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理论,构建了天然橡胶种植业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从区域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对灾害的适应性两方面,对海南省天然橡胶种植业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各市县天然橡胶种植业灾害脆性空间差异性显著,各市县灾害脆弱性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姜江  马建勇  许吟隆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08-5309,5437
考虑农业灾害脆弱性的地域差异,以我国宁夏地区为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农业灾害脆弱性影响因子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联度,探讨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宁夏地区农村贫困的主要因子,并给出了开展宁夏地区农业灾害脆弱性与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定量查清丹霞地区赤水市的水土流失现状及10年来的动态变化,也为该区快速准确地评价水土流失和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等提供科学依据,基于ArcGIS空间叠加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影响水土流失的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率、土地利用类型和沟谷密度等主要因子,在遥感定量监测技术的支撑下对贵州省赤水市水土流失进行了分析,划分出流失强度等级,并得出其空间分异规律,最后与2000年数据对比,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水土流失区域面积占赤水市面积比例比较低,水土流失状况不甚严重,水土流失强度等级较低,无极强烈和剧烈流失区域。与2000年相比,赤水市2010年水土流失比例下降了2.09个百分点,轻度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22.34 km2,中度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13.12 km2,强烈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2.28 km2。  相似文献   

4.
塔娜  何永哲 《安徽农业科学》2023,(7):217-220+267
家庭牧场作为最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和损害的承载体,通过家庭牧场草原灾害风险评估在正确识别灾害风险的基础上,充分认知灾害风险,分析灾害造成的危害及损失,牧户主动选择适当有效的方法进行的风险决策与处置。对研究区域内110个家庭牧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灾害脆弱性分析,以期通过对家庭牧场风险评估,让牧户能够更加了解面临灾害风险的可能性与自身抵御风险能力的大小,从而能够决定风险最优处置策略。对草原牧区家庭牧场进行灾害风险评估,不仅为家庭牧场做好灾害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能够根据分析结果做到“精准”防灾减灾,针对不同脆弱等级的牧户防灾减灾工作的侧重点不同,确定重点,差异化推进,不搞“一刀切”,做到风险防范与发展相融合,对全面提高草原牧区防灾减灾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生态系统与生境、人类生存安全度、生态经济三大类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对项目区和对照区的评价指标分别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出矿区开发前后的生态环境发展趋势定量评价结果及由于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结论,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跨越式发展是落后地区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落后地区的跨越式发展这个课题,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以广东省人均GDP最少的五华县为例,研究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其他落后地区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安徽省棉花雹灾风险格局。[方法]基于安徽省棉花雹灾风险评价数据库,采用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度量法,提取雹灾致灾强度指数(H)和棉花损失率(L);使用Matlab和SPSS软件,拟合棉花苗期、蕾期、铃期和吐絮期4条雹灾脆弱性曲线;基于构建的棉花雹灾年度灾害损失率计算模型Sa=∑ni=1Si-∏ni=1Si=1-∏ni=1(1-Si),开展安徽省棉花雹灾风险评价,并编绘风险评价图谱。[结果]安徽省棉花雹灾高风险区集中在东北部地区和皖西山地丘陵区,低风险区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皖南山区,与棉花历史雹灾空间分布吻合较好。[结论]该研究探讨了基于不完备信息数据的雹灾风险评价方法,可为其他地区雹灾风险评价提供方法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利用熵值法,对盐城市2006年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并应用ARCGIS软件绘制了脆弱性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位于盐城市中西部地区的建湖县、阜宁县和盐城市区为农业洪涝灾害高脆弱性区;射阳县、滨海县、响水县、大丰市为中度脆弱性区;东台市为低脆弱性区。总体来看,盐城市西部地区的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明显高于东部地区。最后,从汛期降水量、地形和社会经济因素3个方面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程  廖小锋  蒙朝阳  戴全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60-21162
针对毕节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在建设施工期及自然恢复期的水土流失问题,采用调查分析法,在现场勘测和分析相关资料、文件的基础上,预测了该项目在建设施工期及自然恢复期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为合理布设该项目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棉花冰雹灾害风险评价——以安徽省为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安徽省为例,对棉花冰雹灾害进行风险评价。[方法]以我国雹灾多发区安徽省为例,基于安徽省棉花雹灾风险评价数据库,采用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度量法,提取雹灾致灾强度指数(H)和棉花损失率(L);使用Matlab和SPSS软件,拟合棉花苗期、蕾期、铃期和吐絮期4条雹灾脆弱性曲线;基于构建的棉花雹灾年度灾害损失率计算模型Sa=ni=1ΣSi-ni=1仪Si=1-(1-Si),开展安徽省棉花雹灾风险评价,并编绘风险评价图谱。[结果]安徽省棉花雹灾高风险区集中在东北部地区和皖西山地丘陵区,低风险区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皖南山区,与棉花历史雹灾空间分布吻合较好。[结论]该研究探讨了基于不完备信息数据的雹灾风险评价方法,可为其他地区雹灾风险评价提供方法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罗志军  贾泽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53-10154
