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总结四种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在手外科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以桡动脉为蒂皮瓣14例,尺动脉为蒂皮瓣6例,骨间背侧动脉为蒂皮瓣16例,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9例共四种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各种创面,包括疤痕挛缩、热压伤、皮肤缺损、虎口挛缩、拇指再造等病例。结果:共46例病例,除一例失败外全部成活,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四种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在手外科修复术中各有其临床应用价值,各皮瓣有其应用解剖特点,应尽可能运用骨间背侧动脉蒂及尺动脉腕上皮支为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尽可能减少对手部血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岛状皮瓣在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鼻部皮肤缺损多采用鼻唇沟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修复.鼻背部或鼻侧部较大缺损(直径在2.5~3.0 cm以上)修复则采用额部滑车上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对于下睑部、眶周、颜面部较大面积缺损的修复则应用额部颞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结果 23例颜面部软组织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几种新的手内皮瓣设计的功效。方法:采用8种类型手内皮瓣治疗手部创伤;在41例皮瓣中,36例是主要以相应动脉为基础的手内神经血管岛状皮瓣。结果:除3例部份坏死外,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功能与形态均满意。结论:手内神经血管皮瓣是修复手部创作引起各种缺损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手部热压伤创面除有压力作用外,亦有热力作用,使手部皮肤、肌腱及骨组织坏死,常需用皮瓣修复。我科自1990~1998年应用前臂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创面16例,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本组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在...  相似文献   

5.
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腿及足部严重软组织缺损7例,结果显示:7例皮瓣全部成活,小腿、足部功能及外观良好。该皮瓣血管蒂长(10~14cm)、血管口径粗(>2mm)、解剖恒定、皮瓣薄,色泽良好,易于操作,是修复小腿和足部软组织缺损较理想供区;对手术方法及有关技术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足跟软组织缺损和或骨、肌腱外露创面共34例。皮瓣切取范围5cm×7cm~10cm×18cm,蒂长5~10cm。10例经皮下隧道转移,24例经明道转移。结果34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部分淤血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27例经3个月至4a随访,皮瓣外观、质地、弹性佳,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皮肤感觉有所恢复,两点分辨率在9~16mm,平均13mm。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筋膜皮瓣血供确切,容易定位,手术步骤简单,不需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且皮瓣成活率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颌面部缺损的修复术,探讨颏下皮瓣的应用解剖基础。方法:在36侧经红色乳胶或墨汁灌注的成人头颈部标本上,对颏下区的血供情况等进行了较系统的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颏下动脉由面动脉绕下颌骨下缘前(0.6±0.4)cm或距颈外动脉起点(3.1±0.7)cm处发出。面动脉发出颏下动脉前的外径为(3.1±0.9)mm,颏下动脉起始处外径(1.8±0.5)mm,起点离下颌骨下缘(1.1±1.4)cm,距下颌角(2.6±0.4)cm。主干沿下颌下腺浅叶上缘与下颌骨下缘深方之间的软组织中前行(2.6±0.6)cm,继而穿入二腹肌前腹深面。全长为(4.3±0.6)cm。该动脉有1~2条伴行静脉,全部汇入面静脉,汇入前外径为(2.3±0.7)mm。另外,出现副颏下动脉的占8.3%。颏下动脉的分支有下颌下腺支,占100%(36侧),皮支100%(36侧),二腹肌前腹支100%(36侧),下颌舌骨肌支100%(36侧),浅筋膜颈阔肌支100%(36侧),下颌骨骨膜支83.3%(30侧),下唇支75.0%(27侧),舌骨舌肌支47.0%(17侧),舌下腺支41.7%(15侧)和舌支13.9%(5侧)。根据颏下区皮肤一侧动脉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内外踝及跟部软组织皮瓣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下肢软组织缺损15例皮瓣,其中吻合小隐静脉6例,未吻合静脉9例。结果:吻合静脉的皮瓣全部成活,无肿胀、水泡;未吻合静脉全部出现肿胀、水泡,部分皮缘坏死2例。结论: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减轻皮瓣水肿,有利于皮瓣的成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修复下肢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11种组织修复下肢组织缺损100例,其中腓肠肌皮瓣25例,跖底内侧皮瓣20例,肩胛皮瓣20例,小腿内侧岛状皮瓣10例,下腹岛状皮瓣6例,背阔肌皮瓣6例,踝外侧皮瓣6例,髂股沟~下腹Y形皮瓣2例,大网膜2例,胸脐皮瓣2例,下腹骨皮瓣1例.结果:3例失败,例皮瓣部份坏死,其余均存活.结论:皮瓣移植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基本能够满足肢体组织缺损的修复,并获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面部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方法。方法:根据头面部肿瘤部位及大小不同,分别采用下列6种类型皮瓣转移修复:带蒂额部皮瓣、岛状额部皮瓣、前臂游离皮瓣、下颌颈皮瓣、口角瓣及局部头瓣。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功能与形态满意。结论:头面部肿瘤切除后创面应以皮瓣转移修复为宜。若创面周围有充分修复材料,则以局部皮瓣转移;若无,应考虑远位皮瓣,包括带血管蒂岛状皮瓣及游离皮瓣。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12例足跟、踝、跟腱及小腿中下段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皮瓣最小面积5cm×7cm,最大8cm×12cm。结果:12例中10例皮瓣生长良好,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2~1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并有部分感觉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运恒定,切取方便,不牺牲主要血管神经。是修复足跟、踝、跟腱及小腿中下段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1994年以来,先后对7例小儿肾衰进行186次血液透析治疗,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1.5~15岁,平均年龄(9±4.8)岁。急性肾衰(ARF)6例,慢性肾衰1例,原发病:急性肾小球肾...  相似文献   

