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稚幼鳖越冬技术是养鳖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鉴于此,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下稚幼鳖恒温越冬技术的要点。1 养鳖池的建造 养鳖池墙高1m,墙上向内侧出檐15cm,内壁用水泥砂浆抹好,池一侧低,一侧高,高低差10cm,池北侧建食槽,其高度应利于鳖摄食,一般30m~2以内的水面设1个,池底铺20cm沙。做到有深水区和浅水区、有鳖晾背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怎样建造养鳖池根据鳖的不同养殖阶段,养鳖池可分为稚鳖池(饲养当年孵化出的稚鳖)、幼鳖池(饲养第二龄的鳖),成鳖池(饲养三龄以上的商品鳖),亲鳖池(饲养用于繁殖的亲鳖)。各类养殖池面积分别为5、25、100、500至1000平方米左右。养鳖池应建在饵料来源丰富、水质清洁、排灌方便、土质良好、环境安静的地方。池的周围应根据养殖鳖的大小设有牢固的护坡,并留出一定的或平台做鳖的栖息场地,其面积约占全池水面的1/5~1/10,稚鳖池和幼鳖池的池底以水泥或烧砖结构为宜,池底铺5~15厘米厚的细沙,蓄水深度可为20~30厘米,成鳖池和亲鳖池可采用一般泥土底,池深可为1~1.8  相似文献   

3.
周旷 《水产养殖》1995,(1):11-12
控温快速养鳖即采用加热的方法,将水温调节到鳖生长的最佳温度,改变鳖冬眠的习性,延长其生长期,从而把鳖的养殖周期缩短到15个月左右。从发展趋势看,控温养鳖有广阔前景。现将控温养鳖的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建池 建造鳖池要选择通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水方便的地方。1.1 稚鳖池及幼鳖池的建造 稚鳖池及幼  相似文献   

4.
亲鳖池的大小和结构 亲鳖池面积按采卵任务确定。一个鳖池的面积为100~150平方米(可放养130只雌鳖、20只雄鳖)。这样大致可生产刚孵出的稚鳖5,000只。  相似文献   

5.
冀渔广角     
<正> 规模养鳖效益高 三河市交通局灰石厂自1993年以来,共投资30万元,建起了共有5500m~2的养鳖池6个,均为砖和水泥结构,分为亲鳖池、孵化池、稚鳖池和商品鳖池各1个,幼鳖地2个,并先后从山东、天津、石家庄等地引入稚鳖600多只,通过3名职工的精心、科学饲养管理,3年共培育出亲鳖1000多只,孵化稚鳖7200多只,出售商品鳖和幼鳖共收入30多万元。  相似文献   

6.
稚鳖非常娇嫩,消化力差,抗病力弱,对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要求极为严格,在人工快速养鳖的全过程中,稚鳖期死亡率高,因此,稚鳖的饲养是人工养鳖成败的重要一环。如何提高稚鳖期的成活率.笔者根据近年的实践并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就稚鳖期的强化饲养、管理等问题,提出探讨。 一、选址建池及池内设施 稚鳖池分为室内、室外二种,选择避风向阳、水源、交通方便,有良好的保温,防暑,通风条件,室内外建池均采用水泥、砖结构,室内建池面积5—10平方米为宜,室外池为20—30平方米,池壁要陡滑,壁顶设防逃墙,池底铺细纱5—10厘米,水面处设投料台,用水泥板或木板制成,面积约占全池五分之一左右,并相应安装进出口水管道。  相似文献   

7.
土池简易大棚增、加温养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缩短养鳖周期 ,降低稚幼鳖越冬期的死亡率 ,提高养鳖效益 ,我市于土池常温养鳖启动的同时 ,就已同步进行土池简易大棚塑膜封盖采光增温与热水炉加温饲养稚幼鳖试验 ,并逐步改进、推广、完善和应用。至 1999年东莞市已建成土池增、加温简易大棚面积 2 5 5 4hm2 ,占我市土池常温养鳖面积 5 3% ;每年进池稚幼鳖 380万只 ,占全市越冬稚幼鳖总量的 76 6%。现将该技术 ,包括越冬池的建造 ,增加温管理 ,稚幼鳖的生长特性和越冬效益等综合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越冬池的建造越冬池选择于每个养鳖场内环境幽静、供水量充足 ,水质良好的…  相似文献   

