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放牧对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植物种群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放牧对羊草草地植被及其土壤环境的影响是放牧演替系列上植物种群规律分布的重要原因。本文从由放牧引起的植被及主要土壤因子变化梯度入手,研究羊草、五脉山黧豆、寸草苔等8种主要植物在放牧衰退演替系列上的分布规律、生态位重叠及主要土壤因子变化对其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松嫩草甸水淹恢复演替过程中羊草和寸草苔无性系种群的相互动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羊草和寸草苔均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水淹恢复演替过程中,从5个大小不同的羊草无性系斑块的中心至外围,羊草分蘖株的数量和生物量均逐圈层减少,寸草苔则逐圈层增加.羊草平均单株生产力有逐圈层减弱,寸草苔则逐圈层增强的趋势.从半径0.5~5.0 m无性系斑块中心的羊草分蘖株数量逐渐增加,寸草苔则逐渐减少,呈现出羊草定居时间越长,斑块中心羊草分蘖株的数量越多,寸草苔则越少的趋势.随着水淹恢复演替的进程,羊草正在并将最终取代寸草苔而成为草甸群落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3.
4.
5.
松嫩平原不同土壤基质条件下羊草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通过对不同土壤基质条件下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年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月中旬在松嫩平原羊草种群营养生长期,分蘖株均由1龄、2龄、3龄3个龄级组成,呈增长型年龄结构,其中均以1龄和2龄级分蘖株占绝对优势,为89.4%~99.7%,3龄株仅占0.3%~10.6%;根茎均由2龄、3龄、4龄3个龄级组成,根茎长度及其质量均以2龄级最高,3龄次之,4龄最小;根茎物质的储量均随着龄级的升高而降低,羊草种群对低龄植株、根茎的大比例投资是羊草种群扩大其空间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生态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天然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Tzvel.)草地合理利用途径,对坝上羊草草地2005年和2006年地上生物量动态进行了观测记录。结果表明:草地群落和羊草种群生长前期地上生物量呈由慢到快增长的季节性变化,且均在8月10日左右达到最大值;羊草绝对生长速率和相对生长速率的增长期都集中在生长季初期;群落和羊草地上生物量增长动态均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2005年群落地上生物量保护指标为85.20 g/m2,羊草地上生物量保护指标为75.62 g/m2;2006年群落地上生物量保护指标为126.94 g/m2,羊草地上生物量保护指标为103.56 g/m2。 相似文献
7.
1982—1986年,通过5年的定位监测,较系统地研究了羊草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动态变化规律,探求水热因子对草地初级生产力影响。结果表明:羊草草地上生物量动态符合logistic曲线,即y=115/1+32.515e~(0.0888t) ,产量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在生长季干鲜比变动在35—70%之间,拟合方程y=-15.885+8.806x。牧草的返青、生长发育对水热条件具有很大的依赖性,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草群地上生物量累积的盛期;草群粗蛋白百分含量拟合方程y=-17.04+193.10/x,粗纤维百分含量拟合方程y=14.23+1.87x(X为月份)。 相似文献
8.
以松嫩平原(重度盐碱化草地)栽培种植的苜蓿(Medicago sativa)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两种栽培草地土壤全氮和速效氮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在不同的草地类型间变化规律各不相同,而在整个生长季中,不同的草地类型间土壤速效氮含量变化相似,呈现规律变化:7月份植物生长旺季,0-3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表现为羊草栽培草地>围栏封育草地>苜蓿栽培草地,苜蓿栽培草地全氮含量最低(0.184%),与其他两个样地差异显著(P围栏封育草地>苜蓿栽培草地。植物生长末期,土壤全氮含量和速效氮含量均表现为苜蓿栽培草地>围栏封育草地>羊草栽培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呈现规律变化:苜蓿栽培草地和羊草栽培草地均表现出随月份的增加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围栏封育草地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
10.
