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阶段林蛙生产用种都是野生林蛙,广大蛙农为了发展林蛙生产,除了利用本地野生林蛙做种蛙外,还从外地购买种蛙或蛙卵,蛙农引种主要是在本乡本县就近引种,个别的也有出省到外地引种的,引种的目的主要是调剂种蛙的不足。但是,我们必须提醒一下,中国林蛙是栖于山溪附近阴湿的山坡树丛中,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林蛙生产用种都是野生林蛙,广大蛙农为了发展林蛙生产,除了利用本地野生林蛙做种蛙外,还从外地购买种蛙或蛙卵,蛙农引种主要是在本乡本县就近引种,个别的也有出省到外地引种的,引种的目的主要是调剂种蛙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s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蛙类,以产蛙油而著称,蛙油含有18种氨基酸、各种矿物质、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和激素等,能润肺益肝,清神明目,滋阳生津,补肾健胃,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滋补品。随着林蛙生产的迅猛发展,生产中发现林蛙在越冬期大量死亡,为确保林蛙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林蛙休眠期体内能量物质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蛙类养殖发展迅速,群众的养殖兴趣浓厚,但对其中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和认识。致使部分养殖者蒙受损失。现就本人所知,谈些看法,仅供参考。蛙类种类繁多,林蛙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北部、前苏联的乌苏里江地区及中国的东北三省。北美有美国青蛙,古巴有古巴牛蛙(二者为食用蛙,不能药用,体重可达1~1.5公斤)。林蛙大体分为四种:即日本林蛙、昭觉林蛙、黑龙江林蛙和中国林蛙。目前我国主要发展的人工养殖蛙类有:适宜东北地区的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和石林蛙;适宜南方地区发展的古巴牛蛙、美国青蛙及当地野生的棘胸蛙等,基本形…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蛙是蛙类中最有经济价值的种类,主产于长白山脉.雌性蛙的输卵管,市场称为田鸡油、哈士蟆油,是滋补佳品,也是林蛙养殖的主产品.中国林蛙已经在"三北"地区成功地进行了半人工和人工养殖.在林蛙养殖中,自然孵化的蝌蚪,雌性蛙产生率仅占40~50%.目前在1~1.5年龄的蛙群中识别性别,还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蛙是蛙类中最有经济价值的种类,主产于长白山脉。雌性蛙的输卵管,市场称为田鸡油、哈士蟆油,是滋补佳品,也是林蛙养殖的主产品。中国林蛙已经在“三北”地区成功地进行了半人工和人工养殖。在林蛙养殖中,自然孵化的蝌蚪,雌性蛙产生率仅占40~50%。目前在1~  相似文献   

7.
1现状林蛙俗称哈什蟆、田鸡、油蛤蟆等,在动物学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具有很高经济价值,是同时具有食用和药用的珍贵蛙种。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促使人们对林蛙的过度捕捉,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蛙群质量明显下降。为保护野生资源,确保林蛙产业的可  相似文献   

8.
林蛙别名雪哈,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林蛙属。2年达到性成熟,3年以上可做种蛙。尚志市地处张广才岭,森林茂密,溪流交错,自古就是林蛙分布和活动的地区,近些年开展了封沟人工养殖林蛙,并取得了很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蛙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林蛙是世界上唯一集药用、滋补保健和食用于一体的名贵经济蛙种。其雌蛙输卵管干燥品是名贵的中药材。林蛙油、田鸡油 ,也称哈士蟆油 ,食用被誉为山珍 ,药用被古今医家视为宝。因而中国林蛙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畅销 ,享有盛誉 ,价格昂贵 ,一直呈供不应求的局面 ,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利用价值。1 中国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管理中国林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俗称哈士蟆、红肚田鸡、黄蛤蟆或油蛤蟆 ,医药界称田鸡。雄蛙体长 43~ 72mm ,雌蛙体长 43~ 81mm ,大的可达 90mm。外形似青蛙 ,头长和头宽约相等 ,吻端钝圆 ,略突…  相似文献   

