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马铃薯在本地称为洋芋、土豆。宁夏西吉有"马铃薯之乡"之美誉。本地马铃薯以窖藏为主,由于储藏不当或长期暴露在外被风吹,致外皮变绿。当家畜大量采食了绿皮、发芽及其茎叶,因其内含有毒性的含甙的生物碱,即龙葵素。可致中毒。笔者多年曾遇中毒病例48例,经治疗均愈。现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1病因(1)家畜大量采食马铃薯的茎叶及发霉腐烂的根块时,由于马铃薯内含有一种有毒物质马铃薯素而引起中毒。(2)由于马铃  相似文献   

2.
2005年3月,本兽医站门诊接诊6头商品猪因饲喂已发芽马铃薯而引起中毒,其中2头因采食量大、中毒深,未及抢救而死亡,另外4头经及时抢救治疗恢复健康。1中毒原因猪马铃薯中毒是由于发芽变青和霉烂的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龙葵素为有毒含甙糖生物碱。当猪一次大量采食和连续食用大量的马铃薯绿皮、幼芽及其茎叶时即引起中毒。这种含甙糖生物碱常引起机体细胞的溶解,临床表现为贫血、黄疸;对黏膜有强刺激作用,可引起胃肠黏膜发炎、脱落、出血;对运动中枢有麻痹作用,导致运动失调、呼吸麻痹。  相似文献   

3.
龙葵素又叫马铃薯素,是一种有毒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马铃薯的花、块根、幼芽和茎叶内。发芽腐烂的马铃薯中有毒物质"龙葵素"含量增高,若被家畜误食,会发生中毒。本文介绍了误食腐烂变质马铃薯的危害、发病机制、主要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马铃薯中毒是由于家畜采食了含有毒成份的马铃薯(洋芋、土豆)后引起的一中毒疾病。我们在马铃薯中毒病的治疗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报道于后。1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马铃薯中含有一中有毒的生物碱叫马铃薯素(又名龙葵素)所引起。马铃薯素主要含于马铃薯的花,块根幼芽及其茎叶中,块根贮存过久,含量明显增多。特别是保存不  相似文献   

5.
武龚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2):129-129
马铃薯中毒是由于牛吃了大量马铃薯块根幼芽、茎叶或腐烂的马铃薯,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末梢发生麻痹,引起以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与发生溶血现象的一种中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作为青海省主要的农作物 ,种植地域广泛 ,是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在马铃薯种植季节 ,由于人们的认识不足和管理松散 ,容易导致家畜误食马铃薯嫩芽及块根而中毒。马铃薯中含有一种有毒生物碱———马铃薯素 (龙葵素 ) ,马铃薯素主要含于马铃薯的花、块根幼芽及其茎叶中。其中幼芽中含0 5 %,绿叶中含 0 2 5 %,花内含 0 73%,皮内含 0 0 1%,成熟的块根内含 0 0 0 4%。当马铃薯贮存时间过长 ,引起发芽、变质或腐烂时 ,马铃薯素显著增加 (芽内含量达 4 76 %,块根内达0 5 8%~ 1 84%) 〔1〕,容易引起家畜中毒。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含有龙葵素(也称茄碱),其含量在马铃薯的花、块根幼芽及其茎叶内差别很大。开花期前马铃薯青绿茎叶中龙葵碱含量较高。当储存时间过长或不当,发芽、腐烂后,龙葵素及硝酸盐含量会显著增加,家畜采食后,便引起中毒。龙葵素主要在胃肠道内吸收,当黏膜受损时吸收加快,可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炎。吸收入血液引起红细胞溶解。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8.
牛的马铃薯中毒,多在1~3月份马铃薯发芽期发生。马铃薯的外皮和幼芽含一种有毒的生物碱马铃薯素,健康家畜胃肠粘膜对其吸收很慢,而受损或发炎的粘膜则吸收较快。马铃薯外皮茎叶内,还含有4.7%硝酸盐,霉烂的马铃薯、堆积发热或煮后长时间加盖焖放的马铃薯,在细菌作用下,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牛吃了会中毒。 (一)病型由于中毒程度的不同,其症状和经过有差异。据多年临床观察,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相似文献   

9.
我乡是种植马铃薯的乡镇之一,每逢清明谷雨期间,是马铃薯长嫩芽叶的季节,耕牛最容易误食马铃薯嫩芽叶引起中毒,因为马铃薯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生物碱──马铃薯素(又名龙葵素)所引起。马铃薯素主要含于马铃薯的花、块根幼芽及其茎叶中,块根贮存过久,含量明显增多,特别是保存不当,引起发芽变质或腐烂时,含量更为增高,使用上述发芽腐败的马铃薯饲喂家畜,即可引起中毒,孕畜可引起流产,多年来,就马铃薯嫩芽叶引起的中毒,笔者医治34例、治愈29例、治愈率85%,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 严重中毒,表现明显神经症状,病初兴奋不…  相似文献   

10.
牛的马铃薯中毒病是由于牛吃了大量马铃薯块根幼芽、茎叶,食人发芽或者腐烂的马铃薯,使牛的感觉神经和运功神经末梢发生麻痹,引起以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与发生溶血现象的一种中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猪马铃薯中毒是因一次过量采食或连续食用大量发芽马铃薯幼芽及其茎叶而引起的中毒症。主要以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猪马铃薯中毒39例,治愈率达92.8%,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1现状马铃薯中毒是由于羊吃了大量马铃薯块根幼芽、茎叶或腐烂的马铃薯,由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等有毒物质引起的,若马铃薯发芽、变质、腐烂,其中有毒物质龙葵素含量更高。龙葵素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吸收后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破坏红细胞,导致胃肠炎、神经麻痹、溶血等一系列现象的一种中毒性疾病,死  相似文献   

