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验选用180只1日龄AA肉公雏,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5 mg/kg黄霉素,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1%红芪党参复方添加剂。试验期为6周。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红芪、党参复方添加剂对肉仔鸡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红芪、党参复方添加剂能显著提高肉仔鸡21日龄血浆和所有脏器以及42日龄血浆和心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除42日龄肾脏外,红芪、党参复方能显著提高肉鸡前、后期血浆和所有脏器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红芪党参添加组21、42日龄肉仔鸡T-淋巴细胞酸性α萘酯酶染色阳性率(ANAE+)显著提高(P≤0.018)。结果说明,红芪、党参复方添加剂能提高肉鸡的抗氧化能力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红芪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300只0日龄AA肉公雏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为基础饲粮组及基础饲粮中添加5mg/kg黄霉素、0.5%、1%和2%红芪组。试验期42d。结果:与基础饲粮组比较,添加3个水平的红芪组均可显著提高42日龄肉仔鸡血清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P0.05);添加0.5%和1%的红芪组可显著降低肉仔鸡42日龄血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结论:红芪对肉仔鸡的脂类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选用240只0日龄AA肉公雏,研究饲粮中添加红芪对肉仔鸡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基础饲粮和基础饲粮中添加0.5%、1%和2%的红芪,共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6周,自由采食和饮水。与基础饲粮相比,饲粮中添加红芪能显著提高肉仔鸡21和42日龄血浆、多数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12),显著提高了两期血浆、肝脏和心脏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24);降低了21日龄血浆的MDA含量(P=0.026);肉鸡前、后期的T-淋巴细胞酸性α萘酯酶染色阳性率(ANAE+)在红芪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这些结果说明,红芪能提高肉鸡的抗氧化性能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常规饲养条件下,饲粮添加铬源与铬水平对0~3周龄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252只1日龄体重均一的科宝(Cobb 500)肉仔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各处理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含铬0.32 mg/kg)和在基础饲粮分别添加0.4、2.0 mg/kg铬分别源于丙酸铬(Cr Pro)、吡啶甲酸铬(Cr Pic)和三氯化铬(Cr Cl3)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铬源、铬水平及铬源与铬水平的互作对0~3周龄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增重比及胴体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10);不同铬源对胸肌亮度有显著影响(P0.10),Cr Pic组和Cr Cl3组分别较Cr Pro组显著提高了3.55%和3.76%(P0.05);铬源对胸肌红度也有显著影响(P0.10),与Cr Pic组相比较,Cr Pro组显著提高了32.72%(P0.10))。研究结果显示,饲粮中铬添加对0~3周龄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及胴体性能无显著影响,不同铬源影响了肉仔鸡胸肌肉色,显著影响胸肌亮度和红度,其中以Cr Cl3提高亮度和Cr Pro提高红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饲粮和添加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4×3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4种饲粮分别为抗生素饲粮、无抗生素饲粮、低蛋白质饲粮和大麦饲粮,3种添加剂分别为酵母培养物(XPC)、谷氨酰胺(Gln)和大豆异黄酮(ISF)。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792只,随机分为1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饲粮分别添加XPC、Gln和ISF对42日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及体重(BW)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饲粮类型而言,与其他3种饲粮相比,低蛋白质饲粮使肉仔鸡的BW、ADG和ADFI显著降低(P0.05),F/G显著提高(P0.05);抗生素饲粮显著降低肉仔鸡的F/G(P0.05)。饲粮类型与添加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2)与添加Gln相比,抗生素饲粮中添加ISF显著改善19日龄肉仔鸡回肠形态(P0.05);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XPC与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相比对肉仔鸡回肠形态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与添加XPC相比,大麦饲粮中添加ISF显著改善19日龄肉仔鸡回肠形态(P0.05)。除35日龄肉仔鸡回肠隐窝深度外,饲粮类型与添加剂对回肠形态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3)大麦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Gln和ISF显著提高35日龄肉仔鸡回肠干扰素-γ水平(P0.05);与添加ISF相比,抗生素饲粮中添加XPC可显著提高19日龄肉仔鸡回肠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免疫球蛋白A(Ig A)水平(P0.05),添加Gln可显著提高35日龄肉仔鸡回肠Ig A水平(P0.05);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显著提高19日龄肉仔鸡回肠Ig A水平(P0.05);无抗生素饲粮中添加ISF比添加XPC显著提高35日龄肉仔鸡回肠IL-10和Ig A水平(P0.05);而大麦饲粮中添加ISF比添加XPC显著降低35日龄肉仔鸡回肠IL-10水平(P0.05)。