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甘肃线小卷蛾主要以幼虫危害油松当年新芽,在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油松林内普遍发生,被害林木顶梢枯黄呈火烧状。此虫1a发生1代,以卵在当年生针叶上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5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幼虫4龄,5月中旬到7月中旬幼虫危害新芽,蛹期7月上旬到8月中旬;8月上旬开始羽化,中旬为羽化盛期;8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9月上、中旬进入越冬状态。6月中旬,用2.5%敌杀死乳油5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在95%以上,用40%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90%左右;羽化期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2.
刺槐外斑尺蛾Extropis excellens Butler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第2代卵出现在5月中旬,第3代卵出现在7月上旬,第4代卵出现在8月中旬,第4代幼虫危害至9月下旬开始入土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3.
玉米坡天牛 Pterolophia cervina Gressitt 是危害撑绿竹 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opsis daii 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危害竹竿,该虫在赤水1 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竹竿蛀道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蛹期12~20 d,5月初成虫开始羽化,经补充营养1~2周开始交配.6月中旬开始产卵,卵期10 d左右,6月下旬幼虫开始出现,11月上旬幼虫开始越冬.在 .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果梢斑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Ragonot)是蛀食类害虫,以幼虫危害红松当年生球果和先年生球果及嫩梢。在吉林省抚松县露水河林业局该虫1 a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球果内、果痕处及嫩梢内越冬。翌年5月开始活动危害,5月末至6月下旬为蛹期。6月中旬始现成虫羽化,终见于7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卵期,6月末至7月中旬幼虫孵化,部分幼虫在球果采摘前转移至果痕附近、嫩梢、当年生球果内继续危害,于9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木蠹象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木蠹象主要危害樟子松枝和主干。在长春地区,1a发生一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下浅土层内和树皮裂缝内越冬。第2年4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5月中旬开始产卵,高峰期5月下旬;孵化高峰期为6月上旬;6月下旬化蛹,高峰期为7月上旬;7月上旬羽化,高峰期为7月中旬。卵期平均14d,幼虫期平均34d,蛹期平均12d,成虫期长达300~330d;幼虫分6个龄期。  相似文献   

6.
杉针黄叶甲Xanthonia collaris Chen主要危害云杉,在甘南州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30-50cm的土壤内越冬,翌年5月中上旬化蛹,7月初开始羽化;7月下旬开始产卵,8月中旬卵开始孵化。成虫喜阳光,有假死性,幼虫喜阴湿。用50%甲基异柳磷或25%增效辛硫磷喷雾防治成虫,杀虫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7.
危害白桦的新害虫巨胸虎天牛在河北承德1a 1代,以老熟幼虫在白桦木质部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活动期到7月中旬,幼虫在皮下串食韧皮组织,对移栽的白桦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8.
白杨叶甲在河北省平泉县1a发生2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下和表土内越冬,4月中旬杨树发芽时开始上树取食危害,4月下旬开始产卵,5月上旬卵孵化为幼虫,6月初开始化蛹,6月10日左右出现第1代成虫。6月下旬出现第2代卵,7月上旬出现第2代幼虫,7月下旬出现第2代蛹,8月上旬出现第2代成虫,9月下旬成虫下树越冬。  相似文献   

9.
柳蝙蛾1年发生1代,少数2年1代,以卵在地面或幼虫在树干内越冬,5月中旬越冬卵孵化,6月上旬转移树干,7月末化蛹,8月中旬出现成虫。  相似文献   

10.
红环瓢虫(Rodolia limbata Motschulsky)在陕西关中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夏越冬,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并取食,交配,3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卵期;4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幼虫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蛹期;5月中旬至次年5月中旬为成虫期,采用在林间小面积繁育种瓢,将带种瓢的枝条在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发生区挂放,可大面积持续控制草 履蚧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1.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16.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姜花属Hedychium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秀  刘念 《广东园林》2009,31(4):7-11
我国野生姜花属植物有32种、2变种和2变型,共计36个分类群,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各个种的分布、生境等特点可将现有的种类分为毛姜花类群、白姜花类群、滇姜花类群、密花姜花类群、红姜花类群、盈江姜花类群等6大类群,以方便识别和开发利用。我国该属植物在植株高矮、花期、花色、花香、花序是否高出叶面、耐热性等方面均具丰富变异。为园林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铺地竹叶饲用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铺地竹叶片进行营养成分的常规分析,含量如下:含水率为60.99%,粗蛋白为15.084%,粗脂肪为5.031%,粗纤维为30.438%,粗灰分为10.976%,可被利用的糖为15.834%;以及动物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含量比较丰富.从营养成分看,铺地竹是一种优质的禾本科饲用植物.  相似文献   

20.
赵锁泽 《绿色科技》2013,(8):311-314
指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采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全面解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而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