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1992-2010年江苏南京地区的酸雨和小麦产量资料,作年际增长率处理,发现该地区小麦单产的变化与生育期内降水平均pH值的年际变化基本一致.采用统计方法对逐旬降水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小麦生育期内降水pH值与最终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越冬期对降水pH值反应最敏感,其次是播种期和苗期,而返青拔节期和抽穗成熟期的酸雨对产量的影响略小于其他生育期.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生育期降水对产量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小麦不同生育期降水对产量的敏感性。[方法]以郑州市1951~2007年的降水资料和小麦单产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生育期降水量与小麦产量的关系。[结果]不同时段降水对小麦产量的敏感性不同,底墒水权重占20%,越冬期降水权重占26%,返青至开花期降水权重占32%,灌浆期降水权重占-11%;其中拔节到孕穗期间降水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灌浆期降水为负面影响;越冬期降水距平每提高1 mm,产量增加5.22 kg/hm2,返青至开花期降水距平每提高1 mm,增收1.545 kg/hm2。[结论]根据降水量与小麦产量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可对小麦产量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云南省大部地区的小春作物进入中期生长阶段,小麦为拔节普遍期;蚕豆为开花期至结荚期;油菜为开花结荚期.前期光、温、水等气象条件对云南省小春作物的生长发育基本有利,未出现重大气象灾害.根据对小春作物长势及未来气候趋势分析,为了促使豆麦生长健壮,获得今年小春粮食优质高产,建议各地重视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4.
2008年云南省小春作物生育期间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小春作物生育期间主要气候事件 (1)高温干旱 2007年初冬,云南省主要受"干暖"的平直西风气流控制,孟加拉湾南支槽比常年偏弱.由于北方冷空气在云南省活动次数少、强度弱,导致全省大部地区晴朗少云、光照充足、气温偏高至特高、降水稀少、干旱严重.  相似文献   

5.
1小春作物生育期间主要气候事件及农业气象灾害1.1干旱2005年云南省小春作物播种至整个中期生长阶段降水稀少,导致大部地区干旱严重。据统计,2004年11月上旬至2005年2月下旬全省各站点累积雨量平均值为63.7m m,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24%,全省达“干旱”标准的站点为102个,占总站点  相似文献   

6.
王新华  郭美华  范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28-22532
根据蒙自坝子中部蒙自气象站1980—2010年逐月气象资料和相应的作物数据及CROPWAT软件,计算了蒙自坝子近31年来的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通过排频,确定了不同作物在相应保证率下的灌溉用水量。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玉米、马铃薯、烤烟、花生等大春作物的多年平均作物需水量分别为696.2、427.7、517.8、414.0和469.0mm,作物需水量离差系数较小。大春作物生育期有效降雨量较多,故灌溉需水量很少,但水稻因为泡田用水、秧田用水、生长期渗漏等,导致灌溉用水量很大,成为灌溉需水量最大的作物;小春作物蚕豆、小麦、油菜的多年平均作物需水量分别为394.8、412.5、476.2mm。因为生育期内有效降雨量相对较少,小春作物灌溉需水量很大;甘蔗、蔬菜为全年种植(生长)作物,作物需水量分别为1308.3和1186.9mm,灌溉需水量分别为675.2和523.51/11/1,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2和第3位灌溉需水量最大的作物。该研究为蒙自坝子灌溉制度制定、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验通过在甘肃省天水市南部山区开展葵花后茬种植玉米、冬小麦、马铃薯、冬油菜、大豆、胡麻6种不同作物,研究葵花后对不同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葵花后茬种植玉米、冬小麦和马铃薯其生育期提前1~3d,大豆生育期延长2d,冬油菜生育期影响不明显。葵花茬口种植马铃薯,其产量较玉米茬口和马铃薯茬口增产效果明显;玉米、小麦、大豆、胡麻4种作物其产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冬油菜产量变化不显著,马铃薯重茬种植对其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850试验区气象因子对作物产量的限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50试验区进行了降水、积湿的限制因子分析,得出降水是作物产量主要限制因子,且该实验区旱涝频繁交替发生。利用建立的作物预测模型,得出小麦、玉米、大豆优化理论产量的气象因子数值。  相似文献   

9.
韩素卿  贾士靖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61-14863
[目的]分析太行山前平原区常规种植作物生育期的降水资源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位于太行山前区石家庄气象站近51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得出了9类常规种植作物生育期平均降水资源量,并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河北省典型农区太行山前平原区9大常规作物生育期的降水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从不同作物生育期降水量来看,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最少,夏玉米次之,棉花、油料、蔬菜、果树、薯类、水稻、豆类生育期降水比较多;不同降水保证率水平下变化也有差异,小麦和玉米变化较大,水稻变化不大,棉花、油料、蔬菜、果树、豆类变化程度相当,薯类最大。从不同作物生育期降水量变化趋势来看,冬小麦生育期降水资源增加趋势显著,以0.62 mm/a的速度增加,其他作物生育期降水资源有减少的趋势,其中夏玉米和豆类以2.11 mm/a速度减少的趋势显著,棉花、油料、蔬菜、果树、薯类、水稻生育期降水资源减少趋势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农业灌溉水量的确定奠定了基础,也为区域农业节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0 引言 免耕种植就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不进行任何土壤耕作直接播种的种植方式.免耕种植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耕作成本.作物干物质是形成产量的物质基础,本文以草木樨作为绿肥,进行了免耕条件下小麦不同生育期套种绿肥试验,探讨其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羊河流域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51—2009年气象资料和武威市作物(春小麦、玉米)生育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对比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突变检验分析、Arcgis空间统计分析、Morlet小波分析、SPSS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作物(春小麦、玉米)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60年来石羊河流域不同地区的气温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月、季、年平均降水增量不同程度地增(减),并且气候变化显著周期分别为:平均气温3~5 a,降雨量1~3 a。从气象因素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可以看出,降水是影响春小麦乳熟期长短的主要气象因素,而气温和降水与玉米关键生育期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积分回归原理,揭示作物生育期内以旬为时间单位的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从而建立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的动态统计评价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及时连续地对气候影响予以评价,而且这种评价可直接为农业生产进行跟踪服务。  相似文献   

