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覆盖作物的种植是一种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对维护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对覆盖作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覆盖作物对土壤和后茬作物的影响评价,包括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固存,对杂草和病虫害的抑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和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等方面。然而,覆盖作物的效益因覆盖作物类型、地理位置和覆盖时间不同而存在差异。另外,覆盖作物的选择、设置方法、终止方法、经济效益等充满了不确定性,这限制了其在农田中的大面积推广。该研究基于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覆盖作物的种植管理现状,总结了覆盖作物提供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讨论了限制覆盖作物在农作物种植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提出了覆盖作物合理选择的建议。同时,基于覆盖作物在农学、生态环境上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对覆盖作物的贡献以及面临的瓶颈进行了思考。发现良种培育、覆盖作物-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作物之间的协同机制仍是今后需要突破的重点课题,以期为覆盖作物的合理选择及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PCB广泛存在于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对藻类细胞成份、光合能力等产生影响,对鱼和水生无脊推动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浓度高时导致死亡,对动物的繁殖具有阻碍作用,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已培育出一些可降解PCB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3.
李文庆  张民  束怀瑞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4):113-115,147
棕壤对铜的吸附特性以及土壤条件对吸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棕壤对铜的吸附随溶液中铜的平衡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在高浓度时增幅渐缓,与处于相同地区的褐土相比棕壤的吸附相对较弱,其吸附可用Langmiur、Frundlich、Temkin及米氏方程进行描述。土壤酸度增强,棕壤对铜的吸附降低,用H^+浓度对Frundlich方程进行修饰,能更好地描述铜的吸附状况。此外,离子强度、陪伴离子对吸附都有影响,随离子强度增加及高价陪伴离子比例的上升吸附减弱。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镉、铜、镍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罗虹  刘鹏  宋小敏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94-96,121
采用回归正交设计方案,研究了Cd、Cu、Ni复合污染对6种土壤酶(脲酶、转化酶、蛋白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土壤酶活性与Cd,Cu,Ni复合污染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但Cd,Cu,Ni复合污染对各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在复合效应影响中,重金属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效应顺序为:Cd〉Cu〉Ni,Cd,Cu对土壤酶的活性多表现为抑制作用,而Ni多表现为激活作用,Cd,Cu,Ni对磷酸酶均表现出一定的激活效应。Cd,Cu,Ni复合污染对脲酶和脱氢酶具有相当大的毒性。因而认为脲酶、脱氢酶活性可作为指示土壤Cd,Cu,Ni复合污染程度的主要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了精准预测土壤侵蚀变化、科学合理地预防水土流失的发生,为紫土坡地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基于典型紫土径流小区43场降雨资料,将雨量、历时和I30为特征指标,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降雨分类;使用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算法评估各影响因子对径流深(H)、土壤流失量(S)的重要性,结合通径分析法进行重要因子筛选;将筛选所得关键因子作为模型输入变量,H、S为输出,使用BP神经网络构建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划分出3种雨型,B雨型(短历时、大雨强、小雨量)是主要降雨类型,A 雨型(长历时、中雨强、大雨量)最剧烈。(2)各雨型下特征因子对H、S的重要程度明显不同。A雨型下T对S重要程度最高(31%),各因素对H的重要程度相对均匀;B雨型下各因素对S的影响差异小,F对H的重要程度最高(29%)。在C雨型下,Pr对H、S的重要程度最高(33%、36%)。(3)三种雨型下的H、S均受到Pr的显著影响,B、C雨型下的H、S分别同时受F和Vs、Ph的影响显著。(4)利用BP神经网络对H、S的预测精度均较高,Nash-Suttclife 效率系数均高于0.95,且对H的预测模型精确度高于对S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脉冲强光对烤鳗的杀菌效果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在烤鳗加工中应用脉冲强光杀菌技术,试验分析了脉冲强光杀灭烤鳗表面染菌的效果,以及杀菌对烤鳗感官品质影响的情况。结果表明:脉冲强光可以有效的杀灭烤鳗表面染菌,闪照15 s,烤鳗表面大肠杆菌的杀菌率为99.99%;经过25 s的处理,烤鳗的感官品质(颜色、气味、质地、味道)没有显著变化;过氧化值、 酸价变化率都不超过0.35%。脉冲强光对烤鳗贮藏品质影响也较小,经过30 s的闪照,贮藏期间烤鳗感官品质没有显著影响,过氧化值、 酸价变化率不超过0.80%,变化幅度均低于0.50%。杀菌的工艺因素中,闪照时间对烤鳗杀菌效果和过氧化值、酸价变化率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措施对苹果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对肥料具有很大的依赖性,既需要长效基肥,又需要速效追肥。经试验,穴贮肥水中秸秆分解后释放出各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土壤养分、根层地温、土壤结构等均有良好的影响,因而对树体的整体促进作用最大,可作为果园施基肥的首选方法。膜孔灌溉和叶面追肥对树体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整体上没有穴贮肥水的效果明显,加之投资较大,对水分的依赖程度较高,可在水分条件具备的地方作为追施速效肥料时选用。  相似文献   

8.
