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中国农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南泥湾文化、军垦文化、北大荒文化及其他企业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至今仍鞭策着广大农垦人奋勇前进。但在新时期,在资源配置市场化的今天,农垦精神如何体现,农垦文化如何建设,将是我们要探索的新课题。自2000年以来,重庆农垦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战略列入“十五”规划强力推进。做出这种选择,理由有三: (一)适应体制转变的需要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政  相似文献   

2.
王洪 《中国农垦》2004,(6):33-33
文化产业是一个正在迅猛兴起的朝阳产业,在一些发达地区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新形势下文化产业的风起云涌,给农垦带来了现实的挑战。那么,作为农垦企业,如何从体制上突围,从观念上更新,从现实中定位,谋求农垦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呢? 应该认识到,企业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意识形态,而是渗透到企业发展的各个层面。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彭玲 《中国农垦》2004,(12):19-21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进入了一个直面全球竞争、参与国际分工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形势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以改革精神培育和塑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因此农垦企业面临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弘扬农垦精神、传承农垦文化的问题。下面谈谈我们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开栏的话: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农垦事业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经过三代农垦人的开发建设,今日农垦已成为拥有1200多万人口、700多万亩耕地、2500多亿元资产的庞大的经济社会系统,并形成了独特的农垦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农垦精神是农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随着时代的进步,农垦文化、农垦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新的时期,创新农垦文化、弘扬农垦精神,是农垦系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农垦小康的需要。为此,农业部农垦局于2003年11月6日在京召开了新时期农垦文化研讨会。以此为契机,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开辟“农垦文化纵横谈”专题征文。本期编发与会领导的发言和部分垦区的交流材料,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踊跃来稿,共同办好这次征文活动。年底本刊将对所有征文进行评奖,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相似文献   

5.
刘建云 《中国农垦》2006,(10):84-84
近日,云南农垦集团公司召开党委会议,就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展开讨论。集团党委书记杨焰平到会并对云南农垦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提出六点意见。 一是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职工的光荣感和自豪感;二是挖掘、提升云南农垦传统文化,丰富农垦精神,使之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三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统一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构建和谐垦区;四是要富有云南农垦特色,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垦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其经营模式、管理制度、职能定位、职工观念等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对农垦企业传统的企业文化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农垦企业文化建设应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经过80年的艰苦创业,中国农垦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国有农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成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在长期的开发建设中,农垦逐步发展成为以农业为基础、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经济社会组织,培育出包含红色文化、军旅文化、移民文化、知青文化、黑土文化、边疆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融合的独特的农垦文化,锤炼出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  相似文献   

8.
作为20世纪70年代从企业管理科学理论体系分化出来的一个新学科,企业文化日趋突显出它的实际价值,而且其自身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理论,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升华。上海农工商集团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农垦企业要做强做大,要提升核心竞争力,要赶超并争当国内乃至国际一流企业,必须花大力气努力建设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9.
湄潭茶场是贵州省成立最早的农垦企业,其前身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机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于1939年9月成立.茶场开启了中国现代茶叶科技的先河,在中国茶叶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编纂《中国农垦农场志·贵州省湄潭茶场》,是对中国现代茶叶科技史、茶工业史、农垦茶叶发展和农垦文化的一次抢救性、系统性发掘,是树立一座布...  相似文献   

10.
农垦集团化和企业化改革的核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和优质企业的培育。农垦要通过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化来实现体制机制的转型,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多层级管理体制。农垦还要从资本运作、产业链整合、人力资本培育机制、农垦企业文化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等五位一体格局,来全面塑造优质农垦企业,全面提升农垦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经济规模、建设幸福美丽农垦,是广东农垦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使命。要顺利完成这一使命、实现新的宏伟蓝图,就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农垦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广东农垦快速平稳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2.
农垦企业是以人民解放军转业官兵和城市知识青年为骨干建立起来的,多数分布在祖国的边疆地区,执行屯垦戍边的任务,对开发和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农垦企业是农工商一体化的经济实体,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先行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垦企业拥有一支比较强的科学技术力量和先进的机械装备,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方面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复杂体系,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三个相关联的层次。海南农垦企业文化整合的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一、充分认识农垦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企业文化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企业文化是营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建设农垦企业文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农垦企业长足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对农垦企业文化的认识 企业文化一词是舶来品,西方从管理科学中分离出来只有二、三十年时间,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接受。企业文化的内涵很丰富,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人作了统计,企业文化的定义有180多种。不论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作为一种实践,它对于农垦企业来讲还是新知识、新理论和新的实践领域,我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也还很肤浅。根据天津农垦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实践,我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作为一个单位和企业,不论它是否导入企业  相似文献   

16.
师玉琦 《甘肃农业》2009,(9):14-14,21
当前,甘肃农垦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这既为农垦企业集团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和繁重任务,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舞台,随着企业体制创新,农垦企业集团文化建设大有作为。做好新形势下农垦企业集团文化建设,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加强和改进农垦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如对象相同、方向一致、目的相近、途径相通、环境相似;提出要改革和创新企业文化,以推动农垦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农垦文化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农垦人不懈奋斗、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农垦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人文背景,它是由历史、政治、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交叉影响而形成的。也可以说它是由特殊的群体(军队),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困难),在特殊的自然环境(边远荒野)中长期共同奋斗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精神财富,没有这些综合因素和条件,也很难产生这种独特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农垦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及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农垦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势在必行、责无旁贷。宁夏农垦是祖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垦区之一,其文化是农垦文化、军垦文化、知青文化、黄河文化、西夏文化、回乡文化的大融合。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农垦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扬光大,不断加强以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产业文化、精神文化为一体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力增强了企业的软实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海南农垦是令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被称之为海南省的‘绿色长廊”。海南农垦大打“生态牌”,广泛开展创建生态文明队活动。目前达到标准的生态文明队就有近千个,为海南生态省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笔者认为,海南农垦应以建设生态文明队为契机,整合和培育农垦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