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实验室里对竹刨花板上的真菌作了研究,发现竹刨花板上常见真菌有桔青霉Penicilliumcitrinum Thom、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LK.、多主枝孢Cladosporiumherbarum(Pers.)exFr.和多毛孢Pestalotiasp.等。  相似文献   

2.
竹刨花板上的几种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里对竹刨花板上的真菌作了研究,发现竹刨花板上常见真菌有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Thom、黄曲霉Aspergillus flousLK.、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Pers.)exFr.艉投嗝撸校澹螅簦幔欤铮簦椋? sp.等。  相似文献   

3.
浙江地区的银杏VA菌根真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浙江地区银杏共生菌根的调查研究,肯定了银杏为内生菌根树种,并首次发现,自然界有4属共9种真菌能使奶杏形成VA菌根,其中硬囊霉属(Sclerocystis)1种,球囊霉属(Glomus)5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巨孢囊霉素(Gigaspora)2种。  相似文献   

4.
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的杨树上普遍存在着冰核活性(INA)细菌,经测定它们能在-4℃~-6℃温度下产生冰核活性。它们分属于3个属5个种或变种,即:菠萝泛生氏菌(PantoeaananasSerano1928)、噬夏孢子欧文氏菌(Erwiniauredovora(Ponetal.)Dye1963)、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syringaepv.syringaeVanHal1902)、丁香假单胞菌流泪致病变种(P.syringaepv.lachrymans(Smith&Bryan)Dye1978)和丁香假单胞菌未定变种(P.syringaepvs.)。自然条件下INA细菌增加了杨树的冻害;冻害的主要时期是在早春杨树萌芽阶段。在由真菌DothiorelagregariaSacc.引起的大斑型溃疡病病斑中分离到的INA细菌数量最多;而同一真菌引起的水泡型溃疡病病斑中分离到的INA细菌数量最少。在杨树干上接种INA细菌并经冷冻处理后,增加了D.gregaria的侵染,形成大斑型溃疡。证明冻伤和其它伤口是D.gregaria形成大斑型溃疡病斑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对INA细菌造成的杨树冻害和真菌性溃疡病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5.
经对安思沃斯(G.C.Ainsworth)真菌分类系统中球壳菌目(Sphaeriales)所含各科之间的平均欧氏距离系数(EDCEuclideandistancecoeficient)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长喙壳科(Ophiostomataceae)等与其它各科之间的距离较大,关系较疏远,同归一目较为勉强。这与目前形态分类学方法存在的分歧相符  相似文献   

6.
湖南药用真菌的研究(Ⅱ)周日宝,谢梦洲(湖南中医学院)十七、鹅育科Amanitaceae1.鸡丛TermitomycesTermitomyces(Berk)Heim别名:鸡丝菌、鸡菌、鸡肉丝菌、伞把菇、鸡脚蘑菇、三坛菌。湘北产。夏、秋季散生或群生于林...  相似文献   

7.
VA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的生理效应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泡囊丛枝菌根(Vesiculararbuscularmycorhiza,VA菌根)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内生菌根。VA菌根真菌能与大多数植物共生,促进植物对P、Zn、Fe、Cu、S、Ca、K等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植物抗旱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的天敌种类和自然死亡率调查研究,从罹病死亡的幼虫虫体上分离出一种真菌菌株,(编号为920909—Z26)做室内致病力测定,寄生死亡率达88.89%。再分离后,所得菌种与接种用菌种完全相同,经鉴定为粉拟青霉菌Paecilomycesfarinosus。此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15℃~25℃。  相似文献   

9.
几种天牛纤维素酶的来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蒋书楠  殷幼平 《林业科学》1996,32(5):441-446
测定3种常见天牛:桑粒肩天牛(AprionagermariHope)、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和桔褐天牛(NedezhdiellacantoriHope)消化道纤维素酶活性,发现几种天牛幼虫均有完整的纤维素酶体系,即C1酶、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能真正消化利用食物中的纤维素成分;以微晶纤维素(MC)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几种天牛肠液,未发现纤维分解真菌及能分解MC的细菌;肠道解剖及肠组织切片未发现特殊的共生菌囊及含菌细胞;比较天牛的纤维素酶与常见真菌纤维素酶的性质相差甚远。因而认为所研究的几种天牛其纤维素酶均为其自身分泌的内源性酶而不是来源于其它生物。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泡桐(Paulowniaelongate)木片用三种真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ME446)及其变异株LIP-14和商品菌Ophistomapiliferun)预处理制生物机械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