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响水县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响水县小麦最佳施肥量,结合本县实际,推荐本县油泥土地区小麦施肥量为氮(N)330-380kg/hm2、磷(P2O5)60-80kg/hm2、钾(K2O)50-75 kg/hm2;沙土地区施肥量为氮(N)240-270kg/hm2、磷(P2O5)40-50kg/hm2、钾(K2O)40-60 kg/hm2.氮肥的当季平均利用率油泥土为48.9%,沙土为38.18%.  相似文献   

2.
沿淮阶地旱作农区小麦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3414方案设计,在沿淮河漫滩和一级阶地黄泛冲积平原旱作农区进行小麦高产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沿淮阶地旱作农区小麦栽培最高施肥量为:氮肥(N)245.775kg/hm2、磷肥(P2O5)100.26kg/hm2、钾肥(K2O)170.91kg/hm2,可获最高产量8239.5kg/hm2;最佳施肥量为:氮肥(N)214.755kg/hm2,磷肥(P2O5)90.915kg/hm2,钾肥(K2O)134.895kg/hm2时经济效益最大,产量可达7893.66kg/hm2。  相似文献   

3.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响水县沙壤土地区小麦最佳施肥量,其中N 217kg/hm2,P2O5 46.5kg/hm2,K2O 50.7kg/h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结合响水县生产实际,氮、磷、钾的建议推荐量分别为210~250kg/hm2、40~50kg/hm2、40~60kg/hm2。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本区小麦理论最佳施肥量。结合响水县实际,推荐该区小麦的施肥量分别为N2 40~270kg/hm2、P2O5 40~50kg/hm2、K2O 40~60 kg/hm2。氮肥的当季平均利用率为38.18%。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响水县油泥土地区水稻最佳施肥量,结合该地实际,推荐响水县油泥土地区水稻施肥量分别为氮(N)310~350kg/hm2、磷(P2O5)60~75kg/hm2、钾(K2O)50~65kg/hm2。氮肥的当季平均利用率为33.74%。  相似文献   

6.
小麦“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产量随着单因素氮、磷、钾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速减;试验小麦的推荐施肥量为N 300~315kg/hm2,P2O5 100~105kg/hm2,K2O 105~115kg/hm2。  相似文献   

7.
周至县冬小麦氮磷钾肥肥效及适宜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0个"3414"试验方案研究周至县不同地区(南部塬区、中部灌区和北部下湿地地区)冬小麦施用氮磷钾肥料的效果。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不同区域氮、磷及钾肥对小麦的增产率,N肥显著高于P、K肥,P、K肥的增产率相近。根据肥料效应方程确定的南部塬区氮、磷及钾肥的经济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06 kg/hm2、P2O551 kg/hm2和K2O 95 kg/hm2,中部灌区分别为N 191 kg/hm2、P2O597 kg/hm2和K2O 133 kg/hm2,下湿地地区分别为N 194 kg/hm2、P2O580 kg/hm2和K2O 127 kg/hm2。  相似文献   

8.
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配方施肥试验,建立了小麦产量(Y)与N、P、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确定张家川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最高施肥量为N 143.25 kg/hm2、P2O5 116.25 kg/hm2、K2O81.30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123.30 kg/hm2、P2O5 95.1...  相似文献   

9.
采用氮、磷、钾不同配比用量,探求浙西山区单季稻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该地区单季稻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180~200 kg/hm2、P2O5 63.0 kg/hm2、K2O 135.0 kg/hm2,可达到8 000 kg/hm2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水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及有关施肥参数。由数学模型方程求得理论氮、磷、钾最佳施用量,其中三元二次方程的最佳施肥量为:N175.5kg/hm2、P2O579.2kg/hm2、K2O158.1kg/hm2,最佳产量7554.53kg/hm2;一元二次方程的最佳施氮(N)量160.0kg/hm2,最佳产量7347.93kg/hm2;最佳施磷(P2O5)量67.1kg/hm2,最佳产量4372.1kg/hm2;最佳施钾(K2O)量134.0kg/hm2,最佳产量7474.96kg/hm2。目标产量7000kg/hm2的施肥量为:N132.3kg/hm2、P2O551.8kg/hm2、K2O100.6kg/hm2。综合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施肥量,并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建议该地区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152.5kg/hm2、P2O564.1kg/hm2,K2O128.1kg/hm2,N∶P2O5∶K2O=1∶0.42∶0.84。  相似文献   

11.
濉溪县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表明:产量与氮磷钾施肥量呈三元二次相关关系。濉溪县同等地力土壤推荐施肥量为N225kg/hm2,P2O590kg/hm2,K2O90kg/hm2。配方:(1)普通复合肥18-12-12,每667m2基施50kg,拔节期追施尿素13kg。(2)控释(失)复合肥22-9-9,每667m2基施60kg。  相似文献   