对于回肠IL-10和Ig A水平,饲粮类型与添加剂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4)抗生素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显著降低19日龄肉仔鸡粪便中氮和磷残留率(P0.05);无抗生素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显著提高19日龄肉仔鸡粪便中氮和磷残留率以及35日龄肉仔鸡粪便中磷残留率(P0.05);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Gln显著降低19日龄肉仔鸡粪便中氮残留率(P0.05);大麦饲粮中添加Gln比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显著降低19日龄肉仔鸡粪便中氮和磷残留率(P0.05)。对氮、磷残留率而言,饲粮类型与添加剂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由此可见,4种类型饲粮中添加3种添加剂对1~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能氮比固定的低蛋白质饲粮降低了肉仔鸡的生长性能;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XPC可改善回肠形态结构;在不同类型饲粮中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具有改善肉仔鸡回肠免疫状态及降低粪便中氮磷残留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丝兰提取物(YSE)对肉仔鸡小肠黏膜形态、食糜消化酶活力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为确定YSE的适宜添加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128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基础饲粮预饲14 d后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YSE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100、200和300 mg/kg,试验期28 d。28和42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2只肉仔鸡屠宰,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前段观察小肠黏膜形态,取食糜测定消化酶活力,35日龄时每个重复选取1只鸡进行代谢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100 mg/kg YSE显著提高了肉仔鸡28日龄时空肠绒毛高度(VH)及42日龄时十二指肠VH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P0.05)。2)饲粮中添加200 mg/kg YSE显著提高了肉仔鸡42日龄时回肠食糜胰蛋白酶(TRY)、脂肪酶(LPS)活力和十二指肠食糜LPS活力(P0.05)。3)饲粮中添加200 mg/kg YSE显著提高了肉仔鸡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表观代谢率(P0.05),而添加300 mg/kg YSE显著降低了CP表观代谢率(P0.05);100和200mg/kg YSE组钙(Ca)、磷(P)表观代谢率呈升高趋势而300 mg/kg YSE组呈降低趋势(0.05≤P0.10)。由此可见,从消化代谢功能看,YSE在肉仔鸡饲粮中的添加剂量以100~20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旨在研究植酸酶对肉仔鸡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在玉米-豆粕型低磷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植酸酶0、500、1000 U/kg,同时设一满足NRC钙、磷需要的正常饲粮为正对照组,共构成四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为3周。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可提高肉仔鸡的钙﹑磷表观存留率(P0.05);对氮及能量的表观存留率没有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
木聚糖酶对肉仔鸡养分利用和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小麦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仔鸡养分利用及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将24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分别饲喂在含40%小麦的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木聚糖酶(0、500、1 000和5 000 U/kg)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对17~21日龄肉仔鸡粗蛋白质、钙及总磷利用率及粪便含水率无显著影响(P>0.05);趋于提高17~21日龄肉仔鸡干物质利用率(P=0.093)及表观代谢能值(P=0.110);各组肉仔鸡养分表观利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木聚糖酶未显著影响21日龄肉仔鸡小肠、胃、胰腺和脾脏相对重量(P>0.05).1 000 U/kg酶组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仔鸡回肠相对长度(P<0.05).木聚糖酶对21日龄肉仔鸡胫骨干重、长度、灰分及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表明:含40%小麦的肉仔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对肉仔鸡养分利用及大部分肠道器官发育均未产生显著作用;超量添加对肉仔鸡养分利用无进一步改善作用,也未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小麦和菜籽粕等非常规饲料资源在肉仔鸡生产中的应用,并降低磷添加水平以减少环境污染,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柳州麻花鸡15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木聚糖酶组、低磷植酸酶组、低磷复合酶组,各组雏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小麦-杂粕型饲粮)、基础饲粮+木聚糖酶1 000 U/kg、75%有效磷基础饲粮+植酸酶900 U/kg、75%有效磷基础饲粮+植酸酶900 U/kg+木聚糖酶1 000 U/kg。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15只鸡,试验期21 d。测定每组鸡的采食量和体重,计算每组鸡的日增重、日均采食量、料重比。结果:基础饲粮+木聚糖酶1 000 U/kg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体重和日增重(P0.05);75%有效磷基础饲粮+植酸酶900 U/kg的肉仔鸡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与对照组相近(P0.05);75%有效磷基础饲粮+植酸酶900 U/kg+木聚糖酶1 000 U/kg并不能进一步促进肉仔鸡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结论:在小麦-杂粕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1 000 U/kg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生长性能;植酸酶900 U/kg可替代饲粮中25%有效磷,而不影响肉仔鸡生长。