天然羊草草地和贝加尔针茅草地地上生物量及营养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0年定位研究表明,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受气象条件所制约,降水起主导作用。羊草草地和贝加尔针茅草地均属氮碳营养类型,适宜发展毛肉兼用型细毛绵羊和乳肉用家畜。青草在7 ̄8月营养丰富,产草量高,是打草贮存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不同扰动条件下的羊草种群生物量年龄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西辽河平原天然草地不同干扰条件下羊草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干扰强度小的生境羊草种群分蘖株由4个龄级组成,其生物量为稳定型年龄结构;干扰强度大的生境有3个龄级,为增长型年龄结构。种群年龄结构随干扰强度的增大由稳定型的转向增长型。不同干扰生境根茎生物量均有4个龄级,均呈稳定型年龄结构,并在干扰强度较大条件下高龄级根茎生物量已明显减少。羊草种群在不同的干扰条件下生物量分配策略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松嫩草原羊草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4个不同施氮水平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MBC,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SMBN)探讨其对短期施氮的响应。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显著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与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pH值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SMBC,SMBN)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与土壤有机质(SO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与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图较好的解释了短期施氮处理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环境因子3者之间的关系(78.5%)。 相似文献
13.
松嫩草原水淹恢复演替群落五脉山黧豆无性系生长及根茎构件年龄结构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五脉山黧豆是长根茎型豆科牧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生长季后期,五脉山黧豆无性系种群生物量59.6%分配于分株,40.4%分配于根茎.经过对样本的观察,创建了按实际生活年限划分豆科植物根茎年龄的方法.五脉山黧豆的根茎最多可生活3个年度,但至生长季后期3龄级根茎存活量甚少,并已经失去了繁殖力.当年形成的1龄级根茎大多是从2龄级根茎上产生.2龄级根茎几乎没有死亡.根茎长度的年龄结构表现为1龄级与2龄级大体相同,3龄级陡度减少.根茎生物量的1龄级比率比根茎长度的有所增加,2龄和3龄级则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五脉山黧豆无性系种群采用了优先向1龄级根茎输送与贮藏营养物质的生存与发展策略.在水淹后恢复演替群落具有地被植物种间竞争的条件下,五脉山黧豆仍可以通过指数函数迅速地增加着无性系的子代数量,同时也迅速地扩展着无性系的生态位空间. 相似文献
14.
15.
不同生境羊草营养枝叶龄进程与地上生物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不同生境羊草营养枝叶龄进程及其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羊草营养枝叶龄进程季节动态是基本一致的,但因不同生境出叶速度的差异,使人工草地羊草营养枝的叶龄为11.3,比天然草地增加了16.5%.不同生境羊草营养枝的叶龄与叶片长度、宽度和叶片大小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多项式的变化规律,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叶片最大时的叶龄指数分别为61.95和61.86,具有相对稳定的值;虽然叶龄与株高和单株干物重间均呈一元线性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每龄叶增加的植株高度和单株干物重因生境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6.
赖草是科尔沁草原区沙质土壤生境广泛生长的优良禾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区,赖草的分蘖节和根茎均可存活4个年度.在8月中旬,经历了11~12年植被恢复的储灰池中,赖草种群的根茎是由4个龄级组成, 4~5年植被恢复的储灰池则由3个龄级组成.2个样地赖草无性系种群的分蘖株均由2个龄级组成,均为增长型的年龄结构,恢复的时间越短,其增长型结构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生物量不仅是物质的载体,还是能量和价值的载体,也是评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指标。基于内蒙古站和海北站的已有动态监测成果,本研究分析了羊草+大针茅群落和矮嵩草草甸的地上现存生物量资产动态。羊草+大针茅群落和矮嵩草草甸的地上现存生物量动态曲线均呈单峰型,羊草+大针茅群落地上现存生物量的最大值为197.21 g/m2,矮嵩草草甸的地上现存生物量最大值为307.75 g/m2。羊草+大针茅群落和矮嵩草草甸的地上部分能量现存量动态曲线基本与地上现存生物量动态曲线一致,2个群落地上部分的能量现存量积累速率都与地上现存生物量积累速率呈显著的相关性。羊草+大针茅群落的地上部分能量现存量最大值为3 637.8 kJ/m2,矮嵩草草甸地上部分的能量现存量峰值为5 964.20 kJ/m2。羊草+大针茅群落和矮嵩草草甸的地上现存生物量价值曲线与地上现存生物量和能量现存量曲线存在显著差异。羊草地上现存生物量价值的最大值为584.95元/hm2,而大针茅的最大现存生物量价值为300.93元/hm2。矮嵩草草甸的地上现存生物量价值的峰值为2 066.84元/hm2。草地在生物量积累过程中,也形成了气体调节价值。羊草+大针茅群落释放O2的最大价值为742.40元/hm2,固定CO2的最大价值为1 484.89元/hm2。矮嵩草草甸群落释放O2的最大价值量为1 158.52元/hm2,固定CO2的最大价值为2 317.20元/h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