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鄂东地区油菜施钾效果及其适宜用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8-2009年度在湖北省武穴市以华双4号为试验对象,开展油菜不同钾肥用量大田试验,探讨钾肥施用对鄂东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养分吸收与累积和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建立肥效模型确定油菜的钾肥适宜施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钾有效促进油菜苗期的生长发育,利于安全越冬,并显著提高成熟期植株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角...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水溶态、枸溶态和矿物态3种不同形态钾肥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在等养分投入条件下,矿物态钾肥(钾长石)对油菜生物量和钾素吸收没有效果,而水溶态钾肥(硫酸钾)和枸溶态钾肥(钾硅肥)均显著提高油菜生物量、钾素含量和钾素积累量.与对照不施钾肥相比,水溶态钾肥和枸溶态钾肥分别提高油菜生物量37.7%和47.6%,分别增加地上部钾素累积量2.05倍和2.14倍,钾肥利用率分别为29.6%和31.2%.在缺钾条件下,水溶态钾肥和枸溶态钾肥均能有效为油菜提供钾素养分,其中枸溶态钾肥效果略好于水溶态钾肥,说明在试验条件下枸溶态钾肥可以替代水溶态钾肥.  相似文献   

3.
枸溶性钾肥对油菜生长及土壤钾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枸溶性钾肥不同用量对油菜生长及土壤钾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溶性钾肥能够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并增加土壤钾素含量。施钾量(K2O)为0.75~3.00 g/盆(0.075~0.300 g/kg)时油菜生物量与钾素积累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施钾量为2.25 g/盆时达到最高,分别较对照处理增加70.6%和3.08倍。油菜钾素含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升高,而钾肥利用率则相反。油菜收获后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枸溶性钾肥的适宜用量为1.50~2.25 g/盆。在试验条件下,等量钾养分投入时,枸溶性钾肥处理的油菜生物量、钾素含量、钾素积累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钾素含量均略高于水溶性钾肥处理。从钾的养分供应角度考虑,枸溶性钾肥可以替代水溶性钾肥。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河南省不同钾含量土壤进行多点油菜钾肥试验 ,分析了钾肥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油菜施用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应 ,尤其在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 1 2 0mg/kg时。单位钾肥的增产效应存在类似趋势。  相似文献   

5.
农田钾素肥力状况与油菜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淮地区油菜施钾试验结果表明 :增施钾肥可明显提高油菜籽的产量 ,增加经济效益 ;油菜对钾营养的吸收 ,随产量增减而变化较为明显 ;当钾肥用量过高时 ,虽然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较多 ,但油菜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明显下降。油菜钾肥用量应控制在 13 5kg/hm2 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鄂东南丘陵生态区水稻-油菜轮作制中钾肥的施用对水稻和油菜的产量及农田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量为150 kg/hm2时,水稻和油菜产量均达到最高,与不施钾相比,水稻增产1 495 kg/hm2,增产率为27.4%;油菜增产159 kg/hm2,增产率为10.3%。增施钾肥增加作物养分吸收量,钾肥用量187.5 kg/hm2时,钾吸收量为349.1 kg/hm2,氮吸收量为205.1 kg/hm2。水稻-油菜轮作中增施钾肥缓解了土壤钾素亏缺程度,且施高量钾(187.5 kg/hm2)的处理农田钾素出现少量盈余;氮素均出现盈余。  相似文献   