13.
根据辽宁省55个观测站点的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1981-201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温度与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辽宁省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而平均降水呈现阶段性变化特点,即21世纪以前降水呈下降态势,21世纪以后降水呈增加趋势;(2)辽宁省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总体有利,表现为作物适宜生育期延长、作物品种由中晚熟替换早中熟、在水分为非限制因子的农区,作物产量为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六盘水市3个县气象观测站和225个区域自动站2016年10月—2017年8月逐日气象资料,分析气候条件对2017年粮油作物生长季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10月—2017年8月六盘水市平均气温13.1~15.2℃、降水量1082.5~1173.7 mm、日照时数962.1~1505.8 h;与常年同期相比,气温除南部地区略偏低外,其余地区比常年同期偏高0.9℃;降水除北部地区偏多13%外,其余地区偏少11%~16%;日照除南部地区偏多1%外,其余地区偏少3%~5%.在作物生育期内,热量充足,光照较适中,降水较充足,阶段性气象灾害较重,但总体气候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但6月中旬—7月中旬的多雨寡照,有利于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宁南半干旱区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半干旱偏旱地区采用微集水种植技术可使作物产量增加,水分利用 效率提高,特别是当季降雨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而经济效益则在不同作物间存在较大差异。2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生育期长、生产潜力大的作物产量增幅较大,且在产量增加的同时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益;5种作物产量增幅依次为玉米>谷子>小麦>豌豆>糜子,玉米为首选种植的作物,糜子、豌豆则不宜采用该方法种植。  相似文献   

16.
许育良  陈剑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04-16706
从农业气候生态角度分析了影响成县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气候因子,结果表明,对成县小麦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是干旱.气候生态因子变化最大的是降水,其次是日照,积温变化最小.就降水而言,冬前变化大于越冬期,返青—抽穗期变化大于后期,形成生育中期出现干旱、后期易受阴雨危害的特征;日照对成县小麦的生育期影响主要集中在中后期(返青—成熟期);成县冬前积温有的年份过高,使小麦冬前旺长,造成越冬冻害死亡现象较为严重,后期积温不足影响小麦发育期进程和干物质的积累.因此,建议在选用小麦品种时,一要注重小麦属性,二要注意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性好,三要有配套的耕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作物有效生育期是指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周期,是研究作物生长规律的重要手段,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该文以1951—2011年山东境内的23个气象台站数据为基础,利用拟合趋势线与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法,分析了山东省及其分区的作物有效生育期空间格局和时空变化,并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作物有效生育期与日照时数、活动积温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951—2011年,山东省全境与鲁东、鲁中和鲁西地区的作物有效生育期均呈波动增加趋势,鲁中最长。在空间上,山东省从东向西作物有效生育期天数不断增加,区域差异明显。在山东省境内日照时数越短,作物有效生育期天数越长;积温越高,作物有效生育期天数越长;作物有效生育期内降水越多,作物有效生育期天数越长。通过分析作物有效生育期的时空变化规律,可以对将来农业生产和农业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度聊城市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10年度聊城市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聊城市气温与常年持平,降水偏多、日照时数偏少,大部分时段农田墒情适宜,气象条件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早春持续低温导致作物生育期普遍推迟,5月光温适宜,利于小麦灌浆成熟;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连阴雨天气不利于秋作物产量形成;秋季中后期多晴好天气,光温充足,利于秋收、秋种和小麦冬前生长。综合分析全年农业气象条件,聊城市2010年属气象条件正常的年份。  相似文献   

19.
凤翔县秋季连阴雨的发生规律及其对主产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凤翔国家基本气象站1960—2012年9—11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发生的规律及其对玉米、小麦、辣椒、苹果等主产作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旱地小麦全膜微垄集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旱地小麦全膜微垄集水栽培技术是继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后的又一旱作农业技术创新,其核心是针对密植作物(小麦、胡麻、油菜、糜子、谷子等)的特点,依据“膜面集雨、雨水就地入渗、覆盖保墒”等农艺节水理论,通过改变田间垄型结构,将大垄全膜覆盖变为微垄全膜覆盖,充分接纳自然降水,以提高降水利用率。相对小麦全膜覆土技术而言,膜面透明无覆土,能够最大面积接受太阳辐射能,增加土壤有效积温,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缩短生育期,可连茬种植生育期较短作物,改旱作区传统的一年一熟制为一年两熟制,翌年还可在微垄上或垄沟种植春小麦、胡麻、春油菜、柴胡、板蓝根等密植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