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毅 《广西植保》2007,20(3):42-44
2005年,按照广西区植保总站《关于2005年广西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方案》的要求,我区在六圩镇肯研、凌霄2个村建立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通过强化病虫动态监测,抓好健身栽培,利用物理诱杀,加强肥水管理,采用“压前控后”抓住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等病虫综合防治配套技术,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主要措施1·1示范区选择金城江区六圩镇肯研、凌霄2村现有水田面积300ha,水利条件好,土壤条件基本一致,每年均种植双季水稻。近几年来,2村发生的水稻病虫害…  相似文献   

2.
2011年岳池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组织建设工作.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共实施水稻、玉米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8万hm^2(水稻1.6万hm^2、玉米2000hm^2),占水稻病虫害防治面积的22.22%和占玉米病虫害防治面积16.24%,挽回粮食损失262.87万kg.取得了预期的防治效果和成绩。  相似文献   

3.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是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贯穿于水稻生产的全过程,综合应用农业、生物和化学防治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就环江县实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提出按地理位置、病虫害发生种类、为害特点、气候和栽培条件等划分水稻病虫害防治区,各稻区依病虫发生为害情况,采用相应的综防策略.  相似文献   

4.
对江苏省丹阳市2002年以来水稻病虫发生、为害、防控数据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调研,重点介绍了丹阳市水稻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总结了丹阳市在水稻病虫害防控方面取得的经验,并对全国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陆瑞星 《广西植保》1997,10(4):37-38
武鸣县植保站随同广西各县于1988年开始推行农作物病虫害大田普查,以自治区病虫测报站制定的大田普查方法、广西水稻主要病虫情报发布和验证方法、广西农作物主要病虫防治效果评定办法、广西农作物病虫鼠发生程度划分办法,以及植保专业统计样点县抽样调查试行办法等作为本县水稻病虫测报技术规范工作的标准和依据。9a来,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建立和巩固了全县测报、防治网络,提高了水稻病虫预报质量。作者根据九年的实践,对本县水稻病虫大田普查工作作一评述,并提出改进意见。1 基本情况  武鸣县水稻病虫害大田普查工作由县植保站负责。县…  相似文献   

6.
2008年凯里市水稻病虫害发生较重,尤其是第四代稻纵卷叶螟在全市范围内大发生的情况下,由于病虫测报及时、准确,防治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了水稻的安全生产,水稻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害防治项目的组织实施也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李娜  肖定明 《植物医生》2009,22(5):13-14
水稻是黔东南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气候适宜病虫发生。导致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多,为害重,严重威胁水稻的生产安全。为切实抓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组装配套先进实用技术、维护水稻生产安全、降低防治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是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陈伟 《湖北植保》2022,(4):11-12+15
水稻全生育期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为了降低水稻病虫危害,农户大多采用化学防治,造成水稻常年化学农药用量大,防治次数多,不但防治成本高,防治难度大,同时对环境、大米品质及农产品安全影响大。稻田草害和水稻纹枯病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稻鸭共育技术控草防虫防病效果显著,试验区25 d和40 d草害株防效分别在77.95%和90.17%,对纹枯病防治效果达到85.47%,基本上能控制杂草和纹枯病危害,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激健助剂对水稻病虫防治的农药减量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验证激健助剂与农药混配防治水稻病虫的农药减量实际效果,对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依据,根据当年水稻病虫发生种类及发生程度,设计常规施药区与加激健助剂的减半施药区示范,示范结果显示:两者防治效果相当,理论产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展示水稻病虫危害损失的严重程度,示范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防治效果,更好地发挥展示区对全社会的示范宣传作用,从而加深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户对农作物病虫为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认识,全面了解植保工作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发挥的作用,提高植保公共服务地位,更准确地为评估病虫为害损失提供依据,同时有效地宣传和推广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马袁勇 《植物医生》2009,22(3):48-49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和人们对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要求,施肥水平、栽种密度等将进一步提高和加大,人为地创造了一些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和流行的条件.加上防治水平的不平衡和乱用滥用化学农药.造成病虫害的发生呈现新的特点.发生面积不断扩大,损失率不断增加。农民在水稻病虫防治上投入加大.但防治水平不高.盲目性较大,防治成本增加.防治效果差,挽回损失不明显.防治难度加大,防治技术复杂。在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化学防治仍然是控制病虫为害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刘尧高  方祀法  王兰英 《江西植保》2003,26(4):174-175,173
木豆在生长过程中遭受病虫害侵害,导致严重减产,为了种好木豆,我们对木豆的病虫发生为害与防治进行了研究,对木豆病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害虫47种[1],病害5种[2],并对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系统观察与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3.
湖南杂交水稻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湖南省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对杂交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历史演替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当前杂交水稻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现状,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提出了湖南植保和杂交水稻病虫防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主要技术措施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区项目在天柱县实施,取得了圆满成功.项目通过强化病虫动态监测,抓好健身栽培,利用物理诱杀,加强肥水管理,采用"压前控后"抓住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示范带动用机动喷雾器进行联防联治的综合防治策略,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实现了"控害、保产、安全、增收"的总目标,达到了"三增三减"的防治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展示水稻病虫灾害损失的严重程度,示范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防治效果,更好地发挥展示区对全社会的示范宣传作用,从而加深广大农民和各级领导对农作物病虫为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认识,全面了解植保工作在农业防灾抗灾减灾中发挥的作用,提高植保公共服务职能地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年生产实践,分析江苏东台地区大棚辣椒病虫发生种类,集成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和实施统筹兼治等,并采取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对江苏沿海地区辣椒病虫害防治的化学农药减量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为了进一步提高病虫防治技术和防治质量,在掌握病虫发生规律,充分运用已有科学成果,试用新技术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并摸索了一套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今春新洲、黄岗、浠水、鄂城等四县建立了大面积病虫防治示范区,以水稻、棉花上的主要病虫害为重点,逐步扩大作物范围和防治对象,由点到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与不施药防治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翔  尹勇  罗林明 《植物医生》2005,18(3):31-32
在水稻病虫防治中,单纯依靠化学防治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稻田生态平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病虫草害发生严重,一些偶发或次要病虫危害逐年加重,部分害虫(例如二化螟)已产生严重抗药性.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增加了水稻种植成本,而且还污染了稻米,对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为了验证病虫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综合防治技术的效果,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的安排,四川省在水稻病虫发生危害具有代表性的天全县和双流县稻区建立了水稻病虫综防技术示范区和不施药对照区,探索科学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铜仁地区地处黔东武陵山区,水稻是全区的主要粮食作用,常年种植10万hm^2左右。由于独特的气修条件和地理环境极有利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历来是病虫害的常发区和重发区,其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为全省之首。近此年,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和水稻当家品种的变化,病虫危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全区的水稻生产。为此,1998至1999年在德江、思南、沿河和松桃4县组织实施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应用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邹平县植保社会化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学艳  宗丽 《植物医生》2009,22(2):39-40
有效控制与解决病虫防治问题、增强农业抗御灾害能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些年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暴发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防治不力、防治成本高、防治效果低、环境污染重等现象,严重影响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些问题迫使我们植保工作人员改变思路,积极探索新时代植保工作中重大病虫控制以及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和新方式。近年邹平县出现了有组织的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为规范和引导其健康发展。2008年对这种新型植保服务方式进行了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