7.
棉花-油菜轮作制中磷·钾肥合理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了棉花-油菜轮作制中磷、钾肥的合理分配,为相关区域棉花和油菜合理施用磷、钾肥及土壤磷、钾平衡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4年定位试验并结合农户肥料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湖北东部潮土区棉花-油菜轮作制中磷、钾肥的合理分配问题。[结果]棉花增施钾肥后增产显著,施钾4年平均增产27.3%,并对油菜有明显后效;油菜施磷4年平均增产约10%,增施钾肥的增产幅度较低;如果每年每季作物施磷肥(P2O590 kg/hm2)、钾肥(K2O 120 kg/hm2),土壤磷素盈余率为68.2%,钾素亏缺率约35.0%,且油菜季土壤K素亏缺量明显高于棉花季。[结论]根据研究区域磷、钾肥料使用情况,兼顾肥料的增产效果和土壤肥力的维持与提高,提出"棉花增钾、油菜增磷增钾"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江汉平原生态区水稻-油菜轮作制中钾肥的施用对水稻和油菜的产量及农田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量为187.5 kg/hm2时,水稻和油菜产量均达到最高,与不施钾相比,水稻增产3 007 kg/hm2,增产率为45.4%;油菜增产757 kg/hm2,增产率为40.4%。增施氮、钾肥增加作物养分吸收量,钾肥用量187.5 kg/hm2时,钾吸收量为553.3 kg/hm2,氮吸收量为279.9 kg/hm2。水稻-油菜轮作中所有处理钾素养分平衡均出现亏缺,但增施钾肥缓解了土壤钾素亏缺程度;所有处理氮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盈余。  相似文献   

9.
施钾水平对油菜生物量积累和子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适量钾肥在油菜各生育期均能保持较高的生物学重量 ,施钾对子粒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主要表现在增加分枝数、荚角数和每荚粒数。在适宜的钾肥用量范围内 ,油菜收获的经济系数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钾肥的缺乏和过量均导致各生育期油菜生物学重量和子粒产量的下降 ,过量施钾尽管能提高茎秆荚壳的生物重但降低了收获的经济系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了棉花-油菜轮作制中磷、钾肥的合理分配,为相关区域棉花和油莱合理施用磷、钾肥及土壤磷、钾平衡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4年定位试验并结合农户肥料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湖北东部潮土区棉花-油菜轮作制中磷、钾肥的合理分配问题。[结果]棉花增施钾肥后增产显著,施钾4年平均增产27.3%,并对油菜有明显后效;油菜施磷4年平均增产约10%,增施钾肥的增产幅度较低;如果每年每季作物施磷肥(P2O5 90kg/hm^2)、钾肥(K2O 120kg/hm^2),土壤磷素盈余率为68.2%,钾素亏缺率约35.0%,且油菜季土壤K素亏缺量明显高于棉花季。[结论]根据研究区域磷、钾肥料使用情况,兼顾肥料的增产效果和土壤肥力的维持与提高,提出“棉花增钾、油菜增磷增钾”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施用钾肥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K2O施用量为180kg/hm^2时,油菜产量、产值和产投比均最高。最佳K2O施用量为180kg/hm^2。  相似文献   

12.
矿物肥料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矿物肥料的肥效,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矿物肥料硅钾肥对油菜生物量及相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肥料对油菜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其中高量矿物肥处理(每千克土施用3 g矿物肥料)比对照(不施任何钾肥)增产13.7%,比硫酸钾处理增产4.2%;施用矿物肥料对油菜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施用矿物肥料可以明显提高油菜中的钾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低量和高量矿物肥处理植株全钾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5.1%和54.2%,但效果不及硫酸钾处理,硫酸钾处理植株全钾含量较对照提高95.9%。从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可以看出,矿物肥料可以作为钾肥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过量施磷对油菜吸收矿质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系统研究过量施磷对油菜生长和吸收氮、磷、钾、钙、镁、铁、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磷肥显著增加了油菜的生物量,但过量施用磷肥油菜的生物量无显著变化。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油菜地上部和根部全磷的含量显著增加,过量施用磷肥油菜表现出奢侈吸收磷养分。磷肥用量与油菜地上部和根部的全氮和全钾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随磷肥用量的增加,油菜地上部钙、镁、锌的含量显著降低,而铁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油菜地上部全磷含量与地上部钙、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磷肥用量对油菜根系钙和镁的含量无显著影响,而根中锌和铁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用量的自制腐植酸复合肥与油菜利用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土培试验定性选定肥料品种的基础上,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的自制腐植酸复合肥与油菜利用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腐植酸复合肥可促进油菜对N、P、K的吸收,提高N、P的利用率和K的回收率。随施肥量的增大,油菜对N、P、K的吸收增加,无机肥和腐植酸复合肥施肥量均达900kg hm2时,油菜对各养分的吸收最高,再增加施肥逐渐降低。在肥力水平较高的土壤上,再增加施肥,无机肥组中,油菜对各养分的利用均呈下降趋势;在腐植酸复合肥组中,油菜对K的利用呈下降趋势,而对N和P的利用高峰均在施肥量为600kg hm2时,再增加施肥逐渐降低。同时,腐植酸复合肥刺激油菜对养分、水分的吸收和干物质的合成,施肥量在1005kg hm2时,最高产量达69 19t hm2。油菜的后效试验也体现了腐植酸复合肥具有缓释、长效和利用率较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油菜高产栽培的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方案,研究了安徽省东至县油菜高产栽培的氮、磷、钾肥肥料效应,并建立了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壤氮、磷、钾供给能力达中等偏上水平,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油菜产量,而增施氮和钾肥增产效应并不显著;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24.53 kg/hm2、P2O577.65 kg/hm2和K2O 4.66 kg/hm2.  相似文献   