植被对边坡浅层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从水文和力学效应两个方面全面地探讨了植物对边坡浅层稳定的影响,揭示植物对边坡稳定贡献最大的是根系对土壤的加筋作用,对边坡稳定的破坏主要是植物(尤其是树木)承受的风载荷。对于植物根系对边坡浅层稳定,用较大篇幅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即分析了植物根系空间分布、植物根的强度、带根土块强度规律,并从能量的角度探讨了植物的根对边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稻米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环境生态条件、栽培技术及加工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诸多因子中,肥料的影响较大。本文综述了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包括碾米品质的评价指标及大量元素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和看机肥料对碾米品质的影响,肥料对稻米形状、垩白度、透明度等外观品质和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蒸煮及食昧品质的影响,并扼要分析了肥料对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惰性粒子流化干燥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惰性粒子流化干燥是流态化干燥的特殊形式,适用于溶液、悬浮液、粘性浆状物料等液相物料的干燥,其技术关键是粒子表面对物料的均匀吸附、流化效果和干燥物料的及时脱离。本研究在设有搅拌机构的流化床内装填惰性粒子,进而提高传热传质面积和速率,并将干燥与粉碎合二为一。试验设备接近于实际工况,采用当量直径为4 mm的聚四氟乙烯颗粒为惰性粒子,以浆状物料为干燥对象,着重研究惰性粒子流化干燥机的干燥机理和设备结构,以及对搅拌、雾化、投料、传热系数、开孔率等影响因子进行试验分析,并对重要的因素进行了数据回归分析,从而找出惰性粒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红竹林、云南甜竹林、混交林和裸露地的定点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裸露地地表径流最大,土壤侵蚀模数达20094.572t/kim^2·a,为剧烈侵蚀,而其他3种林地土壤侵蚀量都在允许侵蚀范围内,不同林分类型具有“上拦下蓄,层层防护”的水土保持功能。在统计期内,不同林分类型增加涵养水源效益值为0.790—0.932万元/hm^2不等;红竹林、云南甜竹和混交林的保肥效益分别为1.470万元/hm^2、0.863万元/hm^2和1.725万元/hm^2;3种林分固持土壤的效益值为0.216万元/hm^2左右,其综合效益分别为2.477万元/hm^2、1.877万元/hm^2和2.874万元/hm^2.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水土保持学”已经成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相关的资源环境类、生态类、地学类、农学类等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课程。面对水土保持相关专业学生水土保持相关基础知识的不足和缺陷,如何将繁重的“水土保持学”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给学生一个比较全面并重点突出的讲解,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水土保持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对“水土保持学”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水土保持法》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保持法是人们在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法律规范,于2010年12月经重新修订颁布。在对比新旧二部水土保持法的基础上,分析新水土保持法在主旨思想、具体规定等方面的特点。结果表明,新水土保持法体现了新形势下我国对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凸显了水土保持规划的作用,加强了政府部门的职责,细化了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管内容,并强化了违反本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新水土保持法更能适应新形势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Soil fertility degeneration and land productivity loss caused by soil erosion are severe problems in hilly land of southern China. A long term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during 1984 to 1993 to determine soil productivity in a typical degraded hilly area of purple soil (orthic Entisol) in Yanting, Sichuan, China. Results showed that a conservation tillage system with ridge-furrow cropping and seasonal no-tillage increased topsoil depth by 118 mm over the conventional tillage. Soil structure and soil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lso improved when conservation tillage was adopted. In conclusion, this system is suitable conserving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and therefore for restoring dry land crop production in degraded hilly land of sou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15.