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能量水平饲粮中添加白酒糟酵母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50只1日龄爱拔益加健康公雏,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为:Ⅰ组(基础饲粮,对照组)、Ⅱ组(基础饲粮+0.5%白酒糟酵母培养物)、Ⅲ组(基础饲粮+1.0%白酒糟酵母培养物)、Ⅳ组(基础饲粮降低0.21 MJ/kg代谢能+0.5%白酒糟酵母培养物)和Ⅴ组(基础饲粮降低0.42 MJ/kg代谢能+1.0%白酒糟酵母培养物),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21日龄肉仔鸡平均体重以对照组最低,其他各组略有升高,Ⅲ组升高趋势明显(P0.10)。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和Ⅳ组肉仔鸡22~42日龄料重比有所改善(P0.10),Ⅱ组料重比在1~42日龄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比,Ⅳ组肉仔鸡21日龄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Ⅴ组肉仔鸡腹脂率在21日龄和42日龄有降低的趋势(P0.05)。3)饲粮添加白酒糟酵母培养物对肉仔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酸、肌酐、钙和磷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4)21日龄时,对照组肉仔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最低,且显著低于Ⅱ组和Ⅳ组(P0.05);各试验组肉仔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和Ⅳ组肉仔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日龄时,各试验组肉仔鸡血清T-AO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不同能量水平饲粮中添加0.05%~0.10%白酒糟酵母培养物可提高肉仔鸡体增重,改善料重比,降低腹脂率,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甘草反大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中药十八反中甘草与大戟同用后的毒副反应,将试验动物分为甘草组、大戟组、甘草与大戟合煎组、甘草与大戟合剂组及对照组5组,分别灌服等量甘草、大戟、甘草与大戟合煎剂、甘草与大戟合剂和生理盐水,连续3d,观察记录动物的自发活动及死亡数。72h后处死取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并做病理切片,进行血常规、肝体比、肾体比的测定。结果表明,单纯大戟对动物肝功能有一定影响,配伍甘草后对肝功能影响加重,但对肾功能则无明显影响。对肝脏、肾脏组织形态有一定影响,但停药后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2.
黄芪、板蓝根对猪细小病毒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中草药黄芪、板蓝根作为抗病毒药物的效果及初步机理,利用细胞病变(CPE)抑制实验测定黄芪、板蓝根单独使用及1:1联合使用在PK-15单层细胞上对猪细小病毒(PPV)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板蓝根单独使用时体外对PP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PPV的最小直接杀灭浓度为0.62mg/mL,最小阻断浓度为0.31mg/mL;而黄芪单独使用时对PPV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板蓝根、黄芪1:1联合使用时对PPV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其对PPV的最小直接杀灭浓度提高为0.31mg/mL,最小阻断浓度提高为0.075mg/mL。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国内黄芪、当归、党参等3类中草药在"畜牧与动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状况,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与计算机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国内3种中草药在"畜牧与动物医学"领域研究的期刊文献为样本,进行文献学特征、文献主题内容的分析与研究。结果:当归是3种中草药中"畜牧与动物医学"领域研究最早、时间跨度最大的中药材;3种中草药的主要饲喂或治疗对象有鸡、猪、牛、鼠、犬等;主要饲喂或用药类型有单药、组方、提取物、注射液、散剂、汤剂等;主要对症有增强免疫机能、生长性能、生产性能、治疗前胃疾病等。结论:在国内,高校是3种中草药"畜牧与动物医学"领域研究最主要机构,3种中草药在"畜牧与动物医学"领域应用范围较广、应用技术日趋成熟,普遍遵循着扶正祛邪、调节阴阳平衡的中兽医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4.
15.
中药常山和赝品功劳木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别中药常山和赝品功劳木,从外观性状、荧光反应、薄层色谱和常山碱含量等方面对两种药材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常山外观淡黄色、水煎液荧光反应呈天蓝色,TLC图谱中存在天蓝色斑点,常山碱含量为0.88%;而功劳木外观黄色,水煎液荧光反应呈黄色、TLC图谱中未出现天蓝色斑点,常山碱含量极低,仅为0.01%。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的特点,为今后常山的鉴别和准确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黄芪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综述了黄芪作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降发病率的作用,及其在增强动物免疫力,对抗热应激,抗菌抗水肿方面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白头翁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对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优选白头翁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白头翁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7,100℃提取6 h,提取6次,白头翁水溶性多糖含量为5.07%。为白头翁水溶性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黄芪药渣好氧堆肥化进程中关键控制参数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温控型堆肥罐进行为期35 d的好氧堆肥试验,测定了堆肥过程不同阶段的温度、pH值、C/N和发芽指数(GI)等控制参数,并对最终堆肥产品进行评价。结果:堆肥高温(〉50℃)持续14 d,最高温度达58℃;C/N持续下降到14;GI达到80%以上;最终堆肥产品的有机质和总养分(N+P2O5+K2O)含量分别比我国有机肥料(NY525-2012)标准高28.5%和93.6%。结论:黄芪药渣是一种可堆肥化循环利用的宝贵生物质资源,其堆肥产品可作为优质生物有机肥或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19.
中药黄芪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了中药免疫增强剂黄芪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