RS和GIS技术是开展水土流失研究的有效工具,可以对水土流失分布与强度的动态变化进行快速监测。以三峡库区秭归县为例,利用1999和2004年两个时期的TM影像,在ERDAS/IMAGINE和ARC/INFO软件支持下,对研究区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快速监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胡庆文  林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06-5807
[目的]为了研究横坡垄作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方法]通过在旱坡地上做平作,横坡、顺坡垄作种植玉米的对比试验,对横坡垄作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横坡垄作的玉米增产效果最好,分别比平作和顺坡垄作增产83.4%和29.8%;水土流失量最少,每亩水分和泥沙流失量比平作分别减少16%和64.2%,比顺坡垄作分别减少50.9%和87.9%;土壤养分的流失量最低,有机质和土壤全磷流失量分别比平作降低86.4%和81.4%,比顺坡垄作降低49.5%和88.2%。横坡垄作能拦截土壤,减少地表径流,保持土壤养分,保护耕地,促进持续生产,而顺坡垄作加剧了土壤侵蚀。[结论]通过改变地表微形态,横坡起垄种植玉米是拦蓄土壤水肥,提高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安徽省水土流失现状,在对水土保持现状面临的形势、挑战和发展机遇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该省水土保持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鉴于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任务的长期性、反复性和艰巨性,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张伟  陈陵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76-9577
根据民和地区黄土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选择3个控制因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特征、水系网络,应用MAPGIS进行分析。得出:第四系水土流失是控制性水土流失;坡度在30~39°的区间发生水土流失的风险性最大;水系网络与水土流失关系密切,在其缓冲区内部水土流失总数占总水土流失数目的69.5%。  相似文献   

15.
新生水土流失对汶川震区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生水土流失对汶川震区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方法】采用环刀法,分层次取样,研究草坡河小流域4种震后不同恢复类型样地的新生水土流失对土壤入渗的影响。【结果】在新生水土流失的作用下,地表裸露样地、自然恢复样地和人工种植样地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和持水能力较对照样地(完全未遭地震破坏)差。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平均入渗速率和75 min渗透总量在4种处理样地均表现为对照样地>人工种植样地>自然恢复样地>地表裸露样地。土壤入渗性能与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毛管孔隙度的关系不显著。运用综合判断值(F)评价震后不同恢复类型样地的土壤入渗性能优劣,表现为对照样地(1.2569)>人工种植样地(-0.2252)>自然恢复样地(-0.4578)>地表裸露样地(-0.5738);回归分析表明:通用经验模型和Horton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比较适合于地震区域土壤入渗特征的模型,Kostiakov模型次之,Philip模型最差。【结论】新生水土流失对土壤水分入渗存在影响,汶川震区对照样地的土壤容重1 g•cm-3左右,土壤总孔隙度50%左右,非毛管孔隙度20%-40%,土壤入渗性能最好。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种植植被等措施可以调控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状况,增强土壤的持水能力,提高土壤水分入渗性能,从而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和防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石台县水土保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土锁  王海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51-452,482
论述了安徽省石台县的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危害,进行了较细致的原因分析;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对策,即进行合理的农林区划、保护植被、建设自然保护区,防止农业水土流失与发展生态旅游等。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输变电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5年江苏省典型输变电类生产建设项目进行实例研究分析,探讨不同建设阶段、不同防治分区、不同水土保持类型区条件下的水土流失强度特点,以期揭示江苏省输变电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规律,为今后的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监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工期是水土流失强度最大的建设阶段,塔基施工区是水土流失强度最大的防治分区,丘陵区是水土流失强度最大的水土保持类型区,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5630.00、5920.00、6690.90t/(km2·年),蚀侵级别均为强度。此外,利用EXCEL、SPSS软件,对不同水土保持类型区内输变电项目线路长度与水土流失总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是中国水土流失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介绍了湖南省的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通过耕作栽培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流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土流失机理与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的本质是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变坏、肥力下降和土地利用率降低。它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破坏、土壤严重退化、水旱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和失衡,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分别就土壤侵蚀机理与模型、土壤养分流失机理与模型及径流流失机理与模型等三个方面作了简单回顾与概述。一方面是对国内外的水土流失研究背景和进展状况有个大概了解,另一方面也更有助于今后水土流失研究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和指导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靳祥升  王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30-2031
利用地面立体摄影技术研究水土流失,拓宽了水土流失研究领域,开辟了小面积水土流失研究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