8.
章剑 《渔业现代化》1998,25(2):15-19,31
温室养鳖采用养鳖温室自动加温控温装置、无沙养鳖新工艺和温室养鳖生态调控与综合防病新技术,稚鳖经12个月的饲养。平均现格即可达到500克的商品鳖.且可实行自繁自养。这种方式自成一个完整的相对封闭的健康养鳖体系、即自然条件下培育亲鳖.控温条件下人工孵化和稚幼鳖培育,自然条件下养成鳖。一般,稚鳖在温室内培育至幼鳖(亦可在温室中从稚鳖直接养成商品鳖)。在苏州每年9月底将稚鳖放养到温室养鳖池进行加温养殖.至翌年6月纳鳖平均规格达到250克.此时纳鳖出池并移人室外露天成鳖池饲养3个月,至9月底长成平均500克左右的商品鳖…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稚鳖的成活率,我们进行了不同养殖方法的对比试验,通过试验,使稚鳖的成活率在原来的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而在水槽、温室小池、室外小池等浅小水体精养,自稚鳖出壳后至放入越冬池为止,成活率可达80%以上。刚孵出的稚鳖放入水浅、面积小的池中精养,既提高了稚鳖的成活率,又便于管理。而以往稚鳖死亡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将刚孵出的稚鳖由于体小体弱,一旦放入大水体中饲养,大部分稚鳖往往出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稚鳖的成活率,几年来我们进行了不同养殖方法的对比试验,通过试验,使稚鳖的成活率由原来的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而在水槽、温室小池、室外小池等浅小水体精养,至稚鳖出壳后放入越冬池为止,成活率可达80%以上。 刚孵出的稚鳖放入水浅、面积小的水体精养,既提高了稚鳖的成活率,又便于管理。而以往稚鳖死亡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刚孵出的稚鳖由于体小体弱,一旦放入大水体  相似文献   

11.
在常温条件下,稚鳖养成商品鳖需3—4年时间,为了提高养鳖效益,我们利用电厂余热水进行快速养鳖试验,并获得成功,使稚鳖养成商品鳖的时间缩短为2年,成活率达82%,平均规格415克。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试验池在盐都县特种水产品养殖场,利用废弃的四大家鱼繁殖的催产池、孵化环道和罗非鱼越冬保温池,计8只580m’,池形有方形、圆形、椭圆形,均可保持水深l一1.sin,底铺20—30cm经消毒过的细砂。1.2、水源引入电厂流出的余热水,据测试水源无污染,各项指标均符合养殖标准。平均水温l—3月份18—20’C。…  相似文献   

12.
稚鳖无沙盆养试验稚鳖个小体弱,对不良环境适应力很差,成活率低,特别是在冬眠过程中会逐渐死亡.故稚鳖阶段是养鳖全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为探索稚鳖养殖的新技术,笔者从1994年10月开始在我县汪家乡下坂村进行了稚鳖无沙盆养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饲养盆规格...  相似文献   

13.
稚鳖的越冬管理,是养鳖生产上很重要的一环。要保证稳鳖安全越冬,提高成活率,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抓好冬前强化培育稚鳖一般在每年的7-8月份才出壳,到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由于温度的下降而进入冬眠,当年的培育一般只有2-3个月,有的甚至更短,因而个体的增长很有限。到越冬时,稚鳖体重一般只有5-15g,其越冬耐寒能力很差,远不如幼鳖和成鳖。生产实践表明,推鳖越冬成活率不仅与鳖的个体大小有关,而且与鳖的膘体肥瘦状况关系密切.为了保证稚鳖安全越冬,在其出壳后应立即采取强化培育,一方面要求培育池背民向阳,环境…  相似文献   