10.
取输卵管后林蛙残体的营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蛙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动物。中国林蛙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的输卵管——哈士蟆油是强壮滋补药物,具有健脾胃,滋阴补肾、润肺生津之功效。民间也有用黑龙江林蛙(Rana amutensis) 的输卵管取代中国林蛙的输卵管。药用的哈士蟆油仅占林蛙机体的10—16%(见表1),其余84—90%的残体不入药,如何利用取药后的蛙体,早为人们所注目,东北民间即有取食残存蛙体的习惯。为了有效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充分应用取药后的下脚废料,我们分析了哈士蟆油取出后林蛙残体的营养成分。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蛙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 ,所独有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林蛙养殖的关键在于繁殖环节 ,笔者就多年实际研究 ,对林蛙繁殖技术介绍如下。1 种蛙的选择种蛙的年龄 :选择不同地区、体形肥大、无损伤、跳跃灵活的 2年生以上的蛙作种蛙。种蛙的体重 :选择 2年生的种蛙体重不低于 2 7g,3年生的体重不低于 40 g ,4年生的体重不低于 5 6g ,畸形蛙不易作种。一般 2年生蛙产卵 130 0~ 16 0 0粒 ,3年生的产卵 15 0 0~ 2 0 0 0粒 ,4年生的产卵 2 30 0粒。实践证明 ,2年生的雌蛙作种蛙比较合适 ,主要是体态灵活 ,产卵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就是根据林蛙的生物学特性,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从林蛙抱对产卵、孵化、蝌蚪变态、幼蛙、成蛙的饲养及越冬等完全在人工条件下进行的一种集约化养殖方法。全人工养殖林蛙使林蛙生产走向高密度、集约化、快速化、科学化的道路,提高了林蛙的回收率,稳定了林蛙的收成;扩大了林蛙饲养区域,在庭院、平原地区都可以用全人工方式养殖中国林蛙。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是长白山中国林蛙主要产区,所产的林蛙以产油量高、蛙油价值佳而享誉国内外,因而在国内外具广泛的市场。近年来在吉林省及各地方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及关注下,在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以林蛙养殖、蛙油等产品开发、加  相似文献   

14.
东北林蛙的陆地生活期和冬眠期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林蛙是我国著名的经济蛙种。文章简要介绍了东北林蛙的陆地生活期和冬眠期生态特点,并结合养殖中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林蛙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甘肃中西部地区中国林蛙的秋季种群结构及生长率特点。结果表明:中国林蛙生长率在三地区间差别不明显,蝌蚪期营养状态决定了变态幼蛙的体型,也影响成蛙的体型大小。甘肃中西部大部分地区中国林蛙种群衰退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东北林蛙在越冬期内生殖激素的动态,本研究自2013年11月至翌年3月每月从吉林市朝亮林蛙场采集雌、雄成体林蛙各10只,经处死后自心脏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雄蛙血清中Gn—RH,FSH,LH和雄激素水平;测定雌蛙血清中GnRH,FSH,LH,孕酮和雌激素水平。结果表明:雌、雄林蛙血清GnRH水平在越冬期间均呈下降趋势,但雄蛙的GnRH呈现较大的波动性;血清FSH和LH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雌、雄蛙自1月至3月的变化剧烈;越冬期内,雌蛙血清中的孕酮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而雌激素水平则呈波动性下降;越冬期雄蛙的血清雄激素水平波动明显,且1月份最高。本研究提供了林蛙在越冬期生殖激素水平发生着显著变化的依据,并揭示了生殖内分泌的基本动态规律,为林蛙养殖及生殖生理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林蛙养殖业的主要产品为哈士蟆油,而哈士蟆油为雌性林蛙的输卵管干燥物,所以说雌蛙是养殖的主要对象和目的。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多年来对雌性林蛙的大量捕取以及其他不明的原因,使得林蛙雌、雄比例失调,雌蛙仅占群体中的30%左右。这样,一方面限制了蛙群的扩大速度,另一方面也破坏了生态平衡,降低了养殖效益。1雌性诱变原理在两栖类中,每个胚胎同时具备发育成雌性和雄性的潜能。哈士蟆没有异型的性染色体,动物的表型性别可以由改变个体发育的条件加以控制。因此,在林蛙个体发育前期的适当时间,可利用物理及化学的方法改变林蛙的个体发育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蛙消化道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蛙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蛙科蛙属,是一种药肉兼用的珍稀两栖动物。因此,近年来对林蛙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目前对林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方面,而对其形成学方面的研究非常少见。所以,为进一步研究林蛙的消化吸收机制及对疾病防治方面提供确实可靠的形态学理论依据,现对中国林蛙消化道的形态特征及消化道管壁的组织结构特点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甘肃中西部地区中国林蛙的秋季种群结构及生长率特点。结果表明:中国林蛙生长率在三地区间差别不明显,蝌蚪期营养状态决定了变态幼蛙体型,也影响成蛙的体型大小,甘肃中西部大部分中国林蛙种群衰退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中国林蛙是中国东北长白山脉东部山区的特产,体型大,产油率高,体格健壮,繁殖率高,是林蛙中的极品.近年来,由于高密度养殖、种苗退化及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林蛙疾病不断发生,其中"红腿病"是主要的疾病,"红腿病"又称败血症,是蝌蚪、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一年四季流行,夏季易大面积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