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研究以综合利用月见草籽油渣为目的,从月见草籽油渣中提取总甾醇并考察了两种工艺条件,收率分别为0.41%和1.00%;总甾醇含量分别为36.32%和22.03%.本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且周期短,为月见草籽油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香水莲花的植物甾醇含量并优化其超声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香水莲花中菜籽甾醇、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的含量,再以上述3种甾醇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对液料比、超声提取温度和超声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香水莲花甾醇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影响香水莲花甾醇提取量的主次因素是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其最优工艺条件为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功率100 W、液料比30∶1(mL/g)、超声提取温度60 ℃、超声提取时间30 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得出香水莲花中甾醇含量为菜籽甾醇64.61 mg/100 g、菜油甾醇40.77 mg/100 g、β-谷甾醇99.04 mg/100 g,总甾醇204.42 mg/100 g,综合评分与预测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香水莲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豆甾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甾醇之所以被誉为“生命的钥匙”,是因为大豆甾醇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组织内,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很自然地,对甾体科学的研究就成为医学界和制药工业中引人瞩目的领域,其实在化学工业、食品、饲料和生物工程产业中,大豆甾醇也备受国内外科学家的关注,对大豆甾醇的研究和应用目前相当活跃。说起大豆甾醇,有必要先从甾醇谈起,甾醇是甾族化合物的一类,因呈固态又俗称固醇。甾醇的分布很广,各种生物体中几乎都含有这一类甾族化合物。它们以游离、高级脂肪酸酯、苷三种形式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  相似文献   

4.
红花籽油中不皂化物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花籽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植物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方法分离和测试红花籽油不皂化物成分,结果表明,红花籽油不皂化物主要成分为甾醇、三萜醇和4-甲基甾醇等。甾醇含量最高,占不皂化物总量的62.5%,三萜醇和4-甲基甾醇含量分别为13.9%和7.5%。甾醇由8种分组成,三萜醇和4-甲基甾醇均由4种成分组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平贝母总生物碱提取工艺,分析不同新炮制品的总生物碱变化情况,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平贝母总生物碱提取工艺:采用传统中药的炮制方法(醋炙、酒炙、姜炙、蜜炙)加工平贝母新产品。结果75%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2h,总生物碱得率最高;与传统加工品中的总生物碱含量(0.191%)相比,醋炙、酒炙分别为0.242%、0.204%:姜炙、蜜炙分别为0.186%、0.167%。结论平贝母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5%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2h。醋炙、酒炙能有效地提高平贝母的有效成分含量;姜炙、蜜炙则相反。  相似文献   

6.
以大豆为原料,甲醇为浸提溶剂,5种大豆异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提取工艺条件。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总大豆异黄酮含量与各影响因子的回归方程,并得到以总大豆异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的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进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50、甲醇提取液浓度85%、提取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大豆异黄酮的总提取率可达0.308%。  相似文献   

7.
大豆植物甾醇及其生理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概述了大豆中植物甾醇的化学结构,在人体内存在形式、吸收、代谢及安全性等。大豆植物甾醇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影响胆固醇代谢,达到降低人体胆固醇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豆功能性成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包括有大豆蛋白,大豆磷脂,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大豆甾醇,大豆低聚糖,大豆膳食纤维等。本文综述了目前大豆各功能性成分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大豆中的活性成分金雀异黄素为对照品,在其紫外最大吸收峰259nm处测定利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制得的哈尔滨市售几种豆制品中总异黄酮的百分含量,结果是大豆腐、干豆腐、豆浆、豆芽、腐乳、臭豆腐、日本豆腐、广味腐乳、内脂豆腐、豆粉、豆奶粉和腐竹干重含量分别为0.121%、0.036%、0.244%、0.079%、0.153%、0.089%、0.049%、0.003%、0.034%、0.016%、0.044%、0.036%。平均回收率为95.22%,变异系数为0.47%。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法提取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恩铭  李惠华  常强  王伟  徐剑 《大豆科学》2011,30(4):680-682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均有影响;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50~60℃,超声提取时间30 ~40 min,料液比1∶8~1∶12.  相似文献   