13.
寻找一种新的治疗途径,增加肿瘤部血管内高浓度抗药癌物,以提高治疗卵巢癌疗效的方法。方法经病理证实,中晚期卵巢癌20例进行35例次单侧股动脉插管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同样选择中,晚期卵巢16例静脉滴药治疗做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显效(CR)12例,有效(PR)6例,NC(稳定)1例,PD(恶化)1例。近期疗效(DR+PR)90%,动脉注入法20例平均生存期21.7个月,静脉滴组为12.3个月,两组差  相似文献   

14.
一株广谱性农药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杭州农药厂废水排放口污泥中分离到1株能降解部分拟除虫菊酯和一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的广谱性降解菌YF11.该菌球杆状,大小(1.5 ̄1.7)μm×(2.5 ̄2.8)μm,革兰氏阴性,4根周生鞭毛。菌落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凸状隆起。生长最适温度30℃,最适pH7.0 ̄7.5,好氧,氧化酶阳性,能利用蔗糖、阿拉伯糖、山梨糖、乳糖、七叶灵、果糖等,但不能利用淀粉和核糖、DNA中G+C含量为61.7m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过程中发现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文献报道尚少,笔者遇7例,现作一报道。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1)对照组16例16次,其中心绞痛者5例次,急性前间壁、前壁心肌梗死者11例次。16例次中男15例次、女1例次;最大年龄为65岁,最小年龄为55岁,平均年龄为60岁。(2)观察组6例7次(该7例次是在23例次急性心肌梗死等中发现者,占304%),均为急性下壁心肌硬死,其中男6例次、女1例次;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55岁,平均年龄为585岁。两组患者入院时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不同术式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年来120例尿道下裂的临床资料-采用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尿道口皮瓣法、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法、加盖岛状皮瓣法和改良阴囊纵隔皮瓣法.总结5种术式的效果。结果:行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12例,成功率83.3%;行尿道口皮瓣法6例.成功率83.3%;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法69例.成功率84.1%;加盖岛状皮瓣法30例,成功率86.7%;改良阴囊纵隔皮瓣法3例.成功率66.7%。结论:尿道下裂一期修复术式各具特色,根据其不同类型及病者具体情况而决定采用不同术式,重视术中及术后每一环节的妥善处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肌间隔皮支为蒂外踝上皮瓣的解剖学基础,为临床提供新的皮瓣供区。方法:在36侧灌注红色乳胶或墨汁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小腿下部后外侧皮肤的血供及皮神经分布等进行了较系统的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腓动脉在拇长屈肌覆盖下沿腓骨的内后方下行,于内、外踝之间穿出骨间膜之前远端分别发出跟外侧动脉和胫后动脉吻合支;其在下1/3开始处的外径为(2.3±0.5)mm,伴行静脉有两条。该动脉在小腿下部下行过程中,除分支至邻近肌肉和腓骨外,其皮支按其长度>6.5cm和外径>0.7mm而分为两种类型:①肌间隔皮支主干型,占69.4%。由腓动脉在距外踝向外最突点上方(12.4±1.8)cm处发出,起点外径为1.2±0.2mm,长度8.8±1.6cm。由于它由腓动脉发出后即沿肌间隔向下斜行,行程较长,沿途还发出2.2±0.7个分支,故本文将其命名为肌间隔降支。②肌间隔皮支分散型,占30.6%,分别出现2~4支不等。腓肠神经多数由腓肠内侧和外侧皮神经的交通支吻合而成,该型在本文测得占82.9%,吻合处距外踝(15.4±4.5)cm,横径(2.9±1.0)mm。二者不吻合的为17.1%。根据小腿下部后外侧皮肤墨汁灌注透明观察,可清  相似文献   

18.
离子铵和非离子氨对海蜇螅状幼体和碟状幼体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在温度(20±1)℃,盐度22 ̄24‰条件下,对海蜇螅状幼体和碟状幼体进行了pH适应性试验和不同pH下氨氮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海蜇螅状幼体和碟状幼体生活的pH范围为7 ̄9,最适pH范围为7.5 ̄8.5,在此pH范围内,不仅非离子氨具有毒性,离子铵在浓度高时亦具有毒性。对于螅状幼体,此毒性倍数约为117 ̄220。  相似文献   

19.
无连续性心脏杂音的动脉导管未闭1例梁庆祥,夏宗彦(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无连续性心脏杂音的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临床少见,且易误诊。特将我们所遇的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患者自10余岁...  相似文献   

20.
一株广谱性农药降解菌(Alcaligenes sp.)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杭州农药厂废水排放口污泥中分离到1株能降解部分拟除虫菊酯和一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的广谱性降解菌YF11.该菌球杆状,大小(1.5~1.7)μm×(2.5~2.8)μm,革兰氏阴性,4根周生鞭毛.菌落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凸状隆起.生长最适温度30℃,最适pH7.0~7.5.好氧,氧化酶阳性.能利用蔗糖、阿拉伯糖、山梨糖、乳糖、七叶灵、果糖等,但不能利用淀粉和核糖、DNA中G+C含量为61.7mol%(Tm).根据上述特征,分离株被鉴定为产碱菌属(Alcaligenes)的一个未知种.该分离株可降解氰戊菊酯、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杀螟松等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