14.
徐承旭 《内陆水产》2001,26(3):17-17
1自繁自育稚鳖 自繁的稚鳖出壳后,经短暂培育即进入温室,能很快完成适应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稚鳖开食早,生长快,成活率高。 2注意消毒方法 稚鳖入池前要消毒,目前常用消毒方法有: 5%食盐水或 5× 10- 6孔雀石绿溶液,浸洗 10分钟。注意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高锰酸钾杀伤性能强,浓度稍高,易烧伤鳖体。 3放养规格和密度 稚鳖入池规格要求达到 10克 /只以上,这样的稚鳖入池后生长快,抗病能力强。每平方米放养 18~ 20只,密度不宜过大,否则就会互相残杀,影响成活率。放养时要求强弱分开,同一池鳖要求规格均匀,一次放足。 …  相似文献   

15.
为缩短养鳖周期,降低稚幼鳖越冬期的死亡率,提高养鳖效益,我市于土池常温养鳖启动的同时,就已同步进行土池简易大棚塑膜封盖采光增温与热水炉加温饲养稚幼鳖试验,并逐步改进、推广、完善和应用.至1999年东莞市已建成土池增、加温简易大棚面积25.54hm2,占我市土池常温养鳖面积5.3%;每年进池稚幼鳖380万只,占全市越冬稚幼鳖总量的76.6%.现将该技术,包括越冬池的建造,增加温管理,稚幼鳖的生长特性和越冬效益等综合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越冬池的建造  相似文献   

16.
季龙辉 《内陆水产》2001,26(3):37-37
稚鳖培育是工厂化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稚鳖培育成功与否对整个养殖周期的成活率、生长效果、僵鳖比率等生产指标均有重大影响。白斑病是稚鳖培育中最常见、死亡率最高,且最容易复发的病害。可以说防治好了白斑病,稚鳖培育也就成功了一半。 1998年 10月份,浙江杭州某养鳖场,刚进池的 1万只稚鳖,放养 3天后即发生白斑病,一周后损失即过半。经种种努力,总算保住了 4 000余只,但其中僵鳖就占 30%,到 1999年 6月份出温室,只剩下不到 3 000只,平均规格 200余克, 2000年 6月中旬,浙江嘉兴某场,其中一幢温室放养了 3.5万…  相似文献   

17.
章剑 《渔业现代化》1999,26(1):8-13
鳖的人工繁殖目前有三种情况;一是全式养殖.即包括自繁自育稚幼鳖到成鳖养殖的生产全过程;二是培育种苗、即繁殖后的稚鳖强化培育自给,有余部分出售;三是孵化鳖蛋,所产鳖蛋几乎全部出售。第一种方式,相对封闭.有效地避免外来的病原微生物的传入、是控制疾病健康养鳖的好方法。第二、第三种方式养殖周期短.成本低、比较效益高。1 自繁自育健康养鳖思路为提高养鳖成活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必须建立自繁自育健康养鳖的体系。无论是外购稚幼鳖还是鳖蛋、都不可避免带入病原微生物、导致疾病。尤其是稚幼鳖在运输过程中因相互抓伤…  相似文献   

18.
养鳖业在我市城乡发展很快,全市现有养鳖面积52亩,共有25个养鳖户,年产商品鳖3000kg,年产值208万元。在发展养鳖过程中存在不少技术难题。其中稚鳖期死亡率高是制约养鳖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稚鳖的成活率,笔者结合生产实践,谈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提高稚鳖成活率的措施一、建好稚鳖暂养池刚出壳的稚鳖要经过清水浅池作适应性暂养,稚鳖暂养池一般为水泥砖头结构,面积6—8m2为宜,池高0.6m,池底铺上5—6cm厚的细沙,水深在30cm左右,暂养池应有适当遮蔽物遮阳挡风。二、严防敌害稚鳖体质娇嫩,抵抗...  相似文献   

20.
利用小体和网箱培育稚鳖的方法一般农家都没有配套的稚鳖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采用了小体积网箱来培育稚鳖,效果颇好。现介绍如下。一、网箱的制作:采用固定式网箱。笔者是制成1m3的封闭式网箱,上面遮以黑色尼龙布,网目以小一稚鳖体宽为准。置于池中水较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