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史氏鲟分类学上属于鲟科、鲟属,是我国目前新兴的优质淡水养殖品种。前几年,我国养殖史氏鲟商品鱼所需的苗种都由捕自天然水体的亲鱼繁殖培育而成,而史氏鲟在天然水域性成熟较晚,人为的在野外大量捕捞史氏鲟亲鱼,对史氏鲟的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以人工养殖的亲鱼作为史氏鲟繁殖用鱼是解决养殖史氏鲟所需鱼种的好方法。临沂市从2000年开始养殖史氏鲟商品鱼,随着养殖的后备亲鱼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2.
<正>史氏鲟分类学上属于鲟科、鲟属,是我国目前新兴的优质淡水养殖品种。前几年,我国养殖史氏鲟商品鱼所需的苗种都由捕自天然水体的亲鱼繁殖培育而成,而史氏鲟在天然水域性成熟较晚,人为的在野外大量捕捞史氏鲟亲鱼,对史氏鲟的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以人工养殖的  相似文献   

3.
史氏鲟是《国际濒危动植物种贸易公约》附录II保护物种,我国采取了人工增养殖放流等技术措施进行资源养护。在史氏鲟的幼鱼培养过程中,养殖集约化程度高,生活环境和行为状态的改变以及人工所投饲料的营养不平衡都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史氏鲟机体病变。由于史氏鲟的人工养殖历史较短,对史氏鲟病害的系统研究还未开展,历来关于史氏鲟病害的报道较少。目前,  相似文献   

4.
<正>以往我国养殖史氏鲟商品鱼所需的苗种,都由捕自天然水体的亲鱼繁殖培育而成,而史氏鲟在天然水域性成熟较晚,人为地在野外大量捕捞史氏鲟亲鱼,对史氏鲟的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以人工养殖的亲鱼作为史氏鲟苗种繁育,是解决养殖史氏鲟所需鱼种的好方法,同时,福建省史氏鲟鱼苗繁殖技术的突破,也为福建省鲟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优质的本土史氏鲟鱼苗。一、材料与方法1.场地条件福建龙鳇鲟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位于周宁  相似文献   

5.
史氏鲟原产于黑龙江水域,经驯化可摄食配合饲料,适宜生长水温18~25℃,是我国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珍贵鱼类,也是优良养殖品种之一。山东省临沂市从2000年开始利用电厂废热水流水养殖史氏鲟,2007年临沂市史氏鲟全人工繁育获得成功,2008年以来年产苗种500余万尾,满足了当地养殖史氏鲟商品鱼的苗种需要,为这种鱼类的大面积推广养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史氏鲟及杂交鲟仔鱼消化系统的组织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继丹 《水产学报》2003,27(2):177-182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sckiBrandt),系黑龙江的特产鱼类。我国早在1957年就成功地进行了史氏鲟的人工繁殖,并获得少量鱼苗。后来又在黑龙江建立了史氏鲟增殖放流站。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关单位还开展了池塘养殖、饵料生物学以及鲟鳇杂交等方面的研究[1]。近年来史氏鲟的人工养殖发展迅速,但在史氏鲟人工饲料的驯化养殖上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了解史氏鲟及其与鳇(Husohuso)的杂交种仔鱼的消化系统发育可为鲟幼鱼的养殖及营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有关鲟类早期生活史的研究,国内外都有过一些报道[2-5],但多是从生态学和形态学角度开…  相似文献   

7.
福建沿海地区史氏鲟全人工亲鱼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1988年开展史氏鲟养殖试验以来,通过对养殖史氏鲟生长发育的跟踪观测,发现史氏鲟在我国南方地区不仅生长较快,而且性腺发育良好,能培育成性腺成熟的亲鱼,可以为实现全人工繁育苗种和生产鱼子酱提供亲鱼来源。  相似文献   

8.
史氏鲟是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我国采取了人工增养殖放流等技术措施进行物种保护工作。黑龙江省饶河大马哈鱼放流试验站每年向黑龙江放流5万尾7cm以上史氏鲟幼鱼。在史氏鲟幼鱼培养过程中,养殖集约化程度高,生活环境和行为状态的改变以及人工饲料的营养不平衡都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史氏鲟机体病变。由于史氏鲟的人工养殖历史较短,  相似文献   

9.
利用网箱养殖史氏鲟商品鱼是当前一种有效的养殖生产方法 ,既可在新形势下降低养殖成本 ,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又能充分利用水资源 ,可为大水面发展鲟鱼养殖探索出一条提高经济效益的好途径。网箱饲养史氏鲟虽然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 ,但发展非常迅速 ,其原因是史氏鲟除自身经济价值高、饲养效果好以外 ,更主要的是史氏鲟对网箱和配合饲料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具备了集约经营、规模生产的基本条件。1 网箱养殖史氏鲟的条件1 .1 设置网箱的水域选择无论是在湖泊、水库还是溪流 ,设置网箱处都应相对开阔、避风、向阳 ,有一定风浪或有缓流水…  相似文献   

