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造成仔猪咬尾症的原因很多,任何不适的环境因素都有可能引起猪的咬尾现象,轻者尾巴被咬成半截,重者整个尾巴被咬光。一般来讲,造成咬尾的原因主要包括营养、环境、管理和疾病等几个方面,如,当饲粮营养失衡时,会刺激猪只发生咬尾症;当舍内有害气体、温度和光照超标,或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时会引起咬尾现象;当猪只患贫血和体内外寄生虫时,也会发生咬尾现象。针对以上原因可采用以下综合措施预防咬尾症。1提供充足全面的营养根据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供给全价的配合饲粮。育肥猪前期要适当增加蛋白质或必需的氨基酸(如赖氨酸)、矿物…  相似文献   

2.
应激与猪咬尾症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当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 ,猪互相啃咬尾的现象比较普遍 ,尤其是处在生产状态下的猪群更易发生。发生咬尾症的猪群 ,其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降低 2 0 %以上 [1] ,也能发生感染死亡或降低肉质 ,从而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因此探讨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 猪咬尾症及其危害猪的咬尾症 ,是任何引起猪不适的因素都可能引起猪的咬尾现象。轻者把尾巴咬半截 ,重者把尾巴咬光。被咬伤部位如不及时处理治疗 ,可引起伤口感染 ,造成关节红肿和跛行 ,降低胴体品质 ,甚至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因此集约化猪场如发…  相似文献   

3.
<正>(一)原因猪咬尾咬耳症也叫反不适综合症,是一种恶癖行为,实际上是猪应激综合症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凡是引起猪只不舒服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咬尾咬耳症,在集约化养猪场最易发生。引起咬尾咬耳症的原因大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养猪规模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的异食癖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尤其是食肉癖现象。食肉癖主要表现在互相啃咬尾巴而形成的咬尾症,咬尾症是由于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饲养管理不当以及猪只本身行为异常引起的综合症。咬尾症严重影响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据研究,发生咬尾的猪群,其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可降低20%以上。 1 发病时行为表现猪咬尾行为在冬季和早春发病率较高,一般发生于15~60kg时,尤其是在15~30kg时最高,在生长期主要集中于40~80日龄,发病的母猪大于公猪。有咬尾症的猪对…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 ,猪互相啃咬尾的现象比较普遍。发生咬尾症的猪群 ,其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降低。因此探讨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 危害引起猪咬尾的因素很多 ,轻者把尾咬半截 ,重者把尾巴咬光。被咬伤部位如不及时处理治疗 ,可引起伤口感染 ,造成关节肿和跛行 ,甚至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2 原因2 .1 品种和个体差异 一个猪圈内如果饲养不同品种或统一品种但体重差异大的猪 ,常出现互咬现象。如长白猪和新淮猪生活在一起 ,因品种及生活特点差异 ,相互矛盾 ,相互争雄而发生撕咬。个体之间差异大 ,…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猪互相啃咬尾的现象比较普遍。发生咬尾症的猪群,其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降低。因此探讨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猪互相咬尾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处在生产状态下的猪群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8.
9.
吴韬 《四川畜牧兽医》2007,34(12):54-55
1 临床症状 猪咬尾症多由各种刺激因素引起。 病猪起初躁动不安,对外部刺激敏感,食欲不振,眼光呈恶毒状,个别猪只相互咬斗,以后逐渐发展为多只咬斗,出现咬尾或咬耳现象。不断的咬斗会造成继发感染并引起骨髓炎、脓肿等。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被咬猪可因败血症而亡。该病多发于育肥猪,以25~40kg猪发病率较高。母猪咬尾症的发生率比去势公猪高。  相似文献   

10.
在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过程中,常见到保育和育肥猪群有互相咬尾的恶习。猪群的咬尾不仅增加饲料的消耗,影响生长,增加管理的难度,严重的还可导致猪只受伤、病菌感染。那么,引起猪只咬尾的原因是什么?据总结与以下因素有关:(一)管理因素(1)喂料不足、料位不够、料槽设计不合理等导致猪只吃不饱;(2)水质差、饮水不足或受限;(3)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温度太低或太高、湿度太重;(3)猪只转栏以及密度过大、猪只大小差异明显;(5)打疫苗、噪音、频繁或突然更换饲料;(6)猪栏中有去势不完全的猪。(二)疾病因素(1)渗出性皮炎,在混群及并栏时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猪咬尾症是规模养猪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它是异食癖的一种,是由于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或饲养管理不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应激综合症。  相似文献   

12.
<正>猪咬尾症又称为猪的"反不适综合症"或"反应激综合症",它是许多猪场和散户中较为常见的猪的一种恶癖。近年来,猪咬尾症在规模猪场及中小饲养户不断发生,且发生率大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猪咬尾行为在冬季和早春发病率较高,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现将猪咬尾症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猪咬尾症是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在养猪生产中,猪咬尾症时有发生。2010年3月,甘肃省武威市某养殖猪场发生了一起猪咬尾症。通过采取综合有效的防制措施,使猪场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田萍 《家畜生态学报》2004,25(4):227-229
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常可见到猪的咬尾症,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引起猪咬尾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是几种因素同时作用,且发生于不同的饲养阶段.可见防制猪咬尾症的措施应是综合性的,并应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始终.本文分析了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介绍了猪咬尾症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猪的相互咬尾现象又称"相食症",是肉猪生产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一种恶癖。其中以咬耳、咬尾最为常见,多发生在生长猪群中。猪群中发生相食症,猪体伤痕累累,一旦伤口感染化脓,会蔓延到脊椎,  相似文献   

17.
猪咬尾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咬尾症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猪咬尾症虽不像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传染病危害那样严重,但是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使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受损。通过对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养猪生产实践,总结归纳出猪咬尾症的防治措施,对养猪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和饲养环境的改变,猪咬尾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大型饲养场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猪互相咬尾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处在生产状态下的猪群更易发生,发生咬尾症的猪群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大大降低其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体弱的猪有的甚至发生感染死亡。所以预防猪咬尾症在临床上具有莺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猪咬尾症是一种病因繁多的常见病,虽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仍会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文中就猪咬尾症的病因及相关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