文献   

3.
花生覆盖地膜栽培在北方发 展迅速,但在我镇发展缓慢。我镇 花生栽培一直沿用传统的露地栽 培。实践表明,花生地膜覆盖栽培 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一种保护性 栽培技术。操作简单,投资不大,成 效显著,一般比常规露地栽培增产 30%-40%。 一、花生覆膜栽培的益处 1.缓和季节紧张矛盾,增加作 物产量。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湿作 用,可此露地栽培提早播种15-25 天,提前15-20天收获,可减轻或 避免梅雨季后干旱对花生的影响, 避免收获期遇台风雨造成花生在 地中发芽损失。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不仅可提高当季花生产量,还可提  相似文献   

4.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是广泛适用的先进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水、保持土壤疏松,加速土壤养分分解,防止肥料流失的作用;能提高出苗率,促进花生植株早生快发、早熟、茁壮、果多果饱,是一项效益显著的增产措施,覆膜比露地栽培可增产20%~50%。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必须严格掌握以下关键技  相似文献   

5.
正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可使花生增产30%以上,而且品质好。花生地面覆盖薄膜后,由于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促进了土壤养分的分解作用和作物植株代谢功能的增强,增加对有机肥料和磷、钾营养元素的需要量,近几年花生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的提高,地膜覆盖花生面积逐年增加。一、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稍长的品种:唐油4号、阜花15号、唐科8252、花育20。二、选地、整地  相似文献   

6.
李墨染 《现代农业》2013,(11):37-37
阜蒙县花生种植面积已达170万亩。为了提高花生单产水平。阜蒙县引进了花生地膜覆盖技术。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可使花生增产30%以上。覆膜后的花生品质好,但要求覆膜前底墒要足,切不可无底墒进行地膜覆盖。花生地面覆盖薄膜后,由于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促进了土壤养分的分解作用和作物植株代谢功能的增强,增加了对有机肥料和磷、钾营养元素的需要量。所以地膜覆盖花生与大田花生管理措施大不相同,其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地膜覆盖花生高效防早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膜覆盖花生前期生育快,中期易徒长,土壤养分释放消耗快,后期养分供给不足植株早衰问题,开展了花生膜下滴灌营养液,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0.8%尿素营养液防早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花生在缓衰期采用2种养分补给法均有防早衰的良好效果,而膜下滴灌营养液效果更加显著,实现了地膜覆盖花生高产更高产.  相似文献   

8.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增产技术。近几年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涉及的各项技术举措都获得了显著地改进,运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有助于提升花生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为此,从播前准备、覆膜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方面阐述了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李玉环 《现代农业》2011,(5):105-105
一、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开发的现状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大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旱作农业实现集约化经营,增加油料产量的有效途径。花生地膜覆盖栽培一般亩产可达300~400千克,比裸地栽培亩产增产30%~45%,产值可达1500~2000元/亩。北票市大板乡敖宝营村程建民2010年种  相似文献   

10.
黄国成 《现代农业》2009,(10):30-31
一、花生覆膜技术概要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简称地膜花生)这项新兴农业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花生产量,改善花生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地膜花生增产原因有下面几方面:一是增温保墒;二是保持土壤疏松;三是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四是花生生长快,开花多。结果多。但人工覆膜劳动强度大,是地膜花生徘徊不前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对丘陵旱薄地花生进行了不同覆盖物的节水抗旱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花生覆草和地膜覆盖技术均具有良好的保墒作用,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温,但覆草对提高地温效果不显著。覆草能够显著提高花生荚果饱满度,提高花生单株结果能力。地表覆盖均可以提高花生产量,不同地表覆盖的抗旱效果表现为:地膜覆草二元栽培〉地膜覆盖栽培〉覆草栽培〉露地栽培;地膜覆草二元栽培模式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花生是信阳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具有较大的栽培面积,显著促进了地区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花生栽培效益,扩大花生产量,应创新和发展花生栽培技术,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新技术。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花生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提高农户的栽培技能,推进花生栽培效益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对两个播期下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生殖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花育22花生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处理Ⅰ:地膜覆盖栽培,5月13日播种;处理Ⅱ:露地栽培,5月13日播种;处理Ⅲ:地膜覆盖,5月20日播种;处理Ⅳ:露地栽培,5月20日播种.[结果]与传统露地栽培方式相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提前7d播种,显著提高出苗率;增加有效开花数、有效果针数;促进荚果发育,显著增加单株结果数和荚果产量.地膜覆盖栽培适当提前播期,较正常播期露地栽培增产925.9 kg/hm2,较正常播期地膜覆盖栽培增产209.1 kg/hm2.[结论]吉林省花生采取地膜覆盖栽培,适期播种,能有效解决气温低影响花生生长的问题,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比露地花生有很大的优越性,花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具有提早播种,增温保湿,保墒抗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杂草,防御春寒低温危害,促进早苗齐苗、早花多花、多果增产和提早上市等优点,是实现花生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花生黑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平均增产20%~30%。其主要栽培措施是: 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壤土和沙壤土地块。地膜选择黑地膜。本文就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花生田利用黑膜除草增产进行了专门研究。结合试验研究,认为使用黑地膜,能够起到很好的除草、增产效果。花生田利用黑地膜除草增产是目前一项较好的实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花生地膜覆盖增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与露地花生栽培技术的试验、花生覆膜栽培技术在不同地力、不同土质地块、不同厚度地膜的试验情况,分析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花生栽培增产和在不同地力水平、不同土质类型及使用不同厚度地膜的增产效果的差异,并集成一套花生地膜覆盖增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花生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湿、保墒抗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杂草,避免雨水直接淋刷;防御春寒低温危害;促进早出苗、早花、多花、多果和增产等作用.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可增产花生于果30%~40%.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探索花生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净作栽培效果,设置黔花生1号和本地小花生2个不同品种地膜覆盖与露地净作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投入较高,比露地栽培能提前出苗,提高结实率,提早成熟,实现增产增收;露地栽培投入与产出比黔花生1号为1.00∶4.40,本地小花生为1.00∶2.98,地膜覆盖栽培投入与产出比黔花生1号为1.00∶4.13,本地小花生为1.00∶2.86。试验品种黔花生1号综合表现均优于本地小花生,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9.
彩色花生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引的5个彩色花生品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进行了产量对比试验,初步明确了彩色花生在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生育表现和产量表现。试验表明:5个彩色花生品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均能正常成熟。黑丰产量最高4 571.9 kg/hm2,比对照增产35.86%;其次是白玉和花冠,分别比对照增产11.35%和8.48%。  相似文献   

20.
地膜覆盖栽培油菜能增加地温,使油菜根系发达,吸收养分能力增强,促进秋冬发棵;避免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油菜分枝数、角果数、角粒数和粒重,从而取得比不覆膜增产30%以上的显著效果。介绍了地膜油菜栽培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