12.
杂交小麦超高产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杂交小麦超高产栽培模式,运用农业生态学和统计学原理,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播期x1、播量x2和施肥量x3为调控因子,以每hm2产量y为目标函数,研究小麦超高产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条件下,影响小麦产量的3个生态因素权重依次为施肥量x3>播量x2>播期x1;目标产量为7 500~9 000kg/hm2时,杂交小麦高产的最佳农艺方案为:施肥量x3(纯N和P的质量,m(N)∶m(P2O5)=1∶1)为208.24~301.88kg/hm2,播量x2为218.28~301.29万粒/hm2,播期x1为10-04—10-19。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响水县沙土地区水稻最佳施肥量,结合该地实际,推荐响水县沙土地区水稻施肥量分别为氮(N)310~380kg/hm2、磷(P2O5)60~80kg/hm2、钾(K2O)50~75kg/hm2。氮肥的当季平均利用率为25.99%。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施用Mg·N·P_2O_5·K_2O肥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Mg、N、P2O5、K2O施用量与马铃薯生产成本、纯收入及产投比的关系,建立了马铃薯生产成本、纯收入及产投比与Mg、N、P2O5、K2O施用量间的优化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作了计算机模拟试验,提出了2套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模型:纯收入高于9 000元/hm2,产投比高于2.21时的施肥量为Mg肥(MgSO2)15.697 5~18.742 5kg/hm2,N肥(纯N)35.100 0~45.137 5 kg/hm2,磷肥(P2O5)97.47~155.52 kg/hm2,K肥(K2O)125.685~149.445 kg/hm2。纯收入高于10 000元/hm2,产投比高于3.0施肥量为Mg肥(MgSO2)16.485~27.765 kg/hm2,N肥(纯N)9.552 5~44.697 5 kg/hm2,磷肥(P2O5)63.585~129.915kg/hm2,K肥(K2O)为102.802 5~173.947 5 kg/hm2。  相似文献   

15.
玉米氮、磷、钾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吉林省蛟河市对玉米进行"3414"肥效试脸,拟合了肥料效应三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通过三元二次方程得出,在该土壤条件下氮、磷、钾最高施肥量为(kg/hm2)N-P2O5-K2O=212.24-57.0-78.3,对应的最高产量为10 551.5 kg/hm2;最佳施肥量(kg/hm2)N-P2O5-K2O=168.4-55.4-63.2,对应的产量为10 432.7kg/hm2。通过拟合一元二次方程得出,在该土壤条件下氮、磷、钾最高施肥量为212.1 kg/hm2、67.0 kg/hm2、64.0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184.1 kg/hm2、63.0 kg/hm2、60.3 kg/hm2。  相似文献   

16.
程冬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73-12874,12908
[目的]探讨安徽省贵池区杂交中稻的最佳施肥量,以期获得最佳产量.[方法] 2014年4~9月,通过在贵池区涓桥镇实施“3414”田间试验,经过“3414”数学模型分析得出理论氮、磷、钾大田最佳施肥量.[结果]最佳产量:8 531.3 kg/m2;最佳施肥量:N 203.1kg/hm2、P2O529.3 kg/hm2、K2O 125.0 kg/hm2(由三元二次方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得出:N最佳产量8 674.1kg/hm2,最佳施肥量214.7 kg/hm2;P2O5最佳产量8 741.3 kg/hm2,最佳施肥量45.0 kg/hm2;K2O最佳产量8 596.9 kg/hm2,最佳施肥量73.8 kg/hm2.[结论]结合当地实际生产情况,建议杂交中稻施肥量为N 195 kg/hm2、P2O537.5 kg/hm2、K2O 75 kg/hm2.  相似文献   

17.
宁强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纯N 150 kg/hm2、P2O545.0 kg/hm2、K2O 4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4 181.1 kg/hm2,最佳施肥量为纯N 139.5 kg/hm2、P2O543.5 kg/hm2、K2O 40.5 kg/hm2。  相似文献   

18.
小麦“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3414"田间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肥用量及配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州新北地区无需加大对氮肥投入,要加大对磷、钾肥的投入,但不追施氮肥会影响磷钾肥的效应。当地小麦最佳施肥量为:纯N 223.5 kg/hm2、P2O5135.0 kg/hm2、K2O 225.0 kg/hm2。  相似文献   

19.
‘罗麦8号’高产栽培施肥量数学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对小麦高产栽培进行肥料运筹试验研究,建立了小麦新品种‘罗麦8号’的肥料运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施肥量的优化方案为N 290.91~302.28 kg/hm2、P2O5 74.07~86.02 kg/hm2、K2O 71.82~96.18 kg/hm2;各肥料因子对‘罗麦8号’产量的贡献率为氮>磷>钾.  相似文献   

20.
祁县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祁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古县镇东城村进行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通过试验获得了当地种植小麦最高产量的施肥量、最佳经济效益的施肥量,并且比较了不同施肥模型的推荐施肥效果。结果表明,一元方程和三元二次方程的推荐值大致相同,其中,三元二次模型最大施肥量为N 388.20 kg/hm2,P2O5190.18 kg/hm2,K2O77.11 kg/hm2;采用线性加平台的最大推荐量为N 288.416 kg/hm2,P2O5 291.637 kg/hm2,K2O120 kg/hm2,二者差距不大。因此,在"3414"试验中,采用一元方程拟合是对三元二次方程最好的补充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