16.
德油8号油菜氮磷钾肥效与推荐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德油8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施用氮肥的效果最好。氮、磷、钾施肥最高增产量分别达1582、467、133kg/hm^2,增产率分别为105.2%、19.3%、4.8%,纯增收入分别为3068、895、-288元/hm^2。根据拟合的肥效模型,确定油菜N、P2O5和K2O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237.45、106.41和152.73kg/hm^2,最经济施肥量分别为201.84、77.28和0kg/hm^2.  相似文献   

17.
油菜施肥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均平  郑元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16-4517
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得出金沙县油菜施肥模型,结果表明:最优施肥方案为N肥10.7 kg/hm2、P肥7.5 kg/hm2、K肥6.0 kg/hm2,N∶P∶K配比为1∶0.7∶0.6,油菜平均产量可达2 25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8.
施肥量对油菜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30%复合肥(15-7-8)不同施用量0、225、300、375、450、525、600、675 kg/hm~2对晚播油菜绿肥生物量、养分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为确定晚播油菜绿肥适宜施肥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晚播条件下,通过增加施肥量可以明显提高油菜绿肥的生物量及养分累积量,且随施肥量的增加,油菜地上部生物量及养分累积量呈增加趋势。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量在225~450 kg/hm~2范围内,油菜鲜、干重均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当施肥量450 kg/hm~2时,各处理间油菜干重没有显著差异。当施肥量在525~675 kg/hm~2之间时,各处理油菜碳、磷、钾养分累积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施肥量在450~675 kg/hm~2之间时,各处理油菜碳、氮、磷、钾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结合油菜绿肥翻压还田时的生物量、养分归还量及肥料成本,本试验条件下油菜作为绿肥晚播的适宜施肥量为450~525 kg/hm~2。  相似文献   

19.
王晓晶  王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28-18829
[目的]研究4种多年筛选的包膜肥料对油菜的生长及其缓释效应的影响,为新型包膜肥料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以油菜为例,通过测定土壤中不同时期的速效氮、磷、钾含量及生物产量等,对包膜肥料进行评价。[结果]包膜肥料使土壤中的速效氮、磷、钾释放规律与油菜的生长规律相一致。碱解氮在中期大量释放,速效磷CRF-1效果最好,在后期含量仍很高。在整个作物生长期间,速效钾含量都较高。CRF-3和CRF-4与尿素相比,产量均有所提高,分别提高了2.4%和3.8%。[结论]包膜肥料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但包膜材料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沿江地区油菜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试验研究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增加油菜株高24.2%,施用氮肥对提高油菜的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都有显著的作用,但过量施用氮肥会影响油菜的分枝数量.施用磷肥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具有显著影响,施用磷肥处理比不施磷肥处理的单株角果数增加40.1%.施用钾肥对油菜株高、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具有显著影响,施用钾肥对油菜的分枝的影响要显著大于氮磷的效应.综合三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安徽省芜湖县油菜生产体系的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分别为N 225kg/hm2、P2O5 75kg/hm2和K2O 6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