13.
各种家畜对马铃薯的消化率都比较好,猪超过马,特别高于反刍动物.马铃薯是育肥猪最好饲料之一,在盛产马铃薯的东北地区,是发展畜牧业的一种很好的饲料资源.但用马铃薯的茎叶、块茎饲喂家畜时有中毒发生,应谨慎饲喂.  相似文献   

14.
秋冬季节,羊易发生马铃薯中毒症。因为马铃薯的茎叶、花果、块根,特别是块根的幼芽中含有大量马铃薯素,其中以胚芽里的含量最多。当用发芽变绿的薯块或新鲜茎叶喂羊时,易引发中毒症。此外,马铃薯茎叶中还含有硝酸盐,过食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羊常在采食大量茎叶及发芽的马铃薯后3—5天发病。轻者以胃肠炎为主,表现精神沉郁,流涎,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瘤胃蠕动减弱,腹胀、腹痛、下泻,体温升高。有的病例在口唇周围、四肢内侧以及乳房、肛门、阴户、尾根等皮肤较薄处出现皮疹。公羊有时发主包皮炎。病至后期,常呈现贫血及尿毒症  相似文献   

15.
冬春已过,菜窖里保存不好的马铃薯已经长出了芽子,有的开始腐烂。为了不使马铃薯糟蹋,人们习惯用这样的马铃薯喂猪或者家畜,这就容易出现马铃薯中毒。 为什么吃了发芽或腐烂的马铃薯容易中毒呢?这是因为在马铃薯的茎叶、块茎和外皮中,都含有马铃薯素。这种马铃薯素是一种有毒物质,在生物化学  相似文献   

16.
《山东饲料》2006,(9):27-27
饲喂 甘薯藤叶青绿多汁,适口性好,可打浆或切碎,拌入糠麸喂猪,也可整喂或切短喂牛。马铃薯茎叶不能直接鲜喂家畜,应用开水烫过后饲用。木薯叶含蛋白质较高,晒干打粉喂猪效果很好。蕉藕茎叶,霜降之前刈割的,可切短鲜喂;如果茎叶数量较多,短期喂不完的,可调制为青储料。马铃薯的茎叶气味不佳,应与其他青饲料混合青储。红薯煮熟喂猪,其蛋白质的消化率为生甘薯的1倍,猪生长得也快。马铃薯经蒸煮后,能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但可以用生马铃薯喂牛和马。木薯中因含有一定量的氢氰酸,为了防止家畜中毒,应切片晒干打成粉后,  相似文献   

17.
牛的马铃薯中毒,多在1~3月份马铃薯发芽期发生。马铃薯的外皮和幼芽含一种有毒的生物碱马铃薯素,健康牛胃肠黏膜对其吸收很慢,而受损或发炎的黏膜则吸收较快。马铃薯外皮茎叶内,还含有4.7%的硝酸盐,霉烂的马铃薯、堆积发热或煮后长时间加盖焖放的马铃薯,在细菌作用下,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牛吃了会  相似文献   

18.
1饲喂方式红薯藤叶,青绿多汁,适口性好,可打浆或切碎,拌入糠麸喂猪,也可整喂或切短喂牛。马铃薯茎叶不能直接鲜喂家畜,应用开水烫过后饲用。木薯叶含蛋白质较高,晒干打粉喂猪效果很好。蕉藕茎叶,霜降之前刈割的,可切短鲜喂,如果茎叶数量较大,短期喂不完,可调制为青贮料。马铃薯的茎叶气味不佳,应与其他青饲料混合青贮。红薯煮熟喂猪,其蛋白质的消化率提高,猪生长得也快。经蒸煮后,能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马铃薯可以喂牛和马。木薯中因含有一定量的氢氰酸,为了防止家畜中毒,应切片晒干打成粉后,放在无盖锅内蒸煮后方可喂给。木薯如果生喂,要…  相似文献   

19.
(一)饲喂红薯藤叶,青绿多汁,适口性好,可打浆或切碎,拌入糠麸喂猪,也可整喂或切短喂牛。马铃薯茎叶不能直接鲜喂家畜,应用开水烫过后饲用。木薯叶含蛋白质较高,晒干打粉喂猪效果很好。蕉藕茎叶,霜降之前刈割的,可切短鲜喂;如果茎叶数量较大,短期喂不完的,可调制为青贮料。马铃薯的茎叶气味不佳,应与其他青饲料混合青贮。红薯煮熟喂猪,其蛋白质的消化率为生红薯的1倍,猪生长得也快。经蒸煮后,能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但可以用生马铃薯喂牛和马。木薯中因含有一定量的氢氰酸,为了防止家畜中毒,应切片晒干打成粉后,放在无盖锅内煮沸3~4小时方可…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中毒主要是由于马铃薯中含有马铃薯素(龙葵素)而引起,马铃薯的嫩绿茎叶和外皮都含有多量的龙葵素,据记载,幼芽内含0.5%,绿叶中含0.25%,花内含0.73%,皮内含0.01%,成熟的块根内含0.004%。我乡的马铃薯产量较大,多数都用来喂猪,每年从开始收马铃薯起要喂到冬春季,通过调查发现,很多饲养户的马铃薯由于贮藏不当已变成绿色的马铃薯,或已发芽或已腐烂,用这些马铃薯喂猪后造成中毒,甚至死亡,笔者多年来治疗猪马铃薯中毒155例,治愈141例,治愈率为90.1%,现将其症状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机制马铃薯素主要在胃肠道内吸收,对胃肠粘膜呈现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