11.
微波和超声两种技术提取大豆低聚糖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豆品种合丰23为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微波和超声两种技术提取的大豆低聚糖(水苏糖、绵子糖和蔗糖)的效果,旨在筛选和建立大豆低聚糖的最佳检测方法,为大豆低聚糖的含量检测提供依据.用水苏糖、绵子糖和蔗糖的标准品对12种流动相和3种检测温度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最佳检测条件(乙腈:水=60:40,温度35℃).微波法提取大豆低聚糖,采用正交试验,选取4因素3水平按正交表L9(34)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溶液,1:10溶解,高火,2 min.超声法提取大豆低聚糖,选取4因素4水平按正交表L16(44)进行试验,选出最佳条件,在此基础上选择4个料液比例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75%乙醇溶液,1:10溶解,40 KHz,60℃,超声1.5 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微波技术和超声技术提取低聚糖的总糖浓度分别为11.48%和7.70%,表明微波技术比超声技术提取大豆低聚糖的效率高、效果好,且节省有机溶剂、方法简单.建立了基于微波提取的HPLC法对大豆低聚糖含量的高效检测方法,为开展大豆种质资源筛选和大豆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大豆异黄酮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从脱脂豆粕中提取的总大豆异黄酮为实验材料研究其抑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腊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单增李氏菌、白色念珠菌、梨头霉菌和米曲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细菌浓度(MIC)分别为0.03%、0.09%、0.02%、0.03%、0.03%、0.05%、0.05%、0.05%和0.05%,但对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无抑制作用.用本实验室开发的大豆异黄酮糖苷酶将提取的总大豆异黄酮进行酶解,并将酶解后的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游离型的苷元.游离型苷元和结合型糖苷的抑菌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中具有抑菌活性的成分是其游离型的苷元.其热稳定性好,经121℃、30min湿热灭菌处理后仍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工艺对酸性乳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溶性大豆多糖可以在酸性条件下低卡占度的稳定蛋白质,表现出优越的稳定性.以酸性乳沉淀率为指标对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促进其深入开发.单因素试验表明,pH、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大豆多糖得率及含量、蛋白含量和酸乳沉淀率有显著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L9 (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大豆多糖中多糖含量、蛋白含量和酸乳沉淀率的各因素的顺序为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水平组合为pH3.5、温度125℃、时间90 min.该工艺条件下,水溶性大豆多糖的多糖含量为65.05%,蛋白含量为3.69%,酸乳饮料的沉淀率为0.72%.  相似文献   

14.
利用美国SE590辐射分光光谱仪在晴天中千对大豆冠层各种辐射光谱成分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冠层上方总辐射、反射辐及基部透射辐射的各种光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冠层上方总辐射、基部透射辐射及吸收辐射中光合有效辐射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7.5%、25.7%、29.6%和80.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大豆冠层反射率光谱变化规律,并利用三次样条函数对大豆冠层反射率光谱曲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56组实测数据组成  相似文献   

15.
大豆胚芽中含有8%左右的油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尤其是能形成EPA和DHA的亚麻酸含量高。其大豆异黄酮含量为1%~3%,高于大豆子叶(豆瓣)中的10倍以上,是提取制备大豆异黄酮的好原料。而且还含有20%的低聚糖。将大豆胚芽进行系统开发,可研制出四种保健食品,可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多小叶大豆种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份多小叶大豆种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份多小叶种质的小叶数分别占大豆总叶片数的46.7%、75.3%、68.2%。多小叶的小叶数以5小叶居多,分别占总叶片数的30.6%、21.1%、31.1%。三份多小叶种质的农艺及产量性状较好,蛋白质含量高,中抗大豆灰斑病及病毒病,是优异的大豆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从大豆种子中分离出的具有异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的主要活性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药行业,传统的方法往往采用甲醇做溶剂提取,其具有毒性。试验分别使用食用乙醇和水进行分离提取,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比较两种提取方法的效果。食用乙醇提取效果优于水提取的效果,比较适宜的提取条件为:采用80%乙醇,在提取温度为80℃,固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3h,提取2次。提取率可高达0.47%。  相似文献   

18.
大豆与大豆芽中异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占静  郭睿  李宁 《大豆科学》2008,27(2):357-360
以乙醇为溶剂,分别以大豆、大豆芽为原料,研究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探讨了两者中异黄酮的得率,试图寻找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原料和工艺方法.结果表明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异黄酮的提取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大豆芽中异黄酮含量比大豆中高.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从大豆、大豆芽中提取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温度8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时间2 h;温度8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4,芽长6 mm,在此条件下异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1854、2105 μg·g-1.  相似文献   

19.
在室内水洋菜平板上测定从山东胶县大豆孢囊线虫卵中分离到的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 Currie & Thom、枝顶孢霉菌Acremonium persicinum(Nic—ot)W.Gams、地霉菌Geotrichum sp.、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echt在大豆孢囊线虫卵上的寄生率,分别为43%、28%、21%、29%和37%。盆钵实验结果表明,5%的草酸青霉菌和茄病镰刀菌菌剂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的效果分别为72%和70%,前者1%的菌剂用量即有明显防效。这2种真菌是大豆的非病原菌。  相似文献   

20.
大豆花荚期冠层晴天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SE590辐射分光光谱仪在晴天中午对大豆冠层各种辐射光谱成分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冠层上方总辐射、反射辐射及基部透射辐射的各种光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冠层上方总辐射、反射辐射、基都透射辐射及吸收辐射中光合有效辐射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7.5%、25.7%、29.6%和80.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大豆冠层反射率光谱变化规律,并利用三次样条函数对大豆冠层反射率光谱曲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56组实测数据组成的反射率──波长曲线可以由12组实测数据通过三次样条函数进行较为准确的模拟,平均模拟误差为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