坡耕地保护性耕作冬小麦增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在豫西旱区坡耕地上对不同保护性耕作下冬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土壤温度、土壤养分、水分动态、干物质积累和小麦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松和免耕覆盖土壤含水量较高,深松与免耕覆盖技术能够提高土壤肥力,越冬期保护性耕作5 cm地温较低,而0~30 cm地温相差不大。深松覆盖在灌浆期土壤日均地温较低,有利于防御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小麦中后期深松覆盖和免耕干物质积累量较多,能延缓小麦植株衰老。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与等高草篱防治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当前治理的薄弱环节。本文以北京地区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和等高草篱措施在不同坡度条件下对水土及氮磷流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和等高草篱措施均能有效降低坡耕地水土及氮磷养分流失,4种处理的降低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保护性耕作+草篱>传统耕作+草篱>保护性耕作+无草篱>传统耕作+无草篱。与传统耕作+无草篱相比,传统耕作+草篱、保护性耕作+无草篱、保护性耕作+草篱分别减少56%、44%和68%的径流流失,66%、49%和82%的土壤流失,以及56%、43%和66%的总氮流失和54%、40%和70%的总磷流失。同时,等高草篱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防治效果与坡度呈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坡度增加其作用效果逐渐减弱。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和等高草篱措施是控制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五”期间 ,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要在速度、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努力完成 2 5万km2 的综合治理任务 ,有效地控制住人为水土流失。为实现这一目标 ,在指导思想上 ,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把改善生态、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主线贯穿到水土保持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学》与《水土保持学》(第2版)分别于1995年和2005年出版,累计印数超过2万册,得到了广大使用单位及读者的大力支持与肯定,已成为全国高等院校水土保持及相关课程的教科书、重要参考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工具书及考研必备教材。《水土保持学》(第3版)是根据"十二五"全国重点教材编写计划以及水土保持工作范畴的不断扩大和新需求的不断出现,在第2版的基础上修编的新教材。以第2版为基础,通过分析第3版的编写思路、内容变化及其特点,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第3版的新内容和编排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归纳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论述了水土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作者认为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经济效益是生态效益的体现和保障;而社会效益则是随前两者的产生而产生。三者之中,生态效益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20.
摘要:基于公开发表文章中有关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下大豆农田土壤温度和湿度数据,以传统耕作(CT)为对照,免耕(NT)、少耕(RT)、秸秆覆盖(SM)、免耕秸秆覆盖(NTSM)为处理,应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东北大豆农田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与CT相比,保护性耕作总体上使东北大豆农田0-170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增加了9.2%,使浅层土壤(0-30cm)温度降低了8.2%;不同气候条件下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均能提高土壤湿度;秸秆覆盖可以提高大豆整个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且在营养生长期对土壤水热的影响最大,土壤温度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保护性耕作措施降低土壤温度的幅度随着土壤黏粒减少而降低,提高土壤湿度的幅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免耕秸秆覆盖在不同土壤深度的蓄水保墒效果最明显,在0-20cm土层提高了32.9%的土壤湿度。综上,保护性耕作措施较传统耕作具有增湿降温效应,气温、降水、生育时期、秸秆覆盖量、土壤类型及土壤深度均对保护性耕作下大豆农田的土壤水热状况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