10.
史氏鲟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遗传可塑性强等特点,山东省文登市淡水养殖试验场利用地热水资源,成功引进、养殖黑龙江产史氏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史氏鲟南移驯养繁育基地 ,承担着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计划中“史氏鲟南移驯养繁育”科研项目 ,经过科技人员多年不懈努力 ,已成功地实现了史氏鲟在南方的规模化养殖 ,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养殖繁育技术。为了增加史氏鲟南移养殖推广的力度 ,本基地 2 0 0 0年春天将扩大史氏鲟苗种的生产 ,将大量供应史氏鲟水花和不同规格的苗种 ,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养殖户的需求。价格从优 ,欢迎订货 ,欢迎咨询。联系人 :章龙珍 倪朝辉 张 征 张 涛联系电话 :0 135 0 72 116 17  0 135 0 72 18893 邮编 :434 0 0 0联系…  相似文献   

12.
在温室内使用深井水作为水源开展史氏鲟养殖试验,通过合理使用深井水、加盖遮阳网、加强通风、加盖塑料薄膜等技术措施,使室内的养殖水温终年控制在15~25℃,保证了史氏鲟的正常生长,较好地解决了史氏鲟在江苏的度夏难和适宜生长时期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世纪90年代鲟鱼人工繁殖技术成功后,养殖史氏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连续多年的养殖,造成史氏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下降、抗病性减弱和生长性能下降。另外,随着国家对渔业尾水排放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鲟鱼养殖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这些对传统的鲟鱼养殖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种质资源和养殖环境的变化,为实现鲟鱼养殖产业转型升级,需开展史氏鲟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集约化养殖可充分发挥水体优势,综合利用肥料和饵料,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hii Brandr)作为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新对象开发利用前景非常广阔,现将史氏鲟苗种集约化培育技术总结如下,旨在为史氏鲟的研究积累科学资料,并进一步为其种群资源保护、利用和增养殖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远安县洋坪镇的陆文龙,从2002年开始利用室内水泥池养殖史氏鲟,每年都获得较高收益,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高效渔业示范户。现将陆文龙高效养殖史氏鲟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柴毅 《齐鲁渔业》2008,25(11):31-32
集约化养殖可充分发挥水体优势,综合利用肥料和饵料,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hii Brandt)作为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新对象开发利用前景非常广阔,现将史氏鲟苗种集约化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康志勇 《齐鲁渔业》2004,21(2):36-36
史氏鲟属鲟形目、鲟科鱼类,是一相当古老的生物类群,因此有“活化石”之称。近年来,随着史氏鲟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史氏鲟的养殖作为一种产业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水泥池循环水精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开展鲟网箱养殖势在必行。鉴于网箱养殖具有产量高、生长快、易于管理的特  相似文献   

18.
<正>史氏鲟是优质淡水养殖品种,人工养殖的亲鱼作为史氏鲟苗种的繁育,是解决养殖史氏鲟所需鱼种的好方法,同时,福建史氏鲟鱼苗繁殖技术的突破,为福建省的鲟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优质本土史氏鲟鱼苗。现将福建龙鳇鲟业有限公司的史氏鲟鱼苗繁殖技术介绍如下。1场地条件福建龙鳇鲟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所在地,位于周宁县钟山桥水库,该水库属于芹山梯级电站水库  相似文献   

19.
1 史氏鲟仔幼鱼对环境因素的适应性 大部分鱼类幼体比成体对环境的要求高,对于史氏鲟的养殖,即使水质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标准也不能掉以轻心,冈为鲟鱼仔、幼鱼对水质极为敏感。史氏鲟对非离子氨的敏感性高于一般淡水鱼类,仔鱼96小时半致死浓度为0.063 mg/L,稚鱼96小时半致死浓度为0.17 mg/L。仔鱼养殖水体中铁的浓度小于0.5 mg/L为宜,对于10cm以上的幼鲟,水中铁的浓度以小于1mg/L为宜。史氏鲟养殖用水的pH值应在6.5-9.0为宜。当溶氧高于6 mg/  相似文献   

20.
在丹江口水库进行了1周年的网箱养殖史氏鲟试验,分析了丹江口水库的水域条件、苗种规格及养殖管理。研究了网箱的设置、规格、深度、水温与养殖品种的关系。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适合史氏鲟网箱养殖,网箱规格4m×5m×3m为佳,苗种规格以25~50g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